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6篇)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6篇)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作爲一個年輕教師,我們有着朝氣,有着向前衝的力量,唯一不足的就是教學經驗,而經驗獲得的最快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吸取其他優秀教師的長處,讓自己有更大更快的進步,而《最牛的教師》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好的見解與思路。

這裏有身爲校長而繼續不停研究學問的陳垣老師,他的學習精神與不斷的反思值得我們學習;也有講臺上的幽默大師林語堂老師,他的課,形象生動,詼諧有趣,給世人留下了許多雅緻雋永的佳話;有能讓一個被衆多老師拒絕、家長放棄、自己墮落沉淪、成績全部倒數第一的學生考上北京大學的“高考戰神”王金戰老師……有太多的教師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細細推敲最後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

讀這本書,看看教育大師們的故事,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同時也讓我明白,教師,是一種極具魅力和境界的職業。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纔會願意多親近你,纔會聆聽你的教誨。

這種魅力是自己所獨特的品格、修養,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與在教學中的不斷髮現所積累起來的。

教師的魅力源於境界,而教師的境界當是秉承光大文化之精神,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不斷學習充實自我,樂讀書、善讀書,以“書”之精華夯實自然之道,以“德”之品行涵養浩然之氣,以廣博的知識從教,以寬厚的胸襟育人。不管是魅力與境界都離不開學習、發現、反思以及反思後的實際行動,只要把這幾點中都不辭辛苦的做好,那麼你就已經成爲了一位極具魅力的教師。

身爲教師,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我們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書海之間。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教育智慧;讀書,能使獨創的方法閃耀睿智的光芒、充滿創造的快樂;讀書,能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昇華。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追求卓越--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研究》以傳記的形式陳述了瑪麗娜,艾娃,婧和珍妮四位英語老師的成長曆程,分析了形成和影響專家知能發展的因素,並闡明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發揮他們的專家知能。事蹟中有失敗的經歷也有成功的奮鬥,其中,不僅可以看到一些新教師常見的,還可以看到不同的觀念,不同的奮鬥過程使得她們在走向專家知能的道路不同!

一開始看這些事蹟時,我感覺非常真實親切,因爲她們剛開始投入教師這個工作時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能引起我的共鳴:這不就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苦苦探索想要解決的問題嗎?從她們對自身所處的環境的不一樣的迴應中可以更加明確怎樣對待教師工作才能儘快走出"自我懷疑"階段,走向專家知能:瑪麗娜和艾娃能從學校的支持文化中獲益,並能看到在當前尚存侷限的環境中教和學的可能性;而婧卻難以敞開心扉與同事交流,因而沒能超越這些侷限。面對同一個問題,她們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且她們自己所選擇的需要正面對待的問題也有所不同。

遇到教學中的困難,艾娃和瑪麗娜會進行探討和試驗,看到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她們會有一種滿足感,這使得她們對教學有了更大的熱情,也促進了她們繼續從事教學工作;婧進行的嘗試性活動相對較少,她尤其在意的是課堂秩序和紀律瑪麗娜的探索和試驗以及她對教師工作性質認識上的變化,得益於理論的輸入和個人實踐經驗之間的互動!

其中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有關課堂管理和學習組織這方面:

一些有關教師的課堂管理有效與無效的研究指出,兩者的差異不在於教師處理學生不良行爲的方式,而在於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阻止不良行爲的發生和管理課堂,促進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的規約是指明確規定了學生的哪些行爲可以接受而哪些行爲不可以接受的準則;而常規是在較長的時間內建立起來的,控制和協調行爲的具體步驟或程序。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爲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五一”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陸幼青。這本書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帶着強烈的身體痛楚、傾注個人的最後力量寫成的。

作者,他是一個非常堅強、幽默、樂觀而又很有勇氣的人。在這樣一種絕望下,他給我們展現出來的仍然是一種淡淡的藍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這已經是一種奇蹟。我不知道,他是怎樣控制情緒的抖動,依然在悲傷中站立,是真正的堅強?還是絕望之後的平靜或是身爲男人的固執?

