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徵文》讀後感7篇

《徵文》讀後感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徵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徵文》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徵文》讀後感7篇

《徵文》讀後感1

書中的姚果粒是一個土土的小女孩,因爲家中有一個超級巧克力癮君子的老媽,使她對錢超級敏感,她使勁抓着媽媽在加油站賺來的少少的工資精打細算過日子。一天她發現家裏的小貓豆沙遇見了一隻和他一模一樣的小貓!過了不久,一個自稱怪咖叔叔的大叔帶果粒見到了長的和果粒一模一樣的小女孩!那個女孩名叫藍泰格,她雖然和果粒一模一樣,但她家很有錢,她的媽媽是高挑漂亮的時裝女魔頭,泰格的打扮也時髦漂亮,和果粒最不一樣的就是泰格的爸爸在他身邊!而果粒的爸爸總是在媽媽的幻想語言中出現:高挑的、英俊的、瀟灑的……

兩個外表一樣內容想法的女孩相遇後開始是互相討厭、互相咒罵。但時間一長,她們就冒出了許多的有趣主意,最後兩個女孩決定互相交換。這一交換遊戲讓她們來到了彼此的家,這一來,就不得了啦,他們都都不想回去了!因爲泰格喜歡上了活潑開朗的果粒的媽媽別丹心,而果粒也喜歡上了溫柔體貼的泰格爸爸。

交換遊戲讓她們之間又多了許多感情:互相嫉妒,互相生氣,互相體諒。而且他們也慢慢喜歡上了對方。

可是,終究還是被發現了,與此同時,有一個重大祕密出現了:果粒是別丹心領養的女孩子!別擔心沒有結過婚,所謂的爸爸,是她一個偶像罷了。但果粒沒有怨恨她,果粒反而很感激別丹心把自己領回來享受媽媽的愛。泰格一家興致勃勃的和怪咖叔叔去尋找沒有有血緣的“雙胞胎”。果粒和別丹心和泰格一家看望了一對“雙胞胎”奶奶,聽到了許多有趣的事。

泰格和果粒有過嫉妒,有過陌生,有過討厭,但她們都會爲對方辯解和體諒對方,他們都是從心裏喜歡彼此的。她們也明白並不是誰都能遇見另一個自己的。

《徵文》讀後感2

讀完《我是90後》這本書以後,讓我深受啓發和感動。

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識: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俗話說“團結就是勝利”。創新學習,敢於競爭”。“信息處理,我們是能手”。“未來小領袖”。保護環境,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阻止森林面積減少。不可缺的品質:“自信,堅韌,無私,敬業,寬容”等,書裏還介紹了很多90後小朋友們的故事。這本書內容真豐富,哲理真深刻!

這麼多的知識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珍惜生命裏《永不停跳的舞步》一文,愛跳舞的李月小女孩在四川大地震中爲了挽救生命截去了左腿。其實,生命是多麼的寶貴!只要有了生命,纔有競爭和拼搏。有了生命,纔有希望和理想。她沒有被面前的困難嚇倒,經過一場災難,她的舞蹈夢沒有屈服於殘酷的命運,反而使她更堅強,奮勇拼搏。一隻“永不停跳的舞鞋”終於出現在2008的殘奧會上,一隻改變生活的殘腿,一張感動世界的笑臉。你看,這又是多麼的偉大呀!

如今,我們許多小孩子都已經成了家裏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一點小事受不了。有一次,天連續下雨,我不小心滑一跤,右手往後一撐,骨折了,當時的我就哇哇大哭,多不堅強!媽媽帶我上醫院治療,我怕疼,不給醫生檢查,甚至還邊哭邊逃,多難爲情!骨折後,爲了治療它,我不寫字,不運動,不參加各種活動,也是一個殘疾人嗎?還有一隻手有何用?直到現在我讀了《永不停跳的舞步》的一文,才明白: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意志堅強,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90後的他們是多麼的優秀,我有他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也是90後,但沒有那麼優秀,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我還要努力!我還要好好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撐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爲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而效力。

《徵文》讀後感3

這個學期開始,我們每天都讀《中華經典誦讀》,讀時,引發了我很多思索。 “道可道也,無恆道也。”,以這樣開始,卻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這是什麼意思啊?”宣傳片看完後,同學們紛紛說。這樣乍一聽,真是不懂。這其實是《道德經》中的一段話。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被稱爲經典的書,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經》,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還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論語》等等,古代人經常以這些書爲聖賢之書,學習它,感悟它,從而知曉了人世間的道理,獲得了內心的平靜。

