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技擊之士是哪個朝代的

技擊之士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齊莊公爲勇爵”,其意爲齊莊公設置勇士爵位,即在戰場上表現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齊國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稱爲技擊。齊國的技擊之士是戰國時代一個非常著名的兵種。“技擊”是齊國將百姓進行招幕,並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使之具有超過過去徵發兵的優秀戰技素養。“技”的意思也就在此。

技擊之士是哪個朝代的

但很可惜,技擊之士僅僅是齊國的一種以國家財富對自由民實行的一種僱傭兵。荀子在評論齊、魏、秦三國“軍功爵制”優劣的時候說,齊國的技擊之士,“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亡國之兵也”

齊國的技擊之士,冒死戰鬥,殺敵一人,所得賞金不過八兩,再無賞賜,具有僱傭兵性質,所以戰鬥力必然有限,是“亡國之兵”。後來齊國與燕國交戰中,齊軍大敗險些滅國,這也說明齊軍的戰鬥力並不十分強大。 比較類似唐朝後期軍隊和宋朝軍隊。

而荀子對秦軍商鞅的二十級軍功受爵制則有這樣一番評價:“秦之銳士,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爲衆強長久。”秦軍將士有功既賞爵位,又賜田宅,可以成爲軍功地主,如果不斷立功,還可不斷受賞,乃至於獲得高官厚祿,所以形成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能“最爲衆強長久”。

也難怪荀子認爲“齊之技擊不能當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了。

荀子在評論各國軍隊的時候,曾有言論:“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聽上去,好像齊國的技擊之士戰鬥力不強,然而,能夠跟聞名於天下的魏武卒,秦銳士想比較,齊技擊本身也並非弱旅。只是適應的戰場不同罷了。

歷史來看,齊技擊出現的時間比魏武卒早的多,早在春秋齊莊公時期就有了。《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齊莊公爲勇爵”,其意爲齊莊公設置勇士爵位,即在戰場上表現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戰國時齊國經過考選和訓練步兵,也稱持戟之士。駐防於五都(唐朝史學家在《史記索隱》中,則表示齊國的五都很可能是臨淄、即墨、莒、高唐、平陸這五個城市),亦稱“五家之兵”或“技擊”。基本上就是齊國的常備軍隊,與臨時動員召集百姓而成軍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齊技擊的兵員,首要條件就是勇士。何謂勇士,指勇敢的士兵。後亦泛指有力氣有膽量的人。可以說技擊之士都是上了戰場,面對強大的敵人也不會輕易後退的勇敢之士,並且作爲常備軍,進過了專業化的.軍事訓練,特別是齊威王改革,亦增強了技擊軍紀律和戰力,成爲能夠與魏武卒並肩的精銳之軍。他的戰力之高,在名將帶領之下能夠得以發揮最大的水平。特別是與魏軍名將龐涓帶領的魏武卒較量中,經過了桂陵、馬陵之戰。完全發揮出了齊技擊的個人勇武,而作爲重裝部隊的魏武卒沒法發揮擅長的攻堅能力,只能遺憾落敗。

到齊閔王時期,技擊軍進再行改/革: 一、 針對齊人好勇鬥狠、私鬥嚴重特點,頒佈法令即:在齊國內部“殺人者死,傷人者型”之法。 二、 針對技擊軍來源於城市市內人羣,而實行了軍功的金錢獎勵制度。經過這麼一變革,技擊軍一度打遍天下均無敵。故漢書雲:齊閔以技擊強。齊閔王與秦昭王差點並稱東西二帝,齊技擊之士就是底氣所在。

然而荀子爲何要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這個完全要放到荀子說出這句話的背景來看。齊閔王即位後不久,與時任“齊技擊”的統帥田文再次爆發內鬥,最終引發“五國滅齊”。齊技擊在這場災難中元氣大傷,再無往日威風。荀子說的這段話是好幾十年之後的。因此,以當時的齊技擊的戰力來評斷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