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5篇大綱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5篇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5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核心,以《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爲引領,立足我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堅持面向全體,打好基礎,圍繞“真實、有效”的教研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努力實現“紮實、高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工作重點

1教學常規常抓不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健全以課堂教學研究爲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開展教研活動。

3、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嚴格執行和落實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

教學常規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批改與輔導、教學測試與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本學期要抓好教學常規的執行與落實。

(1)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爲中心,以優化教育教學爲目標,以轉變教學方式爲重點,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把學校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

(2)抓緊抓好備課工作,備教師要根據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學計劃,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強組內聽課評課活動。要認真填寫聽課記錄,不能弄虛作假。加強評課活動,發揚教學民主,濃厚教研氣氛。

2、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研水平。

(1)語文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要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積極探討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互相聽課,共同提高。

(2)繼續加強學生的書寫指導與訓練,規範作業書寫格式,爭取學生水平書寫能有所提高。

(3)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反思,一課一反思。語文教師要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變得準確、生動、形象,爲學生示範。

(4)堅持集體學習研究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做法,語文組每位教師都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5)重視教學質量的考評工作,認真做好教學的測評工作。各年級要根據年級的教學實際,搞好教學測評,搞好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6)實施“青藍工程”,落實青年教師幫扶制度,儘可能地爲新教師教學提供良好的指導與幫助,使其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逐漸走向成熟併成爲學科骨幹。

(7)佈置好學生的預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並做好有佈置有落實有檢查。

3、組織各項活動和競賽,創設展示師生才華的平臺。

(1)各年級組織學生參加專項競賽,如寫字比賽等。

(2)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積極參加教育局的評比活動。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2

一、基本情況:

全班共有60名學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有5人剛剛從外校轉入。經過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兩個學期的日記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明顯超過平行班級,練筆興趣始終保持比較高漲的態勢。全班共有27名同學在18家少兒報刊上發表日記、寫話56篇;班級自編佳作集《會轉的紙風車》,共收入18名同學的30篇佳作;二年級全班共向外投稿402篇。二下我還嘗試讓學生擔任小老師,批改同齡人的日記,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李雪、慶光磊等人的評語像模像樣,等級接近老師標準。另外,根據低段起步教學實踐,我同步撰寫了《二年級日記教學系列敘事》,合計約7萬字,在人教小語論壇連載,受到廣大教師網友青睞,點擊率突破3萬5千。老師們真誠的建議和中肯的批評,促使我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積累了寶貴的教學財富,爲由低段寫話轉入中段習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降低了學習難度。

當然,作爲剛升入三年級的我班學生,畢竟年齡幼小,生活閱歷淺薄,閱讀面和知識面較爲狹窄,能寫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近四分之一同學寫話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題材不夠新穎,對火熱的生活熟視無睹;課外閱讀中接觸的好詞佳句不會靈活運用;內容空洞;字跡不夠美觀;寫完了不能主動檢查修改。慶克偉、寧瑤瑤、陳發俊幾人每次日記只能寫4、50字,而且語句枝蔓過多,有時寫的內容如同天書,令人不知所云。可見,本班語文教學既有一定基礎,也有不小的阻力,任務依然艱鉅,道路仍舊崎嶇。

蘇教版第五冊教材是自成體系的專門課文,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便利。本冊習作教材着眼點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礎”上,以片段寫作爲重點,不拔高,不降低,按照每次習作課的具體要求,讓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充分享受運用書面表達見聞、抒發情感的快樂。

二、教學措施:

1、上好語文課,重視“讀寫長線結合”。在語文課的教學中,不僅僅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詞成段成篇的方法。

2、抓好隨文小練筆,重視“讀寫短線結合”。根據課文特點,選擇適當角度,精心設計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仿寫練習,讓學生更好地“讀”中學“寫”,以利於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

3、上好指導課,幫助學生邁好第一步。每次指導課前認真研讀教材例文,創設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教會大家從日常生活中選材,爭取讓兩週一次的作文指導課充滿歡聲笑語,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感悟習作技法,提升表達本領。

4、提倡認真修改,養成良好習慣。三年級習作不同於低段寫話,教師指導,學生口述後,同學們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恆養成好習慣,保持作文簿面整潔,也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5、成立作文小組,推行榮譽胸卡制度。在班級成立作文興趣小組,選拔寫作功底強的同學進入,頒發四級榮譽胸卡:作文大王、作文明星、作文高手、作文尖子。實施動態管理,能升能降,能進能退,並由作文小組成員擔任日記批改小老師。

6、堅持寫日記,繼續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一如既往佈置學生寫日記,每人每週5篇,根據不同檔次提出不同要求;班級以組爲單位,輪流寫接力日記,接力者可對上篇日記評頭論足,加上簡明扼要的評語。作文小組成員擔任小老師批改夥伴日記,我親自批改作文小組成員的日記及接力日記本,並制訂《三(2)班第一學期日記批改分工安排表》,責任到人。我將抽出閒暇,集中培訓小老師,授之以漁,力爭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批改水平。

7、擴大習作發表園地,充分利用發表激勵機制。定期遴選優秀作文、日記、課堂隨文小練筆,選登黑板報、牆報、班級自編小報、學校宣傳櫥窗、紅領巾廣播站,及時向全國200多家少兒報刊投稿,爭取發表,在班級營造“人人樂寫,發表光榮”的良好氛圍,巧妙利用激勵機制,讓孩子們都能品嚐到成功的滋味。

8、成立圖書角,讓課外閱讀成爲習作的源泉。在班級設立圖書角,選派兩名細心的女生擔任圖書管理員。我帶頭捐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書籍、爲兒子訂閱的兒童讀物、以前教過的學生的舊日記本,號召同學們也踊躍捐書捐報,並動員大家利用課間、午間、雙休日、節假日,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建設書香班級。希望通過閱覽經典的兒童讀物及優秀的少兒報刊,儲備豐富的語言“家底”,更好地爲習作服務,讓課外閱讀成爲學生習作素材和寫作靈感不竭的源泉。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3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喜歡學習語文,喜歡閱讀,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較紮實,而閱讀和習作則要稍微遜色一點。

1、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2、能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3、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一)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二)綜合性學習

1、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

2、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會表達方法;抓住重點句段,加深理解;主動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習作感情真實,詳略得當。

2、難點: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並嘗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學習詳寫和略寫。

三、改進教學的措施

1、識字寫字。作爲高段學生,他們的獨立識字能力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歡主動利用字典來幫助識字、閱讀(所以上課儘量創造機會讓他們利用字典。)、據詞定義能力、書寫習慣、錯別字多。

