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精華】勵志演講稿範文彙編4篇

【精華】勵志演講稿範文彙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3K 次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勵志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勵志演講稿範文彙編4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走過收穫的秋、寒冷的冬、希望的春,終於迎來期待的夏天,爲了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少年……

就在20xx年那個炎熱的夏天,我走進了xx中鐵鋼結構有限公司,成爲其中的一員。由學生到工人的蛻變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我也深深的感受其中。新城市的陌生感、對新文化的認同、對企業的歸屬感……在剛來的那些日子裏我每天都在與自己的思想鬥爭。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路走來,一路感動,一路感激。

在xx中鐵鋼結構有限公司製造部車間,我開始了自己事業的旅程。揮汗如雨,那是盛夏勞動的果實;與工人師傅們說說笑笑,我瞭解到另一種生命的體驗,看到工人師傅們一張張笑臉,終於明白原來勞動可以如此的自信與光榮。每個寂靜的夜晚,躺在牀上,工作中讓我感動的一幕一幕像一幅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在我記憶中反覆播映。弧光閃閃映照出一張張淳樸的臉,那是勞動的顏色;粗壯的雙手訴說一段段創業的故事;飛濺的火花噴發着永恆的熱情,我想那是鋼鐵的證明。的確,對於企業的大多數員工來說,都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沒有驚人的業績,沒有耀眼的光環,平時也許不善言辭,不說大話,從不認爲自己能做出突出貢獻,按時上下班,遵章守紀,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也非常的普通。但是就是在這些普通員工身上我感受到一種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企業的穩定、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要靠這些人的,他們這些平凡人才是企業真正的中流砥柱。當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責任凝聚起來的時候,就彙集成了整個企業的責任,使企業的發展順利,穩定。感動在企業金字塔的底層,感動在真實中,感動在勞動中,感動在××中鐵鋼構。

所謂感激,我想首先公司提供了我工作的機會,給我提供了很好的成長的平臺。使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成長。自己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儘管有工科的專業背景,但是當我真正下到車間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所學與公司需要的有一定的差距。對鋼結構的認識隨着在車間見習的一天天過去,由模糊變得清晰。看到一張張工藝卡片的構件拼裝成一根根柱子、樑。整個過程就像小時候拼積木,在××中鐵鋼結構由思想變成現實只有一步之遙,整個過程的體驗實在是一個很美妙的事情。在我見習期間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制造部總工程師張慶發,給我很多很好的工作方面的建議。還有就是在車間見習的時候,我學習到很多在學校中不曾感受的東西,工人師傅們每一次的注目,一聲聲溫暖的關懷,都給我很大的鼓勵。企業好像一個大家庭,企業裏的每個職工就如我的家長、長輩和兄弟姐妹。公司、製造部各級領導的辛勤工作和奉獻精神,給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我工作的責任感。

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是國有企業,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主人,企業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事業。儘管每個人的職位、崗位、工種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想只要不遺餘力的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幹好的基礎上,去儘量幫助別人,爲企業盡到自己的責任,這就已經是對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最好報答了。

就我而言,自從我加入到這個企業以來,就將這個大家庭當成了我生存的基礎,當成了自己的飯碗。大鍋裏有飯,我的碗裏纔有可能裝滿;大河裏有水,小渠纔不會乾涸;企業興旺,員工纔有可能受益。爲了我們能夠有一個持久良好的工作,爲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努力奉獻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熱。就我們××中鐵鋼構公司而言,同樣非常年輕,我們的企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有一些問題,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的企業同樣是個孩子,是個新手,同樣需要時間,需要成長的過程。我們個人的成長與企業的成長是同步的,我們需要企業給我們提供成長的舞臺,企業同樣需要我們奉獻智慧,通力合作,使我們的企業成爲鋼結構領域的常青樹。爲了儘快適應、儘快成長、儘早爲公司多做貢獻,我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愛崗敬業。我們的企業由若干個不同的崗位組成,這些崗位都是有機的結合體,倘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或毛病,小則影響工作,大則會對企業造成損失。員工是結合體的組成部分,只有我們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崗位打造成優秀崗位,我們的整體纔會優秀,我們的企業纔會優秀。熟悉了公司製造部車間的一些工位後,更體會到“獨木不成林”這句話,一個能力再強,他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北京站無柱站臺雨棚,不可能一個完成上海南站,更不可能完成煙大輪渡。只有人人珍惜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並熱愛自己的崗位,公司才能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

其次,我想要把公司當作成自己的家。我們都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我們爲我們的工作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的生計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只有顧全了企業這個大家庭,我們的小家庭纔有可能美滿。像我們剛參加工作的新員工,努力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多做工作,多學經驗,不斷總結,勤于思考,不斷創新使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相連,自己的努力成爲公司前進的一塊基石,自然增加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公司文化的認同感。

最後,員工和企業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打造一個全新的企業與員工的關係。良好的工作環境,健康的團隊合作氛圍,不僅使我們身心愉悅,與此同時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熱情,工作效率。以同心同德爲目標,在領導和員工,上級和下級,左鄰右舍之間打造一個團結就是力量的戰鬥集體。現在公司的開工項目比較多,很多活要有外面的人來公司製造部幹,人員上比較混亂,這就向我們每一個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不僅公司內部要通力合作,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還要與外面來的外協隊伍搞好關係,使雙方能夠很好的溝通,達到雙贏的目的。

雖然有時我們的領導對我們要求嚴格了一點,雖然我們的.企業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因爲我們一樣年輕。但它爲我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學習的土壤,我們應爲它的安寧、和諧、秩序和發展盡微薄之力,因爲我們是其中的一員。企業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有同心同德,努力奮鬥,團結工作,才能共創我們企業美好輝煌燦爛的明天。