而今天,人們大多從小說中獲取感悟,而把古代的聖賢之書視爲一種“老舊”的觀念,現代人已不需要這種所謂的“聖賢”來爲人們指引方向。

但是,人們的精神特別需要這類書,經典誦讀可以培養學生的習慣。比如《弟子規》可以學習古代聖賢的品質,更加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爲,逐漸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要對長輩有禮貌。我閱讀《詩經》時,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彙,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詩。那麼和諧,那麼執著,那麼崇高,那麼聖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經典誦讀也可以放鬆學生學習的疲乏,當閱讀《桃花源記》時,我看到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描繪出一幅恬淡的風景,讓人神往。而現在的人,每天都在操勞之中度過,最好的享受就是看一看小說,來撫慰疲憊的心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鬆心情,像古人一樣閱讀經典,獲得自己的`平靜呢?

《徵文》讀後感4

寒假期間,我讀了著名女作家冰心的《小桔燈》。故事講述的是在戰爭期間,歌樂山中一位小姑娘面對苦難所表現出的鎮定、勇敢和樂觀的精神。

儘管我們今天無法感受到那個年代人的生活,但是書中那個小姑娘卻令我非常敬佩。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兒,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脣,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她在漆黑的夜晚獨自一人爬山,到鄉公所樓上打電話給媽媽請大夫。讀到這裏,我只是覺得她很可憐。但當後來知道她的家庭情況時,我心中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她是那麼鎮定、那麼勇敢,小小的年紀就知道如何照顧重病的媽媽,獨自支撐起那個窮困潦倒的家。

在讀到小姑娘笑眯眯地回答作者說:“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時,我的心被震撼了,鼻子裏一陣酸楚,眼睛也有些溼潤。年夜飯就吃紅薯稀飯!她還有心情製作一盞溫馨可愛的小桔燈,而且堅信“我爸爸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媽媽就會好了,一定!”最後她還安慰別人說:“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這是一位多麼堅強、多麼了不起的小姑娘啊!自己家裏這麼不幸,可她卻始終充滿着樂觀的精神。

與小姑娘相比,我很慚愧。雖然我還不懂什麼是戰爭、什麼是革命,可《小桔燈》已經深刻給我上了人生的一堂課。我要從此告別嬌生慣養和膽小懦弱,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積極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努力學習知識,長大後貢獻社會,讓每個小朋友都能擁有美滿的家庭,讓大家都能過上快樂的幸福生活。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位小姑娘的笑容,還有那盞小桔燈發出的朦朧的桔紅色的光。

《徵文》讀後感5

永久地守候着這高牆深院,歲月在她的額頭刻下一道道皺紋,生活的負擔壓彎了她的腰,渾濁的淚水一次又一次地漫溼她的臉頰,她的心支離破碎了……

——題記

陰霾的天空中幾隻黑鴉掠過——風,撕破她的衣衫,雨,肆無忌憚地打着。

母親衣衫襤褸,頭髮蓬亂,身體緊貼着一堵又髒又冷的牆,日日夜夜守在那裏——這堵牆的裏面,是她那不孝的女兒,牆的上端,幾個醒目的大字一次次撕碎母親的心——第二監獄。

風,更猛烈了。母親除了女兒,什麼都沒有了,她一天天地消瘦、憔悴。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個日子,母親蜷在那冰冷的牆角感受着她的悽慘人生,品嚐着沒有結出希望的苦果,爲着女兒,她勉強地活着……

日子就這樣過去。不知是哪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母親閉上了她那雙迷茫的眼睛,上帝終於還是把這個可憐的人兒帶走了。

愛的守候,愛的追尋,愛的執着,使我淚流滿面。我又何嘗不是呢?

在那一個個煙雨濛濛的下午,母親哪次不是撐着雨傘在街頭等候、眺望呢?在那一個個考砸的晚上,母親哪次不是在我偷偷嗚咽的時候送來溫馨的鼓勵呢?在那一個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母親哪次不是準備好豐盛的早餐呢?

我哭了,這是愛的守候啊!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無攔的天空下的廕庇?”