2、閱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有感情地朗讀仍需努力;學生學會了默讀、瀏覽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方面則要加強指導,尤其是中下學生;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瞭解文章的一些顯著的表達方法。

課外閱讀:閱讀量大部分能達到,喜歡閱讀童話、故事類、文學類、漫畫類書籍,對古今中外的名著則涉獵不多,且能主動積累的學生大約只佔半數。

3、寫作。在寫作方面,尤爲突出的尖子生寥寥無幾,最爲欠缺的是寫作素材單一,不能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寫法單一。

4、口語交際。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不高。傾聽和評價的能力較之以前,有所提高。

5、綜合性學習。大部分學生對綜合性學習較感興趣,且有幾個學生脫穎而出,綜合能力強。欠缺的倒是自己對過程的指導。

四、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提供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教材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閱讀鏈接”五次。“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教材後附生字表。還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第六組“綜合性學習”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五、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會寫80個字,累計會寫2500個,會認3000個。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並能從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5、在閱讀中,進一步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尤其是概括能力),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

7、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9、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小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詳略得當。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其次,要明確每一專題的學習目標;再次,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

2、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銷售經理工作計劃

3、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啓發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發表見解,並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將之運用到現在的學習中去。

4、引導利用圖書櫃裏的書籍、學生自己的藏書、與同學交換閱讀等方法,增強閱讀量,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

5、這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了,要引導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使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6、抓好培優補差工作,使優秀生能脫穎而出,後進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期我班共有學生65名,其中有6人是新轉入的學生,這些學生課堂常規較差,成績也不理想。原班生中也有一部分學困生,針對這些情況,爲了能更好地完成本期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以下計劃。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本冊教材要求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幾種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學會獨立識字。

三、教學質量目標

1、本冊教材要求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幾種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學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260多個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3、初步養成有禮貌地認真聽人講話的習慣,能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初步學會完整地講述一件事,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連貫;能聽寫一段話。

4、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讀課文時能注意到文章的題目;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併的方法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程度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兒童科普文章,瞭解主要內容。

5、初步學會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條理比較清楚地記敘一件事,語句通順連貫。

6、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有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於助人、謙虛謹慎、敢於拼搏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本冊教材明確規定了每個單元、每篇課文以及聽說訓練、習作訓練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並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好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制訂應做到明確,可以操作,能夠檢測。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本學期着重進行分段訓練等,但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朗讀、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的訓練,本冊教材有兩個單元着重進行默讀和背誦的訓練,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蔘與訓練。

3、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本冊教材的一個特點是各單元有明確的閱讀、習作、聽說訓練點,教學中要把這些訓練點的要求落到實處。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爲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轉移到訓練目標導向上來。一篇課文教學2—3課時,要着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發揮“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提示”的教學,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中進行;還有的可以在學完課文後再鞏固、加深認識。需要注意的是,本學期剛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分段的教學一般應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以後進行,而不宜在一開始接觸課文就進行。

4、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本冊教材的單元訓練點編排,考慮到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聯繫。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表達的方法,從讀中學寫。聽說訓練除了教好4次聽說訓練外,閱讀教學中要練習聽話說話,作文教學一般也要從說到寫。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學月:教學第一、二單元

第二學月:教學第三、四單元

第三學月:教學第五、六單元

第四學月:教學第七、八單元

第五學月:總複習,期末考試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5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單元3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8個新偏旁。

2.正確書寫本單元的生字,要求規範、美觀。

3.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憑藉圖理解詞語。

4.初步瞭解會意字和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5.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及兒歌。

6.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瞭解金秋水鄉特有的景色,感受北京天安門廣場節日的歡慶氣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榮。

7.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8.學會祝賀。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按照田字格書寫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圖文結合,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內容,進行語言訓練,培養想象能力,啓發思維能力。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瞭解鄉下孩子的幸福快樂,激發熱愛農村、大自然的感

5.學會請求,能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寫寫秋天。

教學過程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堂教學潛藏着豐富的道德內容,“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教師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

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發展。

3.本單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觀念。使學生明白什麼是關愛,什麼是尊敬,什麼是探索,從而在人生的開始就立下目標努力拼搏。

教學方法

1.學會本單元生字,正確書寫本單元的生字,要求規範、美觀,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新偏旁。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課文聯繫起來,憑藉插圖理解課文內容。

3.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4.品析課文語言,體會文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並以童話爲憑藉教育學生。

5.瞭解童話的文學表現形式。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6

  一、年段學情分析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學生,原有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從總體上看,語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比較差,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思維不夠靈活。主要表現在: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要求動腦、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部分學生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課外閱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知識運用不夠靈活,理解、感悟比較膚淺,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內容空,讀起來乾癟無味;朗讀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學生有較強的朗讀興趣,因此新學期中,要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着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三、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8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1、知識方面

(1)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會寫80個,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2)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文段。

(3)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詩文,課外閱讀不少於15萬字(完成課文配套課外閱讀30篇)。

(4)學習瀏覽,能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相關的信息,並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5)學習用鋼筆和毛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

(6)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

(7)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8)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2、技能方面

(1)會使用字典、詞典進行識字,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7)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

(8)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9)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後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的教育,受到爲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熱愛科學、敢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在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4、學習習慣方面

(1)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和根據需要蒐集、積累信息的習慣。

(2)養成先想清楚再寫和寫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3)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疑的習慣。

(4)養成課外閱讀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萬字。讀後寫讀書筆記。

(5)養成如實表達的良好文風。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2、難點: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五、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全面瞭解學生還可能存在哪些語文學習的問題

(1)語文學習的興趣開始減弱,上語文課、課外閱讀和進行語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2)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書面語言問題較多;

(3)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欠缺,膽小,很少當衆發言。

2、教師的教學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

學生的上述情況哪些是教師教學問題?哪些是學生個人問題?

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根據課程標準或者教參設定學習目標?

關注本地區畢業測評的動向,需要適當補充哪些教學內容?

經過最後一學期的語文學習,我打算幫助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達到什麼程度?

初中的語文教學有什麼特點?應該如何過渡?

