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精選】青春勵志演講稿模板合集七篇

【精選】青春勵志演講稿模板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春勵志演講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青春勵志演講稿模板合集七篇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1

新的一輪學科競賽己經結束了,又到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候。首先在這裏向取得優異成績和獲得進步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問候。

考試有成功也有失敗,就象生活中既有陽光也有黑暗那樣,人人都不可避免。如果將成功、歡樂比做太陽,那失敗、挫折就可以比作月亮。人不能只企求永遠在陽光下生活,在生活中沒有失敗挫折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有句諺語講的好:馬兒雖有四隻腳,有時也會摔一跤。人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沒有河牀的衝涮,便沒有鑽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

挫折和失敗絕不能和惡運、壞事、沒出息劃等號。一經打擊就灰心失望,垂頭喪氣,意志消沉纔是真真的失敗,是懦夫的表現。而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卻是通向成功的階梯。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就這樣說過:“人之可貴在於跌倒一次就能有所領悟,而不在於莫名其妙地跌跌起起。“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增益其所不能。”就象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那樣:“超越自然的奇蹟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奮發圖強,創造豐功偉績的偉人比比皆是。

一旦失敗己成定局,就不要對他耿耿於懷,要勇於忘卻他。當挫折和失敗的烏雲籠罩我們時,我們一定要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戰勝沮喪,克服悲哀情緒,化悲痛爲力量,重新振作起來。跌倒了,就要爬起來,反思爲何會跌倒,不能躺下不幹;不僅要幹,還要專挑硬骨頭啃,以昂揚的鬥志投入到新一輪學習中去,象艾柯卡說的那樣:奮力向前,即使時運不濟;永不絕望,哪怕山崩地裂。

同學們,學習道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失敗,並不可怕,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笑到最後的人,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2

90後是我國90年代後出生的新一代公民,關於90後的批評衆多,有人說,他們養尊處優失去了堅強、獨立的精神和應有的責任感。有人說,他們軟弱無能,一遇到什麼事都要依賴父母。有人說,他們叛逆的現象層出不窮,他們是沒有孝心的一代。更有甚者斷言,他們挑不起祖國未來的重擔,祖國會在他們這一代毀於一旦

或許,以上的批評有些並沒有錯,我們叛逆的現象是不少。打羣架、早戀、與老師辯解、和父母吵架。面對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我們卻視而不見。有人說我們養尊處優,沒錯。我們剛落地就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盛期,是祖國盛榮的初期。“計劃生育”的國策讓我們倍受父母

恩寵國家的安定與繁榮讓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在這種優越的環境和父母的溺愛中我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惡性和依賴的心理。這些吞噬了我們堅強的精神和應有的責任感。我們雖然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但是我並沒有完全失去應有的責任感和堅強、獨立的精神。有人說,90後是最幸運的一代也是最不幸的一代。因爲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能夠倍受父母關愛,但是他們身處競爭最激烈的年代。在殘酷、激烈的競爭中我們難免遭受挫折。而在挫折中我們堅強、獨立的精神的到了培植。所以我們並沒有失去堅強、獨立的精神。在歲月中我們一天天成長,在成長中我們漸漸懂得承擔,在承擔中我們的責任感也日益增強。所以我們不缺應有的責任感。

90後的心並不是想前輩們眼中那樣滿是污點,我們的心是純樸善良的,那些叛逆的現象並不是我們心靈的寫真,陶星、丁仕源、龍清泉纔是我們的形象代言人。陶星十四歲時,就要拖着父親去世的沉痛照顧着患有癲癇病以及嬰兒般智力的聾啞母親。丁仕源才十九歲就已經是兩家公司的總經理和多家公司的持股人,龍清泉在他十八歲那一年,拿下了90後第一枚奧運金牌。

陶惜詮釋了90後的孝心,丁仕源的事例證明了90後可以挑起祖國未來的重任,龍清泉證明了90後一定能爲國爭光。我們90後在優越的環境和父母的溺愛中並沒有失去堅強、獨立的精神和應有的責任感,在殘酷、激烈的競爭中我們的能力得到提升。所以,90後一定能挑起祖國未來的重擔。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夢想的起點》

我們也許會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上天沒有給我們機會。但試想一下:以我們此刻潛力,就算有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能夠拍着胸脯說,抓住這個機會我必須能夠成功!相信大多數人沒有那個底,無它,潛力不足。

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只要我們時刻準備着,當機會降臨時,我們纔不會不知所措,才能抓住它,不讓它與我們擦肩而過,並透過它讓自我成功的取得一些成就。你準備好了嗎?

