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1

爲倡導市民文明乘車、打造和諧公交,市委組織部、市機關工委、團市委倡議成立銅都黨員義工、青年志願者公交服務隊。很榮幸,我成爲其中一員。3路公交這個平臺上,用我的微笑、我的熱情、我的耐心,服務着廣大乘客,並在付出中收穫快樂、在奉獻中提升自我。

我的服務的時間段是早上7點到9點。因在之前沒坐過3路公交,於是,9月1日晚上,我到上海路的候車點等候我即將服務的公交車。沒想到,不知道公交車從哪個方向先駛過來的我,等了將一個半小時纔等到。和晚上的志願者小喻一起上車,開始我們的志願服務。可到了湯家嶺才發現,我們非常“幸運”爲一輛沒有站臺錄音的公交車服務。我和小喻分工,一人發傳單,一人報站臺。當我報錯一個站臺名時,我臉刷的一下全變紅了,連連和車上的.乘客道歉,真怕他們覺得志願者狠孬,暗下決心,晚上一定要記清所有的站臺名,用真情的服務,塑造志願者的良好形象。到香屯終點站後,我記下了兩位司機的手機號碼,並和黃師傅約好第二天早上6點四十在財政局附近的朱潭埠見。第二天我如約上車了,跟大家說聲早上好後就開始我的志願之旅,給大家發宣傳單、提示注意事項、宣傳優待政策、幫扶有需要的乘客,等等。此後每天,我都按時上車。在工作日,做滿兩小時後,我馬上回局裏,並積極轉入工作狀態,完成日常工作;在週末,我則做三至四個小時,然後再去市裏逛逛。

每天,我都會說上四遍乘車注意事項。在車子從始發站發車三站之後和從廣場啓動後,我都會和乘客說“各位乘客,歡迎乘坐3路公交。我是這輛車的志願者。在這跟大家說幾個注意事項。一,請各位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給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等特殊乘客讓座;二,黃色的三個位子是老弱病殘孕的專座,請大家以後上車時儘量把這些位子讓給他們乘坐;三是車上是個公共場合,請大家愛護衛生,不要吸菸、不要亂扔果皮雜物,同時請大家儘量保持安靜,要聊天的乘客也請小聲一點;四是司機師傅會提前一點報站臺,要下車的乘客就按門鈴,不方便按門鈴的乘客就說一聲要下車,這樣我們到站就會停車,要不我們就直接開走,節約大家的時間。謝謝大家的合作!”

每次,我都會盡量給特殊乘客上車安排座位。特殊乘客上車後,若是沒座位了,我就問沒有人給他讓讓座,若問了三遍了仍沒人讓座時,我就會帶着特殊乘客到年輕人旁邊,請他讓座,然後對讓座者說幾聲謝謝。實在沒辦法給他騰位子時,就會對他說聲抱歉。這樣的我,時常被乘客感謝着、包容着,非常幸福。也更加堅定,要用實際行動,引導大家養成自主讓座的習慣,而不是我們志願者在車上時被動讓座。

每時,我都積極宣傳我們公交的優待政策。70週歲及以上的老人、傷殘人、盲人可以免費乘坐公交,只要出示有效證件就可以(盲人除外)。有時遇到上車時投幣的老人家,我會上前詢問他是否辦理老年證,並告之若是滿70週歲了,可到民政局辦理老年證,這樣,以後就可以憑證免費乘坐公交。若遇到不投幣或是誤以爲拿着綠色老年證和殘疾證可不投幣得乘客,我會勸說其投幣,並告之後兩者不屬於優待政策的享受對象。

爲期半個月的志願者生活,讓我成長着、快樂着、憧憬着。大體上,我的志願之旅是平和的,因爲德興人民大都能文明乘車。但偶爾會遇到一些不通情達理的乘客,就是不肯投幣,讓我很想發火。但看着身上的綬帶,想着自己是一名志願者,我忍下了,繼續微笑着、勸說着。這讓我覺得自己成熟了許多。便民、利民的公交開通後,給廣大市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這讓身爲志願者的我,非常自豪。時常看着老人家結伴成形,坐着3路公交,滿臉幸福地遊覽着德興,我非常快樂,特別是那一次看到兩位老年乘客說時隔20年又來香屯了時幸福的表情,我很快樂。每當獲得車上乘客對我服務肯定、聽到他們的謝謝時,我很充實、很幸福。也正是這志願之旅,讓我進一步瞭解德興,瞭解德興人民的熱情、善良、質樸,,這讓身爲外來客的我,非常有信心、有意願紮根在德興這片熱土上。

