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國古代文學的語法結構

中國古代文學的語法結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7K 次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中國人的文字以及文字語法都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結構系統,其中也包括了許多錯綜複雜的中國古代文學的語法結構,但是我們所不容忽略的一個事實就是:在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古代的文學技法以及文法結構當中,它們的語法結構其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的我們所知道的許許多多的有關於中國人古代文學的語法結構當中的論述,許多的論文都僅僅只是我們現代中國人們根據一些自古代中國所流傳下來的資料文獻而研究得來的,我們中國人當中的許多所謂的學者們,他們往往熱衷於各種各樣的古代中國人的文學著述當中尋找出種種的有關於古代中國人的文學語法結構的規律來。

中國古代文學的語法結構

這的確也是一件令人感到意外以及驚喜不已的事情,畢竟對於我們現代的中國人而言,我們在閱讀一些源自於古代中國人的文獻資料的時候,得以有了一種可資於作參考的資料的文本。但是同時令人感到難爲情的事情卻是在於:在古代中國人的許多的文學著述當中,古代中國人們對於漢語的語法結構的重視並未真地就如我們現代人一樣,有着完整的一個系統的語法結構的準則。

那麼,在我們今天所閱讀到的許多源自於古代中國人的文學作品以及文獻資料當中,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宗們到底是如何地使用着古代漢語來向我們傳達着他們的價值觀以及種種的個人感受、各種各樣的歷史場景呢?我們大家都知道“詞以達意”以及“文以達意”是古代中國人們在進行着個人創作的時候的一大寫作準則,那麼,在還沒完整的一整個系統系列語法結構的古代中國文學裏面,人們對於一個詞語以及一個漢字的.使用範疇以及詞語的屬性,又是怎個樣子地一種看法呢?

對於現代的中國人而言,許多的研究者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時候,常常地會出現這個樣子地一種困惑,那就是:在古代的中國人所使用的漢語當中,古代中國人對於一個詞語的屬性並不是多麼地看重,動詞有的時候也可以兼作名詞來使用,而名詞也同樣地可以使作動詞來作用着。這樣子地一種做法,常常地使得我們現代的中國人在研究古代文學的文法結構的時候給迷失了方向,但是對於從前那一些生活在古代中國的人們而言,也許在選擇一個合適的字眼以及詞語的方面上,要遠遠地高出於那個時候尚未來得及完善的語法結構。

在今天的我們在閱讀許多古代中國人的文學著述當中的時候,也許古代中國人的文學著述當中的語法結構並不是我們所應注意到的重點,在沒有語法結構的古代中國人的文學當中,如何正確地理解一句古代文學當中的文句的本意,以及作者企圖向我們身爲讀者的傳達出來的某種理念,方纔是我們所不應錯過的一個重點。

許多的漢語詞語以及漢字,在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上經過了好幾千年的沉澱,其的字義本身以及詞語本身就具備有的各種屬性,皆多都被歲月給賦予了種種與古代有所不同的字義以及延伸義,而作爲閱讀者以及研究者的我們,使用着從古代文學以及文字當中給歸納出來的種種規律以及文法結構去對其進行着研究以及解讀,始終都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