人其實就像海棉一樣。當我們呱呱墜地時,就如同新的海棉一樣,擠不出一滴水來。然後我們透過不斷的學習漸漸的成熟,就如同海棉慢慢吸收水份一樣。當海棉吸足了水份之後,只要有重物落到海棉上就會被壓出水來,就如同有機會降臨你能夠抓得住一樣。而今我的這塊海棉雖然吸收了點水份,但還是乾巴巴的,那爲何我們不再努力點,讓自我的這塊海棉吸收足夠多的水份呢?

也許我們會滿足於現狀:一個月能夠拿個肆千多塊錢的工資。用一半存一半,有酒喝有妞泡,日子過得到是挺逍遙蠻資潤的。這會兒我們就應慶幸,慶幸着我們有個好身體,慶幸我們有一份不錯的收入,慶幸着周圍還有着許許多多像我們一樣的人,慶幸着成功的人畢竟只少數。你是這樣想的嗎?演講稿

二十歲左右的我們,身體確實好,壯得像頭牛似的,總有使不完的勁。三十歲之後,我們的身體依舊硬朗,但要你跟一幫十七八歲的小男孩、小姑娘一齊做一個一線員工,你還抹得開面子跟他們搶飯碗嗎?實在抹不開面子,好吧,於是到工地上找了份工作,扛扛包、挑挑沙。或着是在餐廳找份工作,洗洗碗、掃掃地。做個扛包大叔掃地阿姨,日子也算能夠,走上了此刻我們叔叔輩所走的路線。再之後呢?身體不是那麼硬朗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走個路還要拄柺杖。身體時不時的出點小故障,時不時的要到醫院去維修一下身體零。那時你將何去何從?是等着子女的孝敬?還是拄着柺杖在垃圾堆裏尋找食物?那時的你會有什麼感受——彷徨?無助?心酸?後悔?亦或是感嘆一句“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青春須早爲,豈能長少年。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自古先輩留下了多少名言警句,以警示後人,期望後人莫要虛度了光陰蹉跎了年華。趁着我們還年輕,趁着我們頭腦還好使,我們這會就應多學習。多學幾分本事,給自我將來的路開拓的更寬些。等到老來也就不會那麼的彷徨無助、那麼的心酸後悔。

記得剛出校門那會兒,個個滿懷激情,充滿了壯志的奔向社會,幻想着自我終將成爲高人一等的人上人。然而在社會上磨滾了幾年之後,才漸漸明白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鴻。在摔倒幾次之後,便摔怕了,摔痛了,不敢再爬起來。現實的殘酷漸漸的磨平了少年的凌角,磨滅了少年的雄心壯志,澆滅了少年的激情。於是我們漸漸的在殘酷面前低下了我們高昂的頭顱,漸漸的甘於平凡,再之後慢慢的變得平庸,最終一生碌碌無爲。最終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年歲的增長,有的只是我們還活着。

想想年少的我們,再比比此刻的我們。這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人還是那個人,變的只是我們心。難道說隨着年齡的增長,連心也惰落頹廢了嗎?相信大多人都和我一樣,年少的夢還在,只是平時不敢想起,緊鎖了自我的夢,只是在午夜無人時偶爾的開啓那扇緊閉的窗。

夢的起點在於不斷的充實自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尋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尋夢的路上充滿了泥濘、坎坷、崎嶇、荊刺,爲了使自我在尋夢的路上走得更加順暢一些,我們務必讓自我變得更加強大——努力學習,充實自我。

也許我們會說:上班時光那麼長,上班那麼累,哪裏還有時光和精力去學習。其實不然,時光就像xx一樣,擠擠總會有的。時光很多、但浪費的也很多!下班後你的時光看電視、你的時光玩遊戲消遣虛度。你有時光整天不學無術,就是沒有時光去學習。沒有精力,那更是騙人的鬼話。你有精力在家喝悶酒、你有精力去逛街、你有精力去玩遊戲,你有精力去享受、你有精力去睡大覺。其實有沒有精力都一樣,反正就是有精力不做正事,沒精力去學習。

朋友,該醒醒了!

