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國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1

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更讓我看到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下面我就談一下這次培訓的收穫。

一、小組教學要落到實處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爲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組內互助合作,組間評比競爭,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責任分工明確,又相互依賴,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促進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新課改後,小組合作學習成了課堂上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小組合作學習只不過是一個花架子:我們光知道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操作起來卻不能落到實處,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公開課上,老師出示了問題後學生就以小組爲單位開始討論、學習,在聽課老師看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甚是活躍,但是這些只不過是一些表面現象,學習討論後並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所以說這是華而不實的,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杜絕的。

二、高度重視初中生課堂與生活的有效結合。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較爲普遍地存在着與初中生生活實際相脫離的現象,在一些有關初中思想政治課的調查中,學生反映不喜歡思想政治課,認爲思想政治課離他們的生活較遠,爲了改變這一狀況,使初中思想品德課成爲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新課程標準將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爲該課程建構的基礎。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政治課的變化特點,改變了學生對政治課的原來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興趣度,教師的可操作性很強,發揮的空間很大,但也因爲新課程下的政治課淡化了知識,無疑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但正是這樣的變化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更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快樂學習。

三、加強德育

思想品德課不像語文、數學等其它學科那樣通過做練習、考試檢驗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而是看他通過學習本課程的有關內容之後,在實踐中面對真實的境遇和衝突做出的自主選擇和自覺行爲來體現價值。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感悟、去體會,比老師在課堂上洋洋灑灑的說教、父母在家中的反覆絮叨要實在、動人的多,也有效的多。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思品課的最大功效:“德育無痕”!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2

3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參加了我院舉辦的“德國職業教育課程行動導向教學法”培訓班。根據培訓日程安排,從6日開始,培訓學員以8人爲一組開展爲期5天的分組培訓,接受德國職教專家托馬斯.胡革教授的職業教育教學法培訓。

如果說黃德輝教授的講授是打開我的思維,讓我明白了“事在人爲”、“noexcuse”;那麼胡革教授的培訓就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教學可以這樣有趣、多樣和充滿希望。關鍵詞卡片法、旋轉木馬談話法、構建邏輯關係法、魔盒法、完全行動法、小組擴展法、拼圖法??這許多教學方法,胡革教授不是講授給我們的,是我們在做一項一項任務中掌握到的,這樣學習的有效性,“入木三分”啊!這也再次印證了劉耀安老師的話:“letmedo.i’llunderstand.”

現在離培訓結束已近一個月,我已經在實踐教學中體會到這些方法的好處,現在,我的課全移到了有活動座椅的教室中進行,對學生基本按宿舍進行分組(便於學生溝通合作),基本上所有的教學內容劃分成或大或小的任務全都是交給學生自己完成的,而效果比以往要好數倍不止,爲什麼呢?學生對上課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能夠自動自發的以自己願意的方式去學習,這麼高度自由的學習,和他們玩遊戲做任務應該差別不大了吧!

在剛開始進行小組任務時,佈置的是一個低起點的討論任務,步驟如下:

1、小組內每個人獨立思考3分鐘;(獨立學習)

2、小組內輪流發言;(語言表達)

3、達成5點共識;(團隊決策)

4、組內指定一人記錄在白紙上;

5、結果展示(白板?);(團隊凝聚力、榮譽感)

6、大家互相參觀結果(評論、討論、反思、交流)

通過這個討論任務,大家對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有了親身體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更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內容上,有幾點我認爲需要注意:

每種教學法培訓的基本教學計劃按以下流程進行:教師介紹方法,課堂教學設計實例;方法介紹後的討論和提問;4-5人組成小組,思考和討論這些方法對各自課堂教學的意義;按照教師的指導,小組分析一個案例;小組演示案例分析結果,可採用圖板、ppt或卡片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討論每個案例;每天課程結束前,教師總結並給予啓發性建議。

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一般有五個步驟:信息、計劃、實施、檢查、評估,每個步驟都有教學目標要求、能力培養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時間要求。行動導向教學強調:學生作爲學習的行動主體,以職業情境中的行動能力爲目標,以基於職業情境的學習情境中的行動過程爲途徑,行爲導向教學法的培訓中對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內容提出了4種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行爲能力、社會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如何轉變教學理念,如何變更現有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使我們能遵循新教材的以能力爲本位,以職業實踐爲主線,以項目教學爲主體的思想,實實在在開展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學習研究,德國專家的七種專業教學法的培訓,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所倡導的行動導向教學的理念。

德國專家嚴謹的工作作風,幽默、風趣的`談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前聽取的報告講理念、講概念的東西比較多,而這次培訓比較直觀,德國專家系統、深入淺出地講解,耐心細緻地解答,體驗了原汁原味的德國教師的上課風格,在這裏總結了所得到的一些啓示和感受,最深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更新了教學理念。

