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馬的一些典故

關於馬的一些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分享的關於馬的一些典故,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馬的一些典故

十二生肖中,馬是將神話傳說和使用價值集於一身的動物。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蹦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他動物,只以草爲食。當時人們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了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便讓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馴養成了爲人類駕馭和使用的動物。

傳說新疆的博斯騰湖古稱西海,西海老龍稱爲西海龍王。某年火神發威,大地久早不雨,草原上百花凋零,牧草枯萎,人畜面臨一場空前浩劫。龍王的三太子頓發慈悲之心,騰空而起呼風喚雨,引來西海之水,給草原普降甘露。草原上的人畜得救了,但三太子卻因此冒犯神規,被貶爲馬。從此,一代一代,馬和草原結下了淵源。在秋高馬肥時,那些遊牧民族的子孫後代躍馬彎弓,展現着生命和自然的雄渾。新疆的焉耆馬,從此被美譽爲海馬龍駒。馬兒們高揚着驕傲的頭顱,抖動着優美的鬃毛,和着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樣寬闊的草原上翱翔。應當說,馬是草原的寵物。沒有駿馬的奔騰,草原會是何等空曠落寞?

白馬馱經、白馬青絲、白馬清流,這些都是有關馬的神話。在歷史的歲月裏,馬的精神和形象一直爲人稱道。古戰場的馬革裹屍,鄉村大道上的馬不停蹄,春秋戰國時的伯樂相馬,都是對馬的頌揚。當年釋迦牟尼離開王宮,出家修道時,傳說是騎馬而去。佛教史上有位馬鳴比丘,據說講法時馬感動哭泣,得名馬鳴,傳是八地菩薩。

老馬識途,它給了我充滿詩意的想象。管仲、桓公在伐孤竹歸途中迷惑失道,於是放馬引路。一千多年前,在迷茫的夜色中,大詩人杜甫奔波行走在關中。他的胯下絕對有一匹馬,雙目明亮,透視着漆黑的宇宙。空中,應該還有一隻孤獨的鷹。黑色主宰着這一時刻,成爲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杜甫觸景生情地吟出“老馬夜知道,蒼鷹飢着人”。夜風也迷路失歸,而一匹老馬,卻精神抖擻地負載着一個曠世詩人從黑色中突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在民間的口碑似乎不怎樣,但他的《步出夏門行》卻感動了不少人。他的`千里馬情操源於韓愈的《說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此語一出,攪得天下才子心神不寧,紛紛感嘆難遇伯樂。

令我感興趣的是,從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到“田忌賽馬”、“塞翁失馬”,馬又被賦予了哲學的色彩。公孫龍堪稱中國詭辯論之鼻祖,他曾就“白馬非馬”的命題,寫過一篇《白馬論》。公孫龍說,如果一個人要“馬”,那麼給他黃馬、黑馬都可以;而如果一個人要“白馬”,那麼就不能給他黃馬和黑馬,只能給他“白馬”。沒有指定顏色的“馬”不同於指定了顏色的“白馬”,所以說“白馬非馬”。公孫龍的錯誤就在於他把“一般”和“個別”的區分絕對化了,從而導致了對“一般”寓於“個別”之中的否定。“田忌賽馬”和“塞翁失馬”的故事幾乎是人盡皆知了,前者常被一般的哲學教本引爲例子,用以解釋論證“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後者則以其禍福相互轉化的生動性,成爲人們理解矛盾學說的範例。

還有一個頗有意思的典故:指鹿爲馬。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爲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此後,人們便用指鹿爲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這個典故表面看起來對馬並無褒揚之意,但細細揣摩,在古人的心目裏,鹿和馬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歲月如流,現代科技讓馬的輝煌黯然失色。當人類不再以養馬爲生存手段後,我擔心馬在這個地球上或許會絕跡,或者淪落爲僅供人類享用的食物。馬的颯爽英姿,以及那個“千里馬”的美譽,也許會成爲記憶的碎片,被子孫後裔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