喬布斯說過:我們的時光有限。所以在這有限的時光裏,我們該努力的充實自我,使自我在社會上有必須的競爭優勢。這樣我們纔不至於十年二十年之後被社會所淘汰,還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把握機會成就夢想,機會往往會常有,而“把握”卻來自不斷的自我強大。

有夢就有方向就有光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少年,多抽點時光充實自我,相信透過自我不斷的學習,你的人生將會越走越精彩。擂響戰鼓,吹響號角,踏上尋夢的征途,你的人生將因你這天邁出的這一步而續寫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國的厄爾曼曾說,青春在每個人的心裏。花一樣的絢爛,火一樣的激情,鷹一樣的抱負,這就是我們的青春。青春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青春又都是不同的。同樣的十字路口,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方向,我們的青春因此絢爛多彩。

既然青春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擁有了自己的青春,擁有了這樣一張潔白、有着無限可能的畫卷後,爲什麼不趕緊拿起手中的畫筆,去盡情描繪我們心中的圖案呢?自己的青春應該自己作主。

青春是明麗而短暫的,它不是可以揮霍鬧着玩、揮霍享樂的年華。生活中有種種誘惑,這包裹着七彩糖衣的毒藥,曾經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若我們的青春埋葬其中,我們還能用什麼來對抗未來那不確定的風雨,用什麼來回報給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恩重如山的老師,還有那場給予你無限可能卻消散在時間長河裏的青春呢?你現在可能正處於迷茫中,那是由一個個坎坷、曲折、痛苦、不如意構成的茫茫大霧。但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一起將手放在心口,一起捫心自問:“我,爲什麼要怕?”我們都是那暴風雨中的海燕,那砸在我們身上的雨點,就是上帝早設好用來磨礪我們的。我,爲什麼要怕?

把握好我們自己的'青春吧,時間不允許我們再一次擁有青春。我們敬愛的老師,爲了我們,讓粉筆灰染上髮梢,悅耳的歌喉變得沙啞。你可能覺得被批評、被指責,你的錯誤、丟人的小事被一件件平攤在你的面前,無比的委屈,但你可曾想過,被放棄,纔是最委屈的呢?

在青春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每個人得爲自己的青春埋單,不管它是否出彩,青春,屬於你,屬於他,屬於我,屬於每個人,我們都是自己青春的主人,我們自己描畫,自己耕耘,只爲不留遺憾,只爲老去的那一天,我們回憶起在這裏奮鬥的歲月,我們會開心地笑出來。無悔付出,無悔青春,無悔年少的歲月。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喊出我們的口號: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5

青春是一段無知的奔忙,總會留下顛沛流離的傷;青春是一道明媚的陽光,總會帶來天真無邪的歡;青春是一場雪,總會蓋去花樣年華的歌。在人與道德、與社會、與現實的碰撞,摩擦中,它讓我們明白感恩,讓我們追尋理想。

理想是煙花,噴薄欲放;理想是滿樹的花火,盡態極妍;青春就是點燃煙花的火,更是滋養樹的肥。但在青春的途中,我們會迷茫,會不安,會找不到理想的方向,如迷霧繚繞。我們需要驅散迷霧的燈塔,更需要一位人生的導師,就如同曾經的我……

在畢業之際,有人曾問我:“你的理想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說:“成爲一名作家,把文字的歡樂帶給世界。”時光如白駒過隙,當我一隻腳邁進中學的大門,又有人提到這個問題,我從心底深處的那片淨土裏刨出這個理想,我開始迷茫,開始驚慌,如同森林中那條十字路口,讓我無從選擇。

那天,我又回到了母校。母校還是依舊,如詩、如畫,籠蓋在操場上方的榕樹遮天蔽日,它的枝幹更加拼命地向四周伸展,滿樹的絨花,彷彿歷史的古畫,染盡了亙古綿延的琳琅。我坐在樹底下,又翻開了那本珍貴的相冊,裏面記錄了我們六年的美好時光,每一張照片,都記載了一個關於我們理想的故事。我笑着,合上相冊,眼裏含着淚光,仰着頭,望着那方被榕樹伸出的“手臂”,遮擋住的湛藍天空,眼中卻是一片綠色的汪洋。我找到了理想的方向。

