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高三語文複習三大誤區分析

高三語文複習三大誤區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摘要】:高三第一輪備考已如期而至,緊張而又忙碌的複習階段你是否已經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三必讀:高三語文複習三大誤區”,希望能對大家的複習有所幫助,相信認真複習的你一定能夠在不就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三語文複習三大誤區分析

高考一輪複習重在打基礎,做好厚積薄發的準備。高中頻道小編爲高三生們準備一輪複習指導——高三語文複習三大誤區。

一、高三語文複習需要走出"高頻率大劑量訓練"的誤區

高三,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時期。在高三,人們覺得進行高頻率大劑量的訓練名正言順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學,一舉多得:可以檢查水平,可以看出問題,可以鞏固知識,推進複習,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樂不爲?教師的意圖很好,出發點不錯,似乎就無可非議,無庸置疑了,但這恰恰陷入了一種複習的誤區。

高頻率的訓練違背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致力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懂、悟、聯、用--即明白原理、理解體驗、聯繫聯想、遷移運用,而語文學習中,"懂""悟"的極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比擬的,是必須讓學生首

先達到的目標,學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師可以代勞的,也不是通過考試就能辦到的,而是學生在學習複習、消化吸收、補充整固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減少訓練的頻率,少考精考,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去使用,才能使師生均有反思過去、修正現實、規劃未來的時間地帶,才能使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機會,才能使學生擁

有知識儲備的條件。高頻率的考查,只能讓學生窮於應付,疲於奔命,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盲目的大劑量訓練完全不符合語文的學習規律。高考語文知識板塊的特點不同,決定了訓練的題量也應該有差別。語文基礎知識這一部分,字音、字形、近義詞、熟語等內容均無規律可循,因此在落實消化的前提下,應該提倡多做。高考文言文一般考查人物傳記,

與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頗有不同,因此多加接觸,訓練一定數量(四十段左右)的文言文傳記語段還是必不可少的。

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語言綜合運用這一版塊,主要考能力,複習的策略應該是少做題多總結多歸納。以現代文閱讀爲例,做二十個語段與做五十個語段其實並沒有多大差別,關鍵是必須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比對答案找出自己在思維上的漏洞,提煉出回答這一

題型的專用語言和方法技巧,把握住命題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名句填空現在的考查方式是三選二,兩句課內,一句課外。爲節省複習時間,課外的這一句可順其自然,不必刻意準備;課內的兩句肯定在語文教學大綱上規定的篇目中,範圍很小,應逐一落實。

二、高三語文複習需要走出"講評低效"的誤區

講評課是高三語文複習常見的課型,講評課的效率直接制約着高三語文複習的效益。然而,聽課調研當中,筆者卻發現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不能準確解決"講評什麼"的問題。

所謂講評課,就是教師根據學生訓練中暴露的問題組織有針對性的評析。講評課只有找準問題,講評纔有針對性。而問題的發現必須建立在學生訓練的基礎上,建立在教師批改的基礎上,這兩個前提缺一不可。對於試題,學生沒有做或沒有做完;對於試卷,教師沒

有及時批改,沒有統計各練習題的得分率,沒有找準學生訓練中的典型錯誤,便想當然的匆忙組織講評,這樣沒有訓練批改缺乏針對性的講評無異於盲人摸象,教學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不能解決"怎麼講評"的問題。

講評課不是講解課,不是對照參考答案簡單講解,而是要評點分析。要評點學生訓練中暴露出的問題、錯誤,評點學生解體的思路方法;要分析題目要求是什麼,從什麼角度回答,學生爲什麼會出現偏離命題要求的思路等等。講評課教學,教師決不應該只滿足於

講清答案,而是重點在於評點、評析學生的答案及其傾向性問題,要通過教師的評點分析,使學生對問題有清醒地認識,並努力將教師對問題的評點分析內化爲學生自身的一種基本素養,從而提高審題和解題的能力。

再次,不能解決"講評效果怎樣"的問題。

任何講評課如果就題講題,只能引導學生進行淺層次狹隘的思考,難以培養學生開闊的、聯繫的、深刻的思考問題的習慣,而高考恰恰檢測的就是學生這種良好的思維素養。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在精心組織講評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拓展總結。拓展是由一道題目

聯繫到與相關的知識點、能力點,組織關聯訓練、變式訓練、二次訓練,以期強化該知識點或能力點的鞏固和靈活運用。總結是對講評內容的理性迴歸,是由點到面、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學生只有從個別試題訓練中總結提升出一類問題的理性解題規律,才能舉一反三,應對各種相似相近相關問題的解答。

三、高三語文複習需要走出"作文訓練盲目"的誤區

高三寫作怎麼訓練?常見的做法無非臨時找出一個題目來,讓學生寫,寫完以後批改,然後彙總學生這次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集中講解,印發範文。這樣實行下來,必然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這次作文審題有難度,就集中講審題;下次審題難度小了,就集中講構思的精巧、語言的美妙。可是再下次呢?循環往復而已。

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盲目訓練的做法,缺乏訓練的'有序性,使學生不能獲得全面系統的訓練,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每次籠統地講解,受到表揚的總是那些寫作功底較好的學生,這就大大遏制了其他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因此,作文訓練應該走出無序訓練的誤區,增強序列性。教師可以分工協作,把作文訓練分解成一個個的訓練點,在審題、立意、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專項訓練,每次作文只集中訓練一個訓練點,這樣,既能讓學生寫作水平獲得有序提高,又能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在完整的系統訓練的基礎上,再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寫作優勢,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來。

高三作文訓練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強調寫得快寫得多。寫作速度(一般要求四十五分鐘完成)對於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當然是十分重要的,但這種強調快強調多的訓練從根本上並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的好文章應該是從關注社會的大處着筆,

從積澱文化的根基上落筆,在深思熟慮之後的從容抒寫,盲目求快求多,必然在構思方面(包括審題、立意、佈局謀篇等)着力不夠,一次次低質量的寫作只會一次次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因此,在平時訓練中,應多給學生以方法上的指導,要求學生做到勤思考、慢動筆。一定要先花一定的時間進行構思,決不能盲目求快求多,力求寫一篇成功一篇。同時。每一次寫作講評以後,一定要讓學生反覆修改,讓每個學生都儘量打造出讓自己滿意的文章,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