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端午節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再過幾天,端午節將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由來。這是一個紀念中國著名詩人和愛國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生活在一個戰爭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在列強東張西望的情況下,楚國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仍然固守舊規,沒有改革的野心,在國力上遠遠落後於主張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統治階級面對連年戰爭失敗,以伐地換和平,採取了偏袒和漠視國家存亡的方法,依然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他對時局有着清醒的認識,所以主張在中國進行一系列政治改革。這冒犯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

面對壓力,屈原堅持寧死不屈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表現出高尚的氣節和真誠的愛國主義。

這片穿越了兩千年時空的冰心,依然在中國大地上熠熠生輝。

兩千年後,當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時,我們提倡什麼?我們崇尚的是屈原熱愛自由與和平的精神,面對危機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責任感,面對強權不屈不撓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國家人民的深情,對腳下遼闊的土地的深情。

與屈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和睦。在這個繁榮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胸前的紅領巾來之不易,學會珍惜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的學習機會,甚至珍惜我們似乎應得的溫飽。這是因爲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先輩,抱着愛國的思想,嚮往幸福安寧的生活,一掃戰後瀰漫中國人民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而戰。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大家都是知道,紀念屈原的日子,關於屈原的故事,我們都聽了很多很多,知道他是愛國的,知道他是偉大的詩人,同時端午這個歷史悠久的日子,也是可以更好的來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

愛國,不但是詩人有,其實我們也是有的,可能平時我們的感受沒有那麼的深刻,但是每當在國旗下,在我們的國歌聲中,我們總是會感覺到祖國在那裏,而且我們也是要去培養我們的愛國之情,小時候或許我們不太懂的,但是當我們長大,我們也是更能理會到祖國強大帶給我們的好處,如果和家中的長輩聊聊天,那麼我們也是知道,這幾十年的發展和變化是多麼的偉大,祖國,時刻都庇護着我們,而我們也是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像屈原一樣,端午之際,不但是吃糉子,賽龍舟,同時也是要去學習,去感受祖國,去愛着我們的祖國,或者可能同學們說,我們現在也是做不了什麼愛國的事情,其實不然,我們努力的去學習,去把知識學好,其實也是一種愛國,只有此刻把知識學好了,那麼我們以後長大了才能去報效祖國。

端午的歷史很悠久,同樣的我們也是可以好好的去了解我們祖國的歷史,去看看曾經的時代,那些優秀的歷史人物,爲我們的祖國做出了多少的貢獻,越是瞭解,我想我們也是對於我們祖國會愛的更深,我們有着那麼悠久的文化歷史,有着那麼多優秀的先輩爲了祖國的繁榮,爲了祖國的崛起,付出了特別多,同學們歷史是我們要記在心裏的,同時這個節日也是讓我們更加的清楚,國家,不是口頭上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也是要在日常更加的努力,只有學好了,才能以後更好的爲祖國而服務。其實不光是端午,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都是我們先輩流傳下來,歷史悠久有內涵的節日,我們多去了解,多去弘揚,來讓更多的人對我們優秀文化的瞭解,去感受那些節日背後的豐厚內涵。

同學們,在我們欣賞着賽龍舟,吃着美味糉子的時候,也是要多去想想,多去了解這些行動背後的意義,去感受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讓我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去更加努力的學習,去做好自己此刻該做的事情。謝謝!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很多同學對這一天四非常熟悉了,關於端午節的故事跟傳說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在端午節當天我們應該到家跟家人們度過美好的一天,這一天大家一般都會吃糉子,我非常的高興能夠在這裏講話,關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想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關於端午節故事其實也是代代的相傳,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名字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在課本上面都是學過的,大家紀念這個偉大的詩人,後來我們就有了這一節日,關於現在的賽龍舟也是端午節有關係,是當時的楚國人,捨不得屈原離去,而划船救他,後面慢慢的就產生了賽龍舟這麼一個傳統,再有就是吃糉子我們也是非常的熟悉,爲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吃掉,人們就往江裏面投食,後面也就有了在端午節這一天吃糉子。

我們在這一天可以在家裏面和家長一起相處,但是我們也是應該清楚這一天的意義,端午節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節日,我們國家的歷史悠久,有很可歌可泣的故事是能夠給我們啓發的,應該要好好的去發揚這種精神,就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愛自己的國家,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是非常寶貴的,這種精神也是我們要去提倡的,很多節日的背後都是有一個個的故事,古人給我留下來的是精神上的財富,這種東西永遠不會消散,影響我們後代非常深遠,我們一定要發揚這種傳統的高尚精神。

