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八篇大綱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八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週又過去了,這一小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週記裏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清明節週記範文八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又是清明節了。這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爲爸爸、媽媽還有大爺、二大爺要帶我去給爺爺掃墓。

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味道。天空格外明朗,空氣格外清新,遠不是城市中灰灰的天、污濁的味。藍藍的天空中掛着幾片白雲,白雲下面是起伏的山包,雖然是土山,但城市公園裏的假山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山上一棵棵野樹生長在懸崖的土裏,頑強地把枝條向上伸展着。各種花草在春風的呼喚下漸漸甦醒了,彷彿在向咱們報道春的來臨。來到這裏,您能感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上山了,剛纔欣賞春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爺爺的墳在最高的山頂上。對着爺爺的墳,我暗暗對自己說:“爺爺,雖然您不在了,看不到我成長了,但是我一定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爺爺墳頭的柳枝輕輕搖擺着,我想那是爺爺明白了我給他下的決心。

祭拜完畢後,咱們原路返回了家中。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便就是多雨的季節,距清明還有幾天,那雨早就瀟瀟灑灑地下了。帶着暮春的寒意,奔過了榕樹林,掠過了芭蕉樹,澆透了我的心,愁緒也如這雨絲一樣悠長悠長。

迷濛中,我彷彿看見帶雨的桂東山水,山水間沿着泥濘小路蹣跚的人們。這時他們都提着祭品通往自家祖宗的墓地去祭祀逝去的先人。我又彷彿看見了爺爺永遠歸宿的那坯黃土陵。黃土陵上隔年的殘枝敗葉在風雨中搖曳,父親跪在青石碑前,點上了香燭,閃閃的燭光映照在父親那佈滿皺紋的臉上,我分明看見父親那花白的雙鬢,還有和着雨水飄落的淚珠。

對爺爺來說,常年漂泊在外的父親似乎就是個“不孝”之子。爺爺病危的時候,常常掂念着父親,直到臨終前,還抓着我的手問:你爸回來了沒有?那時,父親正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

父親沒有趕上爺爺出殯,應對那一堆饅頭似的黃土陵,怎樣也想不通,病魔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就奪去了爺爺的生命。爺爺那不能瞑目的遺容,讓父親深深自責。但我清楚,爺爺也就是了解父親爲了藝術和生活而奔波的`苦衷;所以,在爺爺病重的時候,還不讓我們把他的病況告訴父親,儘管他也掛念着父親。

爺爺去逝已經好幾年了,我也在南方流浪了好幾年了。每當多雨的清明節時,心中便會莫名的惆悵。前些時候,父親在電話中說,他已經戴上了老花鏡,而且有些神經衰弱,夜間睡不好,正在治療,勿念。我驀然覺得父親也真的老了,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可我卻常年流浪在外,尋找那些可能本來就不屬於我的夢。

雨越下越密了,天地間一片迷茫,雨聲中傳來了一陣陣杜鵑的啼叫:行不得也麼哥……不如歸去……

清明節週記 篇3

春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浮動的陽光都躲在了雲層之後,默默地等待雨水的降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從小學至現在,都不曾忘記過,因爲我們不曾忘記生活在過去的我們的親人,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現實。

我們跟隨着着大人們的隊伍上了山,山裏的泥土黏黏地如泡泡糖般粘在套靴上,進而將我們踩過的痕跡留在了小路上。來到舅舅的墓前,我對他的記憶只是小時,隨着歲月的流逝,現在我都對他的模樣不太記得。

大人們燒了紙錢,我也拜了拜,希望他在天堂能享樂,快樂地活着,希望他能跟我們一樣,看到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達以及國家的發展。祖爺爺跟祖奶奶我甚至是一面都沒見着,他們那一輩兒生活也挺不容易的,那一個時候應該是有戰亂的吧,還得養育兒女,我真想的好像電視劇裏面帶一束花送給你們,讓你們永駐美麗的容顏,歡歡樂樂,長長久久地互相陪伴着度過這寂寞的一年四季。墓的旁邊長了幾棵蕨,他們也在無時不刻地陪伴着你們。

