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合集15篇)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的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合集15篇)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

不用閃躲,爲我喜歡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在光明的角落……夢已逝,往昔的那張白紙,現在卻被萬千色彩所粉飾,時間還在延續,無奈,我們已經徹底得輸掉了自己的夢,輸掉了自己。

《紅樓夢》似乎是集結了多少糾纏着愛恨情仇的男女,如果酸甜苦辣是愛情中的體會的話,那麼薛寶釵想必也嚐到了不少的苦澀。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可能就是這樣子吧,大多數的愛情,最令人傷感的莫過於將癡情付與負心人罷了,薛寶釵那個心心念唸的寶哥哥卻偏偏喜歡那個梨花帶雨,折柳葬花的林妹妹。而那所謂的金玉良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只是,一切只因一句話: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世間弱水三千,而他僅僅只取一瓢而飲,而林黛玉,卻信仰着: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也許是給人的安慰了,世間的幸運莫過於你愛的人他也愛你。而紅樓夢,又是一出怎樣的戲呢?是憂傷還是快樂,是愛恨纏綿,還是落寞人間……

寶玉出家,立於青燈之畔,青燈易滅,他也斬斷前緣。黛玉,生病身亡,這個一生傷感傳奇的女子,似乎也落下了種種遺憾。寶釵,也許從此以後就一個人在這個世上,獨自數着人間煙火……我們何嘗不想加入這個故事裏去,而他們所受到的苦不是凡人可承受的,他們竟在感情裏的世界裏迷失,沉淪,爲愛癡狂,飛蛾撲火……可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如同一杯熱茶,融化了我們的心。

一羣做着同樣夢的人,他們生活在冰涼的紅樓裏,他們熱血激昂,尋歡作樂着,歌舞昇平。誰還會記得那個金碧輝煌的賈府,那個舉止優雅的女眷、才女,單是那個舉止言談裏的闊綽,便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難以體會的。

縱觀紅樓夢,從紙醉金迷到人去樓空;從相愛廝守到生離死別,這個猶如花火般短暫的美夢,就像泡沫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2

《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

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

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3

其中,黛玉的死最讓我無法釋懷,不過到最後,又只是感到悲哀罷了。在本應是最開心的時候,卻是最悲哀的時候。在那個當天,黛玉因傷心過度而無法自拔,最後遺憾。傷心而死了。寶玉卻又因此絕望了。你的哀愁正如曇花初現,悄悄綻放,不俗於世,最終讓人驚歎悽美卻又過目難忘。

有人說: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但,在我看來。黛玉,你的哀愁,一定會有人懂得。《紅樓夢》,你的魅力,也一定會有人欣賞來懂得你的哀愁。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我讀懂了你的哀愁!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4

自從讀過紅樓夢以後我發現這本書太悲痛了,我發現紅樓夢裏邊的人物太苦了,比如林黛玉,自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親,來到自己的外婆家,而且她還有一種病,這種病就像是永遠也好不了一樣。

在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林黛玉初見賈寶玉的那個時間,還有很多公子姑娘在一個地方文思作畫,還有就是林黛玉寫的詩句,林黛玉通過傻大姐知道賈寶玉今天結婚和賈寶玉發現洞房花燭後的人不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在自己洞房花燭那段時間燒掉了自己和林黛玉一起寫過的詩,和林黛玉四千是那麼的傷心痛苦內心是什麼感覺?

不知道爲什麼自從看見紅樓夢自己總是覺得最後林黛玉應該和賈寶玉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糊寫的還是在這世上真的有那麼一件事,爲什麼零待遇和賈寶玉就不能作梁山伯和祝英臺一樣,就算死了,但是最後他們兩也能一起化成蝴蝶一起飛走。說實話,讀前面一點我對這本書還感興趣,快要讀完這本書的一半我就不感興趣了,要不是我想看一看後面的結果是怎麼樣的,我纔不會去看這本書,但是看完這本書就好像是我們的人生一樣,有酸甜苦辣,就是黛玉酸就是林黛玉吃那些姑娘們的酸一樣很不舒服,甜就是林黛玉和賈寶玉倆人在一起作詩,苦就是賈寶玉和那些姑娘們在一起把林黛玉一個人扔在那裏看着他們一個個歡快高興的笑臉。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和賈寶玉和林黛玉一樣痛苦,兩個人沒有在一起,我想起然後兩個人有緣人又不能在一起,所以要是我,我不會吧太多感情放在愛情上面。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5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紅樓夢》這本小說。在曹雪芹先生筆下的故事是那麼扣人心絃,人物個性鮮明。使我感觸很深。

