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近義詞 > 兩字的近義詞

兩字的近義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3K 次

近義詞,是指詞彙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字的近義詞,歡迎參考!

兩字的近義詞

愛慕—喜愛

安然—安穩

解釋—講解

遨遊—遊覽

奧祕—神祕

決心—決定

懊悔—後悔

偶然—偶爾

聚攏—聚集

愛護—愛惜

遨遊—漫遊

機靈—機敏

安心—靜心

奧祕—奧妙

俊俏—漂亮

偶爾—間或

安慰—寬慰

糾正—改正

安慰—撫慰

報酬—酬勞

巨大—龐大

悲哀—悲傷

崩塌—倒塌

渴望—渴求

必然—必定

避免—倖免

寬廣—廣闊

必須—一定

抱怨—埋怨

慷慨—大方

比美—媲美

寶貴—珍貴

可惜—惋惜

悲哀—悲痛

避開—躲開

恐怖—恐懼

悲慘—悲涼

悲慘—悽慘

愧疚—內疚

報答—答謝

碧綠—翠綠

勞苦—勞累

包括—包含

本領—本事

立即—馬上

幫助—援助

半晌—半天

靈便—靈活

猜測—推測

才幹—才能

瀏覽—掃瞄

採用—採納

慈悲—慈善

良好—優良

慈祥—慈愛

蔥蘢—蔥鬱

連綿—綿延

聰明—聰慧

催促—督促

涼爽—涼快

催促—督促

詫異—驚異

冷淡—冷漠

顫動—抖動

沉浸—沉醉

靈活—靈敏

懲罰—懲處

遲延—拖延

另外—其它

恥笑—譏笑

恥笑—嘲笑

滿意—中意

憧憬—嚮往

酬謝—答謝

漫步—閒逛

啜泣—抽泣

創造—製造

茂密—茂盛

綽號—外號

沉靜—寂靜

渺小—微小

陳設—陳列

沉思—深思

描繪—描述

從容—鎮定

傳授—教授

猛烈—強烈

成功—勝利

躊躇—猶豫

朦朧—模糊

沉積—淤積

沉寂—沉靜

瀰漫—佈滿

覺察—發覺

倘若—假如

密切—緊密

馳過—經過

沉默—安靜

勉勵—鼓勵

持續—延續

顫抖—發抖

藐視—輕視

燦爛—明媚

傳說—傳聞

泯滅—消滅

慈祥—慈愛

打扮—裝扮

摹仿—模仿

打攪—打擾

膽怯—害怕

模範—榜樣

淡忘—忘卻

叮囑—囑咐

萌芽—發芽

陡崖—懸崖

對付—應付

命令—指示

對照—對比

誕生—降生

茂密—稠密

短暫—瞬間

獨特—特別

迷濛—迷茫

打擾—打攪

擔心—放心

馬上—立刻

陡峭—峻峭

悲哀—悲傷

忙碌—勞碌

遍佈—遍及

便捷—便利

鳥瞰—俯視

恩賜—賞賜

飛馳—奔馳

凝結—凝聚

發佈—公佈

發誓—宣誓

凝視—注視

發展—進展

繁殖—生殖

挪移—移動

反抗—抵抗

防禦—防備

難過—難受

妨礙—阻礙

分量—重量

能手—專家

分外—格外

憤怒—憤慨

偶爾—間或

鋒利—銳利

服侍—侍侯

便宜—廉價

浮現—出現

賦予—給予

哺育—培育

分辯—辯解

富裕—寬裕

判斷—推斷

囑咐—叮囑

發現—發覺

批評—批判

峯巒—山峯

發愣—發呆

僻靜—偏僻

覆蓋—掩蓋

乏味—無聊

疲倦—疲乏

彷彿—好像

吩咐—命令

漂亮—美麗

防禦—抵禦

煩惱—煩悶

飄蕩—漂浮

費解—難懂

防止—預防

品格—品行

費用—花費

反駁—反對

樸實—質樸

告別—告辭

恭敬—尊敬

盤問—追問

估計—估量

鼓勵—鼓舞

盤曲—盤旋

固然—當然

故意—有意

平等—公平

關心—關懷

管理—治理

奇妙—奇異

貫通—貫穿

瑰寶—珍寶

氣魄—氣勢

規劃—計劃

果然—果真

氣勢—氣概

鼓勵—鼓舞

高懸—高掛

清晰—清楚

乾枯—枯萎

感嘆—感慨

清澈—清亮

公正—公平

觀賞—欣賞

清晰—清楚

給予—送給

感激—感謝

驅趕—驅逐

感觸—感受

高興—難受

悽苦—淒涼

孤單—孤獨

趕緊—連忙

勤奮—勤勞

估計—估測

感動—感激

觀賞—欣賞

含糊—模糊

寒冷—嚴寒

輕蔑—輕視

和藹—和氣

宏偉—雄偉

確實—實在

歡躍—喜悅

荒蕪—荒涼

輕柔—柔和

回顧—回憶

彙集—匯合

弱小—微小

獲取—獵取

罕見—少見

熱鬧—喧譁

和藹—溫和

昏暗—陰暗

認真—仔細

緩慢—緩緩

忽然—突然

容許—允許

呼喊—叫喊

呼喚—召喚

饒恕—寬恕

呵護—保護

湖邊—湖畔

鬆散—疏鬆

好像—似乎

會晤—會見

思考—思索

活潑—生動

好夢—美夢

賞識—讚賞

後悔—懊悔

害怕—畏懼

傷害—損害

荒蕪—荒涼

妒忌—嫉妒

商議—商量

機靈—靈巧

積累—積存

稍微—略微

即將—馬上

疾馳—飛奔

剎那—瞬間

寄託—寄予

皎潔—潔白

神奇—奇妙

譏笑—嘲笑

堅固—牢固

率先—領先

堅毅—堅強

艱苦—艱難

肅靜—安靜

建造—建築

交織—交錯

閃爍—閃耀

嬌嫩—柔嫩

節制—剋制

生氣—生機

竭力—盡力

解救—拯救

四處—到處

謹防—防備

謹慎—慎重

所有—全部

驚險—危險

精密—周密

審視—審察

精緻—精巧

敬仰—仰慕

索性—乾脆

境界—境地

居然—竟然

探索—探究

絕望—無望

驚歎—驚奇

推薦—推舉

驚恐—害怕

寂寞—孤獨

妥帖—穩妥

見諒—原諒

敬佩—佩服

同伴—夥伴

結束—完畢

決口—決堤

同意—願意

聚集—集合

積蓄—積攢

蜿蜒—曲折

