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2K 次
導語:汛期險情的發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只要發現及時,搶護措施得當,即可將其消滅在初期。當出現險情後,首先要了解出險情況,分析出險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全力進行搶護,防止險情擴大,直至消除險情。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圖片01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第2張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圖片02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第3張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圖片03

防洪防汛黑板報內容資料:

  防汛搶險

汛期險情的發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只要發現及時,搶護措施得當,即可將其消滅在初期。當出現險情後,首先要了解出險情況,分析出險原因,採取有效措施,全力進行搶護,防止險情擴大,直至消除險情。爲了及時有效地搶護險工險段,使之化險爲夷,現就各類主要險情產生的原因、搶護原則和方法及處理措施介紹如下。涵閘工程具有擋水、泄水作用。但是在運行過程中由於設計不周、施工質量差、工程老化、維修養護不及時及水情變化等原因,均可產生滲漏、沖刷、裂縫等險情,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可能導致建築物的毀壞,造成堤壩潰決。

一、滲漏搶險

涵閘滲漏的搶護原則與堤壩滲漏的搶護原則相同:上游堵截,下游導滲。

對於連接處的滲漏的搶護可採用堤壩滲漏的搶護方法。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閘發生閘基滲漏,汛期常在下游採用反濾導滲,降低滲透壓力等方法搶護。如閘後水深較大,作反濾有困難,可在閘後修築圍堰,堰內充水以減少上下游水位差,制止險情發展。涵閘洞身滲漏可採用臨河圍堰、下游反濾圍井的方法搶護。臨河圍堰就是臨河修築圍堰,將涵閘圍護在內;下游反濾圍井就是在涵閘下游滲水出逸點處搶做反濾圍井。對於滲漏嚴重而無有效搶護措施的涵洞,可築壩封閉,汛後作徹底處理。

二、裂縫搶險

砌石或混凝土結構發生裂縫,往往是險情的預兆。對在汛期產生的裂縫難以立即徹底處理的,必須加強防守檢查,並採取適當的搶護措施。

涵閘外部裂縫的處理方法有:表面塗抹、鑿槽嵌補、化學材料修補。

1.表面塗抹

用水泥漿、水泥砂漿、防水快凝砂漿、環氧基塗液及環氧砂漿等塗抹在裂縫部位的表面,以堵塞漏水通道。處理前應用鋼絲刷將裂縫的表面刷洗乾淨,塗抹時應盡力壓緊。

2.鑿槽嵌補

沿裂縫鑿一條深槽,槽內嵌填防水材料。槽的形狀一般有“∨”型槽,多用於垂直裂縫;“?”型槽,多用於水平裂縫;“?”型槽,多用於頂面及有滲水的裂縫(圖3-30a.b.c)。槽的兩側砼面必須修理平整,槽內清洗乾淨。填縫材料可採用瀝青砂漿、瀝青油膏、瀝青麻絲、預縮砂漿、聚氯乙稀膠泥等。

3.化學材料修補

目前使用較多的材料是水溶性聚氨脂。這種注漿材料是一種新型單組合高分子注漿堵漏材料,其與水聚合後的固結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彈性及抗滲性,可用來處理剛性防水法不能奏效的混凝土建築物伸縮縫漏水問題。這種搶護方法施工方便、造價低、效果好,不僅可用於伸縮縫防漏處理,而且還廣泛應用於水工建築物施工縫、結構縫的滲漏處理。特別是在潮溼或有流水處,更顯示出其優越性。

三、沖刷搶險

涵閘發生沖刷破壞的現象常見於下游(或反向引水的上游)消能工、海漫和進出口翼牆及上游護坡等處,這類險情的`搶險經常採用拋塊石、土袋、鉛絲籠搶險,以防止繼續沖刷,汛後再進行大修。拋投時儘可能關閉閘門,用船將拋投料運至拋投地點依次投放,避免斜亂架空的現象。

四、護坡損壞搶護

涵閘上、下游護坡損壞時,爲防止破壞範圍擴大和險情惡化,可先採取臨時性搶護。

當護坡局部鬆動脫落時,可用砂袋壓蓋損壞部位;當護坡局部塌陷時,則採用拋石壓蓋。若墊層及土體已被淘刷,應先拋填0.3m~0.5m厚碎石,再拋壓砂袋或塊石。

五、擋土牆損壞的搶護

涵閘上、下游擋土牆由於牆后土體、水壓力的增大,易使牆體發生斷裂或傾斜,汛期常採用的搶護方法是:

1.減壓排水當牆後水壓力增大或牆後的含水土層膨脹,使擋牆損壞時,可挖除牆后土體減載,在牆下增設排水孔。如原來的排水孔堵塞,應予疏通。

2.拋石加撐牆

牆前水較深時,在不影響擋土牆前面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在擋牆前拋石加做撐牆,拋石高度視具體情況而定。

六、閘門事故搶險

當閘門不能完全關閉時,採用直徑大於閘門開度20cm~30cm,長度略小於閘孔淨寬的鋼筋混凝土管。管的外圍包紮一層棉絮或棉毯,用鉛絲捆緊,混凝土管內穿一根鋼管,鋼管兩頭各系一條繩索,沿閘門上游側將鋼筋混凝土管緩緩放下,在水壓力作用下將孔封堵,然後用土袋和散土斷流閉氣。

以上介紹了堤壩和涵閘常見險情在汛期緊急搶險時的一般搶護原則和方法。汛期搶險是防汛緊急時刻所採取的應急措施,技術上難以達到規範要求,所以一旦險情穩定,要抓住洪水的間隙時間,認真分析發生險情的原因,判斷搶險措施的可靠性及防禦能力,進行整修加固。汛後要進一步查清險情發生的原因、險情規模和破壞程度,進行徹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