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知識宣傳黑板報資料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知識宣傳黑板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導語:關於艾滋病的很多人還不夠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艾滋病知識宣傳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知識宣傳黑板報資料

  【關於艾滋病知識宣傳黑板報報資料】

  一、“窗口期”與潛伏期

“窗口期”是指從患者感染HIV到形成抗體所需的時間。一般感染HIV—l後產生血清抗體的平均時間爲45日或更短。通過輸血感染者出現血清抗體陽性的時間爲2~8周,性交感染者出現血清抗體陽性時間爲2~3周。窗口期內患者也具有傳染性。

潛伏期是指從感染HIV起,至出現艾滋病症狀和體徵的時間。潛伏期的長短還與感染HIV的量有關。經輸血感染的劑量一般較大,潛伏期相對較短。兒童平均12個月,成人平均29個月,個別患者可超過5年,最長達14-20年,最短僅6日(輸入血液製品而感染的急性病例)。潛伏期患者是重要的傳染源。

 二、感染臨牀分期

(1)急性感染期:特點有非特異性的表現,如發熱、皮疹、僵直、淋巴結腫大、關節痛、肌痛、斑丘疹、蕁麻疹、腹痛、腹瀉及罕見的無菌性腦膜炎,症狀2—3周自行緩解。

(2)無症狀HIV感染:感染HIV後,約80%無臨牀表現,少數可有持續淋巴結腫大。

(3)艾滋病相關綜合徵:發熱、盜汗、乏力、腹瀉、體重下降,全身表淺淋巴結腫大,CD4﹢T淋巴細胞下降至O.2X109~0.4×109/L。

(4)艾滋病:CD4+T淋巴細胞數明顯下降,低於0.2×l09/L,伴有各種機會感染和惡性腫瘤。

三、各系統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及腫瘤

(1)呼吸系統:50%以上艾滋病患者有肺部損害。卡氏肺孢子蟲肺炎(PCP)、肺結核、複發性細菌、真菌性肺炎。

(2)中樞神經系統:隱球菌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弓形蟲腦病、各種病毒性腦膜腦炎。

(3)消化系統: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鉅細胞病毒性食道炎、腸炎;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空腸彎曲菌及隱孢子蟲性腸炎。

(4)口腔:鵝口瘡、舌毛狀白斑、複發性口腔潰瘍、牙齦炎等。

(5)皮膚:感染性病變:帶狀皰疹、傳染性軟疣、尖銳溼疣、真菌性皮炎和甲癬。非感染性病變:脂溢性皮炎樣皮疹,皮膚鱗狀細胞癌與肛門直腸的原發腫瘤,淋巴瘤與KS皆可出現皮膚結節。

(6)眼部:鉅細胞病毒性及弓形蟲性視網膜炎。

(7)腫瘤:以卡波濟肉瘤與非何傑金淋巴瘤較多見,其次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口咽部腫瘤、肺癌及肝癌等。

(8)心血管損害:心臟可發生心包炎、心肌病變與心內膜炎。

(9)精神異常:.情感上的病態,表現嚴重抑鬱;適應性改變,坐立不安,伴抑鬱或焦慮狀態;病態奢望,渴望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得過且過,揮霍無度,瀕臨絕望邊緣:個性改變,無主意或不合羣:沮喪感,自殺觀念和精神分裂症。

(10)肌肉骨骼系統:可表現爲遊走性、對稱性骨關節紅腫熱痛,酷似風溼熱,抗風溼治療效果不佳。

(11)HIV相關腎病:發生率20%~50%,在腎損害出現後病情進展迅速,多在發現腎損害後16周內死亡。

 四、兒童AIDS病與成人患者的最重要的差別是:

①小兒HIV感染後潛伏期短,起病後進展快;

②成人HIV急性感染時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樣病狀少見,而腦病的發病率較高(約佔30%~90%);

③偏離正常生長曲線的生長停滯是兒童期HIV感染的一種特殊表現;

④反覆的細菌感染,特別是對多糖莢膜細菌更易感,小兒AIDS很少合併弓形體病、隱球菌病或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

⑤併發卡波西肉瘤等癌腫的機率也較低於成人AIDS。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期的臨牀表現呈多樣化,併發症也不盡相同,所發疾病與當地流行現患率密切相關。

  五、條件致病性感染

特點是範圍廣,發生頻率高及病情嚴重。臨牀分爲4種類型。

(1)肺型: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及胸部X線顯示瀰漫性浸潤。在北美及歐洲最常見的條件致病性感染是卡氏肺囊蟲性肺炎,爲致死性感染。

(2)中樞神經系統型:見於30%AIDS患者,表現形式爲鼠弓形蟲膿腫、隱球菌性腦膜炎、大腦淋巴瘤、中樞神經系統的局竈性腦損害或侷限性腦膜炎。

(3)胃腸型:腹瀉及體重減輕,與隱孢子蟲及皰疹病毒感染有關。

(4)不明原因發熱型:同時伴體重下降、不適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