德國專家上課非常有趣。以實際事例講解,感染學員,親和力非常強,課堂調動能力強,每節課都以小組爲單位,小班化教學,每個學員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每個學員的積極性都能調動起來。聽了德國專家講課後,職業教育的老師更應該要有以行動爲導向的教育認識,我們要更加重視教學方法,而不是教學內容,要更加重視教學過程,而不是教學結果,要更加重視怎樣學,而不是學什麼。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即老師講,學生聽,我們以前講課,關注更多的是我們本身的上課內容,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體驗了先進的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強調“教什麼”、“怎麼教”,通過學習,幫助我們理清了如何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七種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三)行動導向

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思考,原則上學生應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實在出現困難時也可與老師商量,老師應指導他如何克服困難,完成任務,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或結果,使學生最終能夠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並且能夠觸類旁通。

(四)有現實指導意義。

我們體驗了行動領域的七種教學方法,正如著名職教專家姜大源所提倡的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觀,基於行動過程的教學觀。我們以前強調更多的是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忽略了學生的角色轉變,學生不僅僅接受知識,更重要是要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要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方法能力、學習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最爲重要。上課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社會對本專業的實際能力需求去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中,信息量和難度不宜過大,要邊學邊做,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德國職業教育課堂上大量採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引進和學習的,因爲可以有效地改變我們職業學校學生學習被動和綜合能力差的問題。但對我們教師來說,卻是個嚴峻的考驗,不僅要求我們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技能,同時還要具備教育學和專業教學法的相關知識以及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3

一、基本情況概述

xx年11月13日至11月20日受學校的委派,以劉瑛明副校長爲組長、一行7人到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爲期8天的培訓學習。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們通過聽課、提問、小組學習以及參觀訪問等,對德國“雙元制”理論與實踐教學,德國學制體系建設以及德國旅遊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很受啓發。最大的收穫,就是使我們認識到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與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相比還有一定距離,迫切需要進行改革跟進。現將學習情況與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二、主要收穫和體會

(一)對德國“雙元制”的借鑑

我認爲,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體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值得認真研究、學習和參考。

1.解決學生的就業方面。一般而言,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爲要獲得到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爲培訓生(或者叫學徒員),這是企業爲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企業不招收相應數量的培訓生,則必須向政府繳納相應的費用,由政府出面爲社會培養這樣的培訓生),學生在學校時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或三個月進行在校的理論培訓,在企業時則爲學徒身份,由企業進行管理,每週3~4天或三個月,學習期限爲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行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爲企業的正式員工,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

2.優化教學內容方面。每個班的學生都是各個企業的培訓生,其培訓的內容必須是企業所需要的,因此,學校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與企業協商並共同確定,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企業日常產品中所需要的,非常接近實際,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喜歡學,老師教學也很有針對性。

3.簡化了學生的管理。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本學員手冊,學生要及時填寫每天的學習或實習工作情況,以便老師和企業及時掌握學生信息。每週1~2天的在校學習,時間短流動性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更加沒有宿舍和運動場所等,學生在校的表現完全由課任老師掌握,如果學生有不良的表現如遲到、缺席等,老師有義務如實向學生所在企業反應,而對學生的處理措施由企業來實施,對學校而言就極大地簡化了對學生的管理。

4.極大地減少了教學和實驗設備及教學經費的投入。德國職業教育理論認爲,學生在學校只是學習基本技能,掌握專業的一般技巧,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團隊精神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並且具有創新意識,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只可能在企業。因此,很多企業把本企業的最新設備要麼直接送到學校,要麼專門做成模型供上課使用,這樣學生就能很快了解和掌握本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設備,作爲學校就可以極大減少設備方面的投入,節省很多教學經費,很值得我們借鑑。

(二)對行動導向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的體會

這次培訓中,我們還學習開發模塊式課程標準的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上必須學習先進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這方面的體會主要如下:

1、以工作流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設置。

在德國以行動導向教學,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在手工業中產生了,隨着社會發展不僅適應社會,還適應行業,甚至國際行業的要求。行動導向學習的目標就是學生學習掌握完知識後就能運用到工作中,而不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才能上手。因此課程的開發和設置也是根據各行業中每個工種和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來設置的。在課程開發時一般會組建一個調研小組到企業一線進行調查,小組成員由行業協會人員、企業人員

和教師所組成,根據調研各行業企業崗位情況來研究開發設置模塊式課程標準。這樣做就能緊密結合職業的要求,培養出的學生能馬上勝任工作。

2、行動導向教學流程

行動導向教學流程實際就是設計學習情景,一門課一般由幾個老師一起參與進來,以完成項目任務爲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並承擔教學任務。在情景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設計情境梯度。一個教學班通常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分層次的學習目標和期望,只有這樣創設好情境梯度,纔可使學生都能在一定的情境中進入角色,並能體會到教師的信任和期望。這樣,就能使全體學生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和滿足,從而優質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推介一家會議酒店,需要計算機、市場營銷、企業流程和會計老師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塊式的教學方式目標性很強,學生學完後馬上就能用在工作中。

學習瞭如何用框架設計自己的教學,首先確定學習目標,由目標推導出學習內容,要達到這一目標要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使自己的備課思路更加清晰。