天氣依舊是陰沉沉的,驀地,雨漸漸變得小了,綿綿細雨輕輕地打在墓碑上,我把傘往墓那邊靠了靠,想爲他們遮遮雨,媽媽的呼喚聲將我拉回了現實,我望着墓碑然後轉身漸行漸遠。

土黃的泥土在我褲腳上綻開了一朵花,似乎在詮釋着剛剛發生的一切讓人悲痛的事情。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們都要關愛我們的親人,我們爲他們所做的,遠遠不及他們爲我們所付出的。

清明節週記 篇4

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古時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爲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爲禁火稱“寒食”,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爲一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傳統。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人坐車去老家祭奠——去世的祖祖。

終於到了祖祖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爲在“九泉之下”的祖祖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祖祖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祖祖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祖祖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祖祖你“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清明節週記 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在回家鄉的途中,煙雨濛濛,當回到家鄉時,卻沒有雨了。

我們進了磨刀嶺,上山路上蜿蜒曲折,路左彎右彎,都是斜坡。到了山頂,看見了祖先們的墳頭。我們先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地描新一遍,然後我們祭拜祖先,端上金豬等美味的食物。大家燒紙幣,並請求祖先保佑我們。最後,我們放了鞭炮,表示對祖先們的尊敬。太爺、伯爺,你們“走”的那麼早,我都沒有見過你們,你們就離開了我們大家,在九泉之下,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

爺爺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束,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爺、伯爺的墓前。花束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束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住了花。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這是一個春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裏,對生命有一個新的認識。

清明節週記 篇6

今年的清明小長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浙江桐廬,來到美麗的富春江。

富春江的水真靜啊!靜的好像一塊翠玉,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一顆小的石子掉進水中立刻激起一圈圈波紋。輪船急速駛去,螺旋槳涌起的水,一會高一會低,彷彿好像沙漠裏的沙子,一會兒陷下去,一會兒涌上來。富春江的水真綠呀!綠得好像無瑕的翡翠,小船兒盪漾在江上,就如盪漾在綠色的草原上,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週圍的山,真好像起進了仙境。

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富春江的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連綿不斷。你瞧,那座山高得似乎穿破雲層。如果站在山頂上,向下俯視輪船就變成了火柴,輪上的人變成了小螞蟻。富春江的水真青呀!林海呼嘯,一陣風吹來樹林如大海一般激起波浪。在山上,有很多幾百年的古樹。

富春江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清明節週記 篇7

昨天,是清明節,我爸爸帶着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裏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幹什麼?”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着一大把紙錢,我爸爸拿着一盒蠟燭、媽媽拿着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我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裏,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週記 篇8

下一週的星期一,就是清明節了,我也很高興,我心想,下一週是清明節,一定會放幾天假的,一想到放假這個詞,我就更加高興了。因爲,放假的時候,我可以多玩一會兒,每天早上還可以睡懶覺,嘻嘻!哈哈! 果然,我猜的沒有錯,張老師說,星期一確實要放假哩!其實,我是很喜歡放假的。哦!還有,清明節可是要上墳的,爸爸就說了,他要回老家上墳的。我還知道,這次上墳是給爺爺的,可不是別人的呀!於是爸爸就叫媽媽星期一送我上學,因爲,爸爸在星期一的時候就要走了。我這次還真的有點擔心媽媽送我上學會不會遲到,咳,我猜也猜不出來,只能等待星期一的到來了。我也很想上墳,可是,爸爸卻不讓我去。我的心裏真有些癢癢了,我回憶了一下,我以前上墳過一次,我還記得,我搬了一個大銀子,其他人還有我的哥哥、爸爸、大伯、姑姑…… 這一次我上不了墳,但是,我下次一定要上墳。一定要的,一定、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