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大全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在小學語文的考題中,常常會出現類似的題目,要求同學們寫出與成語相對應的歷史人物,但是對於這樣的考題,往往很少有同學得滿分。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歷史經典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經典成語故事大全

三皇五帝

成語解釋: 三皇五帝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指遙遠的古代。

成語出處:先秦莊周《莊子 天運》:“故夫三皇五帝之禮法度,不矜於同而預於治。”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高平是神農炎帝的故里。高平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古城,是中國古代文明和華夏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從羊頭山山麓發現的李家莊舊石器晚期遺址考證,遠古時期高平就有人類定居。在這方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中華民族始祖神農炎帝曾經嘗百草、育五穀、教農耕,實現了從遊牧狩獵到農耕文明的重大轉折。高平炎帝陵周邊的古地名口口相傳,沿襲至今,幾乎每一處地名都有一個典故,記載着一個個感人的歷史傳說。僅高平境內就遺存祭祀炎帝的祠廟五十多處,羊頭山上有神農城、神農井、神農泉、五穀畦等遺址,山下有炎帝中廟、炎帝行宮、炎帝陵等遺蹟。這些遺蹟表明,這裏曾經是炎帝嘗百草、種五穀,首開農耕文明先河的聖土。

近年來,每逢農曆四月初八,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華人前來祭祀炎帝神農,緬懷華夏始祖。高平炎帝陵先後被國臺辦、中國僑聯和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和“神農炎帝文化研究基地”,成爲全球華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和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家園。這裏已經成爲海內外炎黃子孫瞻仰朝拜和旅遊觀光的聖地。

黃鐘大呂

成語釋義: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一律。後遂以“黃鐘大呂”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成語出處:《周禮註疏》卷二十二的“春官宗伯·大司樂。”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羊頭山所產的秬黍。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載堉,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律學家、歷學家、音樂家。有“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鋼琴理論鼻祖”之美譽。他一生三上羊頭山,考察始祖炎帝培植的秬黍,並以羊頭山黍定黃鐘大呂。

在我國古代,音律學與度量衡互相關聯,樂尺和常用尺是相等的,一尺的長度是以農作物“黍”的排列法進行確定。爲了獲得標準的黍粒,朱載堉三上羊頭山考察、選黍。

穀物種植使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基於對黍的感恩與尊崇,炎帝以羊頭山黍定黃鐘,制定了度量衡與樂律。相傳炎黃時期度量衡與樂律之典名爲《調律歷》,只是現已佚。在堯舜禹時代,律歷之策已成爲當政者之重務之一。目前,制定樂律和度量衡的依據,有籍可循的最早記載在 《漢書》,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谷禾鉅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分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通俗地講,就是用計算黃鐘長度的方法,以羊頭山黍谷的中等顆粒爲最小單位,橫排一粒爲一分,10粒爲一寸,100粒爲一尺(縱黍81粒爲一尺),1000粒爲一丈,10000粒爲一引。把這個長度刻在木板或竹板上,就是度的基本工具。這即是產生“度”的基本方法。《漢書》也同樣記載了樂律的制定:“五音之本,生於黃鐘之律……以子谷櫃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也,以上黨羊頭山黍度之爲尺,以定黃鐘。”是說用羊頭山產的黍谷中等顆粒者,橫排90粒,其長度爲9寸。9寸長的竹管(孔徑3分)吹出來的聲音就是黃鐘之音。相當於簡譜 “1”(dao),黃鐘的低音調相當於C調。按照古人所說的三分損益法,依黃鐘9寸之長度,可計算出十二律的六律六呂之分別長度。

可以想象,遠古時代的炎帝部落在羊水河畔、羊頭山下耕種收穫,用羊頭山黍粒定長短,或丈量土地,或建造窩居,或裁衣縫紉,用竹管吹奏精準的黃鐘大呂之音,踏唱起舞。丹水滔滔,從古至今奔流不息,山清水秀,田園牧歌,文明的薪火隨流水一路相傳,綿綿不絕。

日中爲市

成語解釋:日中:太陽當頭,指正午;市:做買賣。中午進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換的集市方式。後也形容偏僻地區的商業活動情形。