3、行動導向中的先進教學方法

在這次培訓中,收穫最大的是學習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師創設充實生動、溫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教學情境,提供一個開放平等的學習環境,以接納、包容、鼓勵的態度、引導學生進入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領域,體現人性化的特點。學生作爲一個自主學習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自己分析問題,尋求與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真正成爲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爲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爲中心,以讓學生動手爲主進行教學,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還對我們親身運用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引導教學法、角色扮演、分組練習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讓我更實際的掌握這些方法的使用。

(三)從德國人身上受到的啓發

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德國人。在歐美髮達國家中,德國人素以勤奮能幹而著稱。他們的敬業精神、狂熱的幹勁,很值得我們學習。但有些時候你又不難發現,他們工作似乎“慢慢騰騰”的,與想像中的爭時間、搶速度的現代化特徵大相徑庭,不由地令人懷疑所謂“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說。但是經過幾天的體味後,終於初步瞭解了其中的原由,原來,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們普遍遵循的信條。辦一樣事,計在百年。正是由於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個腳印”,盡善盡美,才能夠真正做到“好、省”。這與中國古語“欲速則不達”之寓意異曲同工,很值得借鑑。

三、幾點建議

1、班級人數儘量少。德國的班級都實行小班制,這樣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動手,同時老師也能全面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雖然我校的校情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德國的模式,但從這裏可以借鑑的就是人數不能太多,要有一個最低限度的規定。

2、多與企業聯繫。在培訓中德國職業教育專家houch教授和fisher教授說到,德國的學生都是企業的培訓生,培養目標很明確,教學內容很具體,這都是“雙元制”的特點決定的,我們情況有所不同,但從此可以獲得啓發,在平時教學時多與企業聯繫,或儘可能與企業聯合辦學,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學生畢業後也能儘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3、加強老師的職業培訓。在德國要想成爲一個合格的職業教師很不容易,要經過多道嚴格的考驗。例如,實習老師在3年見習期間有3個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他,分10次給其評分,最後還要經過考試才能成爲合格的老師。而我們的教學體制,成爲一個職業教師相對比較容易,大多數教師沒有實踐經驗,且平時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參加各種培訓,知識多拘泥於課本理論,這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很不利。因此需要引進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教師和既能從事酒店教學又有較強實踐經驗和酒店實際問題研究能力的專業教師。讓教師在企業真正參加工作半年以上;此外,建議聘用酒店的管理者做兼職教師,建立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這將對學校旅遊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發展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

4、建立統一的以工作流程爲導向的課程教學大綱。目前我們各校的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有針對性,培養的學生不能馬上勝任崗位工作,應組建一個課程開發設置小組對不同工種的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

5、加大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投入。要上好一堂課光靠一張嘴一個黑板一支粉筆遠遠滿足不了現代教學模式,先進教學方法的使用也離不開多媒體設備,而目前我們中專學校運用多媒體設備上課的專業老師少之甚少,只有幾間教室能用上,這樣單一教學如何能提高教學質量呢!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有了初步的瞭解,對德國旅遊從業人員的的培訓方案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學方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爲今後的教學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使自己在教學中創造更好的佳績,爲學校的教學再上一個臺階做出自己的貢獻。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4

在我校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我有幸參加,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辦,自治區教育廳職稱處及自治區教師培訓中心承辦,廣西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協辦的“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法“培訓班的集訓。經過封閉式的8天培訓,我感到成長很大,自己的思維、視野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也徹底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西方職業教育的獨到魅力,以下是我的幾點深刻體會:

1、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模式,幾乎都是開放式的教育。教學環節的設計,跟學生的互動緊密聯繫。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的創意、自己個性化的看法,沒有人會訓斥他們天馬行空的荒誕做法和想法,教師給學生的多是表揚、鼓勵和肯定。這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住他們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動力作用。

2、“雙元制”辦學是一種很好的職業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學校借鑑。雙元制學生主體既是學生(在學校)同時又是一名學徒工(在企業),採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育模式(每週1-2天在學校,3-4天在企業實習),在學習掌握理論的同時,又到企業具體操作實習,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正確運用知識,在學習中掌握技能,在技能操作中又深化知識的理解。

待畢業統考拿到證書後即可到企業頂崗工作(德國的畢業考試及技能操作證書是由行業協會統一組織考試,是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水平的真實體現)。學生到學校參加教育培訓時,己經選擇好了就業單位及崗位,這樣學習的目的明確,針對性強,學習的積極性也高。待畢業到企業頂崗工作時,能熱愛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3、無論是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還是引導文教學法、考察法、微觀教學法,都是互相聯繫、各種方法互用互融,然後共同在盡力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上着陸。結合我校當前的情況,我認爲,項目教學法、考察法、微觀教學法可以率先在我校的機加工專業(數車專業先開始)進行試點,建立一個教師團隊,專門爲推廣和引進新教學法的業務骨幹團隊。1

