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關於恐龍的資料大全

關於恐龍的資料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恐龍的種類

關於恐龍的資料大全

恐龍的種類很多,科學家們根據它們骨胳化石的形狀,把它們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鳥龍類,一類叫做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推斷出是食肉類還是食草類。這只是大概的分類,根據恐龍骨胳化石的復原情況,我們發現,其實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狀更是無奇不有。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裏遊的,有在陸上爬的。下面我們就來大概認識一下它們吧。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釐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爲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爲,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在恐龍統治陸地的時候,海洋也同樣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佔領着。它們與陸地上的恐龍和空中的翼龍是近親,也用肺呼吸空氣,一般也產卵。它們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長着鋒利的牙齒,爲的是捕食其他魚類。這些爬行動物多多少少長得有些像今天的魚類,有人就認爲它們是魚變的,也有人認爲今天的魚是它們變的。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種類,像我們今天有的鰻、龜、蛇、鱷等等,過去也都有相似的種類。如鰻龍,如蛇頸龍等等。薄板龍是最長的蛇頸龍,全長可達15米。它的脖子大約爲軀幹的兩倍。

鰻龍是蛇頸龍的一種,在日本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經測量,它們的身長約7、8米。而且它們有鋒利的牙齒。科學家們在發掘原角龍巢穴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具小型恐龍化石。它跑到原角龍的巢裏去做什麼?經過研究,原來它是一個專門偷吃恐龍蛋的小壞蛋。它的嘴裏沒有牙齒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來刺破並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陸地上的恐龍是我們最熟悉的了,這也許是因爲它們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來的緣故。現在發現的這類恐龍很多,有獸龍類,如異齒龍;劍龍類,如劍龍;甲龍類,如森林龍;角龍類,如三角龍;雷龍類,如雷龍等等。

異特龍是是一種兇猛可怕的食肉恐龍,它的一張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頭小豬。它的牙齒全都向裏彎曲,獵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來。

原角龍生蛋時往往是幾隻雌龍共用一個窩,大家輪流一圈一圈地產蛋。看來它們很講團結呢。

三角龍是角龍的一種。它的鼻子上有一隻角,像犀牛,眼睛上有兩隻角,又像牛。這三隻角都有1米長,是它們打架的有力武器。

櫛龍的頭上長着一個引人注目的管子,裏邊有細細的通道。空氣經過時就會發出低沉的聲音,可以用來嚇跑敵人。也有人認爲,那是它們在潛水時用來通氣用的,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雷龍是恐龍中最大的一種,有的身長達30米以上,有6層樓那麼高。它們都是食草或樹葉的動物。我們在博物館見到的一些恐龍化石,大多就是這種恐龍。

恐龍的身體有什麼特點?

(爬行動物的生長過程很特殊,它們的身體一直到死都在不斷生長,即它們的壽命越長身體就越大。此外,動物的生長還與位於它們腦下方的“腦下垂體”所分泌出的激素有關,經研究表明恐龍的腦下垂體非常大。

在恐龍生活的時代,地球上的氣候適宜,植物繁茂,因此植食性恐龍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這對捕食植食性恐龍的肉食性恐龍來說也是相當有利的。

還有,動物的身體越大,就越容易使體溫保持恆定。氣溫下降時恐龍的體溫也隨之下降,造成行動的比自由。而增加身體的體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生理缺陷,對生存有利。

恐龍是腦往往比人腦要大得多,但是它們的腦在整個身體中所佔的比例卻遠遠小於人類,尤其是用於思考的大腦。大腦在人腦中佔了大部分,但恐龍的大腦還處於不發達狀態,而且大腦在恐龍中所佔的比例也小。在恐龍中,腦對於身體的比重最大的是鋸齒龍類,但也不過也現在的鴕鳥差不多大。

恐龍的腿有什麼特點?

