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青春勵志 > 《歌舞青春》勵志電影大綱

《歌舞青春》勵志電影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歌舞青春》勵志電影1

如果說在青春電影片裏選擇一部我最愛的勵志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歌舞青春》。這部勵志電影有着俊男美女演員,有着好聽的音樂,還有處處散發着勵志氣息,都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東西。整部影片大致就是一個追夢的過程,主人公一開始在心中藏有着一個夢想, 但是周圍人並沒有看好他,直到契機的到來,他漸漸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歌舞青春》勵志電影

這部勵志電影告訴了我們,因爲青春,所以一切都有可能。因爲青春,所以有夢就去追。夢想的種子在心底發了芽之後,它就想要拼命的長出來,但是無奈現實有太多的反對和打擊,總是在壓迫着它的生長。而作爲夢想擁有者的我們,只能夠去好好的守護我們的夢想,不讓它在我們心中枯死。而如果時機不對便學會耐心等待,等待那個最好的時機,讓自己的夢想破土而出,開花結果。而那個時候,我們也會向周遭的人證明,我們的夢想,不只是幻想。

而在追夢的旅程中,因爲年輕,趁早啓程。因爲年輕,我們身上暫時還沒有揹負着太多的東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去嘗試追夢道路上的其他小路,我們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的可能。趁着年輕去追夢吧,別等年老的時候力不從心;趁着年輕去追夢吧,別讓老年的自己心存遺憾;趁着年輕去追夢吧,給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些回憶。

《歌舞青春》勵志電影2

《歌舞青春》講述了兩個生活背景迥然不同的高中生:帥氣英俊、球技高超的籃球校隊隊長特洛伊(TroyBolton)和容貌甜美、易於害羞的優等轉學生凱碧(Gabriella Montez)之間的故事。兩人天籟般的嗓音和對舞臺表演的興趣,讓他們共同心懷對歌唱的夢想。然而由於兩人在不同的學科各自精彩,使他們在追逐歌唱夢想的道路上困難重重。最終在家人和朋友的理解與支持下兩人彼此鼓勵,在兼顧現實的同時一步步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看完後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又想到了青春飛揚的歲月.我們年輕,可以站在太陽下盡情揮灑汗水,可以在大熱天三兩成羣的啃着冰激淋,留下我們銀鈴般的笑容.我們可以爲了一個帥氣的大男生而議論紛紛,也可以在課桌底捧着一本青春愛情小說或者娛樂雜誌讀的津津有味....下課鈴一響就聚攏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我們可以爲了一個公演練習到很晚,爲得是展現一個全新的自我......我的頭腦裏不自覺的出現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啊~~我飛揚的青春!

我也碰到劇中男女主人公遇到的事,喜歡唱歌卻被周圍的事羈絆.追逐着夢想卻顧慮重重,那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不過我不後悔,年輕就沒有後悔.

《歌舞青春》觀後感: 如此簡單,如此美好

在我的心目中,美國是一個融合了最保守的價值觀念與最激情的青春的國家。

美國的創造力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清教徒文化所倡導的虔誠信仰,努力奮鬥的立國理念,二是基於他獨特的地理與歷史造就的年輕積極的心態,假如這兩方面缺少了其中的一個,美國都不會是今天我們見到的這個樣子,缺乏信仰,創造力會變成邪惡的智力,少了青春,會喪失人的理想主義。

美國的魅力就在於他向世界所展示的一個新的,年輕的,充滿自信和活力的夢想,而這夢想的基石就是信仰與創造。

一個人沒有信仰會墮落,沒有勤奮就流於空談。

歌舞青春這類電影是典型的商業娛樂電影,體現了美國主流價值取向的,並且可以爲世界上大多數觀衆所接受並且喜愛的電影,作爲一個普通的觀衆,在一部電影裏看到了純潔的愛,飛揚的青春,快樂的故事,看到了真,善,美,難道這還不夠嗎。

漂亮健康的姑娘小夥子,歡快風趣的歌舞,明亮鮮豔的色彩,原來青春是這樣美好而簡單。

籃球,戲劇,科學競賽,年輕人之間那種純潔的情愫,真摯誠實的友誼,勇敢追求心中的夢想,不畏懼邪惡堅持鬥爭直到成功,難道這不是一個年輕人本應有的理想嗎。

我想我們年輕的朋友已經忘記了青春本該有的摸樣,甚至從未有過真正的青春。

我的青春在哪裏?

