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始作俑者成語典故大綱

始作俑者成語典故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

始作俑者成語典故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了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着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裏有的是肥肉,馬廄裏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着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着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着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爲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這句成語原作“竭盡心力”,見於《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楊沛的人,字孔渠,當過新鄭長。曹操路過新鄭的時候,部隊缺糧,楊沛幫助過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愛。曹操輔政以後,楊沛升爲長社令。他不畏豪強,不管誰犯了法,都依法懲辦,得到曹操的稱許。

當時,曹操出征在外,聽說國都鄴城治安太亂,便發詔選一個鄴城令,其入選標準是要有楊沛那樣的膽略和水平。選來選去,沒有合適的,於是將楊沛提拔爲鄴城令(當時叫京兆尹)。楊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見了他,並問他如何治鄴。楊沛回答:“我一定竭盡心力,大力宣傳法紀,使人人遵紀守法。”曹操聽後十分高興,對左右的人說:“你們聽見了沒有,這纔是使人敬服的人。”楊沛還沒正式上任,一些豪強地主和皇親國戚聽說楊沛要來鄴城了,都紛紛告誡自己的子弟檢點一些。

“竭盡全力”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用盡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