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7篇)

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當下社會,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7篇)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從牙牙學語起,第一個會發的音是“媽媽”,第一個會寫的詞是“中華”,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從那時起,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着我們的祖國“媽媽”。人生道路上數個春、夏、秋、冬,我們很慶幸,時時充滿歡樂,處處鋪滿鮮花,老師曾教導我們,只有祖國的富裕和強大,才能使幸福之花永放光華,因此,爲了使我們的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使這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從現在起,必須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爲只有節約,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華;只有節約,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有的同學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爲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爲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後來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戒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並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我國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的山區,經濟比較落後,生活在同學勤儉節約,爲改變自己和家鄉的命運而奮鬥。

隨着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繼承這種精神要從現在做起,古人的話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節約是美德中的最大美德,奢侈是邪惡中的最大邪惡。如果我們從現在起,節約沒一滴水,那麼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沒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小型發電站!那麼,既然節約這麼重要,就讓我們從現在起,爲了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幸福之花用放光華而努力奮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爲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古人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古人又云: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啊!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聖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宋襄公,衣求蔽體,食求果腹。改革變法,鼓勵農桑,而列戰國七雄。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勸婦耕織,掃平北方,縱橫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唐太宗李世民,乘輕騎,住寒宮。減輕徭役,休養生息。纔有貞觀之治,天下爲家的盛世局面恰恰相反,商紂王,釀酒爲池,懸肉爲林。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牧野之戰,倒戈相向,終自焚於露臺。周厲王,窮奢極欲,千金買笑。百姓道路以目,諸侯八方烽起。最後社稷傾覆,暴屍於荒野。唐明皇李隆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終釀成安史之亂,而揮淚馬嵬坡前。正所謂“古往今來無不行,獨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謂“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勤儉節約今安在,以史爲鏡看今天!”

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科學的內涵。通過這次關於“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感受到作爲一名興龍人對於我們這個企業大家庭興衰榮辱的責任。假如我們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以一顆無限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工作,那麼,我們說科學節約不就是偉大的生產力嗎?

當我們節約了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甚至一個紙杯,當這種行爲成爲我們的一種需要、一種習慣、成爲理所當然。我想只有這時作爲興龍人的自豪感纔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大家說,對不對呀?當我們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節約了一分一秒;當我們提高了服務水平,不再吝嗇我們的問候與微笑。只有這時候,我們纔會感受到企業的`堅定步伐與我們自身的發展。大家說,對不對呀?科學節約就像一場競賽,是和自己、和時間,和習慣勢力的競賽。這次以“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爲主題的學習活動,直指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反躬自問,潛移默化。無須大刀闊斧亦能巧奪天工。因爲我們都明白刻進血液裏的纔是制度!

我們相信,只要從我們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從我們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我們的企業必將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今年我們的企業同樣面臨着世界經濟大衰退的考驗,迎接着經濟危機的挑戰。但是隻要我們一分一釐、集腋成裘。我就不相信積跬步不能致千里!我就不相信納細流不能成江海!我就不相信成績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4

大家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永恆的話題。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爲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爲“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裏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裏,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爲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而兩者的實現貴在行動。爲此我校少先隊、團委和學生會將本週定爲我校的節約環保周,希望同學們身體力行,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我剛踏入小學的大門,老師就教我們背誦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約!

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約,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

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裏還亮着電燈;吃完飯,地上到處灑落着米粒;洗完手,

衛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着,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

爲什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

將會帶動社會發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爲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節約型家庭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爲大家作國旗下講話,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隨便問同學們幾個生活上的問題:當你和家人去逛商場,看見你喜歡的鞋在打折,而你這時並不缺鞋穿,你會怎麼做?當你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面對衆多飲料新產品,你是不是毫不猶豫地挑上一大堆?當你的文具已足夠滿足你的需求,你是不是還在與人攀比,追求新奇、時尚?你每年用幾個書包?你房間裏的高檔玩具多久增加一次?這些問題似乎在平時並不困擾我們,可是仔細想一想,這些都是作爲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不應該有的奢侈浪費和攀比現象。我要對具有這些行爲習慣的同學說:從小養成勤儉、樸素的生活習慣能促成人們各方面的成功,奢侈則會導致失敗。