3、要注意做好小學到初中語文教學的過渡與銜接

a、中小學教學“斷層”的原因。

(1)教材的因素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的選文一般比較短,知識點也不多,教師要求學生側重於識記和淺層的理解;而中學語文教材課文比較長,內容比較深,知識點也增多了,不僅每單元有訓練要點,每課也各有難點和重點,知識點除有大量需要記憶以外,更側重分析和理解、概括與抽象。學生面對教材的不同要求,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況。此外,有的出版社只編寫了小學教材沒有初中教材,初中學生用的其他版本的教材,客觀上造成了小學中教材的銜接問題。

(2)教學的因素

小學教師一般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較小,教師對要掌握的知識常常是反覆講、反覆練,儘量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知識點上都能過關;到了中學,由於教材容量大,課時緊,教師講課速度一般比較快,許多知識只能點到即止,不會針對每個學生都作細緻的輔導,這就要求學生有自覺性,學會自主學習。不少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無法很快適應,學起來自然感到吃力。

b、課標理念和學習目標的銜接。

我們的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究竟要達到什麼標準,具體要求是什麼?中小學語文各階段的教學重點又是什麼?小學語文如何爲初中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問題恐怕是銜接研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爲我們提供了依據。

課程標準以“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8年級”四個學段,“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寫話、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構成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的目標體系,有效克服了小學和初中割裂的弊病,使二者成爲一體,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從課程標準“5~6年級”和“7~9年級”兩個學段的“閱讀”部分來看,小學高年級教師如何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更好地做好向初中的過渡?

(1)閱讀方式的銜接

朗讀的重點在朗讀的內容由課文延伸到各種讀物;默讀的重點在逐步提高默讀的速度;略讀和瀏覽的重點在於由初步學會,到熟練運用這兩種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在其他信息渠道方面,要學會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2)閱讀能力訓練點的銜接

重點在由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到理清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由初步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到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對於不同的文體,重點在於閱讀範圍的擴展,由敘事性作品及說明性文章,擴展到閱讀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的議論文和淺易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更注重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主體意識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更關注閱讀實踐對學生的人文影響。

(3)情感態度價值觀及習慣的銜接

倡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並通過廣泛的閱讀積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科學的思維和健全的品格。

以上只是對“閱讀”教學銜接要點的對比和分析,對於另外幾個方面來說,細緻地研讀課標,找出小學向中學教學目標的銜接要點同樣重要。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認真分析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做到“瞻前顧後”,除了達成第三學段的目標之外,還應該適當爲達成第四學段的目標作準備,不僅搞好本學段過關,同時爲向更高學段過渡做好銜接。

c、重視研讀初中語文教材。

建議小學高年級的教師在細緻研讀本學段教材的同時,不妨也讀一讀初中的教材,切實把握初中與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聯繫與區別,這樣才能找準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點,處理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

d、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

不論是課標理念的貫通,還是教材內容的相承,真正的銜接最後還是要落實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前面說過,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差異是導致中小學語文教學脫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就應該注意把握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不同學段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在教學方法上向中學過渡。

葉聖陶曾經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爲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的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處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不少學生由於沒有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入初中後,面對繁多的科目,繁重的課程,學習便力不從心。

教師從進入高年級開始,應該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課前怎樣蒐集資料,怎樣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怎樣做好知識的梳理與歸納,怎樣把已學過的方法進行遷移運用等。只有逐步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在習慣方面,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包括:課前主動蒐集資料、課後自覺複習;課堂上積極思考、勤記筆記;閱讀時勤查工具書;邊讀邊勾畫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讀書看報;隨時積累有用的知識;書寫工整、規範,行款格式正確;主動訂正錯誤;勤於動筆、習於修改、樂於交流。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在小學階段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那麼升中學後就能更快地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的學習。

e、拾遺補缺,加強小學階段的複習,鞏固基礎知識

識字學詞始終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而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則要求掌握有一定體系的語文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不少學生進入初中以後,暴露出基礎不紮實的問題,如,拼音不準確、筆順錯誤、錯別字多、病句不斷等。究其原因,並非是低年級時基礎知識沒掌握好,而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教材中這方面的訓練少了,教師也往往忽視了相關內容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學生出現“回生”現象。對此,高年級語文教師在達成本學段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努力爲學生夯實基礎,拾遺補缺,拼音、筆畫、筆順規則、查字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偏廢,要常抓不懈,不斷強化。在嚴格訓練、講求效益的基礎上,讓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把具有紮實基礎的學生送入中學。

f、做好學生升入初中的心理準備,幫助學生消除升入中學後學習語文的不適應感。

  六、教學策略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6、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7、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8、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每堂課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10、採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品位,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

11、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2、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羣策羣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合格的畢業生。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7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識字、課文組成。識字與課文部分全部注了音。

識字安排了兩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

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5課,共24課。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本冊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56個,其中要求寫的爲279個,另外的17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6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爲6個單元:1~4課爲秋光篇,課文內容大都與秋天的物候有關;5~8課爲生活篇,意在反映兒童的生活樂趣;9~12課爲人生篇,意在讓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知道什麼是真善美,13~16課爲勤學篇目的是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18~21課爲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21~23課爲品德篇,意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

本冊課文語言規範,淺顯易懂,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培養語感,並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按筆順描紅,繼續堅持指導學生練好寫字的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複習鞏固所學生字新詞,也爲今後的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句式訓練,意在結合具體的詞語形態、句式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使他們充分感知,反覆習用,逐步實現內化與遷移。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使他們逐步趕上大部隊。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當衆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的意思。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好、問好和感嘆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閱讀課,注重讀寫結合。

2、充分利用各種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

3、習作緊密聯繫生活實際,爲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習作源泉。

4、加強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習作視野,豐富學生閱歷,積累詞語。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六、教學安排:

周次 內容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識字 1 3

2 識字4 練習1

3 課文13課

4 課文第4課 練習2

5 課文57課

6 課文第8課 練習3

7 課文910課9 練習4 期中複習

10 期中考試

11 識字57

12 識字8 練習5

13 課文1315課

14 課文16 練習6

15 課文1719課

16 課文20課 練習718 練習8

19 複習考試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8

一、制定的依據:

1、教學背景分析:

語文是中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基礎學科,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語文學科的特性和語文教學的認識更爲深入,'大語文'的觀念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同,而二期課改對語文教學的闡述也說明,語文教學以培養和提高人的語文素質爲主要任。而語文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質不僅反映人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而且從本質上看,還反映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新基'理論中對塑造未來新人的描述(21世紀的基礎教育應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個性指個體獨特性與社會規範性的有機統一的發展,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必須的自我教育其內容包括德、智、體、情、意、行等多方面,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爲最根本的任務,基礎教育應爲社會發展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中,更可以看出語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大有可爲。

2、教材分析:

我們採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國標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爲七個單元,除包括“精讀”,“速讀”,“視聽”,“課外閱讀指導”等,還新增加口語交際與寫作。

根據對課改精神的學習和對語文教學方向的把握,我們初步擬定本學期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

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

知識目標: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爲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3、所教班級學生現狀及對策:

根據我校學生實際特點,以及語文學科特點和目前本學科發展方向的把握,結合我校的辦學方針,我們的語文教學最初以'激發興趣,指導方法,培養習慣,搭建舞臺。'爲口號和行動原則,加強日常教學和學科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整體來看,學生身上好的習慣(如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下面根據初二(八年級)期終考試成績進行具體分析如下:

從數據上看出,二班的語文水平與一班沒有較明顯的差距。二班同學在學習興趣、習、,態度、語文基礎等方面都與一班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和一班比較,有一定的進步,但具體教學中還是感到和一班的差異。因此,本學期在保持二班總體較好的勢頭之下,還要大力抓本班的弱差生的輔導,力求有所進步。

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二期課改的學習與研究,在把握好教學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對教與學作出相應的調整,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0)、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鍊能力,提高興趣。

12)、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鍊表達能力。

13)、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14)、組織採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1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17)、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8)、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二、本計劃應達到的目標:

以下是上學期期末試考的分析:

1、通過分析我發現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穩定優良率,提高合格率,班中有以下學生是有潛力可挖,應該能及格的:鍾賢等。

2、按照年級組分層教學,集中抓a層的要求,本學期我努力工作,力爭將60%a層(約30人)同學的成績保持80分以上,並能讓尖子生有更多的進步。基本保證優良率穩定在25%以上。

3、根據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班參加區的統考或聯考以及升學統考要力爭進入老區的前列。

三、具體實施:

1、在閱讀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做到人人蔘與,參與全過程,讓學生們在課下多讀書看報,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積累,並定期在班上舉辦摘抄本展覽,並從中推選出優秀的文章和摘抄,積累本在班上朗讀,展示。

2、在各課時,把學生活動做爲重點內容來安排落實,使學生最大限度處於動態之中,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動眼看,動耳聽。

3、還注重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評中來.讓較好的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然後廣泛地徵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相互評價,最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使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問題.課後進行必要的修改,建立民主的教學風氣,進,一步融洽師生關係。

4、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從培養興趣着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5、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課後複習習慣。3)課文背誦習慣。4)作業習慣。5)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 6)上課作筆記習慣。

6、對古詩文無法過關的學生採用'一幫一','人盯人'辦法,並與家長取得聯繫。

7、深鑽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篩選作業;及時反饋每一次考試。

8、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本學期準備給學生舉辦兩次專題講座:1)如何寫隨筆2)修辭總彙。

四、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兩年的相處,我與學生間的感情很深,大多數學生都有學習的積極性,他們都喜歡上語文課,加大a層學生的閱讀量,寫作量;

2、我比較注重收集相關教學及考試信息,我的信息來源:1)網絡;2)看相關教學資料和雜誌;3)我的同事和朋友;4)學生有一本配套資料:《點中典》;爲平時的作業,讀後感爲週記的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發展。

3、抓好作業練習,我認爲要屏棄繁瑣,機械的作業練習.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並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觀察所得,以此學生的寫作能力。

4、在留作業方面我也要做嘗試,如書後練習中有基本題和選做題,原來由於對學生'一刀切',總是一股腦地留給學生,後來發現,較好的學生可以做,而較差的學生做不,就去找別人的或參考資料上的答案去抄.這樣,既花時間,浪費精力,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於是我便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一些練習篇同時,分a、b卷,有些b卷題目較難,就讓班上十幾個較好的學生做,一般學生做a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複習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複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五、總目標達成度與現階段教學保障措施和目標達成度的相關分析:

本人對初中的大循環有完整的思考,目前教學可以達到中上游水平,有待向更高層次邁進。雖然還沒有擔任接下來的工作的教學經驗,但我從資料的準備和備課的積累上已經作好各種準備工作,我有信心在今後的教學中帶出理想的成績。

六、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嚴格遵守教學的的基本環節,努力創設具有個人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將二期課改理念,新基教育理念自覺運用於教學中;加大信息技術與課件整合力度,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爲教學提供服務;利用internet,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七、課時劃分:(新課共計46課時)。

第一單元6課時

第二單元6課時

第三單元5課時

第四單元6課時

第五單元5課時

第六單元9課時

第七單元9課時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9

1、 指點思惟

以第三次天下教導任務集會肉體,增強古代教導實際的進修,進步本身的本質,變化教導看法,以教導科研爲先導,以培育先生的立異肉體以及理論才能爲重點,深入講堂教授教養變革,推進嘗試課本的施行,鼎力促進本質教導。

2、 課本剖析: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凋謝的、富裕生機的課本系統,倡議自立、協作、探求的進修體式格局,着眼於片面進步先生的語文素質以及理論才能,培育立異肉體,增進先生的片面開展。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計劃了八個專題,環繞專題以整合的體式格局構造了八組課本內收留。每一組課本都包含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和“語文場地”。 “語文場地”包含四個欄目:我的發明、積少成多、書面語寒暄、展現臺。八組課文以後,佈置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先生課外瀏覽。

3、 先生狀況剖析

二年級一班共有先生46人,顛末一年級的積極,先生獲得了一些提高,如進修習氣、進修質量等方面。但二年級先生進修成果南北極分解嚴峻,落後生面年夜,正在謄寫、進修質量等方面還存正在較年夜的缺點。別的,局部先生的進修習氣、進修立場差,必將會影響全體程度的發揚,以是,儘量轉化落後,進步進步前輩,開展落後是本學期重點。

4、 本學期教授教養任務的次要目的

教授教養內收留方面:

一、溫習穩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二、看法450個漢字,會寫350個生字。看法的字能讀準字音,分離文句理解意義,沒有作字形剖析,沒有請求謄寫。請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義,精確謄寫,操練正在行動以及書面表白中使用。有自動識字的希望,正在餬口中自立識字。養成先生傑出的寫字習氣,謄寫標準、規矩、整齊。

三、會運用音序查字法,進修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育自力識字的才能。

四、愛好瀏覽,對於瀏覽有興味。進修用平凡話精確、流暢、有豪情地朗誦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以及本人愛好的課文片斷。

五、能聯絡高低文以及餬口實踐,理解課文中文句的意義,正在瀏覽中自動積聚詞語。

六、能瀏覽粗淺的課外讀物,能與別人交換本人的感觸感染以及設法主意。養成保護圖書的習氣。

七、看法課文中呈現的經常使用標點標記。進修運用句號、問號以及歎號。

八、逐漸養成講平凡話的習氣以及情願與人交換的認識,能仔細聽他人發言,聽懂次要內收留,能自動與他人扳談,報告冗長的故事以及見聞。措辭時立場天然小氣,有規矩。

九、對於寫話有興味,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上去。正在寫話中樂於使用瀏覽以及餬口中學到的詞語。理解日誌的格局,進修寫日誌。

