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精選5篇)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5K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精選5篇)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1

今天,聆聽了劉校長執教的一節寓言教學《扁鵲治病》,感觸很深。學生學得自然充分,老師導得恰到好處,順應了孩子的讀書規律,真正還原了孩子本真的閱讀過程,給每一位聽者如沐春風的感覺。我覺得劉校長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與大家共勉:

  1、讀課題,能讀出猜想

一個好的閱讀者,看到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名字,頭腦中一定會產生許多猜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孩子看到題目,要學會從題目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依據信息讀出猜想。劉校長出示課題《扁鵲治病》後,及時問孩子,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知道什麼?從課堂實踐看,孩子的猜想涵蓋了文章的每一個角落。如:扁鵲是誰?誰生病了,病得怎麼樣?扁鵲怎樣治病?病人的病好了嗎?多好的猜想呀!我們今天能讓學生這樣去做,明天也這樣,後天還這樣,日日都這樣,孩子是不是就會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看到題目頭腦中要有猜想。有了猜想就擁有了閱讀期待,帶着期待讀文本,孩子會在讀書中不斷地驗證、修正自己的猜想,這樣閱讀的過程是快樂的。

  2、初讀文,讀出感受,整體把握文本

一個好的閱讀者讀文章應該是沒有雜念的,應該像喝茶聊天似的。我在讀葉聖陶老先生的《語文隨筆》這本書時,記錄了這樣一句話、“認爲閱讀好像還債務,那一定讀不好。要保持着這麼一種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飢餓的人面對着甘美膳食的時候似的,纔會有好成績。”讀完這句話我在想,現實中的閱讀教學不就是讓孩子在還債嗎?瑣碎無效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孩子一個接着一個去回答,上完了一節閱讀課,就像跟着老師到迷宮中走了一圈,還是迷迷糊糊,下次進去自己還是出不來。試想我們老師像誰?像不像黃世仁逼着楊白勞交租子。雖說有點誇張,但我想孩子就是這樣的心情。怎樣做能更好些呢?看了題目有了自己的猜想,就帶着猜想去讀吧!此處劉校長什麼問題也別提,就讓孩子把自己當做一個最真實的閱讀者。這樣去讀,讀過文章的感受應該是豐富的。這就是我在執教寓言的第二個環節,讓孩子敞開心扉和同伴們交流。孩子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課後梳理了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大致有這些:蔡桓公這個人太固執了;扁鵲這個人很執着;扁鵲的醫術很高明;爲蔡桓公感到惋惜等等。劉校長不就是在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感覺嗎?怎樣培養孩子語感,是不是應該讓孩子放鬆心情,不帶着任何壓力去閱讀,久而久之,語感不就有了嗎?

  3、精讀文,讀出理解

真正的閱讀者,再讀課文,一定像品茶一樣,喝一口停一停,“吧嗒吧嗒”嘴感覺一下茶的味道。這樣才能越品越香,一杯茶下肚,茶的餘香也就品得差不多了。因此,我們和孩子再讀文本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遵循文脈,讀過一節停一停,回過頭去想想這一節說的是什麼,自己都讀出了哪些理解。讀過兩節三節,又把兩節三節連起來回想一下。劉校長在與孩子閱讀寓言故事的過程中是這樣做的:讀過第一、二節,讓孩子充分交流自己讀出的信息和感受。劉校長只是針對孩子的閱讀結果不斷地點撥,提升,尤其是注重引導孩子讀懂情節,讀懂人物的性格特點,進一步達成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讀過三、四節也是如此。

當劉校長引導孩子讀到此處時能及時停下來,讓孩子把這幾節聯繫起來讀讀,看看能讀出什麼?有沒有新的感受?這樣閱讀,孩子不會停留在片面的一段話中,而是能學會上牽下聯,能站在整體去思考,會對事件的發展和人物形象有新的理解和感受。讀過五六節後,學生的感受實際就豐滿起來了,劉校長讓孩子站在主人公的角度讀懂人物心理,站在讀者的角度讀出自己對人物的評判。

  4、聯生活,讀出寓意

我們經常教導孩子讀過別人的書後,一定要想想自己的生活。劉校長執教這則寓言也設計了這樣的環節,激發孩子的生活體驗,其實說出了生活體驗也就讀懂了寓意,從而達成寓言啓迪心智的教學價值。課堂上,孩子談的還是比較全面的,有的想到了寫字時的壞習慣,有的想到了馬虎粗心大意的小毛病,有的想到了彈琴,有的……孩子將這些生活經歷都談了出來,寓意就不言而喻了。最後再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讀後的啓示,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5、細盤點,梳理方法