4、無論是在多媒體教室上課還是在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室上課,老師佈置任務給全體學生,將學生分成小組後,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中間,來回走動,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即使不是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不一定注意力都很集中,但是這種做法要比教師站在講臺上強得多,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緊張程度,集中精力;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進行討論交流。這樣的課堂在教室外的人會覺得課堂非常的“吵”,不是好的課堂,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能力和互相學習的優良方法。最後在學生完成教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後,無論學生的成果如何,教師都要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但同時指出不足和改進的方面,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在愉悅的心情下完成了學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的。

8天的學習,雖然整個安排時間很緊張,但是收穫是非常大的,我個人認爲,德國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戰敗後依然能夠迅速崛起,成爲發達國家,這與他們重視職業教育、崇尚勞動、崇尚技能、善於學習、遵守規則是分不開的.,它們的職業教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在愉悅的心情下完成了學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的。

8天的學習,雖然整個安排時間很緊張,但是收穫是非常大的,我個人認爲,德國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戰敗後依然能夠迅速崛起,成爲發達國家,這與他們重視職業教育、崇尚勞動、崇尚技能、善於學習、遵守規則是分不開的,它們的職業教育模式有許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不能照搬,因爲國情不同(人口、經濟、積累、文化、觀念等)。作爲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以後一定會認真研究,對照分析,結合我校校情,認真對教材、教室、教法進行改革,以最有效的教學手段、教會學生最適用的技能,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5

爲了豐富員工專業知識,帶員工進行新一輪學習,我們特地邀請德國教授來進行培訓,你有什麼感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德國教授培訓公司員工心得體會。

01

值得學習的那些地方

教授50多歲的樣子,大學畢業後,在德國一企業工作過十幾年,從設計師做到部門的頭,後來到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開展研究,教授學生。工程經驗豐富,理論研究深,幾天課程下來有以下幾點感受。

1.1敬業精神

教授是連續幾天講課,一講就是一天,一般上午10點會有休息,但是碰到我們有問題,他都會耐心解答,不緊不慢直到將你的問題解決。有時候碰到中午吃飯或者晚上吃飯,他也會把學生的問題解決然後再結束課程。即使有時候有人提醒,他也會專注於把問題解答清楚,可見其敬業精神。

1.2知識維度廣

完成我們的產品設計,要涉及到很多學科和專業。教授事前準備的課程內容就非常豐富,在講課過程中還會穿插這種事例,有A專業的,有B專業的,而且每個專業案例都闡述的非常深入,而且有信手拈來的感覺。

1.3英語表達好

教授是一個德國人,早期工作時需要經常與法國人交流,彼此之間都使用用英語。後來到大學後,經常去美國和新加坡分享交流,英語發音沒有口音,很清晰,大家基本上都能聽懂。一個德國人,練習英語表達和寫作,讓他面向更多的受衆,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1.4分析問題深刻

由於底下學習的聽衆都是工程師,教授講解課程後,大家都會很多具體的工程問題。耐心聽完工程師的具體問題後,教授都會從整個研發過程,從源頭上的設計原則上,去指出設計問題所在,然後按照設計原則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問題的工程師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瞭解了背後的理論和流程,以後碰到其他個案也可以從更深層次去解決。

1.5用圖表達

教授在Ipad Pro上安裝了Goodnotes這個軟件,頂層可以同時放多個工作任務項,一邊投影的時候,一邊切換筆記板或者繪圖板。教授總能準確的理解你的問題,然後用一個電容筆在繪圖板上繪製圖形,或者幾個方框或者幾個示意圖,用一張圖表達很多信息,清晰明瞭。

02

自己的一些思考

吳軍老師在得到的硅谷來信專欄中,提到過五級工程師的概念,如果按照工程師等級劃分,德國教授以前在公司算是二級工程師(正在設計和實現別人做不出的一個工程產品),而我目前算是4.5級工程師,稍稍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見賢思齊,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

張萌在《人生效率手冊》中提到7個人物法,提煉他們的核心技能,不斷刻意練習,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像在上一節中提到的,教授長期在歐洲頂級研發單位工作,然後又在頂級的理工大學做研究,長年的練習和積累,磨練了出了很多核心硬本領,比如英語表達能力,工程畫圖能力,抽象提煉能力,多視角思考能力。

反觀自己的成長過程,英語雖然過了六級考試,寫過一篇英文論文,英語寫作也是生疏了,口語很久沒有練習,聽力也慢慢退化,還是需要長期不斷的刻意練習。至於工程畫圖能力,小時候一直想學畫畫,沒有專門學過,不會使用一幅圖表達自己的想法,後來大學補上過畫法幾何也是匆忙,沒有用心。抽象思考能力和多視角思考能力,儘管業餘時間在看一些書籍,學習混沌創新學院的課程以及何帆讀書會的專欄,但還是沒有掌握這種能力。

03

需要行動的地方

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是自己需要刻意練習,悉心打磨的技能,需要結合日常工作會議,平時電話溝通,以及對外合作中不斷練習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每週的寫作中刻意練習各種主題寫作,在專業論文寫作鍛鍊自己科技論文的表達能力。

