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班門弄斧四字成語典故

班門弄斧四字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班門弄斧,漢語成語,拼音是bān mén nòng fǔ,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門弄斧四字成語典故,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門弄斧四字成語典故

魯班是春秋戰國時的能工巧匠,直到現在,人們還都說,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當時還有一個工匠,名字叫石,人們叫他匠石,是楚國京城郢都那個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據說和魯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領高到什麼程度呢?莊子在《徐無鬼》這一篇裏講過一個故事。據說這個匠石有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這個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塗一層白灰,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準了鼻子尖,"唰"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給掃掉了,鼻子尖連皮都蹭不到。可見他的本領有多大了。所以後來柳宗元就說,假如有人"操斧於班、郢之門",拿着斧子敢在魯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點兒"強顏",也就是不要臉了。

後來,有一個叫梅之煥的人,是個詩人。他四處遊玩,一天來到採石。這裏有李白的墓。大家都知道,李白是著名的詩人,被稱作詩仙,所以去憑弔他的詩人也不少。這一天,在李白墓前,梅之煥發現有許多人題詩,其中不少還寫得很不高明。梅之煥覺得挺可笑,回去之後,便也寫了一首詩:"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意思是說,那麼多來拜謁李白的墓,來來往往,都寫一首詩題在上面,也不想想,在李白的墓前題詩,那不就好比在魯班門前耍斧子一樣,不知好歹,不怕人家笑話嗎?

  【出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釋讀】

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也可用作自謙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