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馮驩彈鋏的典故

馮驩彈鋏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典源出處

馮驩彈鋏的典故

《戰國策 ·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 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 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爲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 無以爲家。’左右皆惡之,以爲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史記·孟嘗君列傳》:“初,馮驩聞孟嘗君好客,躡而見之。 孟嘗君曰:‘先生遠辱,何以教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於君。’孟嘗君置傳舍十日,孟嘗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爲?’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gou)。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孟嘗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嘗君復問傳舍長。舍長答曰:‘先生又嘗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孟嘗君不悅。”兩文有所不同,可互參看。

釋義用法

戰國時齊人馮驩(諼)貧困,求爲孟嘗君門客,因他自言沒什麼才能,所以只受到下等的'接待,他屢次彈劍作歌,要求更高的待遇,孟嘗君也都滿足了他。後來他爲孟嘗君出謀劃策,解決不少難題,成爲孟嘗君的得力謀士。後以“彈鋏”、“無魚”、“無車”等指有抱負不受賞識,心懷鬱悶不平,也指對人有所希求; 以“有魚”、“有車”等表示受到恩遇、賞識。

用典形式

【無魚】 唐 ·李白:“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長鋏】 唐·柳宗元:“高冠餘肯賦,長鋏子忘貧。”元 ·陳高:“長鋏歸何日,浮萍笑此生。”

【劍歌】 唐 · 李白:“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彈劍】 唐·李商隱:“糲食空彈劍,亨衢詎置錐。”宋 ·蘇轍:“故國霜蓬如碗大,夜來彈劍似馮驩。”宋 ·陸游:“客舍愁彈劍,京塵怯化衣。”明 ·于謙:“壯懷成激烈,彈劍欲高歌。”

【彈鋏】 唐·駱賓王:“磨鉛不沾用,彈鋏欲誰伸。”宋 ·王令:“須知下客終思用,不必時時彈鋏歌。”宋·范成大:“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須彈鋏更思家。”清 ·趙執信:“既行不行皆失計,飄零半載彈鋏歸。”

【歌魚】 唐·杜牧:“唯念賢哉崔大讓,可憐無事不歌魚!”

【長鋏歌】 宋·葛長庚:“長鋏歌彈明月墮,對蕭蕭客鬢閒攜手。”

【歸長鋏】 宋·范成大:“幸甚歸長鋏,居然照短檠。”

【嘆無車】 宋 ·汪元量:“不彈長鋏嘆無餘,獨倚孤筇面碧虛。”

【出無車】 唐·高適:“東鄰少年安所如? 席門窮巷出無車。”唐·錢起:“忘機貧負米,憶戴出無車。”

【出有車】 宋·汪元量:“司馬歸無屋,馮驩出有車。”

【有魚留】 宋·蘇軾:“犀首正緣無事飲,馮驩應爲有魚留。”

【孟嘗魚】 清·孫枝蔚:“飢食賢兄米,亦勝孟嘗魚。”

【待食魚】 ·唐 ·元稹:“殷勤爲話深相感,不學馮諼待食魚。”

【食無魚】 宋 ·范成大:“門雖有雀尚廷尉,食已無魚休孟嘗。”宋·楊萬里:“雨裏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鋏食無魚。”

【食有魚】 宋 ·陳師道:“士爲知己留,不爲食有魚”

【食魚心】 唐·劉滄:“此來多愧食魚心,東閣將辭更一吟。”

【彈長鋏】 宋·陸游:“悲歌未肯彈長鋏,豪氣猶能臥大牀。”

【愧有魚】 唐 ·宋璟:“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歌長鋏】 宋·陸游:“無魚何足道,爲爾歌長鋏。”

【驩彈鋏】 清 ·黃景仁:“離擊築,驩彈鋏,粲登樓。僕雖不及若輩,頗抱古今愁。”

【無魚彈鋏】 元·薩都拉:“卻笑馮驩事幹謁,無魚彈鋏向侯門。”

【長鋏歸來】 宋·陳師道:“長鋏歸來夜帳空,衡陽回雁耳偏聰。”清 · 王鴻緒:“長鋏歸來日,貂裘欲敝時。”

【長鋏依人】 清·黃景仁:“長鋏依人遊未已,短衣射虎氣難平。”

【歸來長鋏】 明 ·李東陽:“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

【馮驩彈鋏】 清 ·顧炎武:“馮驩元不曾彈鋏,關令安能強著書。”

【先生彈鋏】 宋·范成大:“逋客解蘭思婉娩,先生彈鋏厭清虛。”

【依人彈鋏】 清·徐乾學:“入市碎琴易,依人彈鋏難。”

【劇彈劍鋏】 宋·王令:“困臥牛衣空有淚,劇彈劍鋏不成歌。”

【彈劍作歌】 唐·李白:“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彈鋏無輿】 宋·蘇轍:“小牀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

【彈鋏思魚】 宋·陸游:“閉門種菜英雄老,彈鋏思魚富貴遲。”

【貧鋏爲誰彈】 唐·駱賓王:“富鉤徒有想,貧鋏爲誰彈。”

【恥彈門下鋏】 清·朱柔則:“恥彈門下鋏,誰乞廣文錢。”

【彈鋏爲無魚】 宋·蘇軾:“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爲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