我們的教學應該讓孩子養成一種盤點的習慣。一堂寓言教學結束後,孩子再遇到寓言應該如何去讀,孩子心理清楚嗎?我想部分孩子可能會記住一點點,過了幾天也許就忘了。因此,最後一定讓孩子說說,如果再給你一則寓言,你打算怎樣去閱讀呀?讓孩子梳理出這節課讀寓言的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存在的問題:

聯繫生活讀懂寓意環節教師處理略顯拖沓,致使課堂超時。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2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取材於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這則寓言就是要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防微杜漸,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課教學安排一課時,由複習《紀昌學射》引到第二則寓言,讓學生向大家介紹扁鵲,學生課前蒐集過資料,所以說的很到位,點出扁鵲是位名醫。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寓言故事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再引導學生體會寓意。在指名學生說課文主要內容時,第一位學生幾乎是把課文複述了一次,連對話都講的清清楚楚,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還是給了他肯定,適機提出他的問題,在概括大意時要簡潔,抓住重點,簡單講述。後來請了幾位學生說的比較到位,以後在概括內容方面還要多花時間。

在課堂交流中,學生慢慢體會到寓意,大多學生能說出應該多聽取別人的正確建議,不要太固執。其實學生能說到這點就已經可以了,至於“防微杜漸”這個詞語,學生是說不出來的,所以這個詞語就送給學生,掌握一個新知識。

上了本課之後,我深切地體會到,老師要啓發學生思考,就必須善於引導,善於對話,因爲在對話中才能瞭解到學生想的什麼,怎麼想的,在對話中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中反應要靈敏,及時抓住學生的回答,並有效的引導學生思考。而我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還是過於考慮自己的教案,對學生關注不夠,特別是對學生的回答沒有認真聽,對於學生的不足和精彩之處不能及時做出評價。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3

課堂教學永遠充滿了未知的快樂,因爲在一節充滿思考的課堂上,永遠有那麼多的不可預知,也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扁鵲治病》這一課。上課伊始,通過閱讀,我能感覺出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於是,我改變以往的識字方法,不再把生字從課文中挑出來單獨講,而是隨文識字,邊讀書,邊講解這個生字的字形字音字意,這樣可謂是一舉兩得,讓孩子們感興趣的課文內容和認識生字有機地結合起來,或許是因爲這小小的改變,也或許是孩子們讓興趣帶動了學習,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朗讀課文和認識生字的教學任務。

接着是學習課文。我仍然讓孩子以“讀”爲主,讓孩子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然後,我就在黑板上列出了“病人”蔡桓公和“醫生”扁鵲以及“病情”的學習提綱。接着,讓孩子們帶着問題再一次細讀,把每一次扁鵲見到蔡桓公時兩人之間的對話和表現按順序填寫到學習提綱裏。

很快的,孩子們就完成了任務。其實這個過程就跟孩子們平時做閱讀短文差不多,然後就是我們師生之間的交流——

“孩子們,扁鵲第一次見到蔡桓公,他是怎麼說的?”孩子們胸有成竹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蔡桓公怎麼表現的呢?”依然是一大片林立的小手爭搶着要回答問題。

“那老師當扁鵲,你們當蔡桓公,我們來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好嗎?”當然是羣情激昂。我學着古代拜訪大王的樣子,先抱拳作揖,然後讀課本上的對話,孩子們做了大王,那氣勢和感覺可真妙不可言,讀的自然不錯。

這樣一段一段的'交流反饋,孩子對課文內容越來越熟悉,可到最後竟有孩子不幹了:“老師,我們不要做大王了,大王最後都死了,落了個可悲的下場,我們要做神醫扁鵲。”我笑了:“好,就給你們做神醫,老師來做蔡桓公!”我還正想讓孩子們對另外一個人物瞭解透徹呢,他們倒自己提出來了。

於是我們互換角色,我們邊讀邊帶表演,最後我頭一歪,裝作病死了。孩子們倒不樂意了,“老師,我們不要你死!”看看,孩子們有一顆多麼善良的心!我笑道:“老師不真死,老師假死,可以吧?”孩子們這才答應。

只侷限於我們之間的簡單表演,孩子們意猶未盡呢,於是課本劇大幕拉開。剛開始,四位小男孩還得依賴課本,但表演的惟妙惟肖;第二輪的時候,孩子們乾脆丟掉課本,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起來,孩子們表演的才能可真不能小覷,讓我們不由得不捧腹大笑。