成語出處:《易·繫辭下》:“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立市廛,首闢市場是炎帝的十大功績之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爲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傳說炎帝神農教人們樹藝五穀後,人民的生活逐漸好起來,出現了剩餘產品和社會分工,有的種五穀,有的狩獵爲主,有的捕魚爲主,有的製陶爲業。有一天,炎帝神農問大家,你們還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有位長者說,現在生活雖然好多了,就是有些單調,有肉沒魚,有飯缺菜,要是能互相交換些東西就好了。於是炎帝神農讓大家把多餘的東西拿出來交易,時間定在每天太陽當頂時,由此形成集市。

“日中爲市”影響深遠。在我國一些地方,日中爲市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在高平稱之爲趕集,或過會,每個村莊都輪流設集市或會期,這個傳統至今仍十分盛行。

精衛填海

成語解釋: 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成語出處: 晉·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紋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文中的“發鳩之山”,即是長子縣和高平市之間的發鳩山,屬太嶽山系,2009年5月11日,“精衛填海”神話傳說正式入選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爲《山海經》的這一段記載,演繹成了多種動人的民間傳說。

傳說,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女娃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美麗非凡,炎帝十分喜歡她。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女娃走過去,指着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壞了,欺負小孩子算什麼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女娃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女娃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麼人?竟敢來管我!”女娃說:“龍王的兒子有什麼了不起,我還是神農的女兒呢,以後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乾。”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後少管小爺的閒事。”說着動手就打。女娃從小跟着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並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女娃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過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游過來,對女娃說:那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麼錯。”

龍王的兒子見女娃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女娃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永遠不回來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隻小鳥,名叫“精衛”。精衛長着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鳩山。她被悲恨無情的海濤毀滅了自己,又想到別人也可能會被奪走年輕的生命,

因此不斷地從西山銜來一根根小樹枝、一顆顆小石頭,丟進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無休止地往來飛翔與西山和東海之間。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鳥兒,算了吧,就算你幹上百萬年,也別想將我填平!”

但是翱翔在高空的精衛堅決地回答說:“就算需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直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

“你爲什麼恨我這樣深呢?”“因爲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將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

“傻鳥兒,那麼你就填吧——填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衛在高空悲嘯着:“我要填!我要填!我要永無休止地填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

她飛翔着,嘯叫着,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她就這樣往復飛翔,從不休息,直到今天她還在做着這種工作。

堯天舜日

成語解釋:堯、舜: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君。天、日指堯、舜在位的時期。原用以稱頌帝王的盛德,後也比喻天下太平的世道。

成語出處:

1.《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謂堯能法天而行教化。後因以“堯天”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2.宋代文珦《潛山集.卷九.梅雨》詩:“堯天舜日遠,懷抱若爲舒”。也作舜日堯年。

3南朝·樑·沈約《四時白紵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高平北部的一座名山——丹朱嶺。此山和五帝之一的堯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古代許多學者都認爲《山海經·北次三經》所記之“丹林”,就是今長子縣與高平縣交界的“丹朱嶺”。“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但他們一般卻認爲“丹朱嶺”是“丹林”之訛。如《一統志》的編者就認爲“丹朱嶺即《山海經》所云丹林,既訛林爲嶺,又訛加以朱,轉晦其本。”又如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卷二十二所附錄之《羊頭山新記》亦云:“(羊頭)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嶺。其古之丹林歟?蓋本丹林,年久伐盡,不復有林矣。遂訛爲丹嶺,朱乃後人妄加耳。”竊以爲,“林”、“陵”、“嶺”這些字古音極接近,易相混,其實是口傳音誤。

《路史》卷二十說,“(帝堯)使(子朱)出就丹……舜封丹朱於白水”,也頗值得注意。這白水其實是丹水的一條支流,也可以看作是丹水的一個源頭,所以纔是一河兩名。而這條丹水還不止白水一個別名,歷史上還稱泫水,又稱絕水(詳見《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七)。那麼,《路史》的記載,也是丹朱封于丹或丹淵的又一個證明。

《山海經·海內南經》注引古本《竹書紀年》雲:“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記·高祖本紀》正義雲:“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丹朱是堯之嗣子,堯說他“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讓位於舜。這是後人推崇堯舜禪讓說之思想的反映。

