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有關端午節週記錦集九篇

有關端午節週記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一週的時間,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週記。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週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端午節週記錦集九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今天是端午,我在雲龍鎮的小橋下看賽龍舟。

那裏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廣場上各種民俗活動正在進行着,有大頭和尚、舞龍、舞獅,還有各種各樣的手工香袋,真是漂亮極了。裁判一聲令下,兩條龍舟開始劃了,船員們拿着長長的船槳使勁地劃呀劃呀……四周濺起了一朵朵美麗的.浪花,比賽非常精彩。

端午節週記 篇2

端午吃糉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裏,準備明天包糉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牀,聞見廚房裏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糉子。我先在糯米堆裏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後在水盆裏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捆到後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爲什麼要包糉子?外婆說:“包糉子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裏扔,不讓江裏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吃糉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糉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爲民族的和諧。

端午節週記 篇3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霄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非常熱鬧,吃得東西也非常多。因爲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重五‘節。我網上查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發現在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鴨蛋黃、黃豆色的糉子……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最愛吃糉子。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一大鍋三角形的`糉子,可香啦!吃糉子包種子都是有講究的,包得不好,吃起來不香,裏面的調料也是很有講究的噢,糉子的配料有很多種,有蛋黃糉、栗子糉、大肉糉等等,我最喜歡的是大肉糉。包種子需要的材料有:糉葉、糯米、五花肉,細繩。記得有一年端午節,奶奶剛煮熟一大鍋糉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就吃,因爲那金燦燦的糉子實在是太誘人了,可實在是太燙了,被奶奶阻止了,好不容易纔等到吃糉子的時間,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傳說中屈原投汩羅江自盡,百姓爲了紀念民族英雄,都來到江上,投入糉子,還倒入黃酒,孩子止水怪吃掉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吃糉子的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每年我都會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的日子,因爲我可以吃到香香的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4

今天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想想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端午節。

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神奇的由來呢!傳說中,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跳河後,大家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往河裏丟糉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當然,我們昨天晚上就買了糉子回家凍着,準備今天吃,有豬肉餡的.,紅棗餡的,板栗餡的,想想就讓人直流口水。今天一大早,我起了牀,偷偷地把糉子放在爐子裏蒸,因爲實在忍不住開始吃了。

到了中午,媽媽帶我們全家人到風光帶那邊去看龍舟比賽。我們坐小車去時,已經有很多人在岸邊了,我們好不容易找了個位子,卻發現選手們還在做準備,我去買了兩瓶飲料早早的站在岸邊等待着。

開始了,開始了!有三隊龍舟隊,分爲“紅”“黃”“白”。船上也有三種“不同”的人,分別是“指揮員”、“擂鼓員”、“划船員”。三隊劃得都很快,幾乎是一樣的速度。我知道,這次比賽比的並不是速度,只要你們用心做這件事。他們雖然出了很多汗,可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

到了晚上,水面上微波粼粼,別提多好看了。我們租了輛快艇,小孩10元,大人20元,只有我和媽媽一起上船。剛開始坐上去時,船搖搖晃晃的,彷彿隨時都會掉下去。途中,我們了好幾個彎,似乎每一次,都會把你甩出去,還好被甩出去也沒事,因爲我們穿了救身衣。上了岸,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晃動。我對爸爸說:“大刺激了。”,爸爸卻不屑道:“我還去過鬼屋,玩過海盜船呢。”

……

原來端午節可以這樣過,如果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啦!

端午節週記 篇5

農曆五月初六就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糉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着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此時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此時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就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衆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龍船,迎着洶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羣衆。

據說,賽龍舟就是爲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就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爲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爲中華民族的霸王,此時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就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汨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此時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端午節週記 篇6

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糉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鹹味的。糉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糉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說龍舟比賽是爲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傷心,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纔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二、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屈原的人,他從小就愛國,有一次,他爲了他的國家,就跳了江,人們爲了不讓魚吃了他的屍體,就每年的這天把糉子、綠豆糕扔到河裏,所以現在我們一到端午節就吃糉子、綠豆糕的習俗。

今天我就提前過了端午節,我在這一天可開心了,我先回爺爺家去送糉子,說節日快樂,然後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香包。接着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塊去吃飯,我吃的可香了,我們點了蝦、牛肉等等。