我想,如果讓孩子們繼續演下去,估計演一天他們也不會厭煩。但是,能放能收可是我這個“導演”的職責,於是,我趁孩子們間歇的當口,隨口問了一句:“這蔡桓公就這樣喪命了,他最後會明白什麼呢?會給我們什麼忠告呢?”孩子們聯繫生活實際暢所欲言,最後得出“諱疾忌醫是十分有害的”道理,自然而然地對本課的教學難點掌握於心。然後我又把這個道理延伸到生活中,以自己看牙病的經過和大家談了自己的感受,繼而啓發孩子們想想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他們有的說,在學習中,有個壞習慣剛開始沒改,現在改起來特別困難;有的說,自己身上的缺點因爲沒及時改掉也是越來越難克服等等,讓我非常欣慰孩子們的把學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的能力。

一節課上完了,我們師生都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這是一種學習的幸福感,期待這樣的幸福能一直延續下去。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4

說到備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鑽研教材,但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我更感受到的是,備課除了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瞭解學生的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學生的盲點,讓課堂教學真正的“以學生爲本”。

拿到《扁鵲治病》的第一稿,導入和初讀課文的環節基本一致。在切入課文學習是這樣設計的:

1、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

2、同學們,我們剛剛從故事中知道扁鵲是一位神醫,他能從死神手裏把人救活,這次神醫爲何治不好病?是否徒有虛名?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扁鵲的句子,細心體會,動筆寫寫;你從這些句子中,獲得了什麼信息?(瞭解扁鵲的醫術高明,具有先知先覺的智慧。)

看起來較滿意,板塊也較清晰,因而一開始也沒試教。等到試教時。第一個問題一出示: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很多同學都紛紛舉手:扁鵲給蔡桓公治病,可蔡桓公不讓他治,最後蔡桓公死了。學生都已知道了是蔡桓公不讓扁鵲治病,接下去我們還怎麼去找原因呢?這些環節不是形同虛設嗎?

於是,這天晚上霍老師和我一起修改教案稿。當我打入“同學們,課文中扁鵲給誰治病,結果怎樣?”腦中立刻跳出白天試教時學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入“你從哪兒看出蔡桓公不讓扁鵲治病呢?”學生的一句句回答彷彿響在我耳旁……“扁鵲那麼有名,爲什麼蔡桓公不讓他治呢?”思路越來越順暢……

第二天,我拿着修改稿去試教,感覺課堂十分融洽。其實,裏面的內容我沒換,只是提問的切入口改變了。

這堂課又一次讓我感受到:備課真的要備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幹涉學生的學習行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教師只是在規範學生學習行爲,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質辯:扁鵲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他應該怎麼做呢?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將扁鵲與現在的醫生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多種表達。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5

我們年級“同研一堂課”活動已經結束,本年級最年輕的男教師潘文彬承擔了這次上課任務,聽了這一課,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讀”這一教學方式,在多種形式的讀中去感悟、體會。

  一、讀中理線索,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在本年段的閱讀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我們更應該重視這一能力的訓練,才能使他們在訓練中形成這樣的能力。我們常說,對一篇課文的學習最好能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的條理,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去精讀、品味,更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學習閱讀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扁鵲治病》是西師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介紹了扁鵲勸告蔡桓公治病的全過程,教育學生要有病應該及時醫治。潘老師在第一課中利用學生自讀、分組讀等解決了字詞、讀通了課文之後,引領着學生逐步走入文本,通過默讀、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同桌說——指名說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最後再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並在讀中想,讀後說,理清了這篇課文的條理,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爲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讀中細體會,明白道理

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憑藉教材,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深入,在教學中真正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扁鵲治病》是一篇寓言,它的難點是要理解寓意,這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潘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扁鵲說的一段話:第五自然段讓學生自讀——指名讀——齊讀——引讀,並在讀中讓學生找句子,抓重點句,引導學生從“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只能等死”體會扁鵲醫術高明,再以此爲線索回到扁鵲幾次見到蔡桓公的表現上,找到有關的段落,勾畫有關蔡桓公言行的句子,再自讀自讀——指名讀——齊讀——表演讀等體會到蔡桓公的固執己見,不聽人勸告,從而引出成語“諱疾忌醫”。通過交流,學生體會到“小病不及時治會成大病”進而明白自己在學習生活中要有了小錯要虛心聽取別人意見,要及時改正,否則要變成大錯,爲時已晚的道理。

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去理解、去領悟在潘老師的教學中體現得非常突出。讀,讓學生有效的理解了課文,明白了道理;讀,使學生知道了閱讀文章的方法,培養了能力。讀,是教學中永不腿色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