進修習氣方面

培育傑出的謄寫習氣以及進修興味,培育仔細的進修立場。

5、 課本的重點以及難點剖析

本冊課本從內收留上看,次要義務是識字、寫字以及課文的朗誦。從先生的久遠開展來看,詞語的積聚使用、書面語表白才能的培育、領導先生髮明、探求、處理成績也是教授教養重點。難點是識字、寫字以及課文的朗誦。

6、 教授教養辦法:

一、增強營業、實際進修,進步本身本質、講課才能。

二、增強直不雅教授教養,充沛應用教具、學具,加強先生操縱、察看,變更多種感官停止進修。

三、增強多媒體教授教養,培育先生的進修興味。

四、增強先生進修習氣的培育,次要培育先生的謄寫,仔細看書的習氣。同時留意進修立場的培育。

五、增強與餬口實踐聯絡,尋取餬口的資本停止教授教養,使進修更切近先生的餬口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0

新學期來臨,仍然面對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對新的教學任務,承受新的壓力,即讓自己減輕壓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層樓的教學質量,讓教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塌實,學得興趣高漲,本人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結合實際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1)班共有學生50人。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進,作業認真、一絲不苟。課堂上大部分同學聽講認真,但是也許受年齡影響,肯積極發言的學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願當聽衆。作文方面,能做到文從句順、文章優秀的學生僅佔30%左右,而陳海麗與俞澤鋒等幾位學生是語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需要教師花大力氣去輔導和監督。

  二、 教材簡要分析:

教材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 是固定欄目,另有 “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臺”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學習到五年級下冊,學生累計認字3000個,提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前三個學段識字量,故從六年級上冊開始不再安排識字任務。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教材後面附有生字表,按課序列出本冊要求書寫的80個字。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高年段前三冊保持一致。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課文中同一個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號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號標出。爲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讀變調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三、教學目標要求: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面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爲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和發展。

六年級下冊教材,既注意落實整體性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目標。

爲了落實整體性目標,首先是對課文的嚴格篩選,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啓迪和教育。本冊教材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憶》《爲人民服務》《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歷久彌新,教師們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材還增選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節》《藏戲》《跨越百年的美麗》《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最好的老師》。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中選編的閱讀材料,有一些是回憶小學生活的文章,還有兒童詩、書信、演講稿、建議書等,在拓寬教材的題材、體裁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另外,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設置了關於熱愛生活(“人生感悟”專題)、民族團結(“民風民俗”專題)、愛國主義(“深深的懷念”專題)、瞭解多元文化(“外國名篇名著”專題)、熱愛科學(“科學精神”專題)等方面的專題。還設置了以“告別母校”爲中心的綜合性學習專題“難忘小學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級下冊旨在瞭解我國優秀文化的專題“中國名著之旅”,本冊教材編排了 “外國名篇名著”單元,這組教材在讓學生接觸一些經典的外國作品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積累一定的閱讀方法和自學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閱讀、欣賞優秀作品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學段的語文學習目標,則作爲本冊教材的學習重點,加以妥善安排。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薰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詳寫和略寫;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瀏覽。當然,作爲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冊教材,六年級下冊特別重視將小學階段所積累和習得的各種學習方法融會貫通,綜合運用。

(二)在教材內容和呈現方式上,體現與初中教材的銜接

六年級下冊是在前面十一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作爲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冊教材,本冊教材的結構和思路對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繼承,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穩過渡,使學生在小學畢業後能夠適應中學教材,縮短升入中學後的不適應期。

首先是在專題設置方面的繼承與發展。如第一組“人生感悟”單元。之前,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有過主題爲“生活啓示”的單元;之後,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材的第一、二兩組,都是“感悟人生”的單元。主題相近,但難易不同,銜接有些難度。爲此,我們在六年級下冊設置了“人生感悟”單元,希望能夠通過本組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自身、對生活、對世界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學會表達自己的一些感悟。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單元,有了一定的基礎,到初中再學習相關單元時,就不會感覺有太大的落差。

“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和用途與以往相比,有所繼承和發展。有的仍然是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有的成爲課後思考練習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的滲透了對比閱讀的理念。如第五組,在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後面,鏈接了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而這個閱讀鏈接同時也是課後第四題——閱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課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麼,再簡單寫下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既把鏈接內容同課文內容結合起來,同時又把讀與寫結合起來,體現了最後一冊對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組,在課文《北京的春節》後面,鏈接了梁實秋的《過年》片段和斯(女字旁予)的《除夕》片段,這也是課後最後一個思考題的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將這兩個片段同課文中的相關段落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對自己的習作有什麼啓發。這裏滲透了對比閱讀的理念(在四年級上冊“作家筆下的動物”單元中,學生初步接觸了同一作家寫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寫的同題文章,但是那時的對比是基於一篇篇課文,而到了六年級下冊的對比閱讀,是在一篇課文之內進行的,一課的容量更大,對比的角度更多、更細)。從形式和作用上來說,這種閱讀鏈接的編排與人教版初中教材銜接得十分緊密。

“外國名篇名著”單元的設計,與以往所有單元都不同,不僅更加強化了“閱讀整本書”的觀念,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小學向初中教材的過渡。這組教材,先安排了兩個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編排方式與其他精讀課文相同。然後安排了兩部外國長篇作品《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裏採取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編排方式,先讓學生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然後是精彩段落的品讀與賞析,激發了學生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同時教給了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這與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導讀”的安排是比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從五年級下冊開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上冊在相應單元裏各安排了一篇,分別是《楊氏之子》和《伯牙絕弦》。本冊安排了兩篇文言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這樣,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了四篇文言文,對文言文的樣式和學習方法有了一點認識和了解,爲初中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應要長一些,有了小學的基礎,學生對初中的文言文學習不會感到陌生和困難。

另外,與本套的其他各冊教材不同,古詩詞並沒有根據內容安排在相應的專題中,而是在六個單元之後,集中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這10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中沒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艱深,適合小學生讀讀背背。這樣的編排也體現了向初中教材過渡的編寫意圖,在初中教材中,古詩詞背誦也是作爲一個獨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後部的。

(三)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教材內容,進一步加強整合。每一個專題從單元導語到課後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總結、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與高年段其他各冊教材相同,本冊各專題的導語除第一組和第六組外,都分爲兩個自然段,除了有激發學習興趣、點明學習專題的作用外,還有提示語文學習重點、明確讀寫訓練點的作用,方便教師和學生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去關注課文。精讀課文後有練習題,從課文自身特點出發,結合專題學習重點精心編寫。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承上啓下,提示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由精讀到略讀的遷移訓練過程。“口語交際·習作”的話題和內容大多與單元主題相關,“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與導語呼應,爲學生總結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提供平臺。