同學們面對這些精神上的財富,我們作爲炎黃子孫應該發揚廣大,端午節這一天對於我們來講雖然是簡單的一個節日,在這個時代變化迅速的今天,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對於這種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發揚,有很多時候我們應好好對這一點重視起來,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去推崇的,我們身邊會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雖然我說的這些很多同學都是知道的,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要有這麼一種精神,還是應該進一步的瞭解,所以說關於這些精神我們一定要時刻記住,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的去延續這種精神,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些故事,在這一天或許我們大家會想起來,但是這種精神我們時刻都應該記住纔是啊。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4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多呀!就連外國人都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叫呱呱。那麼,我來介紹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端午節吧!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屈原生長在楚國,那時的楚王昏庸無道,使得楚國面臨滅亡,因此,屈原很憤怒,抱着一塊大石頭投河自盡了。人們爲了不讓河裏的魚和傳說中的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紛紛回家包糉子、煮鹹鴨蛋往河裏投,這樣可以讓河裏的魚、龍吃糉子和鹹鴨蛋而不吃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包糉子作文800字精選

今年的端午節人們還是想往年一樣包糉子紀念屈原。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也包糉子紀念屈原吧!”媽媽說:“好呀!”“ye!”我歡天喜地地跳着。說完媽媽就帶着我搭計程車去了超市。在超市裏買了一些糯米、白砂糖。接着又去菜市場,在菜市場買了包糉子用的糉葉。回到家後,媽媽告訴我包糉子的程序,她說,首先把糯米浸泡在盆裏,還告訴我說要浸泡一至兩個小時呢;然後把糉葉洗乾淨再浸泡一會,泡好後再把糉葉放到熱水鍋裏煮一煮。最後把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狀,把浸泡好的糯米放進去,一定要塞實。再用棉線把糉子捆綁不讓其散開,糉子就包好了。這時燒一鍋熱水,將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熟就可以吃了。

哈哈,經過幾個小時以後,一盤香噴噴的糉子新鮮出爐了。看着糉子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於是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就這樣,端午節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糉子也則成了一道傳統美食流傳下來了!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5

端午節到了,廣州一年一度的賽龍舟又開始了。

那天,我和媽媽來到珠江邊看龍舟比賽,珠江邊懸掛着醒目的廣告、標語,還插着彩旗,眉開眼笑的人們穿上了自已喜歡的服裝,如同潮水般地涌向珠江邊觀看龍舟比賽,好一派節日氣氛呀!

看,三顆信號彈騰空飛起,十幾條龍舟頭並頭、尾接尾,猶如一條條真龍在水面戲水,栩栩如生。龍舟上的划槳健兒們穿着紅背心,扎着英雄結,好像一個個出征的戰士,顯得格外精神,格外地有信心爭取這場比賽的勝利。

“轟隆隆”禮炮打響了,一條條龍舟如飛箭般地在水面上滑行。岸上的人們歡呼鼓舞、擊掌喝彩,龍舟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後。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都站在船頭有節奏的用力擊鼓,引領龍舟飛速前進;划槳健兒們更是使出全身力氣,船槳在他們手中上下飛舞着,動作整齊一致,場面十分壯觀,江邊的人們在一旁吶喊助威,賽場更加熱鬧了。

江面上急速飛馳的龍舟牽動着千萬觀衆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一樣時起時伏、激動不已。看,那條步調一致的龍舟憑藉實力,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獲得了冠軍。

比賽結束了,但人們仍然沉醉在龍舟賽那熱鬧的氣氛中,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龍舟賽讓我振奮和激動。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6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糉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爲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7

說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爲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裏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着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裏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在記憶裏,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裏煮時,水裏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裏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爲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着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裏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今天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快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快樂!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暮色蒼遠,心緒蜿蜒,有誰在時刻注視着你?麥子金黃,艾草幽香,有誰在時刻聆聽着你的呼吸?冷豔的孤寂、悽切清冷的時光,在炙烤着你滴血的心。迷失的漁火,重新點燃你對未來的期盼。端午是竹葉的色彩,端午是艾草的青澀,端午是屈原的祭日,端午是人們永遠的牽掛!

端午,白日,枕着艾草做夢。我的胃裏,一個蜜棗的糉子,正試圖和古代息息相通,三千年前的糉子不是太甜,是太苦,需要用汩羅江的水來解苦,但滔滔江水太遠,救不了近渴,就是今天,一個聲音告訴我,我是屈原的孩子,我的筆應該和屈原的血脈相連。但是我怎麼也寫不出,一隻糉子如何香飄十里,糉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飄浮。

笛聲悠遠,麥子飽滿,汩羅江邊,先生那愁苦悲憤的面容,記憶猶新。興楚無望,爲保高潔,你憤然跳入汩羅江。你那悲壯的一躍,讓淚流滿面的詩句,飄散成綿延千年的梅雨,淋溼了後人的思念。滔滔江水化作奔涌的激流,你大筆一揮,《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而你獨自踏浪而去,讓好多記憶日漸冷卻,只留下一圈圈漣漪,盪漾成五月的一個風俗,至今還依然震撼着世人的心靈

端午節,傳承了一種情懷,悲壯而悽美,氣吞山河。它向世人所傳達的,是一個詩人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高尚風格。端午節,沉澱了一種精神,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它向世人所闡述的,是一個勇士不畏暴虐、堅持鬥爭的偉大壯舉。兩千多年以來,端午節所特有的這種情懷和精神,從來未曾改變。

謝謝大家!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9

同學們,今天X月X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你們對這個節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爲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

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

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

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爲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

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爲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糉子。

人們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

花色品種繁多的糉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着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着一種民族精神,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

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爲成爲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0

各位師生:

大家好!

