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比喻句 > 童年像什麼的比喻句大全

童年像什麼的比喻句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間的時間段,沒有確切的定義,時間在上小學的前兩年和上小學的時間段。所指一般被人們認爲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在文學作品中常有着快樂的寓意。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童年像什麼的比喻句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童年像什麼的比喻句大全

童年像什麼的比喻句

1、童年像一個謎,混沌初開、稚嫩好奇。

2、童年就像一段奇妙的旅途,可以回首遙望,卻難再次走過。

3、童年像船,承載着天真和快樂。

4、童年是一幅畫,色彩絢麗,爛漫天真。

5、童年就像雨後彩虹,擡頭仰望,卻遙不可及。

6、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

7、童年像春天的花,含苞欲放,生命無窮。

8、童年像天上的星星,每當回憶的時候總感覺溫馨。

9、童年像是一片廣袤的森林,棲息在綠蔭庇護的深處,有一間佈滿圖騰的小木屋,涓涓的流水緊貼着屋前那棵滿是年輪的大樹樁輕輕地流過,和着鳥語花香詮釋着純潔與清澈的力量。

10、童年像美麗的七色彩虹,魅力無窮、讓人神往。

童年作文

童年像一個大沙灘,而沙灘上的許許多多的貝殼就是數不清的童年趣事,下面,讓我來拾一個小貝殼看看吧!

在我3歲那年夏天,我回了老家,在老家的一天,奶奶從街上買了5大包葵花子,是炒熟了的,我一邊吃着香香的葵花子,一邊胡思亂想。忽然,我想到,葵花子是向日葵的種子,如果把它種在土裏,不就會長出向日葵嗎?有了向日葵不就會有新的種子了嗎?我越想越高興,越想越興奮,恨不得馬上就去種它。於是,我在大人不知道的時候,悄悄抓了一大把熟的葵花子,跑到後院去,用手指挖了個坑,把葵花子放進去,然後用土蓋上,別的孩子問我在幹什麼,我說:“在種葵花子。”因爲那是我們什麼也不懂,所以他們都跟着我一起種,約定一起定時澆水。然後我們等呀等,等了一個月,澆了好多次水,最後,不知道是什麼植物的種子,長出了小芽,我還以爲是我的種子發芽了,得意洋洋地向別的孩子展示我的“成果”,還告訴了媽媽,可是,我錯了。

當媽媽看到“成果”並知道我種植過程時,早就笑得前俯後仰了。好不容易纔停止,她告訴我,熟的種子不可以種,長出來的小苗叫花生苗,我聽了以後就很傷心,又怕他們找我麻煩,就在家裏裝病打遊戲。在牀上躺了一天,別的孩子們來找我,我的媽媽就告訴她們我在房間裏,結果他們並未找到我,這樣這件事也就不了了知了。

第二天大清早,媽媽和我一起去買生的葵花子,說這個可以種,還買了其它東西,回去後,我和媽媽一起種了一次向日葵,澆水過後的第14天長出了小芽,過了幾天,又長出了葉子,再過幾天,開花了,結果了,我得到了新的葵花子。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有些事情沒有想的那麼簡單,雖說笨笨的,但也很有趣。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這樣,有機會也聽聽你的故事。

優爸點評:小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趣事,這篇文章不僅有趣,還含有一些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可以說是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的一篇好文章。小作者在交代事情起因的時候,一次提到“是炒熟了的”,另一個說“一大把熟的葵花子”,無形中給文章埋下了伏筆。小作者對於自己和小夥伴們一同挖坑、播種有很有趣的描述,一羣什麼也不懂的孩子,播種澆水,還約定了將來一起照顧,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向日葵沒出來,倒是把旁邊的花生種出來了,這裏十分有戲劇感,更突出了此次事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小作者在文中的心理描寫的轉變很有趣,一開始“越想越高興,越想越興奮”,之後還“得意洋洋”地向小夥伴展示,最後只能傷心地躲在家裏,這樣的變化讓優爸看到了小作者當時受打擊之大,不過,隨着和媽媽一同種下的向日葵的開花,小作者一定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也就讓這次笨笨的小事件成了童年路上一朵可愛的小花!

童年的意義

童年生活並非大人們眼中那麼單純。沒有太多的已成規矩,不懂人情世故,缺少傳統的約束,更沒有文學夢、電影夢的侵蝕。孩子們不好也不壞,相互之間有一種幼稚但直接的關係,如果粗略的.看上去,甚至更像成年人之間的政治關係。不同的是,成人或者國家之間的關係是規則無力之後的化繁爲簡的結果,而童年生活,卻是建立規則的過程。

我們在幼兒園模仿通話或者故事中的制度建立了一個等級社會。……在每個陣營中有人充當先鋒,有人充當幕僚,有人充當宣傳部長,編辱罵對方的順口溜。最讓我詫異的是,竟然出現了搬弄是非,相互傳話的雙重間諜。

以上大約是我們的內部情況。對於大人們,我們有另一套衆口一詞的說辭,來表示我們的純真和無辜,最爲好玩的是,許多說辭還是我們從大人們口中學來的。他們常常以某種文學作品的口氣說“我們家孩子以爲……”等等的話,好像替我們說出心聲,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是那麼想的。當孩子們知道了大人們喜歡用這種邏輯來理解自己之後,便熟練的操起了這套說辭。如果我們萬一哪天良心發現說了真心話,那就危險了。大人們會以爲我們在說謊,因爲這與其它孩子的話不同,與他們瞭解的也不同。

童年的一年很長很長,問題很多很多。多到無聊這種感覺從未光顧過我們的內心。童年絕不是無憂無慮的,相反,那時有着太多的擔心與關心。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不會關心自己的死亡問題。可當我在童年的知人是必死的,爲自己憂慮了很久很久。孩子們問問題大約有兩種風格,一種是獲取名詞與事物的對應,另一種是不停的問爲什麼。習慣前一種方式的孩子們很容易得到滿足,也許他們一生都以是什麼是什麼,什麼屬於什麼,什麼事情該怎樣的方式來思考和處理問題。像我這種習慣後一種方式的孩子總是會失望。因爲大人們之間說不知道很正常,但在孩子面前啞口無言是很丟人的。很多大人被問到最後就開始糊弄孩子。感謝我爸糊弄我的話並不落在實處,具備了廣闊的揣測空間,我覺得那很大程度上鍛鍊了我的想象力。

童年認識世界的方式,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青春期更多的是態度的改變,成年人更多的是觀念的改變,但童年認識方式中最核心的東西卻很難更改,它已變成人們思維中最基礎的部分,日用而不自知,很少觸及。要認識這些最基本的部分,只能通過對哲學的學習,藉助另一體系來認識自己以前的體系。一隻眼睛總是看不到自身,所以我們要藉助鏡子。這也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