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青春勵志 >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精選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導語:人或因先天或因後天而造成外表缺陷,這都是自己無法選擇的,但內心狀態、精神意志卻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力量去抉擇,分享幾則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精選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1: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

佩奇·皮特是美國馬塞爾大學傳播學系的教授。5歲時皮特便失去了97%的視力。雖然將近失明,但他拒絕進入殘疾人學校,並爭取到了在公立學校就讀的機會。他參加壘球隊時,擔任第一壘,憑着壘球在草上呼嘯的聲音設法捕捉球;他踢美式足球時,擔任二線攔截;他就讀大學和研究院時,經常請同學唸書給他聽;當他成爲大學教授後,又贏得了頂級優秀教授的美譽。

一天,一名冒失的學生問皮特教授,什麼是最糟糕的傷殘,失明還是失聰?缺手還是缺腿,抑或其他?當時,場中立時瀰漫着一片凝滯且不祥的肅穆。之後,皮特嚴肅地說:“這些都不是。了無生氣、不負責任、欠缺渴求,纔是真正的傷殘。在這一課,若我不曾教你什麼,但能讓你明白與生命密切相關的某些東西——要接受和肯定自己,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這一課將會是莫大的成功!”

約翰·庫緹斯先生是一位殘疾人,並身患癌症,他沒有雙腿能潛水,沒有雙腳能駕駛汽車,是多個體育項目的冠軍得主,獲得過國家二級教練之榮譽。

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腳,但他走過了比其他人都要長、都要艱辛的道路。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其他人高大,但是他達到了許多平凡人都達不到的事業高峯。他對人生充滿了愛,用全部的愛對待生活。許多人被他的堅強和不屈不饒的意志所感動,都忍不住好奇地問:你的業績令人不可思議,你是怎麼成功的?約翰·庫緹斯回答說:永遠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了約翰·庫緹斯的成功。

許多年以前,有個叫麥克法蘭的4歲小孩在自家農莊後面的樹林中玩耍。忽然,一頭野豬在不遠處出現,男孩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然而,他還沒來得及細看,便覺得臉上一陣劇痛,鄰家小孩手裏揮玩着的極熱的燒焊器打在了他臉上,頓時,他的世界成了一片漆黑。經檢查,男孩的左眼球被擊破,6周後,由於嚴重的交感性眼炎,他的右眼也失去了視力。從此,他只能學着用手去撫摸東西,用腳去丈量距離。不久後,他可以在橘樹叢中採摘下那些大而柔軟的果實;可以從屋外準確地走到自己的牀前;後來他進了一所盲校,學習了很多知識……

即便如此,他依然不開心,他覺得自己失去的是最重要的東西,並因此變得自卑。覺察到了兒子的心思,一向嚴厲的父親對麥克法蘭說:“孩子,你的心就是你的眼睛,要用你的‘心眼’來接受和肯定自己,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這樣你才能增強信心、充滿活力!”

父親的話啓示了他。麥克法蘭不再抱怨,而是下決心要用自己的“心眼”來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他開始學摔跤,連贏20場比賽,他又開始學游泳、學短跑、學標槍鐵餅,都在比賽中獲得金牌。他又學會了吹豎笛、彈鋼琴、吹喇叭。中學期間,先後奪得11項加拿大全國樂器演奏冠軍和6個國際運動錦標賽金質獎章。後來,在全美洲首屆盲人滑水錦標賽中,他又一次奪冠並創下世界新紀錄。到1980年,他成爲直屬美國總統“健康與體育”委員會的顧問。此時,他已贏得了103枚獎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他成爲從紐約向會場傳遞聖火的優秀運動員之一。

人或因先天或因後天而造成外表缺陷,這都是自己無法選擇的,但內心狀態、精神意志卻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力量去抉擇。“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當今紛繁的世界上只要你能戰勝自己,就一定會實現自身的價值。請記住: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2: 理想無法實現的根本原因

昨天晚上,一個女生讀者在網上找我。她說:“自卑怎麼辦?我嚴重自卑。”我忙着寫稿,隨便回了她兩句:“學習,健身。”

我的意思很簡單,一個人自卑,無非兩個原因:外在或內在。外在的話,就去健身。不是說相貌不重要,而是相貌與生俱來,改變不了,那就盡力改變能改變的,比如身材,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你身材好了,外在的吸引力必然增加。內在的話,很簡單,學習吧,多讀書,多思考,多跑圖書館。使自己懂得更多,思想更深邃,更有內涵。誰都不喜歡淺薄無知的人。女生想也不想就回我:“沒用的。骨子裏的自卑。”我嚇了一跳,骨子裏的自卑?難道要骨髓移植?