《山海經》一書記載古代首領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鄭玄說:“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說明丹朱在古代人眼裏是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但《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可見堯不傳子而讓位於舜似並非堯之本意,而是迫於舜的威力。或說是舜排斥了堯子丹朱而篡奪了堯位,說明堯並非不想傳子,堯子也不一定不肖。這說明當堯之時,位傳子還是傳賢,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正處於激烈鬥爭當中。

帝堯向來稱爲“陶唐氏”,無論怎樣解釋,都不能迴避這樣一個問題,即何以在“唐”的前面加一“陶”字?我們再往上聯繫炎帝神農氏嘗百穀、始造陶器兩件關鍵的歷史記載,作一下綜合思考:羊頭山這一帶到處都有與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育五穀的傳說。高平縣與長子縣交界處的羊頭山恰是神農氏的發祥之地已經爲古今學術界確認,而五穀成爲食物,是離不開器皿的,所以,農業生產與製造陶器就必然是相伴相隨的。既然農業生產的發祥地在晉東南,那麼,晉東南的高平、長子、長治這一帶,起碼是最初生產陶器的地方之一。堯最初在羊頭山,丹朱嶺周邊的“陶”地活動,然後遷到“唐”地,即堯都平陽,以地名作氏,即陶唐氏。

完璧歸趙

成語釋義: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成語出處:《史記》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澤州和高平交界處有座小山丘叫全玉嶺,以及莒山上有藺相如祠和衣冠冢。壇嶺頭村,位於澤州縣北義城鎮和高平河西鎮的交界處,莒山東面,是一個有着千百年歷史的古村。壇嶺頭這個名字既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也是全玉嶺的特稱。如《晉城縣誌》介紹山脈時雲:“北支包括吾山、香山、紫金山、石室嶺、界牌嶺、莒山、壇嶺頭、樓頭嶺、虸苔山及固山”。這裏就將全玉嶺用壇嶺頭來代替,可見壇嶺頭亦稱全玉嶺。志書記載,當初藺相如派舍人懷壁潛回趙國,途經此地後,感覺才安全了,後隨被稱爲全玉嶺。爲了紀念藺相如的功績,高平和澤州兩地居民在莒山爲他修建了祠廟及衣冠冢。

《山西通志/祠廟》載:“藺相如祠在澤州東北四十五里莒山上,宋政和年間建,國朝永樂五年修。”這是目前能查到的有關祠廟的最早記載。“宋政和年間”是公元1111年至1117年,“國朝永樂五年”是明成祖在位的1407年。距祠廟東南約30米處有藺相如墓,墓堆呈寶頂型,高3米,直徑8米,周長約25米,墓身原爲砂石條砌就的八卦型平臺,外封以土。墓前石碑爲石灰岩質料,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高90釐米,寬67釐米,厚27釐米,上有二龍戲珠浮雕,中央篆額19×5平方釐米,爲“奉旨重修”四字。碑身高248釐米,寬67釐米,厚27釐米,上書正楷陰文“有周趙國上卿藺相如之墓”,每字17×14平方方釐米。右上首爲“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季春月(1732年陰曆三月)”,下款爲“後學南昌曹茂先敬書”。周邊有龍鳳、太極圖等對稱浮雕及“福、祿、禎、祥”四個小篆字。碑座長90釐米,寬52釐米,厚30釐米以上(下埋土裏)。墓地原有花牆、石獅、石柱、石桌、石供,佔地約畝許。上述與《澤州府志陵墓》“周藺相如在莒山南”,《壇廟》“藺相如廟在莒山上”,完全一致。關於陵墓始建的確鑿年代,目前尚未查實。金初,田天澤在拜謁了莒山的有關遺蹟後,曾寫了《藺相如如墓》一詩:“翠迭峯巒步幛新,上卿廟貌萬年春。可憐完璧歸來後,幫裏蕭蕭也入秦”。