如,第二組“民風民俗”。

這一組的學習內容包括瞭解民風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還要求學生了解自己身邊的民俗,進行小調查。

導語:第一段明確本專題要了解民風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第二段明確了要學習的讀寫方法,還佈置學生結合課文的學習,就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調查,瞭解自己身邊的民風民俗。

課例:第一篇課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節》,課文後安排了“閱讀鏈接”,讓學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別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春節的,各寫出了春節的什麼特點。在這篇課文的思考題中,還爲本組的口語交際和習作進行了鋪墊,讓學生想想、說說自己是怎麼過春節的。後三篇都是略讀課文,分別從戲曲、建築和生活習俗等方面介紹了不同民族的特點,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在課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後,安排了“資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築。在後面三篇課文前的連接語中,都滲透了本組的學習重點,讓學生着重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爲學生後面的口語交際和習作進行了鋪墊,也體現了讀寫結合的編輯思路。

本組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其實在本組的導語中已經有較爲明確的佈置,學生將在這段時間內調查瞭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並利用在課文學習中習得的方法進行習作,寫完之後相互交流、修改,最後可以編一本民俗作品集。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的學生基礎較紮實,但思維活躍的學生不多,在課堂上更多的學生是聆聽同學的回答,不會主動積極舉手發言。大都數的學生閱讀量不夠大,知識面不夠廣,只限於老師教的知識。在寫作上,學生還比較薄弱等針對以上的諸種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四、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爲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夥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啓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爲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啓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着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於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着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表現在語文學科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人教版教科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每個單元前都有“導語”,課與課之間有“鏈接語”,精讀課文中“泡泡語”,有的導入學習活動,有的指導學習活動,有的提出學習目標,有的提示學習方式,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科書努力把對學習的指導隱含在文字背後,不是指手畫腳的說教,而是和風細雨的點撥。“教科書通過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應該逐步建構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這個學習過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爲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六、課程進度表

周次

時間起止

教學內容

1

9、2———9、6

1、觀潮

2

9、7———9、13

2、雅魯藏布大峽谷3、鳥的天堂4、火燒雲

3

9、14———9、20

語文園地一5、古詩兩首

4

9、21———9、27

6、爬山虎的腳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5

9、28———10、4

語文園地二9、巨人的花園

6

10、5———10、11

“國慶”放假

7

10、12———10、18

10、幸福是什麼11、去年的樹12、小木偶的故事

8

10、19———10、25

語文園地三13、白鵝

9

10、26———11、1

14、白公鵝15、貓16、母雞

10

11、2———11、8

語文園地四17、長城

11

11、9———11、15

18、頤和園19秦兵馬俑語文園地五

12

11、16———11、22

20、古詩兩首21、搭石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3

11、23———11、29

23、卡羅納24、給予是快樂的語文園地六

14

11、30———12、6

25、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27、烏塔

15

12、7———12、13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

16

12、14———12、20

29、呼風喚雨的世紀30、電腦住宅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7

12、21———12、27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語文園地八

18——21

12、28———

期末複習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以興趣爲先導,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喜歡的態度,爲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以此爲教學設計的主體理念,在分析教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學期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26人,男生17人,女生9人。從整體來看,我班學生學習熱情較高,基本功較紮實,書寫端正,朗讀有感情。特別是像姜嘉豪、洪薦英等學生成績優秀,能獨立思考問題,常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我班差生較多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需要發揮師生、家長的共同合力,來幫助他們進步。本學期重點針對班級學生特色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都能認真、細心地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三、教材分析

1、內容和編排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二十八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十四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四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臺”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

2、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口語交際?習作”的編排,加強指導,明確要求

(五)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六)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四、教學目標及學習方法

第一組: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第二組:一是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二是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三組: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二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通過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作方法。

第四組:一是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二是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是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爲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組:一是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二是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三是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爲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爲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第六組:一是通過蒐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蒐集並按一定標準給詩歌分類。二是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三是通過朗誦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四是能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第七組:一是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將這種真摯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第八組: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三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藝術。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養成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3、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6、學會理解和運用“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等讀寫方法。

7、能夠珍視自己的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8、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9、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二)教學難點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5、讓學生學寫活動總結。

六、教學措施

1.教學中努力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且注意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使理論和實踐融合爲一體。

2.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杜絕以往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內容,廣泛參閱教學資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並與備課組的其他老師共同商討,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案。

4.授課過程中,依照設計好的教案,靈活多樣地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始終以學生爲學習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5.課後,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複習好所學的新知識。

6.認真、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

7.平時注重向別的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和教研組的各種教研活動,以此豐富個人的教學經驗。

七、後進生轉化和優秀生提高措施

(一)後進生轉化措施

1、取得任課教師的協助,學生家長的配合(經常上門家訪)。

2、感情投資

(1)多與後進生交流,瞭解後進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2)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及時表揚,讓他們樹立起信心。

(3)對他們所犯錯誤和缺點及時指出和批評。

(4)多關注後進生的學習

a、課堂提問、練習多給機會(難度較淺的)。

b、課後作業的佈置與衆不同。

c、作業儘量面批。

d、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功課。

3、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後進生的思想波動較大,各方面表現反反覆覆,這樣教師必須經常不間斷進行轉化。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有一份愛心和耐心後進生一定能迎頭趕上。

(二)優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強對優秀生的思想教育。

優秀生學習成績好,經常得到學生的讚揚、敬慕,家庭、學校寵愛、呵護,這樣易使他們產生優越感,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很好了,而忽視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在本學期加大對優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際關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強對優秀生的培養和教育。

2、要適當評價,正確引導。

教師對優秀生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和適當性,對優秀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要適當,不能好到極處,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體公正。對優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績要多注意留心,並指出哪點好,爲什麼好。教師要有意識地經常和優秀生談心、溝通,傳輸一些觀念,讓他們知道教師讚揚什麼推崇什麼。如,奉獻愛心、關心同學、幫助後進、平等待人、謙虛謹慎、志存高遠都是老師推崇和嚮往的。

3、培養優秀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優秀生應作爲班級體中的普通一員,不能越出界外,要樹立班級的集體感和榮譽感,要經常組織他們參加集體完成的項目和活動,感受到集體意識和成功的喜悅,讓優秀生與他人一道爲共同的目標而奮鬥,讓他們在人與人的不斷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夥伴的友誼和真情,感受到個人力量的微薄,使優秀生願意與同學交往,取長補短。