在乏味的課本中,在永遠做不完的作業裏,在補習班的禁閉中,在教室沉悶的空氣中,在父母功利式的愛中,在老師的謊言中,在家長的抱怨中,在虛擬世界的暴力發泄中,青春就這樣消逝了。

每當我走在街上看到那一個個戴着眼鏡的豆芽菜或者肥胖的男孩們,看到被醜陋的校服掩蓋的沒有美麗與色彩的女孩子們,我就感到很悲傷。

難道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想要塑造的人?

我記得一次做公車忽然聽到背後一個稚嫩的'聲音在無比內行的談論某處的一個樓盤,我驚訝的回頭看了一眼,那說話的男孩子至多10歲。

一箇中國的孩子很早就懂得了,人是要考慮將來的工作與房子問題的,就是說除了錢和吃之外,沒有什麼可以爲之奮鬥的,也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自然除了這兩樣也沒有可以相信的東西。

有人說,當代青年如何叛逆如何狂熱,其實我倒認爲,叛逆是假,務實是真,狂熱是表,空虛是內。

一個人在青年時代,沒有點理想主義或者夢想是奇怪的,一個人在少年時代不單純是難以讓人理解的,因爲青春的魅力就在於天真與理想,天真的眼睛可以看到世界的不完美,理想主義是人類進步的途徑,一個有青春氣質的民族總是世界上最富於進取與朝氣的民族。看到日本青年在內蒙植樹,美國青年在非洲做義工,甚至連被許多人認爲叛逆的安吉利娜朱麗做慈善,我就感到作爲一個曾經的中國青年的恥辱,那並非是金錢充裕做理由,我們這裏的富家子弟又在做什麼呢,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是信仰的問題。

現在的人們最喜歡標榜自己的非理想主義,如何自我,其實我在裏面看到的不是真正美國式的獨立與自由,個性的飽滿,而是典型的中國式的老成精明所體現的陰鬱與嘲弄的混合,這裏面蘊涵的與其說是反抗,不如說是妒嫉妒,嘲弄一切的結果最後也只是否定人本身。

都是炒作,都是爲了錢。

中國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被一種被欺騙的感覺,這並不是法國大革命後勒內式的頹唐,也不是維特式的愛情煩惱,更不是美國青年對物化社會麥田式的決絕,中國青年總是被所謂的權威和偶像所左右,陷於狂熱,最後就有一種被欺騙後強烈的自甘墮落和報復一切的仇恨,這是一種被當作工具後沒有支付足夠的報酬的氣憤。而每個時代最激烈的憤怒都不是來自貧苦的底層人,而是沒有得到好處的文人。

讀書爲做官,做官爲發財。

那些駭人聽聞的頭懸粱錐刺骨的苦讀神話其目的,無非是這個。

所以爲了明天的物質利益可以犧牲今天的,只有一次的,美好的青春。

不好好讀書將來要飯---這個就足以扼殺一個人的童年,青春,還有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東西。

所以,近代中國的啓蒙者都讚美青春,因爲他們都感到了老大帝國的老人個性,傳統教育對青春的殘害,一箇中國人是用青春來兌換老年爲數不多的時日的,不怕老,只怕死,而青春,青年是不畏懼死亡的,那些人試圖用未來虛幻的物質利益來欺騙青年,用虛無主義來腐蝕理想,就是害怕青年中國,年輕的中國,他們害怕的,是年輕人們的信仰。

無論在多少方面應該指責,我還是欣賞恰同學少年的中流擊水,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魄,青春就是理想,就是革命,就是信仰,就是行動。

對愛情嚮往,對友誼的選擇友誼,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歡樂的追求,對知識與理想的執卓,這一切都應該是發自你的內心,而不是強迫或者利益的交換,這部電影就是要說明這個道理。

美好的東西都是簡單的自然的,青春就應該自由,奔放,熱情,單純,人生畢竟只有一次,唱歌吧,起舞吧,聽從你靈魂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