人生本來,可能都是綠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樹,這也就難怪,病中的陸幼青,會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幫自己逃出家門,去湖邊、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關的地方,這個時候,也許只有綠色才能撫慰他。

讀着此書,感覺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動,就像崔永元說的:陸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寫什麼都頓生難度。

讀着此書,感覺給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筆精神財富,受益匪淺。啓示一:雖然疾病的疼痛讓陸幼青難於言說,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絲陰影;他還呼籲:快樂起來吧,朋友們,不要爲年齡、健康、容貌、金錢、職務、公平之類的事情而不快樂。如果你不快樂自己,那世間事豈不變成荒唐事,比如:無論你多麼有錢都沒有用,因爲你不快樂。

啓示二:當誘惑來自內心,千萬小心。人生的功課實際就是一門,就是對各種誘惑的取捨啊!所謂成功者,是指他們拒絕了很多真的誘惑;所謂失敗者,只緣他們相信了很多假的誘惑。在誘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敗者。

啓示三:春天是年年會來,可賞春人的心境能歲歲依舊嗎?想來答案是簡單的,全在於你如何評價自己的和家人的價值了,在於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還是別人的印象了。世上本無所謂“忙碌人生”,忙的只是一羣不曉輕重厲害的“無事忙”。

啓示四:他說,應該提倡博傻主義,因爲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記住:吃虧就是福,這是孕含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精髓的一句勸告。傻,傻得可愛!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的告別講臺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經驗傾囊相授,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細緻地解答,對大家在教學中可能忽視的一些細節進行叮囑,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師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於這個民族,有益於家庭,有益於學生的事。對於剛走上教師崗位上的我來說,這本書讓我收穫頗多。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

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對我的觸動很大。聯想到現在許多老師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對教學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把完成任務當成目標,工作就是爲了掙份兒工資,於是乎,工作處於被動狀態,領導推一推,他就動一動,教學沒有激情,更沒有幸福感,這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又會怎樣呢?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吳非先生說的多好啊,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就要對得起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多一份熱愛,追求一種做教師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於創新,上出一節節精彩的課,讓學生徜徉於課堂的幸福中,同時自己也因精彩課堂而新鮮着、幸福着!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來,我學習了《給老師的一百條新推薦》、《教育新理念》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老師對完美的事物應持續敏銳的態度。老師應對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老師對完美事物持續高度的敏銳,纔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爲愛而滿心歡喜。老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老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爲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爲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和手段。

學生作爲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老師首先就應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老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透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爲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爲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務必注意幾點:

一、老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學生人格;

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

四、懲戒要貼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爲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透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我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我獲益匪淺。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做“學習型”的教師,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不斷的學習和充電,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領域,成爲知識淵博的人,才能不斷地給學生以新鮮的“源頭活水”,本學期我校的週六讀書活動,爲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充電的平臺,學習中我們受到教育,得到啓迪。下面就簡單地談談自己的一點讀書心得。

“讀書貴在得法”我們經常給學生這樣講,其實我們教師讀書也要會讀,要讀有所思,讀有所獲。首先,怎樣才能讀好每一本好書呢?我認爲,讀書的時候應該把“看”和“想”結合起來。“文章如果是一杯水的話,那麼思想的調味品能使這水變得多滋多味、留有餘香”。所以我在看書的基礎上,還細心琢磨一下作者所寫的每一句話的含義,不動筆墨不讀書,看書時不但要“想”,還要“做”。在每一本著作、刊物中都含有許多好詞好句,這就要靠自己去發掘,而且要把這些好詞好句摘抄在筆記本里,以便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

再者,要學會從書中汲取了力量。他人的教育教學經驗就是自己進步的階梯。通過閱讀《教師讀書十問》,促使我靜心思考教師的讀書,認識到讀書應當成爲每一個教師的習慣,甚至是信仰;讀完《給教師的18條建議》,使我清楚認識到教師在課改中擔當的角色和任務,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實踐,做一個反思的實踐者;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師在對話,讀了濰坊市教育局長李希貴著的《爲了教育自由的呼吸》一書,我更是受益匪淺,他的一些教育思想和和觀念使人深思,給人感悟,他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孜孜不倦的追求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的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語),我們每個人要爲此而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成爲一名真正的“學習型教師”。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面對失敗的教育案例,採用簡單的怨天尤人來推卸責任,輕易地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敷衍過去,從而減輕自己的挫敗感,這絕不是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老師應該採用的方法。優秀的班主任都會直面現實、追根究底、深入反思、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迎難而上,積極面對。因爲反思、直面,他們的班級工作也將做得更加出色。

