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名人關於讀書的勵志小故事簡短

名人關於讀書的勵志小故事簡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8K 次

導語:讀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能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情在進入書的世界後變得平靜,它能讓我們跟隨着它的情緒變化改變自己的心情。下面是名人關於讀書的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名人關於讀書的勵志小故事簡短

  故事一: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裏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裏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裏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故事二: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爲命,爲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爲大嫂所不容,爲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着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爲美談。終有一老着,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故事三: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裏捧着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故事四: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爲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嘴裏“唏唏”,頓時,周身發暖,睏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故事五: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爲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爲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着狂風,冒着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裏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故事六:蘇東坡讀書的故事

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爲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故事七: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牀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爲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

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爲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故事八:伽利略好奇善問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爲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體比重等理論。

  故事九:高爾基艱苦讀書歲月

高爾基童年時家裏窮,不得不去打工,幫一戶人家做長工。他經常利用空餘時間讀書,可有時候讀書太入迷,被人發現,受了不少苦。

有一次,高爾基一邊燒開水一邊讀書,水壺的水都燒乾了,高爾基都沒發覺,最後把水壺給燒一個大窟窿。

女主人非常生氣,抄起一根大木棍,劈頭蓋臉往高爾基身上打,邊打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裏去了。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並非常義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只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你說話算數?”

“是的。”女主人無可奈何地說。

“只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

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因禍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

  故事十:囊螢映雪

車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爲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爲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爲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爲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爲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故事十一:王充書鋪讀書立志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後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着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於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

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爲了滿足如飢似渴的求知慾,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每天吃過早飯後,他就帶上乾糧,到書鋪裏去閱讀出售的書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他讀了一冊又一冊書,跑了一家又一家書家書鋪。就這樣,他終於讀遍了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書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於出身貧苦,因而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識,基本上是從勞苦人民實際生活的情況出發的。他在讀遍了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後,對於某些爲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主義的說教深感不滿,下決心給予嚴厲的批判。於是便集中精力獨立思考,着手寫書。爲了不耽誤時間、不打斷思路,他在住宅的門上、窗上、爐子上、柱子上甚至廁所裏,都安放了筆、紙,想一點,寫一點,走到哪裏,寫到哪裏。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他終於寫成了充滿着批判精神、閃耀着唯物主義光輝的《論衡》。

  故事十二:匡衡鑿壁偷光

匡衡是西漢人,出身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幼年起就酷愛讀書。白天要勞動,沒有多少空餘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卻窮得點不起燈,他爲此很苦惱。後來,他發現鄰居家夜夜有燈光,就想了個辦法。因爲鄰家點燈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間,只隔着一堵牆,於是,他便在牆上鑿了個小孔。燈光果然從小孔裏透過來了。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從此以後,他每夜蹲在牆腳,藉着這一線亮光讀書,直到鄰居家熄了燈,他才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過了不久,又發生了另一個問題:他僅有的幾冊書早已被讀得滾瓜爛熟,卻一直沒有錢買新的,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釘子,他又開始苦惱起來。

當地有個叫“文不識”的富豪,家裏藏書很多。匡衡便請人介紹,去文家當長工。到了文家,他幹活既賣力又不要一文工錢。“文不識”覺得很奇怪,就問匡衡道:“你爲什麼自願做工,而不要工錢呢?”

“我給您做工,不爲別的,只希望您把書借給我,讓我好好閱讀。”“文不識”答應了他的請求。匡衡一得到豐富的圖書,就像幾天沒有吃飯的人得到美食佳餚一樣,貪婪地、津津有味地讀啊讀啊,讀完一冊又讀另一冊。

這樣日積月累,他終於成了着名的大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