最後我們又到旁邊的超市去買東西,買完東西回來到了家裏,過了一會我突然看到天上烏雲滾滾,緊接着狂風大作,雷雨交加,這是太陽也出現了,原來這是太陽雨,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太陽雨。哇!我沒有想到,竟然出現了兩道彩虹,有淡顏色的,還有深顏色的,淡顏色套着深顏色,而且,蔚藍天空飄着朵朵白雲,白雲一會兒變成棉花糖,一會兒變成天空的樓梯,一會兒它還像桃心泡泡,太漂亮了,我一直窗戶邊觀察,都不想離開。

雖然今天沒有吃綠豆糕、糉子,但是提前過的端午節真的很快樂,要是真的端午節到了,吃了糉子和綠豆糕,那不是就更快了了麼!

三、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在忙着整理東西。我無憂無慮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想:端午節到了,我要幹嘛呢?忽然我想了起來,連忙跑到爸爸身邊說:“爸爸端午節是不是要到外婆家?”“是的。爸爸回答道。爸爸又說:”兒子,我們中午就出發,好嗎?“我開心的回答:”非常好。“

一到那,”外婆——“我甜甜的叫着。外婆笑呵呵的出來迎接我們:”哦,我的乖外孫來了。“我跑進房子就聞到糉子的香味,當我伸手去拿的糉子的時候,被媽媽叫住了,”小心燙,先去洗手再來吃。“我連忙去洗手間,打開水龍頭,洗好了。我出來拿起一個大大的糉子,剝開一條長長的葉子。然後把剝好的糉子放進碗裏面,一股香氣飄進我的鼻子裏,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外婆看見,連忙叫我慢慢吃,小心別噎着。外婆又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了這頓晚飯,我又問:”端午節位什麼都要吃糉子呢?“”因爲古時候有個偉大詩人,叫屈原的人死了,正好在端午節,大家爲了紀念他,所以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吃的、、、、、、“爸爸回答說。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最後我想對屈原說:”你真讓我佩服、、、、、、“

四、

今天是五月初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懷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這天,孩子們都佩戴香袋,傳說有辟邪驅瘟的意思,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們把艾草和菖蒲插在窗戶、門上,起到殺蟲滅菌、淨化空氣的作用,也可以當中藥。

別的地方還有划龍舟的習俗,我們舟山有包糉子、吃糉子的習俗。我們家也比例外。包糉子啦!奶奶把泡好的米撈出來,再把筍的葉子放在桌上。東西準備齊全了,奶奶、媽媽、我開始包了。我在奶奶指導下,把筍葉折成漏斗狀,在放上幾調羹米,然後封口,最後綁上線。包完了糉子,再把糉子放在大鍋裏,爺爺開始燒起火來,我在一旁着急地等待着。過了很長時間,糉子的香味飄了出來。“啊,終於熟了!”我大叫起來,奶奶把煮熟的糉子端到桌子上,我忙找到了肉糉,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我愛吃糉子,我愛端午節。

五、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到我到外婆家過節。

到了外婆家,媽媽告訴我今天過節所以隨便玩。聽到媽媽的話,我便開心的和表哥玩起了電腦。

玩了一會兒,我們邊吃飯了。飯菜真多,有二十多樣菜,還少不了糉子。

吃過飯,我便和表哥玩了一會兒,我們變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六、

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午日節,或是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我們端午節都會吃糉子,包糉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風俗習慣了。

那你知道,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嗎?這時,你心裏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吧!那我就向大家說一說吧!據說,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叫屈原的大詩人,他非常的聰明,不幸的是,屈原被那些大壞人給逼死的,屈原就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入了江裏,老百姓知道了,就划着船去四處尋找屈原的屍體,爲了不傷害他的屍體,人們就包糉子投進江裏餵魚蝦。所以,以前的老百姓就包糉子,扔糉子,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現在,已經變成了吃糉子的習慣了,不過,現在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也快了,都不包糉子了,都去超市買了。當然,還少不了賽龍舟啦!每年這時候,江邊可熱鬧了,參賽的人是那麼精神抖擻呀!江的兩岸都站滿了看龍舟的人,他們充滿着歡聲笑語,真的是很熱鬧!

你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多麼有趣啊!我們還要去了解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週記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划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汨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爲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裏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爲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十分愛吃糉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十分深刻。

端午節週記 篇8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將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糉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糉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老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老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週記 篇9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爲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爲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見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裏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衆,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爲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裏更緊張了,拿着小國旗的手心裏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着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着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爲能來這裏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