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給大一新生的勵志寄語:大學應該如何讀大綱

給大一新生的勵志寄語:大學應該如何讀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過後,眼看迎來了大學新生的開學季,很多同學懷着人生的憧憬,怯生生邁入了久仰卻陌生的校園,緊隨其後的,就是離開父母和中學老師時時管教後真正的獨立生活。但小編以一個大學老師的視角,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很多中國的大學生,因爲沒有真正理解大學的精髓和實質,所以在幾年的大學生活中不知所措,甚至直到大學畢業都未能真正找到感覺。有鑑於此,我願意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想和經驗,供那些即將開啓大學生活的同學們參考。

給大一新生的勵志寄語:大學應該如何讀

我想說的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大學是什麼?二、大學應該怎麼讀?三、大學生活可以怎樣?四、如何在大學階段開啓人生夢想?

一、大學是什麼?

“大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在“傑人觀察”看來,大學的本質就是人生的再起航。如果把大學前的人生,比喻成育秧棚裏的階段,那麼到了大學,人生就算是從秧牀移植到大自然中,真正開始自我修煉、自我汲取、自我成長、自我調節的獨立階段。

很多同學,在大一階段很不適應,主要是因爲突然離開了父母和老師的無縫監管,突然覺得世界豁然開朗卻又方向不明。

這個感覺是很正常的,因爲在大學裏,老師除了給你上課,再也不會像你中學時代那樣無微不至地監管和關心了,在大學老師的眼裏,你已經是一個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

但問題是,很多同學從緊縛狀態突然跌入高度自由空間,確實非常不適應。因此,作爲大學新生,首先需要學會的,就是用計劃來充實無窮的自由空間,這裏的計劃,包括學習計劃,也包括生活計劃、實踐計劃和其它計劃。

很多大一新生,習慣於單純地用高中階段的緊張複習精神來填充大學的全部時光,但多數人會發現這個方式最終半途而廢,爲啥?因爲這不是大學的全部。

“傑人觀察”給同學們的建議是,入學之後,首先需要知道,除了課堂,還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填充自己的生活與時間。聽聽講座、看看博物館、參加一兩個確實感興趣的學生社團、開始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這些都是必須的而且是有益的。

同學們需要知道的是,大學不可能教會你今後人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識,但是,卻能鍛鍊你不斷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而這種不斷學習,包括書本知識學習,更包括實踐的歷練。

二、大學應該怎麼讀?

“大學應該怎麼讀?”這對於很多大一同學來說,真的是很迷惘的問題,就此,我想分五個方面來說。

第一 大學第一學年,切忌選課太多,要留下適度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被綁久了的翅膀去舒展舒展。從大一開始,除了上完選課,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三個習慣——到圖書館自習的習慣、就課程中某個方面的問題刨根究底的習慣、聽講座的習慣。

第二 大學的課程,切忌全憑興趣而厚此薄彼,包括政治、哲學、英語、大學語文、法律基礎等公共課在內,其實都有它的價值。比如政治課,就算你不認同其中的理念,但完全可以把它作爲一種培養思辨能力、找準未來批評目標的歷練課程;再比如大學語文,其實和高中語文有很多重疊但也有很多不一樣,大學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對文字的感覺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對於將來做好研究寫好論文打好人文基礎很有好處;又比如法律基礎,只有今後到了實踐中,才知道法律的重要,如果不懂法律,就會缺乏對規則的敬畏;至於英語,就不用說了,未來的考研、出國、職場競爭乃至知識汲取,都離不開英語的超強能力。

就此問題,我想特別多說幾句:同學們一定要相信,大學的每門課程,都是高校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後科學設置好的有機構成,不管任何的偏科,其實都是不好的。學生要真正做好平衡上進,纔會在將來找到更好的發展動力。

第三 圖書館是大學生最應該停留的地方,但現在圖書館對於大學生的功能異化成了“自習室”,這是很可悲的事情。因爲圖書館真正的功能,就是供學生在其中查閱資料、閱讀經典、深度理解知識。

提到閱讀經典,有必要多說兩句。長期以來,中國大學生習慣於掌握教科書上的知識,其實,教科書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水平又最沒水平的書籍。說它有水平,是它能帶領一個人走入相關學科的大門,引領你懂得這門知識基礎的架構和概念;但說它最沒水平,是因爲這些書往往都是讓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讀完一本教科書,上完一門課,就是懂得了一些皮毛,而真正要理解透,就需要就其中的某個問題去圖書館查找細讀專門著作,把一個問題弄懂弄透。

“傑人觀察”注意到,其實到了大學一畢業,很多學生最後悔的、最遺憾的,就是對學校圖書館的應用太少。希望大一的`同學們從第一學年開始,就真正去發揮圖書館的作用。

第四 學校的學術講座,尤其是名校的學術講座,應該成爲大學生最熱捧的場所。一個大學新生到了某個城市,就算是自己的學校不怎麼出名,那麼這個城市通常也會有其它高校,這些高校的講座,經常會請來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相關領域學者,給大家講解最前沿的動態和最鮮活的思想。