本文中的學生小聰接二連三的異常表現都未引起班主任的足夠重視。學生失眠,班主任認爲是因爲他是夜貓子型的,學生生活費繳不上來,班主任認爲是父母太忙,一時疏忽;學生撿廢品繳生活費、比賽考試失誤,班主任都沒有找學生認真的瞭解情況;直至學生期末考試徹底考砸了,才向班主任吐露實情。瞭解真相後的班主任無比羞愧、自責。可喜的是他經過反思,及時採取措施補救,才避免了“悲劇”的繼續上演。

當然,反思的過程是痛苦的,層層剝繭般深入皮肉直至靈魂;反思的過程又是快樂的,從內疚、痛苦、焦慮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深沉的內省洗淨了靈魂的污濁與醜陋,避免了錯誤的擴大蔓延,在挽救學生的同時也實現了靈魂的自救。

“以銅爲鏡,可正衣冠;以古爲鏡,可知興替;以人爲鏡,可明得失。”何況卑微渺小的我們———天底下最小的官,班主任。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西方學者稱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著。《民主主義與教育》是一部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而又極其深刻的名作,初讀時覺得很難理解,但耐心讀完後卻有很多收穫與啓發。

杜威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與傳統不同的教育觀念,他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來解釋教育,創造了嶄新的教育理論,他利用“兒童中心論”和“做中學”衝鋒陷陣,使兒童真正從壓迫天性的傳統教育中獲得瞭解放,學校也大爲改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論直到現在還是那樣的鮮活而有價值,尤其是他關於教學論的闡述,使我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

“在做中學”,可以說是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和他的教育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

“在做中學”,也就是在“經驗”中學習,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讓學生融入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探究的過程中去,在“做”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知識,要讓學生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去。杜威主張建立一種發展學生個人的首創精神和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富於智慧等積極品性的現代教育。知識的有效獲得離不開經驗中的發現和探究。在教學中,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從書本——間接經驗開始的,因而,通過引導他們參與實踐活動並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增長技能應該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通過實驗來探究生物的規律,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生物學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生物實驗課就是一個典型的“在做中學”的過程。

課堂上我將盡量爲學生提供可操作、實驗的材料,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鼓勵學生在活動時開動大腦,運用觀察和推測、實驗和分析、比較和判斷,使他們的手足耳目和頭腦等身體器官,成爲智慧的源泉。實踐證明適當的放手有時課堂會更活躍,學生的思維會更靈活。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探索新知,學生的記憶往往更深刻。

另外,模型建構的方法是高中課程標準和教材對學生提出的科學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高中生物學教學時,充分利用構建模型的內容,讓學生“從做中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建構思維和建構能力,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科學認知觀,強化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繫。生物學通常構建的模型有3種: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物理模型多用來代表一些微小事物的三維結構,如細胞的亞顯微結構、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等;概念模型一般用描述性文字表達抽象的過程,使學生建立某些流程,如血糖平衡的調節;數學模型是藉助數學方程或曲線表示某些生物數量的變化規律,如“J”、“S”型種羣數量變化曲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都儘可能的讓學生來嘗試建構,並在學生的建構過程中幫助他們修正、完善模型,形成正確的知識網絡。例如要求學生繪製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圖,DNA分子的平面結構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圖解,體溫平衡調節過程圖解生物知識多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我們不應該把學生圈在課堂中,而是應該把他們引向課外、引向最真實的生活中去,真正地“活學活用”已有的知識。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現象,例如,糖尿病患者爲什麼會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高血壓患者飲食爲什麼要低鈉少鹽,農作物種植時爲什麼要中耕鬆土?我們還帶領學生利用微生物發酵原理製作果酒、果醋,做腐乳、酸奶。這些活動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

杜威的理論是偉大的,他不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點和過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後很長的時間內,仍然會給我們的教育實踐以無窮的指導和力量,讀了他的這本書還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還要不斷學習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教學。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讓我想起了這樣一件事情,它們是那樣的相似。記得在一節班會課上,我向學生強調校園文明行爲的養成問題,特別強調部分同學在看到老師時候熟視無睹、缺乏禮貌的現象,希望大家能自覺樹立“以文明有禮爲榮,以目無師長爲恥”的榮辱觀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去。但在課後,一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向有的老師問好,但是他不理我,這樣還要問好嗎”?

