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與誠信有關的勵志小故事150字(通用13篇)

與誠信有關的勵志小故事150字(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爲大家帶來與誠信有關的勵志小故事150字,快來看看吧。

與誠信有關的勵志小故事150字(通用13篇)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1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着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2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3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

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爲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4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爲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5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3個多小時。

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爲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在一個地方只購得4瓶啤酒,於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6

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着。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鐘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7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幹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發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裏去談這筆生意呢?”

這個店主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爲其所惑,堅守誠信。這就是那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8

“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是一則古人重諾言、講誠信的故事。典出《莊子·盜趾》:“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意思是講,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之後,恰遇泛潮,江水上漲,那女子還沒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着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爲守信的代詞。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9

記得8歲那年,我早上起來,穿好了衣服,紮好了頭髮,便拿了5元出去,我想是吃包子還是面呢,我想去吃麪吧,到了麪館,我點了一碗肉絲麪。

然後,我找了一個位子座了下來,接着一碗香噴噴的面端了過來,拿了筷子知後,就開吃了,過了好久,我才把面吃完,我擦了擦嘴巴。

然後就回家,回到家看了錢,一看怎麼還是5元呢?我想了想,喔,剛剛吃麪沒付錢。

我連忙下了樓,到了老闆那,老闆對我說:“怎麼是你,難到你還沒吃飽,沒有、沒有,我拿出了5元錢給老闆,老闆說:“你這是幹什麼?”我說:“剛剛面錢沒付。”

老闆笑了笑豎起了大拇指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那年,我明白了誠信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10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衆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爲‘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爲‘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11

我們會到學校,老師就問我們作業寫完沒,站起來。老師說:“要誠實,而不要撒謊。我沒有寫完作業,所以就站了起來。那是我的心裏很愧疚,我愧疚是因爲我沒有寫完作業。我們進餐廳的時候老師問我:”爲什麼沒把作業寫完,還說是不是在家裏玩了,老師說我的時候我都哭了。

如果老師讓我看“家庭作業”我認爲很對,因爲這樣就可以提升我們的識字多,所以我認爲老師說的對。我以後在家裏就要自己趕緊把作業寫完就可以玩了,以後我就不要爸爸媽媽催我了。我以後也不要讓爸爸媽媽因爲我沒寫作業而生氣了。如果不會就問問家人。

這就是我對“家庭作業”的看法。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12

試卷發下來了,97分,還不錯,正當我高興時,我發現了一處錯誤,我把“六神無主”寫成了“九神無主”,老師沒發現,給我打了個紅勾,我想:“反正沒人發現,改了算了,說給老師聽就只能得96分了。”回來後被媽媽發現了,她早就知道我做錯了這道題,媽媽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丟了一分事小,丟了誠實的品質可就損失大了,明天去跟老師承認錯誤好嗎?”我滿口答應,但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卻膽怯了,沒敢跟老師說。

晚上,媽媽鼓勵我給老師打電話承認錯誤,老師聽了不僅沒批評我,還把那一分獎給了我,誇我誠實。

謝謝老師和媽媽,讓我及時糾正了錯誤,我會永遠記得這一分,它讓我明白了誠實的可貴。

與誠信的勵志小故事 篇13

平時,在學校裏我是個很愛乾淨的小女孩,每當十分鐘勞動時,都要把地弄得乾乾淨淨,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在家裏,我也會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掃掃地、洗洗襪子之類的,儘量讓媽媽少做點,有的時候奶奶起晚了或出去買菜了,我都會自己做早飯,如果媽媽需要的話,我也多做一份。

在家裏,我負責掃地,每當大掃除時,我都會積極的要求,把地掃得乾乾淨淨。在學校裏,我是負責收小本子(記事本)可別小看這項工作,不能漏數一本的,所以一定要細心。

我總結出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