如果同學們能夠及時瞭解各高校的學術講座信息,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聽講座,你會覺得越聽越上癮。久而久之,你就能對相關領域的全球動態和最深入之處掌握更多,也就自然有了高人一籌的感覺。

當然,聽講座要有選擇,切忌什麼講座都去聽。比如現在有些高校,也會請一些無聊的人去講諸如“成功學”之類的僞命題,千萬不要去爲這些東西浪費時間,而要真正就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問題選擇講座去聽。

第五 作爲大學生,要勇於和善於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回答老師的問題。對於大學老師來說,雖然平時沒太多時間和學生互動,但在課堂上,特別渴望和欣賞那些積極答問和提問的學生出現。

事實上,一個學生要真正能做到積極答問和提問,就必然要提前預習,把相關的教科書內容預先瀏覽並提煉出疑問。這樣,在課堂上就能有的放矢提問或者自信地答問。這種習慣一旦養成,會讓一個人在學習中終生受益。

三、大學生活可以怎樣?

“大學生活可以怎樣?”這看起來是個很傻的問題,其實蘊涵了深刻的道理。大學生活,可以是豐富多彩的,也可以是苦行僧式的,但不管怎樣,大學生活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大學裏,每個同學不一定要保持成績排名前列,但必須要讓自己不缺失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每個同學不一定要凡事順利,但必須要有對未來的自信和解決問題的希望。

大學生活,也要注意作息的規律,很多大學生常年熬夜,或讀書,或看電影,或玩遊戲。殊不知,不規律作息,是對生命的糟踐和浪費。現在年輕,不能感受到熬夜的害處,等到能感受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同學們要知道,父母生下自己並養大到今天,很不容易,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夠平安健康。所以,在離開父母的日子裏,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注意有規律的作息,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和報恩。

大學生活,不僅包括學習和吃穿住行,也包括感情生活。大學生到了18歲,情竇初開或者談戀愛很正常,但切忌爲了隨大流或面子而談戀愛。

一場真正的愛情,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應該是教會雙方學會如何尊重人、如何對他人負責、如何培養更多對未來希望的情感冶煉過程。如果把對方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就會走入感情的死衚衕或者陰晦的天空。

大學生還要知道,作爲一個成年人,適當參加學生活動,也是生活的必需,但是,切忌各種協會都參加,那樣會搞得自己很累。

大學生必須懂得,當學生幹部並非必選項,官本位思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但千萬不要以爲學生幹部也是“當官”。不必用社會庸俗心態去追求當學生幹部,而是要順其自然。如果某天你覺得自己有興趣、有能力、有時間去爲同學們服務,那麼就可以去當學生幹部了,否則,還不如好好呆着讀書。

大學生活,還包括假期的旅行。雖說“走萬里路讀萬卷書”,但實際上,旅行也不能太多太濫。可以選擇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地方,有計劃地去走走。到一個地方,切忌只爲了拍照留念,要學會在旅行前搜索資料,瞭解那裏的歷史、人文、地理、氣象和各種特別的地方,然後有的放矢讓自己去發現和發掘。

在“傑人觀察”看來,大學生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仁者愛人”之習慣。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可以做義工的地方,比如圖書館、敬老院、兒童福利院、殘疾人服務場所,可以考慮一個學期去做一兩次義工,真正理解弱勢羣體的不容易。再不濟,我們在火車站候車時,注意觀察那些躺在地上的民工,或者拖兒帶女的母親,深切體會到人民生活的艱難,這個很重要。

四、如何開啓人生夢想?

“如何開啓人生夢想?”對於大學新生而言,夢想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啓,並向着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方向發展,但不管怎樣,我覺得所有的夢想,都應該植根於人性和人權。

這裏所說的人性,包括追求公平之心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大學,很多同學會面臨很多誘惑與迷惑,比如,在大學,有人會鼓動部分同學去充當“告密者”,對此,每個同學都要警惕,因爲這個世界上,任何告密都是違反人性的,也沒有好結果。一個告密者的人格,必然是猥瑣的。

再比如,我們要學會每天看看新聞,特別是要在市場化媒體中和網絡媒體中去看到各種不同面貌的新聞,並由此去深入思考,探尋真相,學會質疑。

對於很多中國孩子來說,他們深受傳統文化教育,內心認同於“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和不擇手段競爭的習慣,實際上,這是很不符合現代文明準則的。當代文明的基本標準,就是鼓勵每個人自由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對他人權益的尊重,同時,也要避免“官本位思想”,同學們須知,做好一個方面的專業人才,其實就是人生最大價值的實現。

不管怎樣,夢想是每個大學新生最激動人心的思緒,在新生活大幕開啓之際,祝福每個同學都能夠得到自由而準確的發揮,在新的人生舞臺中找到自己準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