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1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高級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麼,如何"翻轉",通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索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麼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並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衆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製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自主學習,並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複製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聖人",而是成爲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通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製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製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製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創建視頻,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視頻時間等等。個人認爲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製形式。在製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後,那麼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創建內容,通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麼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爲課堂推進的模式,爲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爲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爲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並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採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於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爲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徵,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爲在我們翻轉課堂後,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爲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後,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通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後通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後進生。每週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通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並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通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爲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爲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爲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2

乘着區教育“三名”工程和骨幹教師“121工程”建設東風,我們參加了區首屆中小學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我代表首屆小學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全體學員感謝區教委、進修校及信息中心各位領導和老師,感謝你們給了我們這個十分珍貴的學習機會,經過一年的培訓,使各位學員理論及教學實踐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培訓期間,開展了各種培訓形式,有聆聽專家講座、“三課”研究、論文案例交流及考察實踐等形式,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聆聽專家講座,加強理論學習。

在區進修校組織下,聘請了市教科院綦春霞副院長作了《新課程該如何評價》的專題講座,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新課程評價的概念及意義,教師評價學生,要以學生的終生髮展爲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多主體參與的評價模式。進修校林紹龍校長作了《深化“三課”活動,建立以校爲本的教研機制》專題講座。另外聽了進修校蔣元斌副校長關於《教師角色轉換與教師主體地位體現》的講座;市教科院唐瑞志老師《網絡教學的探索》專題講座,讓我更深層次認識了網絡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基本特點、主要差異及網絡教學過程的四個關鍵環節等,爲我們投入開展《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課題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西南師範大學徐展博士給我們作了《把握學生心理,上好信息技術課》專題講座,讓我們瞭解了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及其如何更好的'開展信息信息技術教學指明瞭方向。下期還聘請了市教科院李曉平老師作了《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師“素養”談》專題講座、謝家灣小學盧秀校長《學校信息化建設》,區進修校蘇曉容老師《美育專題講座》,另外王開明老師作了《任務驅動與探究性學習》、《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專題講座。

在聽專題講座理論學習基礎上,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如何進行校園網站規劃設計,如何架構空中課堂的思想,從理論到實際,深入剖析了空中教研的重要性。通過這些理論學習,爲我們投入新課程改革及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讓我們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理論聯繫實際,指導教學實踐

通過專家引領,瞭解了最前沿課改信息,讓我們學習到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及課堂駕馭能力,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自信等等方法。通過培訓,我們對課程改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師角色由“演員”轉變爲“導演”,改變傳統的教師中心地位,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爲中心,尊重學生志願,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最終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的目的。

在班主任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針對教學實際,開展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如以學生爲主,開展學生探究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情把握與教學內容方法、課堂調動學生的技巧等,這不僅規範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還提供了教學中的小技巧,讓我們與新課程靠得更近。全體學員還開展三課系列活動:首先進行集體備課,先由每位成員自己先寫出教學設計,再由學員分小組開展了研究備課活動,在引基礎上各小組先一名學員代表小組說課、上課,全體學員共同參與聽課。在評課這一環節裏,先是執教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參與聽課教師分別發言評課。通過這系列紮紮實實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清晰如何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堅持以課改理論引領,針對教學實際寫出案例及經驗論文交流活動,各個類型各個年段的優秀教學示例都使得每位學員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每位學員都有很大的進步,在班主任老師的策劃下,小學班全體學員共同製作完成了班級網頁,使學習過程與成果得到充分體現,同時也給每位學員提供了繼續學習、交流的平臺,讓培訓工作得以延續。(展示部分頁面)

三、繼續加強學習,將所學知識運用實際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爲了真正推進區教委“三名”工程建設,我們將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爲學校和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努力!

藉此,我代表首屆中小學信息技術骨幹班全體學員,向關心、支持我們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各位同仁再次表示感謝!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3

今天,我們研究生團隊跟黎老師一起去閔行區浦江第一小學,參加“閔行區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展評”活動。依我的理解,微課程就是用幾分鐘的時間把一個知識點給講清楚。黎老師說,不論是用ppt,手寫板,微視頻,還是用微音頻,這些都只是一個技術載體,真正重要的還是老師自己的教授技巧,專業素養!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講,我就喜歡錄製視頻的講師聲音洪亮,語言乾脆幽默,邏輯清晰,講授時能做很好的引導和提示。

在展示一等獎的作品時,數學《年月日》這個微課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她在版面設計中加入一個黑板,這樣能對視頻裏的教學點做個很好的提示。而且她整體的風格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真實需求,我們在做微課程時也要認真考慮孩子在特定階段的需求。還有一個“閔行中學的可汗學院”的錄課寶系統,讓我很是驚訝,還在培訓階段,他們儼然超越別人走在教育的前列了!

黎老師針對各個學校提交的微課程作品,給了有關微課程製作的15條建議

1:時刻注意教育的對象是學生

2:一個微課程只講一個知識點

3: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

5:有提示性的信息

6:微課程是整體教學中的一個元素,注意整體的設計

7:有恰當的提問

8:結束時,有一個總結

9:用字幕的方式做適當的補充

10:讓孩子養成在學習單的指導下看視頻的習慣

11:在學習單上,將微課程與相關的信息資源聯繫起來

12:開始一門課程時,清楚地告訴學生課程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13:讓學生了解主講老師的信息,激起對老師的好感

14:借鑑可汗學院的教學方法、理念、策略

15:學習其他領域的設計經驗

由於我前兩天也做了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對這幾個觀點很是認同。我這還不能算是微課程,因爲少了很多元素,只是錄製了幾個簡短的`教學視頻。我在錄製這個微視頻時,就會考慮到是給5年級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時儘量使用兒童化的語言,操作上減慢速度,做個清晰的步驟引導,在最後設置一個簡單恰當的問題,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但同時,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在錄製微視頻時,我一直在操作,卻沒有留給孩子一個思考的空間;沒有做導學單,引導孩子們學習等等。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微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路還很長,我們一起慢慢探索。

關於微課程學習心得4

本期本組的組內研究課從第五週開始到第九周已圓滿結束。本次的研究課活動有如下特點:

1、組內教師都能認真對待組內教師人人課前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能認真鑽研教材、教藝,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結合本班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課堂上,大家能將學習的新課程的理念,洋思的經驗,結合本期本組的微型課題研究來組織教學,教學行爲有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大家都能儘量調好課,去聽課,課後積極參與評課,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2、能體現本組的微型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習自覺預習課文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都能相機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如生字的掌握,對課文的理解、把握,學生提出的疑問等,教師能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真正做到根據學生的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教學的針對性強。

3、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們能站在對學生終身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大處着手,小處着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如大膽發言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保持良好坐姿(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的習慣,邊讀邊思邊勾畫批註的習慣等的培養。

4、學洋思,見行動能努力將洋思的經驗——“先學後教”,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爲學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如當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並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抓住有關語句來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師在其中起組織、引導、點撥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師進課堂是組織學生學,而不在是去講。教學過程完全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自悟自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