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顧炎武是哪個朝代的

顧炎武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顧炎武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與同窗歸莊興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顧炎武是哪個朝代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顧炎武是哪個朝代的

顧炎武(1613年(明萬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爲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他爲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曾參加抗清鬥爭,後來致力於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爲10部。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成果累累; 他對切韻學 也有貢獻,但不如他對古韻學貢獻多。

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爲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顧亭林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把古韻分爲10部,其中有4部成爲定論,即歌部、陽部、耕部、蒸部。其餘幾部也都粗具規模,後來各家古韻分部,都是在顧氏分部的基礎上加細加詳。

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 (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

顧炎武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開創一種新的治學門徑,成爲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著有《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顧炎武,名絳,一度更名繼紳,字忠清,一字寧人。明亡後,改名炎武,以表示對南宋愛國志士王炎午的仰慕。在流亡生活中,曾使用過蔣山傭、顧圭年的名字,學者稱爲亭林先生。他是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病逝,終年七十歲。他一生足跡半天下,以“行奇學博,負海內重名”(鈕誘《觚剩·蔣山傭》),在許多學術領域,都是一位承先啓後,並且有着創造性貢獻的人物,有“清學開山”之譽(梁啓超《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經學之建設》)。

顧炎武出身於江南大族,崑山顧氏在五代時由吳郡遷居滁州,南宋時再搬到海門,後遷居於崑山,以後就定居在這裏,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了。他祖上歷世爲官,可以說是一個以讀書求仕進的書香門第。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輩中,出過四個進士,連續做過正德、嘉靖、萬曆朝的地方官和中央部院官,在當時是崑山的望族。他的曾祖顧章志在萬曆朝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本生祖父顧紹芳做過經筵講官、翰林院編修、管理制誥。到他的父親一輩,家勢逐漸衰落。本生父親顧同應,字仲從,是個國子監生,母親何氏,生有子女五人,顧炎武排行第二。他一生下來就出嗣,從本生祖、本生父家抱到繼嗣祖父顧紹芾、繼嗣父顧同吉家撫養。在顧炎武幼年時,對他影響最大的兩人是嗣祖顧紹芾和嗣母王氏。嗣祖顧紹芾字德甫,號蠡源,功名只是一個監生,但他天才俊逸,詩文書法都極好,備受人們的稱道。他博學多聞,異常留心天下大事,喜歡讀實錄、邸報之類,還常常抄錄下來加以保存。這種讀書聯繫實際的精神,直接感染着少年時代的顧炎武。在嗣祖的督導下,顧炎武從小就習讀經史,十三、四歲就研讀完畢總結歷史成敗、興廢得失的皇皇鉅著《資治通鑑》。在這同時,又歷覽了《孫子》、《吳子》、《左傳》、《國語》、和《史記》等典籍。他遵從嗣祖“讀書不如鈔書”的訓誨,一邊讀書,一邊抄書,每天作讀書札記到二更時分方纔休息,奠定了他日後在學術上取得偉大成就的堅實基礎。嗣母王氏,遼東籍人,是明太學生王述之女,早年受聘於顧氏,未過門丈夫顧問吉就早夭去世,但她仍然決意到顧家當媳婦,而且照料公婆非常細心周到。爲了醫好婆婆的病,忍痛割下自己的手指熬藥,當時崑山盛傳王氏斷指療始的故事,因此受到朝廷的表彰。明崇禎九年她51歲時,爲她立了貞孝牌坊。她受過良好的教育,自己又喜歡讀書,關心國家大事。顧炎武在《先妣王碩人行狀》中說她“居別室中,晝則紡績,夜觀書至二更乃息……尤好觀《史記》、《通鑑》及本朝政紀請書,而於劉文成(劉基)、方忠烈(方孝孺)、於忠肅(于謙)諸人事,自炎武十數歲時即舉以教”。王氏視顧炎武如同己出,從小循循善誘,教他讀書明理,給他忠烈愛國、堅韌不拔的人格薰陶很大。

《清史稿》卷四八一記載,顧炎武“生而雙瞳,中白邊黑,讀書目十行下”,有人說他三歲時染了天花,幾乎送掉性命,痊癒以後左目有些微眇,(楊延福《明末三大思想家》);也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見,趙儷生先生在所著順亭林與王山史卜書中說,據王山史對顧炎武有“蠅頭行楷,萬字如一”的追憶推測,他不像是有目疾。顧炎武天資聰穎過人,7歲人私塾讀書,所讀書籍包括史學名著和兵家著述。十四歲他的`嗣祖援“納谷寄學”的成例,使他得以入學爲秀才,爲他日後去奪取科舉功名創造條件。

同年與同鄉好友歸莊一起參加了復社。復社是繼東林黨之後一個由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探討學術、議論政治的集團。歸、顧二人同裏同學,又同心同向,他們在一起“砒行立節,落落不苟於世”(《亭林文集·吳同初行狀》),唾棄流俗,獨行其是,被人譏爲“歸奇顧怪”(朱彝尊《靜志居詩話·顧絳》)。從天啓六年(1626年)他14歲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他27歲整14個年頭,他一直在庫學讀書,參加科舉考試。這期間,時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同時地處山海關外的後金政權,屢挫明軍,雄踞遼瀋,隨之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改金爲清,並多次入關侵擾,迫近薊遼重鎮山海關,進一步威脅到明朝的京畿地區。嚴峻的社會現實,把顧炎武從科場中震醒。崇幀十二年(1639年)秋,27歲的顧炎武鄉試再度被黜,他“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亭林文集·天下郡國利病書》序),毅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退而讀書。從這一年起,他開始從歷代史書、方誌中輯錄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共成四十餘帙,這就是以後成書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一直到明亡這六年時間是他著述生涯的開始,也是他爲自己終生治學奠定牢固基礎的時期。

兩年後,嗣祖病故,其從叔季皋、從兄仲隅爲爭奪遺產,挑起紛爭。由於家難,加上“一時喪荒,賦徭蝟集”(《歸莊集·送顧寧人北遊序》),迫於生計,顧炎武不得不將祖上遺田800畝典押給同郡富豪葉方恆。葉方恆字眉初,後來在順治間還中了進士,當時是一個凌奪裏中的惡豪。他乘人之危,蓄意侵吞顧炎武的田產,就鉤致顧的家奴世僕陸恩,唆使他叛顧家歸葉家。這場糾紛一直延續到清初,直接導致顧炎武離家出走,北遊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