學生的問題觸發了我的深思,學生談到的這個現象確實存在。我們常常聽到有的老師抱怨現在有不少學生缺乏教養、沒有禮貌,以前我也這樣認爲。但是後來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有所覺悟:是不是教師的某些行爲促發了學生的“無禮”呢?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需要一種良性互動,我們在強調學生對老師主動問好的同時,卻似乎忘了自己該做些什麼。如果學生一次向您問好,您不理不睬,兩次、三次,長此以往,他還會主動問好嗎?也許您忙於工作,也許您正在思考,也許您要事在身,也許……但這些“也許”,都不應該成爲您疏於迴應的理由。

面對學生的質疑,我作出的回答是:“大家要理解老師工作辛苦,這種現象只是偶然的,老師不是故意不作迴應的。有一點我們要明白:你向老師問好是一回事,而老師迴應與否是另外一回事。記住:好學生、好習慣是一如既往的!”

我不知道,這種“引導”能否自圓其說,是否有效果,如果有,效果又有多少呢?我們的部分老師您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呢?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師德,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核心名詞,它站在教育的制高點,既爲老師指點方向,也考察着教師的行爲道德點。讀暑期師德培訓之書,結合個人經歷,頗有體會,經思考總結,現歸爲三點:

一、思與行。

三年的教學生涯,斑斕多彩,五味紛呈。直面學生,我也曾言辭犀利地罵過,也曾舒適婉轉地笑過,也曾怒髮衝冠地氣過,也曾倍感溫馨地暖過。但那些都是“曾”,爲何?--往事未曾沉澱,精華與糟粕混合,劣根與清水相銜,縱使再過璀璨的金子,也沒入沙堆隱不見光。此處的金子,並非指學生,而是指教育思想。

思想“二字”,皆由“心”爲底,事不入心,心不入行,見金子而不淘,處三事而不思,即便閃光點熠熠生輝,卻也終將寥落塵泥碾作塵,不復長存。故而,教師遇事要三思,思過、思功、思心得,思之後再付諸行,行中再思、思後再行,

循環往復,漸次上進,爲了教育事業的光輝蓬勃而付出一磚一瓦,爲學生,亦爲自己,爲社會,也爲國家。我愛“曾”,也惋惜過“曾”,但我更想珍惜“現下”,我不希望某一天我與人交談時口中除了“曾”仍是“曾”,而希望在“曾”之後更能有一番“現下”的成功事蹟與“未來”的期望預設。

很可惜,本人較懶,三年中應上方要求也寫過許多各類心得與總結,奈何,苦苦一笑,千言百字多數爲東拼西湊,他人之語,爲我而用亦。

二、勤與志。

照實說,“懶”很難克服,誰不留戀舒適的被窩,誰不享受愜意的生活,作爲一名老師,平日裏無比渴望一絲清靜、一絲悠閒,閒看雲、野養花,多一些超脫,多一些自由,但終是塵世之人,若要出塵,必先入塵,若想悠遠嫺靜,必先經紛擾的洗禮,平日裏諸多事情--不管美事、醜事、瑣事,還是無事,都能處理得風輕雲淡遊刃有餘,那麼我想這纔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懶中勤,勤中懶,所以教師,若能在教學的繁忙中偷得“閒”,在大事小事不斷上演的學生世界中能識出天地之自然無華時,那便擁有了超凡的胸襟,所謂大隱隱於市,未必不如此。

再懶惰的人,身上必定存有一絲一毫的“勤”,作爲教師,忙忙碌碌是一天,有心有得是一天,無心無得也是一天。爲自己找個藉口,教師的“懶”情有可原,這份“懶”是工作下班後的放鬆身體、放鬆頭腦,是清清耳根子緩一緩痠軟的臂膀,是正常的放鬆,是迴歸於家庭的子女角色或者父母角色。只是,上帝公平地賜予人類一天24小時,8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而人的不同在於剩下的8小時如何處理利用--但話到極致,也人各有志,不能強求,鴻鵠與落雁,難道因爲看天空的角度不同,就能批駁另一方的盲點嗎?於此,對於那些“懶”中願意也能夠剝離出一絲“勤”的人來說,若有心飛天,就應該抓住“勤”這根草,在教育洪河中盡力遊向彼岸,借智力、耐力、天力,登陸彼岸,看另一世繁華。有心不晚,有志不晚,再給個藉口於自己,人生有童年,事業也有“童年”,步入教育界的頭三年爲“事業童年期”,那麼童年期之後呢……