我忙着寫稿,沒工夫跟她細聊,只說:“不是學習沒用,而是你根本沒學到家。才學了點東西就抱怨說學習沒用,廢話,就那點積累,當然看不出效用。學習不可能沒用的,是你沒積累到一定的量而已。你讀一本書和讀十本書沒什麼區別,可能還是一知半解;等你讀完一百本書,區別就大了,很多不懂的東西都能豁然開朗。要想讓自己更有涵養,多讀書,多學習,多積累,沒別的途徑。”

女生沒說話。我想可能我說太重了,太自以爲是,太說教。又給她講當年我拿信息學奧賽一等獎的事,我說:“你現在抱怨說努力了也沒用,就好像我那些同學也做了參考題,卻沒拿一等獎一樣。事實上,我們做的題量,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你剛剛起了個頭就說看不到未來,廢話,要這麼容易看到未來的話,這世上就沒那麼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的人了。”

其實很多事情,包括學習和健身,不累積到一個數量級是看不出效果的。我最近在健身,練啞鈴,做俯臥撐,恨不得當天就練出胸肌來,天天看自己的胸部有沒有壯實點,結果沒有。不僅一天沒有,兩天、三天、五天、十天,都沒有。我當然知道健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花上四五年的時間才練就一副好身材,我這麼急躁,只會叫自己失望。失望久了,總是看不到好的成果,不能形成有效的“正反饋”來刺激自己繼續努力,可能就要放棄。

這正是許多人對待學習的態度:急於求成。學習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十天,怎麼都沒效果?然後覺得沒用,然後放棄。殊不知很多知識淵博的人花上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才累積到那樣的地步。

人與人之間,一天兩天的差距,你是看不到的。等你看到差距了,絕不是一天兩天。所有的好和壞,成功和失敗,平凡和優秀,都是漫長時期積累的結果。

都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可這種耐心與堅持,在我們年輕人裏,在這有點兒浮躁的一輩人中,是最缺的品質。靜下心來學習吧,勿驕勿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急於求成。

  含有哲理的青春勵志小故事3:最困難時的人生至理

1980年,大衛在美國阿靈頓商學院讀書。他的大學生活主要靠父母按月寄來的那麼一點錢來維持。不知怎麼的,家裏兩個月沒給大衛寄錢了。大衛的布兜兒裏只剩下一枚硬幣了,他走到電話亭旁,把錢投了進去。“喂,你好。”電話接通了,千里之外的大衛母親說話了。大衛帶着哭腔說:“媽媽,我沒錢了,現在餓得慌。”大衛母親說:“親愛的孩子,媽媽知道。”

大衛預感到不妙,趕緊問:“媽媽,家裏出什麼事了嗎?”大衛母親說:“是的,孩子,你爸爸得了重病,已經5個月了,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由於患病導致工作沒了,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斷了。因此,這兩個月沒給你匯錢。媽媽本不想告訴你,可你大了,應該自謀生路了。”大衛母親說着說着,大哭了起來。電話這端,大衛也直掉眼淚。

殘酷的現實快把大衛擊暈了。還有一個月,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如果能有10元8元的錢,大衛就可以熬到暑假,然後利用兩個月的假期打工賺錢。可現在1分錢也沒有了,必須退學了。大衛異常難過,因爲他的學習成績很棒,並且他很喜歡阿靈頓商學院的學習生活。

掛斷電話後,公用電話傳出一陣噪音,大衛驚喜地發現許多硬幣從投幣口涌出。大衛高興極了,伸出手去接那些錢。如何去對待這些錢?

大衛考慮來考慮去,覺得不該據爲己有。於是,大衛把其中一枚硬幣投進公用電話,撥通了電話公司的服務電話。

服務小姐說:“錢屬於電話公司,所以必須把它們放回去。”

掛掉電話後,大衛就把錢幣往回投,可一遍遍地把錢幣放回去,公用電話就一遍遍地把它們吐出來。

大衛又給服務小姐打去電話,服務小姐說:“我現在去請示上司。”孤獨無助的大衛在電話裏透出一股淒涼,令服務小姐覺得電話那端一個品行優良的陌生人需要幫助。

不一會兒,服務小姐把電話回撥到這部出了毛病的公用電話。

她對大衛說:“上司說這錢送給你了,因爲我們公司現在人手不夠,不想去爲了幾個美元專門派人去取。”

“呀!”大衛高興地跳了起來。大衛蹲下身去,認真數起來,一共9美元50美分,這些錢足夠大衛支撐到暑假打工領到第一筆薪水。

轉眼暑假到了,大衛找了份清理百貨倉庫的工作。他跟老闆講了公用電話的事和自己找工作的想法,老闆告訴大衛隨時可以來上班,因爲大衛是個誠實的人,尤其是個慎獨的人,清理倉庫絕對信得過。

大衛幹活非常賣力,老闆很欣賞他,也很同情他。老闆給了大衛雙倍的工資。領到薪水後,大衛把錢都寄給了母親,因爲大衛此時已經得到消息,他獲得了下一學期的獎學金。

一年後,大衛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後,大衛開了一家公司,第一年,大衛就創利10萬美元。大衛時刻不忘公用電話的事,他寫信給電話公司:“讓我終生難忘的事情是,貴公司把意外的9美元50美分資助了我。這一善舉,讓我避免成爲輟學青年,走向極端貧困,同時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激勵我時刻不忘拼搏。現在我有錢了,我想回贈貴公司1萬美元,略表我的心意。”

電話公司老闆比爾隨即回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祝賀你學有所成,事業發達。我們認爲,那些錢是我們花得最值得的一筆。這倒不是指9美元50美分換回了1萬美元,而是說那些錢讓一個人懂得了這樣一個人生至理箴言:在最困難的時候,一不要忘了希望就在眼前;二不要忘了堅守正直的品性。”

20多年過去了,大衛怎樣了?

在美國芝加哥市,有一幢豪華大樓,它的外形就像一個公用電話亭,這就是ADDC公司的辦公大樓。ADDC公司的開創者、現任總裁,便是大衛,他同時是菲力慈善基金會的最大捐獻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