針對工程畫圖能力,自己從小就是畫圖表達能力差,需要從基本的元素開始,一個元素一個元素開始畫,然後再組合成物體,使用圖畫表達工程意思。

針對抽象思考能力和多視角思考能力,需要結合何帆讀書會以及週六的創新學院課程進行思考,輸出知識卡片,不斷練習自己的抽象思考能力,同時從不同利益攸關者去思考,他們有什麼需求,他們會如何看待,鍛鍊多視角思考能力。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1月,我很榮幸作爲鞍山市職教城赴德國培訓項目的一員,在不萊梅應用科技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柏林建築專業職業學校、巴登-符騰堡州曼海姆雙元制職業大學三所學校進行了學習培訓和實地考察,此次學習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對德國的職業教育體制、模式,社會的參與、認同和需求等方面有了比較深刻體會,現將培訓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簡介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在職業教育裏提供多元化知識,採用彈性的教育方式,進行職業教育能力的轉換的一種教育形式,是由聯邦、地方政府與企業三方合作建立的適應德國國情的一種職業教育體制。這種體制下聯邦政府提供法律保障,是體系的基本結構;地方政府提供學校平臺,培養公共技能和基礎理論知識;企業提供技術和崗位,並擁有職業的要求權,由這三方共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人才。

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初中)畢業證書之後,自己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由行業公會協調分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爲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

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爲要獲得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爲培訓生,這是企業爲社會應盡的義務,學生在學校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在學校進行理論培訓,每週3-4天在企業以學徒的身份進行培訓,學習時間爲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聯合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爲企業的正式員工。

參與到雙元制教育的企業要通過政府和公會的相關認證,並有一系列的措施在其參與過程中進行監督,若企業不達標則喪失參與資格,還要繳納相應的罰金。參與企業將得到政府在稅收方面的減免,並獲取穩定的人力資源的優勢。

總之,雙元制能對個人的創意激發及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會了年青人謀生的手段,提高了職業的自我認同,避免了失業與社會的不穩定。

二、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內容

“雙元制”職業教育不同於我們的專業設置而是以職業崗位進行劃分的,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和學校的不同特點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佈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佈了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33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以及考覈辦法等,並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佈實施。各培訓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並付諸實施。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並形成法律。它的任務是在服從企業培訓要求的前提下實施普通和專業教育,深化企業培訓中的專業理論。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考覈、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公會負責。考覈分爲中間考覈和結業考覈兩種,從考覈內容上分爲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覈兩種。通過考覈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爲該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一)、教學體制

首先由學校來制定教學計劃表,企業要按照計劃表來執行,企業的責任、方案、時間都是界定好的。執行效果設置最低限度的標準,不能達標的企業是不合格的,企業將失去培訓資格並交納罰金。這就能夠保障學生不僅符合一個企業的需要,而是達到大多數企業的要求,保證學生就業的穩定度。

其次,國家針對每一個職業都會有一個教學計劃的建議表。如:三年中的某一個星期應該到某一個進程,作爲教學的一個參考和幫助。再如對期中期末考試的要求,考試的時間、內容和標準等都有相關的要求,這些都是要嚴格按照要求去執行。

第三,在培訓規範法規的制定中,會有許多的相關教師參與其中,如果有新的教學計劃要求出現時,其進程如下:當生產工藝流程發生變化時,企業必須對行業公會與企業工會報備方案,如果這兩個工會認爲有矛盾的話,可以將方案報備負責雙元制的聯邦機構。聯邦機構會與經濟部或教育部聯繫,這幾方都溝通好後,再進行教程改革,並反饋到企業中來。工會與公會會做一些統計,並提供一些數據,並最

後形成一個解決辦法。對於制度的改革會找一箇中立的研究機構去制定與評估。通常來說鑑定與評估不會太多考慮教學內容,而是會看是否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學校再根據法定規劃教學課程,這個週期規定不允許超過一年。

第四,一個職業的培訓不僅僅是一個崗位的學習,而是全生產流程的學習,是是企業應用性的學習,如果企業沒有的法規中規定工序部分,企業會安排學生到有能力提供該工序的企業或者培訓中心去完成這部分培訓,相關費用也會由企業負擔,這就使畢業生在社會上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第五,雙元的界限在模糊,企業也開始重視一些相關的理論課程。理論課的教學場地不僅僅安排在學校,更多的企業更願意把能夠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課程(如:外語、物理)安排在企業。

(二)、教育思想

1、雙元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理論結合實踐,就像太極圖一樣是混合在一起的,是自然交融的',是流動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只有通過時間的積累參政真正的達到理實結合。

2、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學習,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明白怎麼做纔是正確的、最好的,在教學時要傳遞一些情感,進行專業素質的朔造,與人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

3、企業文化教育是進入企業工作的準備。企業對學生的教育,除了專業技術,還有工作態度、社會責任感,企業還需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全面性的學習。而對企業來說,多培訓學生也可以提高企業的聲望,同時也爲社會培養貯備了專業人才。

4、在職業教育中對社會關注的熱點進行教育。如:在學校中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學生形成一個健康與生態環保的行爲規範,爲後代子孫造福,學校使用再生紙,倡導騎自行車是一種環保行爲,減少開車,共同租車,大家都要這樣做,形成不懂環保就不酷的風氣。