今年的6月9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爲糉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爲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最長的抒情詩《離*》,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XX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爲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爲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爲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1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20xx年的端午節漸漸的臨近了。甚至在走過附近的街道的時候,我都已經感受到大家對端午的期待。糉子、龍舟、屈原像,各式各樣帶着端午節日氣氛的裝飾漸漸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走在路上,感受着端午的氛圍,聞着濃濃的糉香,我的心也不僅開始急躁起來。我多想早一點到端午,早點去享受美味的糉子啊!

但是話說會來,每當到了端午節,大家都會共同想起這位古人,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傳說,端午的各種習俗,都是來自於當時人們對於屈原的紀念。如今,傳承下來,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當我們過着端午,賽着龍舟的時候,能否感受到這傳承了千年的節日的魅力呢?一位詩人,卻能在他死後收到大家的敬仰,並能將這份傳統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敬仰這位人物,他又是做出了多麼巨大的貢獻啊!

中國千年來的歷史,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沉澱着無數的偉人事蹟,但屈原愛國的這份熱情,卻經歷千年也不衰減的傳承到了今天!我們作爲xx中學的初中生,在這個端午佳節裏,不能僅僅只是享受美食和假期,也應該多多學習一下,屈原的愛國情懷。

此外,端午也是驅邪避災的節日,在我們的習俗中還有插艾喝雄黃酒的習俗,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遭受了這樣嚴重的危害,也希望在這次的端午中,我們能徹底的驅除災禍,在今後的生活中健康、快樂的度過。

各位同學們,端午將至,但我也明白,我們最爲期待的,其實還是在端午節小長假。畢竟這可是放鬆我們平日中學習壓力的大好機會呢!但是,在此我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現在夏日炎炎,不少同學都想去河邊或池塘游泳沖涼,但這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夏日儘管炎熱,但這也是溺水事件多發的時候!不要以爲自己水性好就能安全,危險往往就潛藏在我們的大意中!如果大家一定要游泳,那必須要去正規的游泳池,而且必須有大人的陪同!

同學們,假日難得,我們的生命更是隻有一次,請各位一定要開開心心的放假,平平安安的歸來,莫讓端午成爲親人們悲傷的節日。

最後,祝願老師和同學們端午快樂,讓我們一起平安快樂的度過這個端午節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這裏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吃鹹蛋黃,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划龍舟比賽。

今天早晨,我起牀以後,媽媽就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了,你還要不要吃蛇肉啊?”“當然要吃!”我響亮地回答。“那我們現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去。”“好呀!快走吧!”於是,我就跟着媽媽去菜市場了。

來到菜市場,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於是,媽媽就帶我在裏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了一處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們是不是買蛇肉啊?”我搶在媽媽前說:“是的!”那個人就讓我們自己挑選。我看到那幾條蛇在籠子裏面游來游去。它們還不時把頭擡起。我不禁有些心驚肉跳了。媽媽卻不怕,指着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就要這一條!”“好!”說着賣蛇的人捉起那條蛇。他用手捏住蛇的頭,用腳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靈活地把蛇頭給宰了下來,然後立刻把蛇皮剝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帶粉紅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隻塑料袋裏。媽媽付了錢,接過裝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吃飯的時候,媽媽把香氣四溢的紅燒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開,還沒有等媽媽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蛇肉放進嘴裏就吃了起來。爸爸看到我這樣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夾起蛇肉吃了起來。媽媽說:“看你們父子倆的饞樣?”我和父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着,媽媽也跟着我們一起品嚐起來。這紅燒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高興,我喜歡端午節!

初中端午節演講稿14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被列爲國家法定休假日。照例過節可以賽龍舟、吃糉子、佩香囊,本應非常愉快,然而今年舉國上下抗震救災,也就沒有好心情去細細品味糉子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我們特別思念四川地震災區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小夥伴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行了“情繫災區、共過端午”的特殊的主題隊會。對於災區的小夥伴,我們有幾多思念幾多擔心:廢墟里長眠的小朋友,天堂裏怎樣過端節?失去父母的小夥伴,現在學習生活怎麼樣?身體受傷的小夥伴,你們的傷情好些了嗎?真想手捧糉子插上翅膀,飛上災區去看望受苦受難的小夥伴,安慰小夥伴受傷的心。

活動中我們觀看了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一張張圖片,講述了動人心絃的一個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了九歲小男孩林浩逃離了教學樓,又返回去救別的同學的動人事蹟,也忘不了三歲男孩朗錚被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給救援隊的叔叔阿姨敬禮的感人場面。你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後懂得感恩,這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震垮了災區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隊員們紛紛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積攢的錢表達愛心,爲救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活動最後,我們手捧點燃的蠟燭,齊唱“明天會更好”,遙祝遠方的災區小朋友,在全國人們的幫助和支持下,儘早脫離災難,早日重建家園,恢復健康,投入學習。衷心祈禱天堂的小夥伴們安息!祈盼災區的小夥伴們更加堅強,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