藺相如舍人持璧歸趙經全玉嶺到達高平米山郭村時,天色已晚,便在那兒休息了一夜,於是郭村也建有相如宮,現爲晉城市文保單位。

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負:揹着;荊:荊條。揹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成語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高平有座歷史名山——大糧山,山上建有廉頗祠。長平之戰時,這裏曾是名將廉頗指揮趙軍的幕府,駐軍屯糧的中樞。趙軍曾在此駐紮多時,留下了以沙代糧、積米成山的歷史故事。爲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人於西漢時期在大糧山巔上建廉頗祠,後因戰火毀壞,以後歷代屢建屢廢。2004年由著名營企業家程廣瑞先生慷慨解囊,投入巨資,又得以重建。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米山,在縣東十里,趙將廉頗積糧此山,因名。”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米山,在縣東一十里,趙將廉頗積糧此處。”明代嘉靖元年(1522)《創建大糧山碑記》雲:“命將白起與趙爭衡,屯兵於此,積糧于山。因之得名爲大糧山焉。”

登上大糧山,長平古戰場一覽無餘,廉頗屯、營房嶺、廉頗塚等景點盡收眼底。漢魏以降,直至明清兩千多年間,衆多文人墨客、良臣賢相給高平大地留下了不少憑弔那場慘烈戰爭詩詞歌賦,這些古碑石刻廣泛的分佈在大糧山景區,這是歷史留給高平市獨一無二的古代軍事、歷史文化相融合的旅遊景觀,既悲壯又宏闊

戰國時,趙國的兩位重臣,武將廉頗與文臣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爲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爲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皮。藺相如爲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爲同生共死的交情。

膠柱鼓瑟

成語釋義: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現含貶義色彩,多用於書面語中。柱:瑟上調節聲音的短木。瑟:一種古樂器。是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絃。

成語出處:

1《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2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兩千多年前那場駭人聽聞的長平之戰。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孝成王七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對壘,這時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趙將廉頗堅守營壘。“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爲將耳。’趙王因以括爲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結果,“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

膠柱鼓瑟還來源於“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的故事。

從前有個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個跟趙國人學藝的人來到他這裏,詢問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這個齊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紙上談兵

成語解釋: 按照書本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爲現實。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爲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是因爲長平之戰中戰死在高平的趙軍最高統帥趙括。但事實上,故事的背景是戰國時期,那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所以所謂的兵書應該刻在竹簡、木簡或者寫在帛等絲織品上。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還是有很值得討論的,準確地說實際應該是竹上談兵,木上談兵,帛上談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還在看竹簡,比他早的趙括是不知道紙爲何物的。現在的考古發現最早的紙在西漢纔出現了,儘管比傳統的說法,蔡倫造紙的東漢時期要早。

現在,一提到“紙上談兵”,人們馬上會想到趙括。實際上,這個成語的產生,可以說與趙括並沒有關係。

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在他的《列朝詩集》甲集第十三裏收錄了明劉三吾的一首詩《湘南雜詠》,裏面有‘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的句子。這應該是‘紙上談兵’這個詞語產生的一個雛形,而它真正地現成一個成語,則是在清朝。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至於說把‘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和趙括畫上等號則是在1979年,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上下五千年》的第40節標題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而《現代漢語詞典》裏,就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長平之戰和趙括。

懸壺濟世

成語解釋:古代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衆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說。

成語出處: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懸壺”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

此成語和高平有關聯是因爲高平西南有座懸壺山。懸壺山原名雲夢山,位於高平市河西鎮懸壺南村北,懸壺南村因位於懸壺山之南而得名。

據《高平縣誌》中“仙蹟”一章記載,傳說漢代有位名士叫費長房,常在高平雲夢山修煉。一日進城,見一賣藥老翁,把隨身帶的一個藥葫蘆掛於樹上,一到傍晚時分,賣藥畢便進入其中休息。費長房對此感到神奇,故拜賣藥老翁爲師。賣藥老翁說道:“你與我有宿緣,孺子可教也!”於是把他引入壺中。費長房一到壺中,驚見別有洞天。懸壺老翁教授費長房縮地之功,並授予他一根竹枝,數千裏之路,跨杖即可至。

後來,賣藥老翁與費長房均不知所蹤。人們爲紀念這位賣藥老翁,便在高廟山修建了一座廟宇 ,名曰懸壺廟。因廟宇建在山之最高處,故又稱高廟山。山陰有北齊石窟,爲晉城市級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