5、綜合素養的養成教育。一個人的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個人情感、工作社羣等,這纔是一個完整的專業能力的概念。德國有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母雞說:“這個世界光會下蛋是不行的”,怎樣才能讓下的蛋更好吃?下蛋(工作)時有情感,蛋會纔會更好吃。每個人都要自發的去激發自己的能力,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

(三)、教育質量評估

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有幾個元素來決定,首先是在培訓中教育者的設計部分,讓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學習;第二點在教學中的命題,這個命題的質量將影響教學的結果;第三點教育面向的是學生的因素,他應該知道自己也要有責任(家庭、社會的基本公共教育),自己要有責任感,不能僅僅從操作任務上來看,要有自己的自覺性,有自己的思考;第四點指完整性的全面性的學習,企業要解決的任務是盈利,自覺性的工作掛上鉤,形成企業精神,協同整體運作。最後說工作能力作爲選評的項目,代表工作能力的結果通過考試來決定,但應考慮一些態度等情感因素。如果在培訓完成後,一個學徒對這個職業產生了專業認同。工作愉快,喜歡,得到滿足,今後在此專業上將得到更多的進展,這才一個合格的教育產品。

質量監管機構是行業公會。全德國有80個行業公會,以產業分區,組成人員爲當地的有代表性的工業家與企業家。這是一個受國家監督的社會組織法人單位。這些企業家每年要付年費給公會,公會的一項主要任務是負責職業教育的發展,爲學生提供諮詢,認定培訓企業資質,進行相關的職業考試。他們提供資料信息庫,會員可以得到免費諮詢,有教學專家提供建議。也提供給企業各項幫助,如國家對企業的優惠政策等(土地計劃、對外界的聯繫、與國外的信息諮訊)。

學生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時,學校教師代表、企業代表、公會均會派出代表共同參與。公會是義務的,不接受酬勞。這也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中立性。三方也可通過考試發現存在的問題,可以對課程的內容起到控管作用,對專業的發展提供展望。

三、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發展

1、打開畢業生的上升通道,爲畢業生提供更多的考取學士、碩士和博士的途徑與機會。畢業生通過社會培訓和成人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加容易的進入上級學校。並且在某一階層、某一階段,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2、加強在考試方面的要求,要達到社會的需求目標。隨着社會對職業要求的提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覈也會更加的嚴格,尤其是在面試的過程中會更多的考察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對人的尊重)

3、更多考慮其它歐州移民的問題,將他們納入德國體系中。如西班牙過來工作,在統一資格認證方面要多考慮。

4、將師傅引入大學來,讓他們學一些學位課程,帶給他們更好的待遇,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5、將雙元制引入特殊教育中。部分殘障的學生原來在一些單獨的特殊學校,但這些年的趨勢是這部分學生也融入到雙元制職業學校來,將來也可獲得工作的機會,更好的融入社會。

四、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數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德國的出生率在不斷的下降(法律促進生育,家庭內有三個孩子可以免稅,正常稅負爲37%-40%),另外部分家庭因爲經濟危機移民到別的國家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醫生、律師),這就導致生源規模在不斷的縮小。

2、因爲政策的關係,學校的學生會超過社會的需要,一些職業學校的學生往往得不到好的培訓和實習機會。國家也在倡導型企業提供更多的實習就業機會。而企業認爲現在的青年人沒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值得去培養,不願提供學徒崗位,這種情況下政府也無能爲力。這就產生了一年制的短期預科班,讓沒有想好學什麼和找不到接收企業的學生在學校通過學習更加深入的瞭解職業的內涵和培養綜合素養以達到企業的認同。

3、校企之間在教學工作方面溝通不是都很順暢。相互間不願意進行溝通,相互指責,溝通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很難達成一致目標。

4、學校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方面存在問題。評價方式和內容都受到教師的質疑,教師也不願對問題進行反饋,導致教師改進方面上不是很積極、主動,使得學校在教師評價方面的改進工作也很緩慢。

五、幾點體會

在德國學習培訓中感受到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還會有多種形式的“雙元”。

文化課和專業課沒有明確的界限,企業也會教授學生文化課的內容,只要與學生的職業相關,有利於學生接受,並不侷限於教學的場所,一切只爲了教育好學生。學校和企業對文化課的設置非常重視,教學內容不僅侷限於文化知識的教育,更加強調將學生塑造成爲一個合格的職業者和社會人。

德國培訓心得體會7

本人受學校的委派,於xx年5月23日至7月4日到德國進行爲期44天的培訓學習。此次培訓屬於國家教育部與inwent(德國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在xx-xx年的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之一,目標是提高專業人員隊伍的質量,進而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培訓專業方向是旅遊,此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學習了德國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對德國旅遊和酒店專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現將學習情況與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概述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401.2萬人,全國劃分爲16個州。此次培訓主要在德國thüringen(圖林根州)的erfurt(埃爾富特)和sachsen-anhalt(薩克森-安哈爾州)的magdeburg(馬格德堡)兩所城市進行。這兩個州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圖林根州被譽爲德國的“綠色心臟”,承辦方爲了能夠讓我們多瞭解德國不同的旅遊資源,在六週的培訓中,特別爲我們安排了兩個不同的培訓地點,大家一致認爲承辦方爲我們選擇的培訓地點是非常合適的。