4、鼓勵學生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牛頓指出:“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安排給學生提問題的環節,創造一個讓學生積極思維的氣氛,讓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學習、提高。

5、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

成績好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滿足於課內的知識,對掌握課外的知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根據這一特點,可結合課本的知識,適當插入相關的課外知識,並與課內知識融會貫通。使他們在熟練掌握課內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面,儘量滿足優秀生的求知慾望。

6、課餘時間爲優秀生作學習指導

優秀生在學習中喜歡質疑,可利用課下時間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持續,能在無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學習更深的知識,自己解決疑難問題。

八、學期教學研究主題

(一)研究主題:關於課外閱讀的教學研究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爲了深化“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品味,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開展“和書交朋友,與好書共成長”系列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品德。根據小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制定本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此計劃作爲課內閱讀活動的延伸與補充,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實踐活動,提高閱讀能力與水平。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爲好朋友,讓書成爲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積累優秀範文,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之後,形成良好的語感。

3、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內容

1、新課標指定要求背誦的部分古詩詞。

2、教師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情況推介一些文章或書籍。

(四)指導措施:

1、採用閱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研討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彙報課等多種課型進行閱讀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經常範讀,教師以深情並茂的朗讀感染學生,延續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從而激發學生自願地去閱讀。

3、保證學生有時間讀書,利用好每天中午以及課後的閱讀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少於半小時。

4、傳授有效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列出自讀提綱,如:1)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麼?2)讀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3)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另外,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1)圈點勾畫2)做批註3)寫讀書筆記。

5、與學生一起讀書,及時交流讀書心得。

6、開展多彩的活動,鼓勵學生持之以恆,在讀書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優秀讀後感評選、精彩片段朗誦比賽等,以激發興趣,鞏固成果。

7、有計劃地安排作好讀書筆記。

附本學期推薦學生閱讀書目:

1、《紅巖》羅廣斌楊益言

2、《小王子》[法國]安?德?聖—埃克絮佩利/著

3、《城南舊事》林海音/著

4、《青銅葵花》曹文軒/著

5、《草房子》曹文軒/著

6、《西遊記》吳承恩

7、《湯姆?索婭歷險記》馬克?吐溫

8、《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冰心

9、《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0、《稻草人》葉聖陶

11、《老人與海》海明威

12、《格列佛遊記》斯威夫特

13、《海底兩萬裏》朱利斯?凡爾納

14、《福爾摩斯探案集》英/柯南道爾

15、《童年》高爾基

九、教學進度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現在學生51人,其中女生31人,男生20人。本班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2歲左右,也有少數偏小的學生,年齡結構比較正常,但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本班學生全班來源農村,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其中男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強,但學習上缺少耐心與細心,女生相對男生來說學習更加認真,但分析能力卻不及男生。

由於留守兒童比例較大,課外學習幾乎無人督促,而學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學習成績上兩極分化存在。有近二十位學生有主動學習的行爲,深得老師讚賞。學習熱情也很高,並喜歡與老師友好相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如李陽、劉子樂、嚴新冉等)。但仍有大部分學生(如沈凱、錢康、丁文傑等)學習懶散、學習習慣差,如:粗心大意、書寫不認真,不願思考問題,上課開小差,依賴老師講解,依賴同學的幫助,作業喜歡與同學對題。還有近十人學習概念無,語數總分平時才六七十分。

不能真正靜下心來搞學習。這是最棘手的一個問題,表現在上課的時候,心靜不下來,總是想法子和周圍同學說話,做小動作。部分學生的學習欠缺主動性,存在依賴性。學習的動力來自督促,學生生學習存在懶惰思想。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⑿”“課文”“習作”和“練習”組成。“習慣篇”的主題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所學語文”,以生動的圖片讓學生懂得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豐富生活,開闊視野,親近自然學習語文以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本冊安排閱讀課文24篇,其中韻文3篇。大體上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課文,並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訓練。各單元主題分別爲“壯麗山河”、“正義必勝”、“詩文精粹”、“探索與發現”、“感悟人生”、“詠物抒情”、“師恩難忘”。本冊向學生推薦的是名著《西遊記》,讓學生走進古典文學寶庫。本冊在結構形式和選文的難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靠攏:比如名家、名篇的課文比重明顯增大,主題單元的編排結構,文學常識、課外閱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欄目的開設等,都有利於小學閱讀教學和初中閱讀學習的銜接。

本冊習作安排了7課,內容分別爲“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寫一篇讀書筆記”、“記一次實驗”、“成長的煩惱”、“調查統計談感受”、“給老師的一封信”,每課習作,均對習作要求、習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點,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課文還安排了範例。

本冊共安排綜合練習7個,包括字詞句訓練、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及學寫毛筆字等內容,既相對獨立又形成系列。本冊綜合性學習以“我的成長冊”爲主題,讓學生通過“整體策劃”、“蒐集資料”、“精心製作”這一系列過程,做成成長冊,記下自己六年來走過的足跡。

三、教學目標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培養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6)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7)培養自主修改習作和通過多種渠道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38個生字

(2)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3)繼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

其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文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衆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5)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詞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6)能閱讀程度合適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4

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對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絕非是老師或學生完全個性的釋放以進行二度創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瞭解課本內容後,儘可能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原文章的本色,通過正確處理停頓、語調、語氣,再現文本內容。從過去和現在的閱讀教學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過於古板和落後,比如:課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話語,經由學生口中道來,平淡無奇,甚而有念讀、唱讀之勢,老師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頓遭瓢潑冰雨……針對這種語文教學的弊端,我想就此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看法:

  1. 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爲,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爲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衆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係,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2. 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從“讀書百遍,其意自現”這一句話便可知我國古代的教學方法對誦背十分強調,但在我們的眼中這似乎十分落伍,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有讀熟了課本纔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過去和當前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回答的過程。學生自己想的東西很少。這就使學習陷入被動,不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楚等。

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講授新課文之前,都要充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境中反覆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 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啓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爲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纔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着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

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爲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絃。

  4. 着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

由於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心理品質和獲得信息的多少,取決於他們認識水平的深淺程度,也決定了他們質疑問難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的提問往往會停留在字、詞、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節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養思維能力、擴大知識面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等。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和途徑。

一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發問,爲什麼用“借”而不用“騙”。

二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雙手拄着柺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問,這兩個詞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爲什麼?

三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通過比較認識爲什麼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爲什麼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這可提問爲什麼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長”字?"