勵志演講稿 篇2

勇氣問題上,人人都有極限。從來就沒有膽大包天的英雄好漢。我想,可以說,納爾遜和所有那些被大量宣傳的勇士,一生中都有勇氣達到極限的時候。

我就多次發現自己的勇氣到了極限。有時是意料之中的——經常是出乎意料的。我認識一個人.此君不怕與響尾蛇同寢,可你無法讓他與保安剃刀共眠。

我從來就沒有勇氣在狹長房間的中央發表講話。我得站在房間的一頭,面對全體聽衆。如果我試圖站在房間中央講話,我就會不斷地轉身,這樣,就不斷有部分聽衆在我背後。你們永遠不能讓自己背後有聽衆;你們永遠鬧不清他們要幹什麼。

我得坐下了。

勵志演講稿 篇3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朋友,當你勝利時,你充滿着喜悅與激情。

朋友,當你失敗時,你面帶着沮喪與苦惱。

無論成與敗,都已是昨天。那麼昨天我們可以叫做歷史,那麼歷史也就見證明天,見證未來。

對於成功的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句熟語“好漢不提當年勇”。誠然,昨天是你最高興的日子,可是你是否考慮過明天,考慮過未來,昨天永遠都是昨天,它不代表今日的成就與輝煌。所以對於成功的你,應該不鬆懈,不狂妄,不驕傲,繼續保持你努力的幹勁兒。相信自己,明天的勝利還是會屬於你。

對於失敗的你,昨天是一次教訓,昨天也許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課。人常常在失敗中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確,人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失敗是一次積累豐富經驗的機會,有的人感謝失敗,因爲他們的成功建立於失敗之上。歐立希的藥品“606”經歷了數百次的失敗終得了成功;居里夫人勵精圖治,終於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發現了元素鐳。古今中外,無數的成功例子都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對於失敗的你,應該更努力,更勤奮,不氣餒,只要以你的恆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自己,明天的成功之路一定屬於你。

首先,我僅代表全體高一,高二的同學向即將畢業的學長們祝願一聲,祝你們在大約一個月後的高考中金榜題名,實現自己十二年的夢想,相信你們的努力,好的結果一定會屬於你們每一個人。

同樣,對於高二的我們,應該計算一下自己距離高考的時日,針對自己的情況與個人的理想,制定自己下一步的學習計劃,相信自己,我們將來一定會是無數競爭者中的佼佼者。

對於高一的你們,已經非常適應了高中生活,現在的你們應該夯實基礎,針對薄弱,全面發展,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地基”。

當你在廣場上奔跑時,當你在校園裏漫步時,仰望藍天,春風柔和地吹拂着柳枝,陽光灑進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太陽笑得依舊那麼燦爛。相信自己,因爲你身上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相信自己,因爲你的努力,你的恆心,明天的輝煌與成就都在靜靜地等待着你。

勵志演講稿 篇4

在接觸國學之前,我總以爲那些四書、五經是前人的事,是他們考取功名的途徑,是遠離我們幾千年的過時的古思想,與我們現代人沒多大關係,況且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既看不懂也聽不懂。然而生活中的兩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前年我們家鋪地面,請來了一位瓦工師傅。我在一旁看他幹活,他拿着水管找水平,用墨線吊直,又用尺子量過來量過去,我覺得他幹得太慢,便催促道:“不用太認真,差不多就行了。”他卻說:“馬虎不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當時一愣,他這句話來自舊唐書《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他用得如此自然,如此恰當。還有一次,我去一個服裝店買衣服,服務員滔滔不絕地介紹着各種衣服,我有些心煩就說:“我長得又矮又胖,穿上不好看。”她說:“大姐,看你心廣體胖,多有福氣。”一句話說得我樂滋滋的。她會用《大學》裏的一句來討顧客的歡心。這兩件事告訴我,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在中國百姓中傳承,這國學經典是我們百姓的道德水準,是生活行動的指南。

是的,仔細想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正是因爲有它的傳統文化爲基石,才使各種災難望而卻步。08年汶川地震後,我們的溫總理第一時間到達災區,親自指揮搶險救災,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溫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營救中他親自動手幫忙。當他得知由於橋樑倒塌,彭州市10萬羣衆被堵在山中,救災人員和物資無法運入時,救人心切的總理在電話裏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10萬羣衆脫險,這是命令!”之後他把電話掛了。記者還看到總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機部隊領導發出指示,“我就一句話,是人民養育了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

我們的總理愛民如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大學》裏“如保赤子”的思想。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總理給人民樹立的榜樣。因此,中國人民是優秀的。地震中,面臨生死考驗,都江堰市聚源中學15名上課老師放棄了轉瞬即逝的逃生機會,用自己的生命給孩子打開了一條條獲救之路。德陽市漢旺鎮50歲的譚老師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挽救了四名學生。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的瞿老師用身體擋住了水泥板,救了懷裏抱着的孩子。

也正是因爲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道義,且代代相傳,纔有那躺在木板上,忍受着傷痛的孩子,還不忘行少先隊禮表示感謝的感人場面,纔有那十幾萬子弟兵捨身救災民的動人事蹟,也纔有那十三億人民捐款捐物,心繫災區的強勁力量。還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的呢?

從國家領導到普通百姓,從老、中、少三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於是,已過不惑之年的我拿起了《論語》,去學習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去學習如何交友,如何做君做臣,感悟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拿起了《大學》去領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思想,去領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去領悟“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的財富觀。也拿來起《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學習古人遵循自然之道,追求“和”的理念……我也將拿起《孟子》及更多的國學經典去學習品讀,儘管很多地方還不能領悟,儘管由於年齡的原因記不住多少,但我依然堅持去學習,因爲我是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爲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要去做一個國學薪火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