中華民族一向崇尚勤儉,以勤儉爲榮,以浪費爲恥。古往今來,大凡有成就、有作爲的人都具有勤儉的美德,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勤勞節儉的故事不勝枚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一生爲百姓造福,做了許多好事,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節儉,三餐粗茶淡飯,從不浪費;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艱苦奮鬥四十餘年,功勳卓著,但他終生廉潔,不求厚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他們雖身居高位,但從不講排場,不擺闊氣,始終保持勤儉的優良傳統,爲我們樹立了革命領袖的光輝榜樣。外國女科學家居里夫人去開會時身穿洗得發白的工作服,引起旁人側目,比起她身邊那些追求時髦的女郎,又有誰會想到她就是鐳的發現者,是對人類科學作出卓越貢獻的最偉大的人呢?

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人也是如此。淡薄可以明志,玩物可以喪志。勤以勵志,儉以養德。這些都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清朝的八旗子弟就是丟掉了勤儉的傳統,從而葬送了清王朝。一個王朝衰敗的殘酷現實難道還不能警醒世人:奢華浪費必然導致失敗!難道我們還意識不到勤儉這個優良傳統應該成爲每朝每代,每個後人應該傳承的一種文明和美德嗎?

“勤如搖錢樹,儉如聚寶盆。勤勞又節儉,富裕長萬年。”歷史已邁向二十一世紀,勤儉的傳家寶仍需代代相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養成勤儉的好習慣,關鍵在於從小培養,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近來我們不斷看到校園裏有這樣一些現象:有些同學把吃剩的點心、不合口味的麪包隨意丟棄;

教室後面常常有喝剩的飲料無人認領;

講臺上、專用教室裏常常有人揀到成套的美術、手工用具;

失物招領處的沒有主人的東西在與日俱增。我們每個同學不妨都想一想,你珍惜這些用父母血汗錢換來的物品嗎?如果勤儉、樸素是一張滿分爲100的卷子,你能考幾分呢?

社會每天都在進步,生活條件都不再象舊社會那麼簡陋,並不是說要大家再穿上有補丁的衣服,啃樹皮挖草根,而是在個人生活上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不擺闊氣,不圖虛榮,不搞攀比,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高要求,要節約糧食,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要與同學比勤勞,比節儉,比學習,比成才,比將來誰對集體、對社會的貢獻大,做一個品德高尚、智力均衡、體魄強健、情趣高雅、勤勞樸實的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今天就開始吧,和勤儉交朋友,讓他成爲你舉手投足的好習慣,你會發現你越來越成爲一個大方的人,熱愛生活的人和受人尊重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

勤儉節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是我們聽過很多次的一句話,不管是老師和父母平時的教導也好,電視裏面的廣告也好,都會提到節約用水這個話題。那我們爲什麼要節約用水呢?有沒有同學能夠回答我這個問題。

大家在地理課上,應該都已經學過了,地球的約百分之七十二都是水,但這其中,可供人類使用的水又佔多少呢?地球上的淡水佔比爲百分之二點五,但人類可開採的僅有約百分之零點三!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越來越廣泛,以及不愛惜資源、不保護環境的行爲,地球上被污染的水資源越來越多,可供人類飲用的水也越來越少。再加上人口持續不斷的增長,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如果不節約用水的話,地球上的水資源還可供我們揮霍多久呢?

同學們從剛剛踏入校園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節約用水。我們已經學習了這麼久,但是我們平常又真的做到了節約用水嗎?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現象有很多,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自己花錢買的水,自己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就算是自己買的水也不能夠浪費,節約用水要從各個生活中的小事出發。

那麼怎麼做纔算是節約用水呢?在看到沒關緊的水龍頭時,要把它擰緊;看到沒關的水龍頭的時候,要把它關好;在洗澡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淋水;在平時洗東西的時候,把東西洗乾淨了就可以關水龍頭。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節約用水的行爲,在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需要同學們在生活中自己去發現,自覺做到節約用水。

可能有的同學已經做到了節約用水,但是我們不僅要做到自己節約用水,還要把這個好習慣帶給身邊的人,讓家裏的人都跟我們一起節約用水。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夠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大家一同愛護我們珍稀的水資源,讓人類能夠生存得更久。

我們不僅要做到節約用水,也要愛護水資源,保護環境。不亂丟垃圾,也不往任何的小溪小河中丟垃圾。我們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所有資源,不僅僅只是要做到節約用水。作爲初中生,我們應該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做好示範,當好榜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影響,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節約用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