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詩歌 > 關於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鑑賞大綱

關於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鑑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三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開始了。入伏後,上無纖雲,下無微風,蟬聲滿樹,悶熱逼人。古代沒有電扇空調或是冰箱冷櫃,同樣的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古人們又在做些什麼消暑納涼?下面是關於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鑑賞:

關於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鑑賞

 《橋南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牀。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蓮池自在香。

- 賞析 -

這首詩短短28字,描寫了柳、橋、牀、月、船、笛、風、蓮等衆多事物;顧及色、聲、味,彷彿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綠柳林中,徜徉於碧波盪漾的荷塘小徑,清風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悅耳,暑熱頓時消散於無形之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

- 賞析 -

在夏日的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詩人在林間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爲禮法所拘的形象更像是魏晉遺風。“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這首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賞析 -

這首詩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閒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避暑南亭,不但寫出一種閒情,同時也寫出了來自身心兩方面的適意和快感。文字如行雲流水,層遞自然,由境及意而達於渾然一體,極富於韻味。

 《暮熱遊荷池上》

  【宋】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

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

低面深藏碧傘中。

- 賞析 -

詩人用小荷的情表現自己的情,用荷花“深藏”來寫天氣之熱,化靜爲動,使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鬆,寫暑熱,透露出清爽之情。新鮮活潑、輕巧俏皮,寫出了對夏季傍晚美景的讚賞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

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賞析 -

詩人上闋先寫室內燎香消暑,繼寫屋檐鳥雀呼晴,再寫室外風荷搖擺,詞境活潑清新,結構意脈連貫自然,視點變換極具層次。詞中對荷花的傳神描寫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爲“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爲寫荷之絕唱。下闋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圓,風荷凌舉的景象聯想到相似的故鄉吳門的五月的風物,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盡致。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爲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 賞析 -

詩人白居易的避暑方法簡單有趣,還頗有哲思。詩人坐在庭院中,室沒雜物,心無雜念,涼風自然生。這或許是消暑的最高境界——心靜自然涼。

《長興裏夏日寄南鄰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捲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雲水鄉。

- 賞析 -

杜牧常以豪放筆調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悲慨,因此詩文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夏至避暑本是樂事,紅藥綠蘿本是美景,但寄居南鄰終是羈旅,所以纔有故山雲水鄉的感慨,可見文詞清麗,情韻跌宕。

  《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

  【宋】辛棄疾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

閒去閒來幾度。

醉扶孤石看飛泉,

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

燈火門前笑語。

釀成千頃稻花香,

夜夜費、一天風露。

- 賞析 -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的超脫、美好的`感情,但寓居鄉下,宏圖難展的沉重與鄉間亮麗美景帶來的閒適交織成爲了一種複雜的感情,也因此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辛棄疾。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

睡來誰共午甌茶。

- 賞析 -

詩的前六句極寫幽靜的景色之美,顯示詩人怡然自得之樂。但結聯陡然一轉,長嘆聲中,一個“老”字,頓興“萬物得時,吾生行休”之嘆。一種寂寞之感,襲上心頭。四顧惘然,無人可訴說。志士空老,報國無成,言念至此,只能悵悵。所以說這首詩在幽情中自有暗恨。陸游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着的個性的閃現,也正是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