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小學三年級成語寓言故事精選大綱

小學三年級成語寓言故事精選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爲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小學三年級成語寓言故事精選

  小學生經典成語寓言故事

  曲高和寡

【注音】qǔ gāo hè guǎ

【出處】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

【解釋】曲調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瞭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諷刺意味

【近義詞】陽春白雪

反義詞】下里巴人

【同韻詞】尻輪神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筆成雅、不變之法、束兵秣馬、半真半假、臨崖失馬、避世金馬、......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楚襄王問文學家宋玉爲什麼那麼多人對宋玉有意見,怎麼沒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個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陽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見“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成語示列】我在省城,只聽人稱讚靚雲,從沒有人說起逸雲,可知道曲高和寡呢!(清·劉鶚《老殘遊記·續篇》第五回)

【其它使用】

◎ 相比起來,古典音樂顯得"曲高和寡"了些,不易達到"教與學"的互動式交流,難以產生好的教學果和師生間融洽的課堂氣氛。

◎ 由此可見,崑曲不僅僅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當她來自民間又迴歸民間時,又是膾炙人口的"下里巴人",取得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

  囫圇吞棗

  【注音】hú lún tūn zǎo

【成語故事】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人們吃梨子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子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

【解釋】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真

【相近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相反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嚥、融會貫通

【英語】bolt

【成語例句】

◎ 然而,人們來不及鑑別、吸收和消化,只能採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圇吞棗的辦法,良莠不分,拾起來便用。

◎ 行爲主義的交替反應之說便用以補救這種囫圇吞棗之弊。

◎ 水子回到家,將布克寫給自己的信囫圇吞棗地看了。

◎ 在學習前人的東西時,取囫圇吞棗的方法,不能消化並理解其所以然。

◎ 爺爺也不要求這些,因爲他本來就講不明白那些詩,只能讓我囫圇吞棗。

  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嫺熟,刀子在牛骨縫裏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瞭解。

【典故】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莊子·養生主》

【釋義】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用法】作賓語、定語;常與“遊刃有餘”連用

【近義詞】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成語例句】

◎ 譬如莊子思想體系是唯心主義的,他的許多寓言,古代文論經常運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輪扁斫輪,作爲中間的一部分,它們本身不屬唯心主義。

  起死回生

  【拼音】qǐ sǐ huí shēng

【典故】醫不經師,方不襲古,每以劫劑肊見起死回生。  明·張岱《魯雲谷傳》

【釋義】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醫術高明

【相近詞】妙手回春、死而復生、起死回骸

【相反詞】不可救藥、病入膏肓

【同韻詞】眼中釘、匕鬯無驚、強將手下無弱兵、板上釘釘、雞犬新豐、開路先鋒、人生如風燈、臨深履冰、燦若繁星、畔道離經、......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神醫扁鵲經過虢國聽說虢太子猝死,就問術士中庶子太子的症狀,認爲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經虢君同意後,叫弟子子陽磨好針,在太子的穴位上紮了幾針,不一會太子就甦醒過來,再經湯藥調解,20天后就完全康復

【示例】對於時人那虛弱的感情,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其它使用】

◎ 這樣,一個人即使死了,總的新陳代謝已經停止,但靠着死者身上人體細胞組織的被"凍結",有朝一日,只要具備了有利的外界條件,死者將被重新救活過來,起死回生的目的.也就最後實現了。

◎ 該縣回收公司原來積壓着價值10萬元以上的鋼材無人問津,商品房開發後,城鎮住宅合作社全部購買了這批鋼材,使這個企業起死回生。

◎ 這些國家對經濟的敏感和迅速"起死回生"的實力,不能不令我們感嘆他們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現代化的經濟手段。

◎ 同時他們還先後無償援助基層醫院b超、x光機等醫療設備42臺件,摺合人民幣110多萬元,使一些瀕臨倒閉的醫院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注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爲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爲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典故】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論語·陽貨》

【釋義】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看重個人得失

【近義詞】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反義詞】公而忘私、大公無私

【謎語】病癒

【英語】beswayedbyconsiderationsofgainandloss

【成語造句】

◎ ……專制政府專事喚起受治者患得患失底心事,其餘的能力都一概不動。

◎ 這不是患得患失,是有原因的。

◎ 她把一個懷春寡婦的飢渴、矛盾、患得患失,演得入骨三分,而且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