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

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清明,是中國農曆24節氣之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它是中國人祭奠祖先的日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歡迎閱讀參考!

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

  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着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後流傳着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着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爲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說,無論家裏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裏,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2020年清明徵文700字2

清明節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這是我在書上看到的一些資料,給大家瞭解一下,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爲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爲同一個節日,成爲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這不,今天一大早,老媽就抱我從牀上把我拽了起來,說要給姥爺去掃墓,沒辦法,禁不住大人們的威逼利誘,我跟着家人來到了一個地方,其實,我的姥爺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過世了,我對他似乎沒有一點印象,但我隱隱約約從姥姥的口中得知他是一個正直的人,累了一輩子,媽媽說要讓老爺好好的休息,在天堂過幸福的日子。

這個地方看起來很大,但我看得出來,這裏有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被砍伐了,沒有一點生機,幾顆死了的老樹無力的傾斜,後來,我小聲的.問問姥姥,說,這個地方也太空曠了吧,難道以前是這個樣子嗎。後來,姥姥說,要給姥爺一個睡覺的好地方,所以,砍了樹,不過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都來砍樹,也就長了現在這個樣子。不過,這樣也好,是個很好的地方。姥姥似乎很傷心,我沒敢再繼續問。

不一會,風變得越來越大,寒風刺骨,果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稀稀疏疏的雨點在土地上消失,似乎在努力配合着我們一家人的心情,可我覺得,這是大自然的哭泣,人們爲了給前輩一個看似美好的地方,卻一點都不注意自己所生活的環境,這是人類即將有可能面對的生活考看,地球只有一個,我覺,雖然給前輩一個安息的好地方是晚輩應盡的責任,但要適度,因爲,前輩們奮鬥了一輩子,不久是爲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地球在哭泣,自然在哭泣,人類如果不好好保護的話,即將的是人類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