人應有志,志當長存,存必實踐,方能吹盡狂沙始到金。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學習《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時,拜讀了魏老師的《自強。育人。教書》一文,領悟了他的教育思想,感慨頗多,然本人筆拙,現只將不吐不快的點滴體會分享與大家。

身爲一名教育主管,仍兼班主任和語文學科教師,還要外出講學。教學時間哪裏來?教學任務如何完成?這是我幾年來心頭的疑團。直至今日,拜讀其作,豁然釋疑。原來魏大師和學生探索了一條語文教學管理科學化的途徑。它分爲三個系統,首先是計劃系統,將34件實事分爲6類:每天必做的6件事、每天按學號輪流做的3件事、每週做一次的3件事、每學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滲透於語文教學中的7件事。其次是監督檢查系統,建立了五種檢查監督的方式,並且制定了具體的檢查時間、檢查方法和獎懲措施。最後是反饋系統,有個別討論反饋、班幹部反饋、班集體反饋和家長反饋。並且每個系統都有具體的操作方案。難怪魏老師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仍舊保持高質量的教學效率,緣在於語文教學走上了法治的軌道。

魏書生的敬業精神、寬容的美德、民主的育人思想和科學的管理理念,是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之楷模。

一、敬業。

沒有敬業精神而談教學、班級管理,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皮之毛。所謂敬業精神,從魏書生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迷戀上了教書”。“迷戀”,說得多好。正是因爲“迷戀”,纔會全身心投入而無怨無悔;正因爲“迷戀”纔會興趣盎然而動力不竭;正因爲“迷戀”,纔會殫精竭慮而有奇思妙想;正因爲“迷戀”,纔不會感到瑣碎苦累。因此,我始終沒有覺得做班主任工作對我是一個額外的負擔,蓋源於此。

二、寬容。

魏書生說:“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己”。誠哉斯言。我剛開始工作時,也經常埋怨學生太差,學校條件落後,設備簡陋……埋怨的結果怎樣?環境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自己的脾氣更壞了,愛挑剔、愛發牢騷、喜歡評頭品足。

魏書生的理解是:“埋怨別人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環境太惡劣、太困難,常常是我們自己沒能力,主觀努力不夠;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自己方法少。”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是的,怨天尤人有什麼益處?因此,我在工作中對於學校的內外部的環境,不再說三道四。能夠想辦法解決或改變的就儘量想辦法解決或改變,實在無力解決或改變的也能夠泰然處之。要有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對於學生,不論是多麼差的學生,不再埋怨,更不諷刺挖苦。魏書生說:“我總覺得即使是最淘氣的學生,即使是各科成績都倒數第一的學生,也確實都是我的助手,他腦子裏一定有和我一致的成分,我幫助他學會管理自己、學會學習之後,他一定也幫助我提高了教育教學能力。”把學生當成助手而不是對手,這就是寬容的美德演繹出來的高明的方法。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及班級管理每一方面都有助手,人人是助手,班級工作充滿活力。

三、民主。

魏書生說:“要看到自己和學生的長處,千方百計發展這些長處”。“我感到自己的最主要長處就是善於商量。語文不會教,跟學生商量商量,就想出了一些辦法。不會教後進學生,便多次跟他們商量符合他們實際的學習方法,這樣一來,他們也能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一點點地超越自我了。”我覺得這“商量”就是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我是絕體會不到這一點的。

四、科學。

魏書生說:“我們努力將事情、時間、承包人三者落到實處。朝着‘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時時有事幹,事事有時幹’的目標努力。”這將大大減少隨意性,減少人治的成分,提高工作效率。

我想如果試着與學生商量,班級裏將會有哪些常規工作要做,誰來負責幹,什麼時間幹,多長時間幹完,結果如何,一定到位,這樣大家幹起事情來有條不紊,效率一定會提高高,效果一定不錯。

總之,我深感:魏書生是中國大地上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老師、是中國教育界傑出的人物,不愧稱之爲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值得學習、魏書生的教學方法值得研究、魏書生的改革精神值得發揚,從教當學魏書生,爲師當學魏書生。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強者爲自己的奮鬥目標而活,不爲流言蜚語所惑;那麼,相比之下的弱者則極易被它左右。因此,當身處的環境被是非議論所包圍時,還需謹慎的選擇處理的方法,切記魯莽行事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美國著名將領麥克阿瑟說過:“對於正面的敵人,我總能應付;但是對於背後的狙擊,我卻不能保護自己。”由此可見,來自背後的惡意中傷、流言蜚語是每個人都避之不及的,同時也證明了它的殺傷力極強。