不同的恐龍有不同的腿,有長而細的,有大而粗的,有前腿短後腿長的,有前後腿一樣長的。細長的像鳥似的恐龍,如似雞龍,有長長的大腿和小腿骨,大腿肌肉發達,強健有力。踝骨和腳骨長而細。這種恐龍可能每小時能跑65千米。晰腳類恐龍的腿特別,比如圓頂龍,腿骨大而粗,伸展開的腳形成一個大爪墊,支撐恐龍笨重的身軀,晰腳類恐龍有四條腳沉穩緩慢的行走,而似雞龍則用兩條

細長的後腿奔跑。

現在的絕大部分動物都會游泳,因此可以推測恐龍肯定也會游泳。在遇到被敵人追趕、體溫過高或移動的途中被河流攔住去路等情況時,恐龍大概就會跳進水中。

人們曾發現過這樣的足跡化石,它們看上去好象是恐龍在腳能夠勉強着底的水中半行走、半游泳時留下的。但有的學者則認爲這是恐龍在陸地上行走時,因只用腳尖支撐體重而留下的痕跡。

  恐龍以什麼做食物?

我們知道不同的恐龍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體形小的食肉恐龍可能捕食細小的動物,也有些恐龍的主要事物比較特殊,例如專門吃魚類。還有一種恐龍,腦袋和眼睛都很大,專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爲食。吃植物的恐龍種類很多,外形也有差異,食物也各有不同,其中包括樹葉、灌木、堅韌的蕨類植物,但是不包括草,因爲草植物的恐龍能咀嚼食物,其他的則會把食物囫圇吞下。這種恐龍會把石子吞入胃裏,利用石子在胃裏碾碎食物。

  恐龍的習性

很多人以爲恐龍全是可怕的肉食性動物。其實,許多恐龍是溫和的草食性動物,只穿梭在樹叢間,撕扯樹梢的葉子吃。還有些恐龍和人類一樣,屬於吃肉也吃植物的雜食性動物。至於肉食性恐龍不只吃恐龍,任何能動的東西,如昆蟲和鳥類,都是它們的捕獵對象。從恐龍化石遺骸,我們可以得知許多恐龍生前的食性。其中最重要的線索,來自恐龍下顎骨及牙齒的形狀和排列。此外,整副恐龍骨架的形狀也能提供一些線索,如肉食性恐龍通常具有大的頭部、短而有力的頸子,以便把獵物的肉撕扯下來吃。而大多數草食性恐龍則具有長長的頸子,以方便它們取食樹梢葉片。

你能想像體型龐大的恐龍在嬰兒、少年和成年期各是什麼模樣嗎?由新近的一些發現,專家們已經能夠點點滴滴地拼湊出恐龍幼年期生活實況。現在我們知道,恐龍媽媽是在地表凹洞裏生下恐龍蛋的。在有些恐龍蛋化石裏,甚至還找到尚未破殼而出的小恐龍化石。人們也曾在一羣鴨嘴龍巢穴裏發現小恐龍骨架,它們牙齒已有磨損痕跡,可見恐龍媽媽會帶食物回來喂巢裏的恐龍寶寶。小恐龍成長速度可能很快;而且有些恐龍身體各部分的比例會隨着成長而改變,例如角龍亞目的恐龍。另外,當成羣蜥腳亞目恐龍一起行動時,爲了保護幼兒會把小恐龍包圍在隊伍中間由陸續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可以證實:恐龍和現代爬行動物及鳥類一樣,也會生下帶硬殼的蛋。某些蛋化石裏甚至發現了未孵化的小恐龍骨架!有時在發現恐龍蛋的巢穴附近,發現了大恐龍的遺骸。由此可見,小恐龍和小鳥一樣,會本能地待在巢裏,無論它們的父母發生什麼事都不離開。有些恐龍的巢互相靠得很近,專家因此推測恐龍可能有羣居習慣。令人驚訝的是,恐龍蛋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如果恐龍蛋大小和恐龍體型成正比的話,那麼蛋殼將會厚得讓小恐龍無法孵化;而且也不可能讓足夠的氧氣進入蛋內,供給小恐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