雖然半個月的志願者生活結束了,但從中獲得的收穫將一直伴隨了我。結交的新朋友,通過我建立的“德興公交志願者”qq羣而時常聯繫着,分享着;得到的肯定,讓我覺得活着很有意義;收穫的快樂,讓我覺得生活是美好!總之,這次的志願之旅,讓我在奉獻中快樂着、幸福着!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2

我很榮幸能成爲以傳遞愛心、志願服務、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爲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作爲大學生,我們不能養尊處優,而應該履行義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即使我們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顆關愛之心不會磨滅,哪怕一句問候、一次攙扶、一次彎腰都能爲社會公益、慈善、福利事業、社會生態環保及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爲一名服務社區志願者,在服務與奉獻中,我體驗着這份“志願”的神聖與高尚,雖然活動只是由一些看起來平凡的小事組成。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都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起到一個拯救者的作用。當我們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心裏會覺得很幸福,覺得終於爲社會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願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志願者不是單純的奉獻,我們也可以從活動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就是一個受益者,我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增強了組織能力,鍛鍊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我並沒有誇大的意思,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就會明白,在奉獻與勞動中,自己便會不知不覺得成長起來。社區志願者服務活動,是近年來各地新興的一項公益事業,要做好這項工作,作爲服務社區的大學生我們更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營造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建立並完善進社區下基層志願者服務組織向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作爲一個志願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志願者的活動,也爲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讓我們爲這一事業來奮鬥吧!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光。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3

我叫xxx,是屯溪區老街社區一名黨務工作者,也是社區七彩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在自己從事黨務工作中,我將黨建工作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相結合,把志願服務工作納入黨建工作重要載體,以項目建設抓社區志願服務服務工作,現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談如下心得體會:

一是七彩志願隊伍功能化建設。我在原有義工服務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積極實踐,規範重組了由500餘人參與的七支志願者隊伍,分別是赤是大愛的熱情—黨員志願者、橙是陪伴的溫暖—文藝宣傳者、黃是明亮的旅途—平安守護者、綠是一路的希望—環保守護者、青是堅守的支持—誠實守信者、藍是純淨的友誼—法律援助者、紫是祝福的溫馨—愛心服務者。將信息諮詢、求助熱線、代理承辦、服務承諾等多項內容統一起來,並差異化的建立社區“七彩服務套餐”,使“七彩志願者”分類別的活躍在老街保護與管理、旅遊諮詢、義務導遊、文明創建、居家服務、困難幫扶、老年互助等志願活動當中。

二是七彩志願服務主題化建設。以“七彩志願者”爲切入點、以主題活動月爲着力點、以居民受實惠爲落腳點,精心安排,按照七支志願者隊伍功能定位,按月份依次啓動志願服務活動特色月。

分別以“有事慢慢說,有我天天在”爲活動主題,配合協助社區做好各類羣衆思想工作;通過社區說事點的“逢四說事”,積極發揮與片區居民更加熟悉、更加貼近的優勢,在兩會期間及時有效的把各類糾紛矛盾化解在片區,化解在萌芽狀態;爲社區營造出歡快祥和的生動畫面;以“七彩映老街、鑄就新輝煌”爲活動主題,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組織有文藝特長的社區居民參加社區各類大型活動。並積極參與“老街居民論壇”、“老街文化大家談”“納涼電影周”等一系列活躍居民文化生活的主題活動;以“心連心共創美好家園、手拉手共建文明老街”爲活動主題,組織黃山學院、黃山電大大學生志願者、青年團員,重點開展老街背街小巷守綠、護綠,環境整治、保護新安江母親河、承諾認領綠化帶等環境保護活動。

以“平安老街,我來守護”爲活動主題,成立老街夜間巡邏打更隊,夜間安排兩名巡邏打更隊員進行安全巡邏。同時在“十一”國慶節及重要節假日期間定期開展日間巡邏志願服務、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利用人在基層的優勢,廣泛收集各類治安信息,主動爲有關部門提供線索;在日常生活中向片區居民、經營業主宣傳治安知識,增強居民安全防範意識,切實提高了羣衆自我保護自我防範水平。以“志願模範在崗位,服務居民在行動”爲活動主題,挖掘一些有技術特長的黨員羣衆,組建服務隊,爲社區中困難黨員羣衆服務,密切了黨羣關係;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積極爲片區內的居民提供義診、法律諮詢、家電維修、家政服務等便民利民服務活動。

