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除惡務盡的典故

除惡務盡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1K 次

原意是去掉有毒有害的東西,最好要清除乾淨。語本《左傳·哀公元年》:“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除惡務盡的典故

公元前494年(春秋後期),吳越兩國交兵,夫椒(在今江蘇)一戰,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向吳王求和。吳王夫差準備應允。大將伍員(子胥)說:“不可。臣聞‘樹德莫如滋(樹立德行最好要不斷地進行),去疾莫如盡’。”伍子胥還舉了夏朝少康消滅過國、戈國,而後恢復夏禹業績的歷史來提醒夫差,說吳、越兩國處於同一地區,而又世代相仇,現在打敗了它,而不想拿過來,是很危險的。但是夫差不聽。伍子胥退出後對別人言道:“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國的`宮殿恐怕要成爲池沼了。”後來的歷史發展,果不出伍員所料,越滅了吳國,夫差自殺身亡。

“除惡務盡”即由“去疾莫如盡”而來,現在多指剷除惡勢力必須徹底、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