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稱王稱霸詩詞典故

稱王稱霸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王: 帝王。霸: 霸主,諸侯聯盟的首領。源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讓縣自明本志令》:“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稱王稱霸詩詞典故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豪強割據。196年,曹操在戰亂中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今河南許昌),自封爲大將軍丞相,執掌東漢的軍政大權。經過十幾年的東征西討,到210年,已先後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豪強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北方。這時能夠與曹操抗衡的就剩下孫權和劉備了。孫、劉在軍事上曾多次聯合行動,對抗曹操;在政治上不斷抨擊曹操,說他懷有稱帝的野心。曹操爲了表白自己,便寫下了《讓縣自明本志令》。令文說:“我開始時並無特別遠大的志向,後來由於軍閥混戰、豪強割據、天下擾攘,纔不得不擔負起統一全國的.責任,以結束各自爲政的局面。我曹操從來沒有改朝自立爲王的野心。雖然有人曾勸我廢掉漢獻帝自己稱帝,但我沒有同意。”還寫道:“要是國家沒有我,早不知有多少人稱帝稱王了。”這裏雖有過分誇大自己作用的地方,但他爲結束東漢末年的封建割據局面確實起了不可抹殺的作用。

後人據此概括出“稱王稱霸”一語,用來比喻某人以首領自居,狂妄自大,獨斷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