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一團亂墨人生感悟

一團亂墨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從1980年5月1日臨帖學書起,至今整整三十年了。按說是頭豬也學出來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嘛。可我沒學出來,身陷亂墨,如同身陷文字,怎寫不出令自己滿意的東東。不是天賦不夠,是用功不夠。不是不想用功,是很多客觀情況使自己用不了功。其一是上班時工作忙,從軍隊和地方的宣傳部到縣委政研室、改制下崗時期的勞動局,幾乎沒有一天是從容度過的,不是突擊公文就是事務纏身,常常加班,幹通宵也是家常便飯。寫那些豆腐乾式的準文學作品,也是少睡覺擠牙膏式擠出來的,臨帖練字擠到了一邊。當然忙也不是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買不起紙和墨。八十年代宣紙沒現在貴,也要幾十元一刀,上有老小有小的人每月幾十元工資買不了兩刀紙。就是現在,每月寫兩三刀宣紙,加上墨三四百元開銷,也不是個小數目,依然要把寫過的宣紙翻過來再寫。二十多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算悟性好、路子對,也只能是一團亂墨。

一團亂墨人生感悟

當時學書,是想積累藝術經驗。那時我從團政治處調到基建工程兵政治部,繼續做宣傳工作。靠本事吃飯,得有三項基本功,一是馬列主義理論,這個是下過功夫的,讀過不少原着和相關傳記;二是新聞理論、新聞史與新聞寫作,這個也是下過功夫的,雖沒當過專職新聞幹事,發過的新聞不算少,帶的幾個報道員也提了新聞幹事;三是文藝理論及文學寫作,只讀過文學史和一些着作,寫過幾篇議論文,缺乏系統知識,更缺乏創作實踐。改革開放之初的北京讀書風氣很濃,可以淘到不少好書,我決心自修文學批評。中外文學史、文學批評史、文學名著、哲學、美學着作買了一大堆,還決定學習書法篆刻和攝影,作爲藝術修養的補充。爲此多年自費訂閱了《書法》《美術》《世界美術》《藝術世界》等雜誌。回想當年的豪情萬丈,現在不免感到汗顏。

實在太好學了。老婆看我八十歲學吹鼓手,笑我異想天開,你都三十幾了,學得成麼?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說,怎麼學不成,十年二十年我學出個樣子你看看。十年二十年之後,老婆不問我學成沒學成了。她只見我時常參加縣裏的書法活動,有時爲朋友們寫幾幅字,至於入帖沒有、提高沒有看不出來。她不問我自然不說,我沒入道呢。

退休以後,陸續堅持過一些時間,後來因爲蓋房子、因爲到兒子那兒陪住,中斷了。再後來,兒子得了病,急得心口冒煙,哪有心思練字。告別兒子之後,傷痛無以發泄,時光無以打發,纔拿起筆來。大捆大捆買紙,大包大包買墨,每月花費四五百元,從《鄭文公》、《李思訓》、二王及懷素、薛紹彭、米芾到《好大王》,日日臨習,至今已三年矣。

我就站在一團亂之中。前廳的茶几上、穿花的古董架上,後廳飲水機前的地上,儲藏室的櫃頂上,後院的地面上,到處是我寫的字紙。端着一杯茶,偏着頭,叉着腰,看了這幅看那幅,扯起一張紙又寫,還是一團亂墨。有人敲門了,客氣的說,你在寫字啊,墨香滿屋嘛;不客氣的說,嗨,好大個味,是墨臭。我嘻嘻一笑。

自樂自愛,是我學書的主要原因。有人說書法是自賞的藝術,有人說書法是孤獨的藝術,我說書法是自愛的藝術。學書是對心身的雙重修養,不僅是提高書寫技藝。好大王碑寫得憨厚平直、拙中藏巧;羲之筆開書風千代,流傳至今,褚歐顏柳無不從此化出;李北海兼得鄭道照與二王神韻,李思訓碑自成一體;米芾大字更勝小字,點畫獨具神韻;更有六國小篆、西漢簡隸、陸機章草。這些都是愉悅身心的人間極品。習書要心身俱到,以紙筆墨的運用爲手段,把心身調節到最佳狀態才能感受其喜樂。作書如作愛,遠非其它藝術可比,要在內樂,如同禪修,虛室生白則何有外物也。

學書的難也在於此。它是動作性的藝術,藉助紙筆墨性能的展示而實現書寫者內心的願望,靠書寫表現漢字之美。與文學創作想得到就寫得出,完全不同。我們成年人,都有鋼筆書寫的痼疾。去掉這些毛病,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難上加難。根據心理學的常識,學習一個新的動作,需要重複九十次以上,形成習慣時間要更長。所以,如果筆法不正確,天天在形成錯誤的書寫方法,豈不更可怕?而且,即便我們完全知道了古人的書寫方法,養成了正確的書寫習慣,由於體質、氣質、眼光、書寫工具的差異,書寫效果仍可能與古人大相徑庭,不能得古人精華。也有人說,寫得好看就行,幹嘛非像古人呢?傳承是書法的靈魂,有繼承有創新才能傳承,書法者,書寫法度的藝術。而法度只能從古人精華中來,不承古人精華,無法可傳,何稱書法?別具一格,是精熟古人法度之後的事。臨習期間,談不上自立法度;不到各體精熟,也談不上自開生面。一般的創作,也是對古人法度的`運用。大師們也是能完美運用古人法度之後,才創新而開宗立派的,一般書者想都別想。這又是和其它藝術形式不同的。

臨帖至今,我連提按的筆法也沒有學會。“提按重使轉”,“提按得宜,乃見性情,所成點畫,自有意致”。沈尹默先生的《執筆五字法》,三十年前我就知道,可三十年後還沒學會,只能寫出一團亂墨。但是我喜歡,喜歡它的高深莫測、琢磨不定,喜歡它的神采飛揚、喜樂無窮,也喜歡與筆墨爲伴的日子,喜歡一團亂墨的味道。既然我喜歡,就要努力步入正道。我在努力,關心我的人可以期待。這很難,我不會放棄。若從出成果的角度看,一個業餘愛好者值不值得這樣堅持,是個問題。我不這樣看,結果很次要,重要的是過程中的身心雙修、身體鍛鍊和意志品質鍛鍊。

一團亂墨是我的學書經歷,更是我的人生經歷。眼見六十滿二,回首往事,猶如一團亂墨,無頭無緒。亂墨之中一兩個字說得過去,猶如滿紙漆黑透出一個亮點,滿樹黃葉還有一點翠綠,便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