居然—竟然

拮据—困難

頑強—堅韌

教導—教育

焦急—着急

巍峨—雄偉

潔淨—乾淨

集合—集中

惟獨—只有

驚訝—驚奇

寂寞—孤單

危急—危險

嬌小—嬌嫩

維護—保護

吸收—汲取

稀罕—希奇

稀罕—希奇

稀罕—希奇

形態—狀態

幼稚—稚嫩

預計—估計

滋味—味道

照射—照耀

終於—最終

使用技巧

漢語中的近義詞,如同滿園的鮮花,五彩紛呈,香氣各異,只要精心選用,恰當佈局,就能充分表達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輝。

精心選用近義詞,可以用同樣的概念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恩格斯在悼念馬克思時說:“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

葉聖陶的《春聯兒》這樣寫:“老俞的小兒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聽信鄰舍婦人家的話,沒讓老俞知道請醫生給開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唐弢悼念高爾基又是這樣寫:“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會的創造和擁護者,出身於勞動階級的作家馬克辛·高爾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上面各例同樣表達生命的終止,用詞各不相同。馬克思是共產主義學說的創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恩格斯選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點的詞語:“停止思想”、“睡着了”。葉聖陶寫老俞的小兒子,用了一般說法“死”,表達客觀發生的情況,沒有明顯的感情色彩。而在悼念高爾基時,唐弢選用富有莊重色彩的褒義詞“逝世”,表達了對死者的尊敬、熱愛和深切的悼念。

自然,“死”的近義詞許多。有的富有口語色彩,其中有的含有褒義,帶有惋惜之情,例如:老了、走了、光榮了、去見馬克思了;有的含有貶義,帶有憎惡之情,例如:斷氣、挺腿、完蛋、翹辮子、見閻王。有的富有書面語色彩,也有褒貶義分,例如,含褒義的有:逝世、去世、謝世、長逝、永別、殉職、殉國、犧牲等;含貶義的有:斃命、喪命、暴卒等。有的語詞只能用在皇帝諸侯身上如:薨、崩、駕崩、賓天等;有的只能用在僧人身上,如:涅盤、坐化、圓寂;用在道士身上如:昇天,得道,成仙了等。

可見,近義詞十分豐富,要使表情達意十分貼切恰當,不得不精心選用。

近義詞辨析

1.從詞義的側重點(要特別注意詞語中不同的語素)辨析

有些詞語看起來意思比較接近,但其所表達的內容常有細微的差別。尤其要注意.辨析詞語的語境義(特定意義或臨時意義),不能簡單看其字面用語,而應根據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對象、人物關係、情感氛圍等多種因素來辨析其詞義。

如“發現”與“發明”,前者側重於找到,後者側重於創造。

再如“才能”和“才華”,前者側重於做事的能力,後者側重於文藝方面表現出來的智慧及特長。

又如“精美”與“精巧”,前者側重於“美”,後者側重於“巧”;“出生”與“出身”,前者側重於“生”,後者側重於“身”(身份)。

2.從詞義的輕重辨析

有些近義詞表達的內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現程度上卻有輕重、深淺的不同。

如“顯著”與“卓著”,“顯著”爲非常明顯,“卓著”爲“突出的好”,這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顯著”詞義重多了。

又如“錯誤”與“失誤”、“批判”與“批評”、“渴望”與“希望”都是前者較重,後者較輕。

其它如“絕望”和“失望”、“蔑視”和“輕視”、“嗜好”和“愛好”“破壞”和“損壞”等也都是前重後輕。

3.從詞義範圍的大小辨析

有些詞儘管意義相近,但是,這些近義詞的適用範圍的大小以及適用的對象會有一定的差異。

如“邊疆”和“邊境”、“局面”和“場面”、“事情”和“事件”,“戰爭”和“戰役”都是前者範圍大,後者範圍小。

4、感情色彩(褒義、中性、貶義)

感情色彩分爲褒義、貶義、中性三種。

如“愛護—保護—庇護”(褒—中—貶),“團結—結合—勾結”(褒—中—貶),“溝通—勾通”(褒—貶)。

如“愛護”是褒義詞,要用在肯定讚揚的方面;“庇護”是貶義詞,要用在否定批判的方面;“保護一是中性詞,在不需要表達肯定或否定的態度時可以使用。

5、語體色彩(口語、書面語、文學用語、公文用語、科技用語等)。

按語體色彩分類,詞語大致可分爲書面語、口語、文學語體、科技語體。不同語體色彩的詞語表現出不同的語體風格

例如,同學到你家,你向同學介紹說:“這是我爸爸。”使用口語詞“爸爸”很得體,顯得親切隨和;如果你說:“這是我父親。”使用書面語“父親”顯得過於莊重嚴肅,不太適合當時的語言環境。如“父親、母親”與“爸爸、媽媽”,前者是書面用詞,後者是口頭用詞。書面語比較莊重,口頭語比較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