三是七彩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創新志願服務模式,建立志願服務“雙卡”跟蹤管理登記制度。由志願者和受助居民共同持有“老街社區七彩志願者服務登記卡”,志願者每次上門服務後,志願者和受助居民在各自卡上登記服務日期、服務地點、服務內容、服務時長等服務信息,最後雙方簽名確認。服務登記卡上公佈社區工作人員以及七彩志願者的聯繫方式,方便居民及與社區及時溝通聯繫。通過這樣的志願服務模式,社區就可以全程掌握瞭解七彩志願者與受助居民的幫扶情況,同時服務登記卡的.記錄也是社區年度“七彩志願者之星”及“十大愛心人士”評選表彰工作的主要依據,使七彩志願者的服務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最大化地發揮志願服務的示範效應。在社區涌現出了“放心茶”茶博士志願者汪芳生、“護街使者”潘秀娟、“光明使者”林竈華等一批先進典型。在他們的影響和感召下,先後培育了傑出青年“茗香茶莊”徐江、愛心人士“迎春茶社”王少君等一批“七彩志願者之星”及“十大愛心人士”評選表彰工作的主要依據,使七彩志願者的服務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最大化地發揮志願服務的示範效應。在社區涌現出了“放心茶”茶博士志願者汪芳生、“護街使者”潘秀娟、“光明使者”林竈華等一批先進典型。在他們的影響和感召下,先後培育了傑出青年“茗香茶莊”徐江、愛心人士“迎春茶社”王少君等一批新黨員業主志願軍,讓“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志願者一個形象”在老街高高飄揚。

做社區志願者心得體會範文4

在高中的時候,有聽說過“志願者”這個名詞,但對它真正的含義並不是很理解。進入大學以後,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各個高校都有志願者這個隊伍。大一時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到志願者那兒報名參加面試,有點兒遺憾。隨着對志願者的深入瞭解,我對自己說,怎們樣也得在大學四年當一下志願者,爲社會服務。於是,在大一開學初,我就去報了名。

我知道志願者所表述的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志願者所做的,其實會在我們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出來。

志願者好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志願者就是扶貧濟困,助人爲樂的代名詞,它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與文明,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

志願者所傳遞的那份愛心,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它提供了社交和互助幫助的機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我們系志願隊每週四下午都會利用沒上課的時間去看望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幫她整理整理東西,打打水,聊聊天等。這一次,我也參加了這個活動。我們來到前進社區一幢居民樓,打開一扇大門,走了進來,我跟着熟門熟路的領隊走了進去。領隊敲響老人的門,過了好一會兒都沒人應門,我們怕老人出現什麼問題,就在門外一直喊,過了一會兒,我們聽到了腳步聲。那扇我期待已久的小門終於打開了,出來一位走路蹣跚的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年紀已經很大了,不過,令人比欣慰的是老人看過去身體還算健康,不過可能是每個老人都會有的,就是耳朵很不好使,所以剛纔一直沒聽到我們的敲門聲。領隊給我們分了工,老人忙着挪出幾張椅子過來,打算給我每個剩餘的人坐,她拉住我們的手,示意我們坐下。她似乎有好多好多話要跟我們述說,她似乎特別喜歡我們,給我的感覺是她好像每週都在盼望我們每個人的到來。

老人拉着我們的手滔滔不絕地述說開來。她講了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從談話中我模糊地知道老人在這六十年裏,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她的兒女拋棄了她,她住的房間還是政府借給他的,每月靠的是政府給予的補貼來維持生計的。老人一直在不停的表達着對我們的感謝,她說要不是我們,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可是,我知道老人最需要的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幫助,老人很孤單,需要有一個傾聽的對象,能夠聽聽她的心裏話、能聽聽她的嘮叨、聽聽她述說生活上的一些瑣碎的事情,這樣她就非常滿足了。所以在整個過程中,老人都是非常高興的,除了談到她的家庭。

傾聽是心靈之花,傾聽能折射出純潔的'熱情的光芒。傾聽時一縷清風,它能吹撒籠罩在們心頭的陰霾;傾聽時劃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給我們帶來希望;傾聽是一朵不敗的花,它能綻放出生命之蕊,換取人們的欣賞和信任。

所以,當我麼在傾聽老人的述說的過程中,老人多她的孤單找到了一種寄託,有了生活下來的力量。衷心地祝福老人健健康康的,我們一屆屆的大學生志願者給她帶去歡樂。

這是我對這次活動最大的感觸。我也相信,我們每個人肯邁出一小步,我發現,志願者所有的精神就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的手中傳遞,同時也能匯聚所有人的熱情,共同促進社會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