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推廣普通話主題黑板報內容

推廣普通話主題黑板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推廣普通話主題內容:帶有口音的漢語標準語

推廣普通話主題黑板報內容

國語、普通話、華語三大系統內部還存在“標準口音(無口音)”和“非標準口音(帶口音)”的區別。從這個角度上說,漢語標準語構成了漢語的一大類“方言”。

標準口音和非標準口音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以普通話爲例:

最嚴格定義的“標準口音”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發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大陸絕大多數漢語使用者,包括許多播音員,其普通話都是帶有口音的。事實上,許多人普通話的發音方式和口音用詞上偶爾違反了“中國國家語言文字標準”,但仍可認爲是標準的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黑板報

明顯受方言或其它語言影響的普通話,一般都會視爲帶有口音。例如,聲調系統與普通話聲調系統差異過大,或有過多的字發音不準。

受方言或其它語言一定程度影響,但完全不影響交流的普通話,是否被視爲帶有口音,則因人而異。例如,一定程度“京味”、“東北味”普通話。

國語的情況與之相似:老派國語、臺灣國語都是被視爲標準的,而發像北京話那樣的捲舌音則會被視爲裝腔作勢。華語的情況則有些不同。

口音的有無、高低,與出身地域與教育程度有相當關係。但這種情況也造成能夠使用流利標準語的人士被視爲高水平,使用方言的百姓被認爲粗鄙,進而間接打壓方言存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