人言可畏,每個人的身邊都不乏造謠生事之人,並且謠言的傳播速度讓人驚歎。但是,即便它再“驚悚”,它也抵不過“真相”。它或許可以讓人暫時的功虧一簣,但是一定要記得另外一句話“禍從口出”,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談別人的是非才是明智之舉,莫等到賠了夫人又折兵,那時才知道“大嘴巴”的害處。

可即便道理如此,這個世界上依然不缺搬弄是非、指手畫腳、圖謀不軌、攻於心計、損人利己的人,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造謠生事。這或許就是人生,“彩色”的人生,大家或許都習慣了相互“議論”,甚至覺得這是人之常情,覺得這個世界上,有誰不被論,又有誰不議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而施於人,誰又能真正的做到?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流言蜚語呢?生活在如今的社會中,不被議論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它的態度,只要我們爲人處世正直、只要我們內心善良、只要我們不做虧心事,那麼,又何懼它怎麼變幻莫測呢?

其次,我們做人要有原則,不要被他人的行爲和思想所左右。面對是非對錯,不要偏聽偏信並加以傳播,否則就會成爲被別人利用的棋子,也成爲了謠言的散佈着,這種本就不道德的行爲,我們不該讓它生根發芽。

簡而言之,人的一生註定坎坷崎嶇,面對別人的惡語相向,我們要做的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是要保持冷靜和沉默。因爲,謠言始終是謠言,若對它迴應只能是徒勞的,保持沉默,它將會自動消沉。一位哲人說過:“棍棒、石頭或許會擊傷我的肋骨,但語言無法傷害我。”所以,泰然處之的去面對,它將不攻自破。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暑假,學校分給每位老師一本書,我讀的書是《在與衆不同的教室裏》。下面是我讀此書的心得體會:

此書介紹了8位美國當代名師的精神檔案,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工作,並且,每位名師都有各自的風格,8位名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他們有用不完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爲他們各自的教育教學工作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這8位名師中,讓我感受最深的當數號稱"美國最好的老師"萊福。艾斯奎斯。

當一名教師傾其精力、美德與創造力時,他能爲學生做什麼?如果知道美國傳奇教師萊福。艾斯奎斯的故事,你就有了答案。在美國衆多的名師中,很難有人如萊福。艾斯奎斯一般給人震撼與驚歎——他在同一所學校聽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學生長達20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就是一個人在最小的空間裏創造出最大的奇蹟的名師。

他每天工作12小時,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外,他還主動教學生高等數學,讓學生閱讀原版文學名著,給學生排練《莎士比亞》戲劇,甚至在課間教學生彈吉他、打籃球和棒球!他總是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行政老師,他們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往往是不分8小時工作時段的,8小時之外,他們同樣做着學校裏的千頭萬緒的事情。寒暑假和雙休日對老師們來說是最好的休息時間,可是對他們來說,卻是最好的幹工作的時間。我在暑假,經常來學校鍛鍊身體,看到學校行政和部分老師,幾乎是天天來校工作,尤其是我們的陳校長,在暑假裏他是每天必到的,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工作,而且他是來得早,回得晚。真的是超強付出,同書裏的美國名師萊福。艾斯奎斯是一樣的!學校行政這麼超付出的工作,他們不分時間的默默付出,是爲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爲了保證開學後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爲了學生在新學期裏能更好地學習與成長。他們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好榜樣,我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能有超強的付出,有這種爭分奪秒的時間觀,我們肯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績來的。正如艾斯奎斯所說的"成功無捷徑"、"卓越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

艾斯奎斯曾經"頭髮着火還在教"!在一堂化學課上,一個學生點不着酒精燈,其它同學都要求進行下一步實驗,艾斯奎斯不想把她落下,親自幫她點,但無意中把自己的頭髮給點燃了,要不是孩子們叫了起來,艾斯奎斯還不知道。他說,"雖然這樣很可笑,但我真的認爲,作爲一名教師,我的大方向是對的——孩子們是你唯一操心的,其他任何事都必須忽略。"這讓我更進一步明白了做教師的意義,教師要真正熱愛你的學生,就要全心全意地爲學生服務,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而不是走過場,假惺惺地說要幫學生,心裏卻不太情願。我們只有源自內心地幫助學生,努力達到象艾斯奎斯這樣的境界,這樣,我們將會是真正全心全意地爲學生服務的,也會成爲一名極其優秀的、學生都喜愛的好老師。