  5. 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繫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爲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採用以下方法:

第一,創設情境,誘發孩子高漲的朗讀熱情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而認知過程中必須有良好情感的參與。我們說:沒有情境的教學如同一杯清淡的白開水,學生是品不出味兒來的。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朗讀,這樣學生纔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

第二,巧用示範,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可以老師示範,讓學生聽,也可以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讓其他學生模仿。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語感還沒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強。教師激情的朗讀是引導孩子們進入語文情感世界的一條捷徑。怎麼用示範?一是老師示範在難點上,在關鍵處,在美文中;二是儘量讓學生來示範,老師“示範”多了,就會喧賓奪主,佔據課堂寶貴的時間。正如於永正老師說的:指導低年級孩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倘若老師只是從道理上講應懷着什麼感情讀,哪個字讀重音,哪裏應該讀得快,哪裏應該讀得慢……是不夠的,而且,“強加”的東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話說:說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師範讀一下要現實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練,促進孩子感情朗讀的快速成長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朗讀教學更是如此,要想學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讀,多練習,多種形式的讀是關鍵。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教學中,應由教師的指令性轉爲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進行多種形式感情朗讀,如比賽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配樂讀、師生共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學生主體了,積極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動評讀,提升孩子感情朗讀的能力。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在讀時,採用評讀,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啓發,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已的潛能,快樂地學習,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例如:課堂上,我努力使學生成爲課堂的學習主人,常鼓勵學生互相評,互相合作,常對讀不好的孩子說:別人的點評就是對你的最大幫助。讀不好沒關係,老師和同學會幫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來。聽老師這麼一說,一部分原來膽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學生讀完後,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評讀,如“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裏讀得好?你能像他那樣讀嗎?”“哪裏讀得還不夠,你能讀得比他更好嗎?“誰也想來展示一下?”……實踐下來發現,評讀,使大部分學生得到了發展,課堂上學生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傾注自己的體會,雖然讀法有別,各具特色,但都進入了境界。這正如第斯多惠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6. 儘量提倡課內海量閱讀

“課內海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40分鐘之內進行的“海量閱讀”。但“海量閱讀”的教學目標不是以一節課、一篇文章設定,而是以一本書、一個年齡段爲單位設定目標。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海量閱讀”,那我們的閱讀教學就可以到達一個新的境界。我們可以把小學六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年級在“海量閱讀”中識字;

第二階段:二、三年級主要在“海量閱讀”中誦讀、積累;

第三階段:四、五、六年級則“海量閱讀經典”。

一年級“海量閱讀”中識字。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天就自己讀書!爲此,我們開一個可以給不會拼音的一年級新生編一本他們能夠“自學”的小冊子———《讀兒歌識漢字》。這本小冊子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學生最熟悉的兒歌。如《上學校》:“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爲什麼背上小書包。我要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爲人民立功勞。”兒歌的後面,附上要認的字詞:“功勞——勞動——太陽——小鳥——爲什麼——長大——學校——學習——遲到——書包”,我先帶着學生唱一唱、念一念,之後我就教他們“自學”生字的辦法:念兒歌下面的生字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就到兒歌中找。

第二部分有《小書包》、《國旗》、《坐得正》、《寫字姿勢》、《愛護眼睛》等兒歌。這是我結合入學教育選編的內容,孩子們喜歡,我也因此一舉兩得。

第三部分是漢語拼音情境歌,結合漢語拼音的學習,教學生讀熟兒歌,認讀兒歌下面生字的任務由學生自己完成。

中年級:在“海量閱讀”中誦讀、積累。我們把二、三年級歸爲中年級段,這一年段的特點是在“海量閱讀”中誦讀、積累。有了一年級的基礎,語文課本學生們來說很簡單。從二年級開始,只消半個月時間就能讀完整本語文書。我的教學方法也很簡單:一是略讀教材,如《小英雄雨來》《獵人海力布》等,學生自己默讀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讀的文章也不去條分縷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讀,學生誦讀的文章越多,朗誦、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級時,不經過預習,只要默讀一遍,或聽一遍錄音,學生就能有感情朗讀。 總之,對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有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要從多角度啓發學生進行閱讀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15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科書共x個單元,其中第x單元是開放單元。單元主題有的的確是“主題”,有的則是題目。要根據主題創設的情境,創造性地安排每個單元的教學。主題單元的學習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調適:16個單元沒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這是不以老師意志爲轉移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接受能力來確定重點學習的單元。學生興趣大,積極性高,教師認爲有擴展價值的單元,可以增加內容,延伸再延伸如“植樹”“清清的水”;反之,則可以壓縮。單元內也可以靈活處理各項學習內容,如“守信用”單元,《龍眼和山裏紅》《我必須去》練默讀,學生字,課文內容可以與活動、寫日記結合學習;課堂討論的重點,可以放在《岩石上的小蝌蚪》《朋友》兩文。

本冊設置了三個《丁丁冬冬學識字》單元,繼續學習獨立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四冊學過的識字方法總結和整合,同時學習一定數量的生字。第二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一)》學習根據形聲字的聲旁猜字音。與前三冊學過的看圖認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認字、聽別人讀、部首查字等認字方法整合,每位學生都能夠有辦法獨立認字。按照人們認字的實際心理過程,教材把它們總結簡化爲“猜一猜,問一問,查一查”,見《丁丁冬冬學識字(三)》。第七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二)》學習漢語拼音大寫字母,認識電腦鍵盤,爲學習輸入漢字打基礎。

本冊閱讀教學強調積累,強調整體感受,強調個性化學習。要繼續培養朗讀、默讀的能力。每篇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幫助教學。有不少自讀課文可讀性很強,只是由於生字太少,不宜作主體課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選適當的篇目在課堂上指導學習。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字450個,寫字500個。

2、學習音序查字法。幫助學生學會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書寫規則。

4、.繼續培養閱讀的興趣,培養經常閱讀的習慣。在“自檢”中,學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閱讀體會

5、通過“語文天地”中設計的活動,創設寫話的情境,使學生願意寫,有東西可寫。練習寫請假條、個人啓事等實用便條。

三、教學措施:

1、注重語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學,要通過語言文字訓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語言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爲一體。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據每篇課文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聯繫實際,進行行爲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重視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重視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較,加強邊讀邊寫,試默自查;重視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運用中掌握所學的生字。

3、閱讀教學要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培養閱讀能力。重視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課堂上要有充分時間進行朗讀訓練,要人人都有讀的機會。開始訓練默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要把字的教學放在詞和句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詞句教學要抓重點、難點,爲學生設置思考的路子,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重視自然段教學,爲中高年級的段、篇訓練打好基礎。

4、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學生聽說的願望,保證訓練時間,堅持大面積訓練,及時糾正語病,讓全班學生都有練習說話的機會。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全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