在這個時候,我寫下了一首詩,雖然文字平凡,可這是我對母親的愛與文中母親的讚美:蓬亂的頭髮/襤褸的衣衫/她的淚水交織在雨水裏/她的心兒已碎零/上蒼爲她演出了這樣一場悲劇/可憐的人兒/誰來幫助她/我在天堂間/尋找她美麗的影子……

母親!你給了我愛的守候,我要用我的這顆心、這單薄的身子,爲你遮風擋雨,爲你踏平一路的羈絆,爲你守候,爲你喝彩!

《徵文》讀後感6

熟知本書作者查爾斯·狄更斯的讀者應當知道,他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不錯,這本書,正是如此。

作者寫這本書時,由於受一八四八年工人運動影響,都現實的認識和描繪都比曾經深刻。書中,狄更斯通過對一個孤兒的遭遇,揭露了資產階級對和勞動的殘酷剝削,司法界的黑暗腐敗和欺壓人民的社會制度。與此同時,作者也成功塑造了大衛·科波菲爾——這位歷盡艱辛,卻從未倒下的堅強的勞動者形象。

David是個孤兒。上帝對他來說是不公的。然而,他沒有抱怨這生來的逆境。他在從未停止的壓迫中學會了笑對,在貴族一次次的譏諷中找到了堅強。

對於此書,我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印象最深的,便是主人公的面對挫折、面對逆境的頑強。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記得一位名家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們遭遇挫折,實際就像比賽一樣,你被一拳擊倒了,還爬不爬起來?不再爬起來,就永遠的失敗了;再爬起來,就有勝利的希望。

不錯,David最終也沒能成功,沒能做出一番所謂的大事業,但他的堅強,足以讓我驚歎。

記得一句話:“當死神露出他的尖牙對我笑時,我能做的就是報以一笑!”很欣賞作者的風度,也想學着吟一句:當挫折一步步靠近時,我們能做的是操起自信的矛和堅強的盾,勇敢迎上去!是的,自信和堅強是戰勝挫折的有力法寶,怯弱和退縮只能助長挫折的氣焰。試想,一個人還沒有與挫折交鋒就已發抖,又怎麼能戰勝不幸呢?

面對挫折,我們不應過分地沉迷於痛苦失意的陰影中不能自拔;不應整日浸泡在悲傷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不應長期頹廢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要懂得像主人公那樣,遭遇不幸,縮小痛苦,纔是明智的選擇。

遭遇不幸,放大痛苦,只會讓生命暗淡。遭遇挫折,讓微笑去代替痛苦,讓進取去代替沉淪,讓振作去代替失意,不要因爲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美麗的一生。朋友,再一次面對一切不幸,你是否會在心底吶喊:“站直了,別趴下!”?

《徵文》讀後感7

小時候,睡在枕邊,躺在牀上,媽媽總會講一、二個小故事哄我睡覺。令我記憶猶新 的是媽媽講得最認真也是最悲傷的一個故事——《《圓明園的毀滅》》。那時,我還小,不懂“侵略”,“任意毀壞”“洗劫一空”等詞語。我只是一笑了之,然後,便吵着要媽媽講另一個故事。媽媽搖搖頭,長嘆一口氣,隨後說道:“君瑤,你還小,很多事情你還不懂呢!”

直到上五年級了,翻看一本本新書,突然,我的手不由自主停住了,眼睛全神貫注地盯着一篇課文標題——《《圓明園的毀滅》》。我迫不及待地讀完全文,誰知,越讀越憤怒,越讀越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全園佔地面積達350餘公頃,濃縮了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園中還收藏着最珍貴的歷史文物與各種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整整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才修建成,經歷了5個朝代。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最後,強盜們爲了銷燬罪證,竟然放火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三天,熊熊烈火洶涌不斷,天空中到處瀰漫着濃煙。

這幫可惡的強盜,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爲所欲爲,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就這樣毀於一旦了。他們不僅燒燬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還破壞了璀璨的文明,這需要多少人的勞動和汗水啊?!這需要多少中國人民的智慧和結晶啊?!我的心由一潭靜水,忽然間,被一個頑童投入了一塊大石頭,久久不能平息。

從今天開始從此時開始,我定會珍惜每分每秒,好好學習,爲祖國做貢獻,不再讓歷史重演!讓我們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變得更加燦爛!祝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也祝世界從此不再有戰爭,不再有糾紛!讓我們邁出嚮往明天的第一個腳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