伸手觸碰理想,又是遙不可及的距離,不禁使我黯然神傷,我開始失神,想要放棄。“好久不見。”她說,一如從前的神態。我一愣,卻還是報以微笑。她是我的尊師,我的啓蒙導師,是她拉着我的手,將我從無知的黑暗世界帶入光明。熱愛文字,傳承文字的重任,是她與我心靈的交接,我對她有着無比的崇敬。她在我身旁坐下,溫和地笑,問:“我們多久沒見了,最近還好嗎?”我點點頭,卻又不禁愁眉苦臉,忐忑不安地回答:“老師,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着迷茫,未來就像一團濃霧,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爲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奮鬥?”她輕撫着我的發,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有理想纔有動力,未來不是迷霧,如果你認爲自己的理想是正確的,就去做吧!毋須懷疑。”我的心被撼動,如心中激起的浪花,拍擊着堅硬的岩石。我的眼裏又盈滿淚花,擡頭,倒影着綠葉的淚珠和那股自信的力量又匯成了那片綠色的汪洋。我會告訴自己:我要堅持,我在堅持。

理想是青春路上的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青春路上的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更是青春人生中的一條路,引我走向黎明。

我的青春飛流直下,而我的理想卻在青春的瀑布中逆流而上。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高三學子,我們的足跡已裝幀在季節的封面,生命的扉頁,我們將踏上奔赴明年六月的征程,朝着六月的夢想努力奔跑。

許多人都說高三學子像精衛一樣填着題海,嘴裏好像永遠都念叨着ABC和XYZ,眼鏡片一天天厚起來,頭髮一天天薄下去……高三意味着充實日出而作,日落不息。

所以,高三學年註定是沉甸甸的:沉甸甸的學習,沉甸甸的教誨,沉甸甸的期望,沉甸甸的關注……一切皆爲了沉甸甸的收穫。收穫,在堅持中,在奮鬥中!尼采說過:“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而高三就該像一棵樹一樣堅韌而寂寞地成長。

我們都知道:“青春是美麗的”。它不僅僅美在絢麗的外表,更美在昂揚向上的精神,美在奮然前行的決心。我們普通,因爲我們和其他寒窗苦讀的書生一樣都在追夢;我們特殊,因爲我們要做的是一份人生最爲關鍵的答卷。

知足者常樂,不知足者常進,很少有人能知道需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我們只能不斷前進、前進,再前進。因此我們就要有這樣的決心和幹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夏天不摘秋天的果。摘下來,食之不甜,棄之可惜,還是等到收穫的季節裏再去品嚐豐收的喜悅吧!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7

大家晚上好!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一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青春。青春易逝,而我們該如何去把握和珍惜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呢。

青春是如此的短暫,不再回頭的,不僅僅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羣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着。所以我們的青春不要在爲落葉傷感,爲春雨掉淚中度過;而應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

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

四年,我們有幸擁有着這大學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還有多少人在爲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於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

“我們錯看了世界,卻反過來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我相信,年輕沒有什麼不可以,心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人生短短几十載,不要給自己留有什麼遺憾!

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有人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只有啓程,纔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纔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纔會有收穫。青春,應該是奮鬥的。

想問大家一句很純樸的話,你們愛國嗎?

(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部電影,(建黨偉業)。那些曾爲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在鬥爭中,青年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絢麗奪目,這種使命是多麼震撼人心啊!

然而……在當代的中國,我們不得不正視一些現狀,大學生既被社會過高的期待,也過高地期待着社會,只因爲一些青年大學生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作爲不思進取的藉口。於是,曾經也想要有所作爲,卻不知道從何做起,跟着感覺走了……

我的一些話並非說教,我們都一樣,希望以此和大家相互激勵,相互促進。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青春不僅僅需要激情,同時也需要一顆求實進取的心!

青年,如雲霞,光彩熠熠,似白楊,生機勃勃,是李大釗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是主席口中“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作爲青年中的一員,應以激情爲旗,用青春作注,拼一個無悔的人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