艾斯奎斯說:"在小學階段,對兒童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各年級的教師",因爲他們在小學階段跟老師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甚至超過了家長。所以,爲了兒童最好地成長,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起着最好的、最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素質,同時要加強職業操守,全身心地工作,發揮各自的崗位作用,爲教育事業多多奉獻出自身力量。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近日,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增補本),這裏邊的內容、故事,每一部分的手記都是如此的感人至深,真的是一部讓人感動得流淚的教育故事,看完後使我重新思考做教育的責任,讓我更深入的去思考如何去做個更好的老師。原來,師生的情誼是如此的深厚。以前,我認爲我的老師工作已經做得還算可以,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汗顏的知道比起李老師我所做的僅僅是微不足道的,是那麼的粗糙與淺薄,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是如此的疏忽大意,還自認爲很好了,這本書再次給我的教育工作增添了無窮的動力,爲提升我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做學生工作,就應該向李鎮西學習,象李鎮西那樣去工作。

在所有的手記中,最讓我深思的就是手記五,正如他的標題一樣“沉重的思考”,主要記述了一位女生自殺引發的德育思考,大體經過是這個女同學從小就各個方面都很優秀,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所見到的現實狀況相差甚遠而不可理解,最終在16歲那年服毒自殺,(詳細內容見書上195---215頁)我們的德育工作做得是太差了,正如學生所說:“老師講的,不是我們想的,我們想的,恰恰是沒有人回答的”。我們確實不自覺的的培養出不少兩幅面孔的人:想的和說的不一樣,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演講……造成這種惡果的原因很多,但是德育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虛假是原因之一……(第219頁)

於是,一些學校不準學生與社會上的人接觸,儘量減少學生與校外的聯繫,嚴格控制學生放學後回家的時間,有的學校連春遊都取消了……這不正是大英中學的寫照嗎?大英中學的領導不正是這樣做的嗎?這還不算,大英中學甚至運動會、五·四節等所有的活動一併取消。而在去年就引發了一起學生跳樓自殺案一例。公安局的結論與寧小燕自殺的結論一樣:心理問題。最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條人命也並未引起學校對德育教育的思考。反而強調的是如何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老師要及時清點人數,加大全校教師對學生的每時每刻的監管。學校的德育工作進入死衚衕,而沒有一個人能夠調轉方向,現實中,德育工作難啊!

一方面,面對日趨複雜的社會現象和緊張的生活節奏,學生的青春期心理疾病漸漸增多,需要教育者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而過去我們的教育除了“政治思想工作”,幾乎沒有真正的心理輔導和心理保健。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喚醒人們的主體意識,並期待着對公民的獨立人格、法治觀念和民主精神的培養成爲我們教育的應有內容。另外,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念、效益觀念、競爭觀念、信息觀念、人才觀念、創新意識、平等意識、守信意識、自立意識、破釜沉舟的冒險精神、越挫越勇的進取精神、機動靈活的應變能力、明察秋毫的預見能力以及人際關係處世藝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傳統德育所缺乏或比較薄弱的。

世紀之交的中國基礎教育,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當首推“素質教育”。對於素質教育,已經有許多專家提出了不少精闢深刻、令人折服的見解。我是長期在基礎教育第一線從事教育的實際工作者, 因而不具備宏觀的、高層次的理論思維,但十年鮮活的校園生活使我對素質教育不但全身心地擁護,而且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爲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

什麼叫“好人才”?一句話,就是新時代需要的人才。這個新時代需要的人才,應該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這樣的人才,當然具有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風。如果缺乏這種時代精神和新的品質,沒有理想、沒有紀律、沒有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管有多少知識,也不能算新時代需要的人才。教育內容的固定、僵化,把學生引導到追求高分數上去。這種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人才,只能是唯書、唯上,必然缺乏創造性和進取精神。歷史上,凡是對人民做出較大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是或多或少地突破這種教育思想的結果。我們現在要取得社會主義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就應該改革陳腐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大大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

讀完《愛心與教育》,感觸頗深。如果說它是一部成功的著作,倒不如說是一本成功的“實例教育學”。其文筆細膩流暢,感情豐富,情節動人,結構飽滿。既有典型的教例剖析,又有精要的教理闡述。作者憑藉對教育的滿腔熱誠,憑藉對學生永無止境的愛,在他十七年積累、自創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的素質教育的理論,模式,在實踐中得到不斷提煉,昇華,從而逐漸邁向教育的前沿陣地。這個探索的過程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深思。