在德期間,週一至週五的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培訓內容很多,跟我們上課的老師經常開玩笑說我們一個多月學習的內容相當於他的學生要用三年才能學完。培訓內容主要是瞭解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以旅遊職業教育爲例的雙元制培訓及開發模塊式課程的方法,以“推介德國旅遊和酒店從業人員”爲例介紹用於組織和設計旅遊爲人才培訓的示範性方法論方案,行動導向教學中的先進教學方法,旅遊市場推廣,旅遊目的地管理和歐洲旅遊發展現狀和趨勢等。培訓方式主要是集中聽課和參觀交流。

爲了比較全面地瞭解德國職業教育和雙元制情況,項目組安排了參觀埃爾富特市的工商業協會、國際職業學院(iba)、上課所在的ergab職業學校,還參加了萊茵tüv教育集團學生期末實習報告會;還到企業實地瞭解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和學生在企業培訓的情況,比如到圖林根州旅遊有限公司、radisson酒店、歐博霍夫旅遊諮詢處和panotama酒店、馬格德堡旅遊公司和哈茲.瓦格酒店、德國旅遊研究所和德國最大的旅行社——圖意旅行社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體制和德國旅遊業有了初步的瞭解與認識;同時,我們還參觀了德國不萊梅技術應用學院,初步瞭解德國的高職教育情況;爲了擴大視野,瞭解德國的文化和旅遊特點,項目組還組織我們參觀了柏林、魏馬和不萊梅三所城市,對於受過二戰嚴重破壞的後發達國家,能夠對城市文化、古蹟維護復原相當好,旅遊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讓我感觸很深。

在學習期間,我順利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擬訂“餐廳服務員”示範性培訓方案;對“餐廳服務員”十節課模塊培訓內容的設計;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制定一個20人中式自助餐晚宴的項目方案;最後還做了學習成果彙報。

在學習期間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德國人,其中有兩位老師的理論課深受啓發,最有意思的是老師還帶我們參觀了不萊梅一家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地下紅酒餐廳和酒窖,深入瞭解了紅酒的知識,對自己今後的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們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接近德國的普通民衆,瞭解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受邀到生活老師家裏做客;利用週末到各處參觀旅遊。總之,這次學習安排比較合理,生活雖然有點不適應,但收穫很大。

二、主要收穫和體會

此次出guo培訓,大家克服了生活方面、文化差異方面的許多困難,逐漸學會了適應。每個人都嚴格遵守了出guo前的紀律要求,無任何有損國格、人格的事情發生。在這次學習中,我們通過聽課、提問、課外閱讀以及參觀訪問等,對德國“雙元制”理論與實踐教學,德國學制體系建設以及德國旅遊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很受啓發。最大的收穫,就是使我們認識到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與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相比還有一定距離,迫切需要進行改革跟進。

(一)對德國“雙元制”的借鑑。

我認爲,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體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值得認真研究、學習和參考。

1.解決學生的就業方面。一般而言,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爲要獲得到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爲培訓生(或者叫學徒員),這是企業爲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企業不招收相應數量的培訓生,則必須向政府繳納相應的費用,由政府出面爲社會培養這樣的培訓生),學生在學校時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或三個月進行在校的理論培訓,在企業時則爲學徒身份,由企業進行管理,每週3~4天或三個月,學習期限爲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行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爲企業的正式員工,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

2.優化教學內容方面。每個班的學生都是各個企業的培訓生,其培訓的內容必須是企業所需要的,因此,學校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與企業協商並共同確定,所涉及的知識點都是企業日常產品中所需要的,非常接近實際,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喜歡學,老師教學也很有針對性。

3.簡化了學生的管理。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本學員手冊,學生要及時填寫每天的學習或實習工作情況,以便老師和企業及時掌握學生信息。每週1~2天的在校學習,時間短流動性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更加沒有宿舍和運動場所等,學生在校的表現完全由課任老師掌握,如果學生有不良的表現如遲到、缺席等,老師有義務如實向學生所在企業反應,而對學生的處理措施由企業來實施,對學校而言就極大地簡化了對學生的管理。

4.極大地減少了教學和實驗設備及教學經費的投入。德國職業教育理論認爲,學生在學校只是(請您支持)學習基本技能,掌握專業的一般技巧,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團隊精神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並且具有創新意識,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只可能在企業。因此,很多企業把本企業的最新設備要麼直接送到學校,要麼專門做成模型供上課使用,這樣學生就能

很快了解和掌握本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設備,作爲學校就可以極大減少設備方面的投入,節省很多教學經費,很值得我們借鑑。

(二)對行動導向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的體會

這次培訓中,我們還學習開發模塊式課程標準的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上必須學習先進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這方面的體會主要如下:

1、以工作流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設置。

在德國以行動導向教學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在手工業中產生了,隨着社會發展不僅適應社會,還適應行業,甚至國際行業的要求。行動導向學習的目標就是學生學習掌握完知識後就能運用到工作中,而不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才能上手。因此課程的開發和設置也是根據各行業中每個工種和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來設置的。在課程開發時一般會組建一個調研小組到企業一線進行調查,小組成員由行業協會人員、企業人員和教師所組成,根據調研各行業企業崗位情況來研究開發設置模塊式課程標準。我們還學習了開發課程方案的流程圖,這樣做就能緊密結合職業的要求,培養出的學生能馬上勝任工作。在德國的行業協會有統一的培訓章程,職業學校就遵照培訓章程安排教學計劃。

2、行動導向教學流程

德國教師的備課相當於設計學習情景,一門課一般由幾個老師一起參與進來,以完成項目任務爲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並承擔教學任務。例如推介一家會議酒店,需要計算機、市場營銷、企業流程和會計老師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模塊式的教學方式目標性很強,學生學完後馬上就能用在工作中。學習瞭如何用框架設計自己的教學,首先確定學習目標,由目標推導出學習內容,要達到這一目標要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使自己的備課思路更加清晰。

3、行動導向中的先進教學方法

在這次培訓中收穫最大是學習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德國有一個二十年不變的教學方法圖,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從中取出,根據社會的發展,對於已有的教學方法的運用也在不斷的在改變,這些教學方法加上

現代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讓學生更有效的.掌握技能知識就是先進的教學方法。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爲中心,以讓學生動手爲主進行教學,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還對我們親身運用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分組練習等教學方法的運用,讓我更實際的掌握這些方法的使用。

(三)從德國人身上受到的啓發

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德國人。在歐美髮達國家中,德國人素以勤奮能幹而著稱。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爲“公蜂”。他們這種敬業精神、狂熱的幹勁,頗出乎以刻苦耐勞著稱的國人之意外,很值得我們學習。另外,由於是德語授課,有些專業術語翻譯過來較難理解,語言交流上尚有一些吃力,在課堂上有些問題往往需要老師講解多遍我們才能理解,經常導致授課進度延緩,但是老師並沒有爲此而犧牲培訓質量,而是延長授課時間保證培訓質量。

但有些時候你又不難發現,他們工作似乎“慢慢騰騰”的,與想像中的爭時間、搶速度的現代化特徵大相徑庭,不由地令人懷疑所謂“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說。但是經過幾天的體味後,終於初步瞭解了其中的原由,原來,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們

普遍遵循的信條。辦一樣事,計在百年。始作時多投入財、力、工時,乍看似有些“浪費”或”沒必要”,卻保證了完美無瑕、一勞永逸,雖慢猶快。在埃爾富特看到的任何一座房子很可能都有上百年的歷。據介紹,一個世紀以來懸吊電車系統從未出過事故。正是由於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個腳印”,盡善盡美,才能夠真正做到“好、省”。這與中國古語“欲速則不達”之寓意異曲同工,很值得借鑑。

三、對職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1.班級人數儘量少。德國的班級都實行小班制,這樣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動手,同時老師也能全面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雖然中國的國情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德國的模式,但從這裏可以借鑑的就是人數不能太多,要有一個最低限度的規定。

2.多與企業聯繫。德國的學生都是企業的培訓生,培養目標很明確,教學內容很具體,這都是“雙元制”的特點決定的,我們情況有所不同,但從此可以獲得啓發,在平時教學時多與企業聯繫,或儘可能與企業聯合辦學,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學生畢業後也能儘快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

3.加強老師的職業培訓。在德國要想成爲一個合格的職業教師很不容易,要經過多道嚴格的考驗,例如,實習老師在3年見習期間有3個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他,分10次給其評分,最後還要經過考試才能成爲合格的老師。而我們的教學體制,成爲一個職業教師相對比較容易,大多數教師沒有實踐經驗,且平時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參加各種培訓,知識多拘泥於課本理論,這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很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引進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教師和既能從事酒店教學又有較強實踐經驗和酒店實際問題研究能力的專業教師。讓教師在企業真正參加工作半年以上;此外,建議聘用酒店的管理者做兼職教師,建立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這將對學校旅遊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發展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

4、建立統一的以工作流程爲導向的課程教學大綱。目前我們各校的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有針對性,培養的學生不能馬上勝任崗位工作,應組建一個課程開發設置小組對不同工種的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

5、加大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投入。要上好一堂課光靠一張嘴一個黑板一支粉筆遠遠滿足不了現代教學模式,先進教學方法的使用也離不開多媒體設備,而目前我們中專學校運用多媒體設備上課的專業老師少之甚少,只有幾間教室能用上,這樣單一教學如何能提高教學質量呢!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有了初步的瞭解,對德國旅遊從業人員的的培訓方案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教學方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爲今後的教學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使自己在教學中創造更好的佳績,爲學校的教學再上一個臺階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