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大學是什麼?一個大學生的深刻感悟,值得看大綱

大學是什麼?一個大學生的深刻感悟,值得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在你們眼裏,大學是什麼?什麼樣的大學纔是你心中大學的樣子?你大學裏經歷過的那些事情,有沒有教會你什麼?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一個大學生的感悟:

大學是什麼?一個大學生的深刻感悟,值得看

父母送我去大學報到,臨走的時候,我媽來和我告別,我問我爸呢,我媽說“你爸怕你哭,就沒來。”大二暑假我回家,我媽無意中說:“其實你爸當時就在馬路對面。你轉身進學校,你爸就哭了。”

於是,我懂了,在成長面前,老爸也是脆弱的。

大學報到,我母親陪同,鋪牀、買用品。我有個室友,自己在那邊鋪牀,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自己來報到的,我很佩服他,也很佩服父母這麼放得開孩子,自愧不如。又一次吃飯,我和這個室友說,我很佩服你自己來學校。他說:“你羨慕我獨立,我羨慕你身邊很溫暖。”

然後,我懂得,當我看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看我,爲何我要忽略自己?

大學前我和同桌上課掰過手,掐過腿。現在我每節課的旁邊都是不同的面孔,打了招呼,下課卻忘記了這張臉。

於是,我聽懂了《同桌的你》。

大一的時候有一次肚子痛,給媽媽打電話訴苦;大二的`時候一個同學不小心碰破了頭,我後來問他你媽知道麼,他說沒告訴,怕她擔心。

於是,我懂了,我的痛哭會被距離放大,千里之外,媽媽比我更痛苦。

大一下學期的時候給媽媽打電話,有段時間她沒說幾句就放了電話,她說她在忙。寒假回家的時候我爸告訴我,其實媽媽那段時間正在住院,半個月裏,每次接我電話之前,她就叫病房裏的人不要說話,也不敢和我聊很長時間,怕露餡。

於是,我懂得,有時候隱瞞,也是一種愛。

高中之前,自己只管學習,髒衣服一扔有人洗,餓了張嘴有飯吃。那時候我還嫌衣服少,飯不好吃。上了大學,看着牀底下塞得一坨坨的髒衣服,捶了捶腰只能繼續一件一件的洗。盯着食堂的飯菜,嘆了嘆氣,只能硬着頭皮放下嚥。

於是,懂了,以爲平平常常的東西,等自己完全承擔了,就覺得不那麼容易了。

高中時候上課偷摸看個青年文摘、當代歌壇,愜意的不得了。一邊看着小說,一邊提防着老師,看的也不亦樂乎。上了大學,偶然一次經過報亭,買了本青年文摘,給了老闆三塊,老闆說三塊五。我問什麼時候漲價了,老闆說漲了有一年多了。我才發現,大學之後,再沒買過青年文摘。

於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樂我們慢慢忘記了?

學校開學很早,基本過年之後過不了十五就要上學。今年正月十五,和爺爺視頻。我說:爺爺,你看你大孫子都長這麼多鬍子了。我不知爺爺聽見沒有,他就在那邊笑,我卻在這邊哭了。

於是我懂得,時間和距離向前延伸,最終會失去什麼,所以要珍惜。

以前爲了賴一會牀,想出各種理由推脫,頭暈、鼻塞,但請假條落款都是我本人的名字。上了大學之後不用理由,想睡就睡,點名讓別人頂替喊一聲,弄到最後,把自己的人都弄丟了。

於是,明白了,擔當啊,越來越不敢。

高中的時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堅持一下,到時候考個大學上上就得了!大學了,看着自己的專業,看看以前的同學考研的考研,獎學金的獎學金,然後開始罵自己,當初怎麼不再多堅持一下。

於是,懂得了,人的確有無限的潛力,如果以現狀看從前。

上大學前,在親戚的幫助下,看病可以走關係找好醫生,上學可以走後門進好班,去哪裏父母和朋友打個照顧就能得到照顧。大學後父母幫不到我,去哪裏不僅要排隊,還要被強行插隊。

於是,就懂了,常常自以爲是,不重視父母,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

以前學習,一學期一本書,然後還要好好保管,高考前還要重新看。書裏的內容多年後翻看,還會有回憶。大學之後,一學期一本書,用過之後就扔下,想想自己學過的書是什麼樣封面,沒有什麼印象。準備考研重新看的時候,感覺怎麼都是新書。

於是,就懂得了,有時候,重複讓人踏實,新鮮反而讓人無感。

硬着頭皮進大學學經濟,雖然在別人看來我這個學校的經濟有多麼多麼牛,其實冷暖自知。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想考研,成績不行想轉專業,轉專業未果準備考公務員,公務員考試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黑,於是準備CPA。開始我想環遊世界,後來想賺大錢,後來想有穩定的工作,再後來希望順利找到工作。我的夢想在越來越萎縮,卻被認爲越來越實際、務實。

於是,我懂了,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我們都是從夢想趨向於現實的以至於越來越偏離,等現實滿足了,再看夢想,已經遠得看不到了。

大學之前,談戀愛要偷偷摸摸的,遮遮掩掩,不能見光。大學之後,單身的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不能見光。

於是,我懂了,有時候,合理不合理只是一線之隔。

高中的時候給老師起外號,私下裏同學都這麼叫。大學了,想給老師起外號,卻發現根本不知道老師名字。

於是,懂了,有些幼稚的遊戲,已經玩不下去了。

高中的時候能跑能跳都得憋着,能說會唱都得忍着,高考只考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籠包子,看上去一樣。大學裏,玩的就是素質,有特長就能獨當一面,雖然進來的時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個包子褶兒多,哪個包子長得像漢堡,拼個性。

於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關鍵時刻還是得有一特長。

高中的時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齡大的就叫我小弟,年齡小的就叫我哥哥。大學沒校服,地鐵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大哥,初中生還喊我叔叔,還得硬着頭皮答應。

於是,懂了,實質上,我們早就不是孩子了。

高中時候看只看本地天氣預報。大學了看兩個天氣預報除了所在的城市,總也不忘看看家裏的天氣。

於是,懂得了,走得再遠,還是掛念那個不怎麼繁華的家鄉

大學就是學會面對爸媽一點點老了,我們長大了,以爲是SomeBody的自己變成了NoBody也可以接受了。

大一,時間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安排;

大二,煩惱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處理;

大三,事情好多,多到不知道怎麼應付;

轉眼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回首,發現回憶很多,

再回首,發現失落更多。

韶光易逝,勸君珍惜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