如果說素質教育的前提是爲了培養優秀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的人才,那麼德育教育意在塑造具有高尚品質,高尚情操的偉大思想的人,若將兩者進行比較,我們心靈的天平該如何傾斜?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則給我們作了最好的詮釋,“既然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那麼對教會學生做人最直接的德育,我們理應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暑期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暑期閱書,有所感,談幸福從師德談起,因爲幸福正是師德之水灌潤而成的那樹繁花。

關於師德,我是一個具有嚴格自我評價意識的人,我堅守我的原則和信仰,不求突顯於人,但必不負於學生。我始終謹記: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個具有被尊重、被關愛權的平等生命體,因此,不可輕視,不可欺壓,更不可放棄。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沒有人可以剝奪,也沒有人應該被剝奪。所以,我不是個迷信權威的老師。

曾經有同行義正詞嚴地說——需要什麼理由?你說對就對,錯就錯,這點權威都沒有還當什麼老師?——我驚愕失語,有此認知,出此言論,其對學生之“風範”可想而知了。

如此權威,效果的確立竿見影。但,請把眼光放長久些,你的權威能由始至終嗎?你可曾看見,那嘴角的怨氣——眼底下的不屑?你可曾聽見,那日積月累沉澱下的憤怒在心裏汩汩奔涌?你可曾想象,在他們覺醒的未來生命裏你烙下了怎樣黑色的印痕?多年以後,他們在埋怨還是在想念?

我不願意給學生下馬威,也不會嚴詞厲色震懾學生,學生從不懼怕我;我輕易不會生氣,也不會出離憤怒,只是有時會“痛其不爭”;我會受傷,會輾轉反側,因爲我在乎學生,讓他們活在我心裏。

奇怪的是,不權威甚至有點傻的我居然並不是個很失敗的老師。隨着時機的流洗、交流的澄澈、瞭解的醇厚,桀驁的學生變得溫順,沉默的打開了心扉,原本牴觸的逐漸融化,一切走向和諧。身處其間,我日益輕鬆平和,去傾聽去擁抱那一顆顆青春的、鮮活的、可愛的靈魂,幸福感無限蓬勃着。

清楚記得那天,那個身材壯碩脾氣火爆極好打架的男生又和同學拌嘴衝突,揮着銅錘大的拳頭就要砸下去,誰也攔不住!我刷的衝過去擋在他身前,使出全身力氣緊拉着他的手臂,字字頓挫地說:“沒事,別急,好好說,老師在,把手放下,放下……”他緊咬着牙,臉上肌肉抽搐着,額前的劉海在顫抖,終於在決堤的那一瞬間生生阻住,我看着他慢慢的慢慢的鬆開了拳頭,其實我心裏也很恐慌——那是一個多麼偏激執拗強悍又極度憤怒中的學生呀——我一點都沒有把握能制止他。事後回想甚感欣慰,我感受到了我在他心裏的分量,他出於對我的尊重強行控制住了自己。

前幾年在家養病,學生們電話短信慰問不絕,每到週末就三三兩兩的來探望。我心裏很溫暖很豐厚,他們這麼信任我,關心我,想念我,期待我返崗,我的付出醞釀出了真正的意義。

學生們常會問:當老師,幸福嗎?坦誠說,作爲職業的教師,對於那些教育教學之外附加的形式化工作,我並不樂意;但只作爲學生的老師,望着那一雙雙專注熱情閃閃發光的眼睛,我無比幸福。是呀,我告訴他們,你們就是我幸福的源泉!多年以後,你們也許忘了我教的字詞句篇,但請記住,你們曾經讓我幸福,也請一定努力讓更多的人幸福,讓你自己幸福!學會愛,學會被愛,這纔是老師想要幫助你滋生的——幸福的能力!

人與人相處,其實簡單,你給予真心,他必予以真情。我只知道,學生是和你一樣需要坦誠相待的人,是天下父母精心哺育的生命,只有築實理和愛的大地,讓學生如白雲如飛鳥輕靈愉悅地飛天,我才成就了一個大寫的師字。

所以,我不權威,但很知足。我惟願從從容容,簡簡單單,踏踏實實,做着該做的,平靜而幸福。雪蓮正在盛開,天籟之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