王國維說過:“《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此小說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爲背景,演繹了賈寶玉和金陵十三釵的故事。賈寶玉從小在鍾愛女子,經常與姑娘們在一起玩耍、談話。他先是遇上了自己的表姑妹——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卻思才敏捷和寶玉很合得來。之後又遇上了薛姨媽之女,薛寶釵。寶釵端莊大方,也很喜歡寶玉。寶玉不僅與二人玩耍,還和其它女子談笑風聲,儘管是奴僕她們,他也是親切對待。賈寶玉經歷了許多家庭瑣事,遇見過許多不同性格的人,從這些人身上,他得到了很多啓發。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故事,是那麼感人,是那麼艱難曲折,只能說一言難盡。本小說通過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性,刻畫了賈寶玉和金陵十三釵爲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與悲劇美。還通過人物的描寫來反映出王朝的腐敗,家族的興衰。

作者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那是栩栩如生,他把人物描寫的十分巧妙,十分到位。對人物的描寫便能看出人物的品格其中最令爲敬佩的人物,便是服侍賈寶玉的人——襲人(蕊珠)

襲人寬容大度,位他人着想。跟奶母李嬤嬤恰恰相反。李嬤嬤只顧自己,不聽別人勸告。憑着自己把寶玉養大的藉口,瞧不起別人,只希望獨自享樂。在第十九回中寶玉留給襲人的酥酪,卻被李嬤嬤搶了去。本就是李嬤嬤的不對,襲人卻假裝自己愛吃栗子,寶玉這纔不追究,此事也到此爲止。她明明不愛吃栗子,也想吃自己最喜歡的酥酪。可是爲了不惹事生非,讓寶玉與李嬤嬤吵起來,寧願委屈自己人,也不讓事情進一步惡化,只希望大家能和睦相處。這就是寬容大度,爲他人着想的好品質啊!

但是,倘若襲人不寬容李嬤嬤,想奪取自己的利益的話,那麼事情則會越鬧越大。這件事本身就是李嬤嬤錯,所以賈寶玉肯定會護着襲人。李嬤嬤一見寶玉護着襲人,心裏邊有些不爽,就會和寶玉吵起來,傷了兩人我之間的和氣,萬一把事情鬧大了,傳到太太賈母那邊去了的話,豈不是要給他們增加負擔。可見,襲人是多麼精明,多麼大渡呀!這不正是我現在需要的品質嗎?

記得有一次,那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年生日,媽媽送給了我一個手錶,潔白的帶子;錶盤內鑲嵌着鑽石,閃閃發光,十分耀眼;時針和分針形成直角,發出滴答滴答輕脆的響聲。我對這個手錶可是愛不釋手呀!

直到有一天,我的手錶壞了,我那幸福的雲也飄走了。

那天,我正在寫作業,突然看見妹妹正在那我的手錶。只見她拿了一把椅子,放在架子前,站上去,小心翼翼的那手錶。手錶拿到了,她便把椅子放回原處,開始擺弄起手錶來。我看看她,心裏也就緊張起來了,我的手錶不會出什麼事吧。萬一等下手錶壞了怎麼辦?這時,我看見媽媽在一旁,心裏便有安心下來,媽媽在一旁看着她,我何必還要操心呢?還是趕緊完成作業吧。想罷,我又開始埋頭苦幹。

突然,砰的一聲,可把我嚇着了。我一下衝出了房間,心裏忐忑不安。我打量着妹妹,並沒有發現異常,當眼光落到地板上時,我看見了手錶。"咦?那不是我的手錶嗎?"我慌忙撿起來查看,將他捧在手心上,小心的查看,還好,表面完好無損。我長舒一口氣,彷彿有一種死裏逃生的感覺。

當我拿起它看時間時,卻發現,秒鐘停了。"這是怎麼回事?"我問妹妹。"對不起。"妹妹說,聲音很小。我目瞪口呆,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想方設法把手錶修好,可是,都徒勞無功。我很生氣,嘴脣顫抖着,卻不知該說什麼。現在,我明白了,手錶壞了,再也修補好了,再也聽不到輕脆的響聲了。我一怒之下,打了妹妹。妹妹頓時號啕大哭,都把書上的小鳥給嚇跑了。

媽媽站起來,對我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我不明白,難道你認爲我錯了嗎。你認爲她是對的。"我嚷道,我感到很無助,因爲沒有人能理解我。"孩子。"媽媽語重心長地說,"我知道你喜歡這個手錶,她的確錯了,,可你也不能打她,畢竟她還小""好啊!不打她,那就讓她賠我一個,一模一樣的!""你怎麼說話的?一個手錶比妹妹還重要嗎?"

我愣住了,被媽媽的這句話給震驚了。我不明白,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甩開手錶,衝進房間,撲到牀上一個人待着。媽媽扶起妹妹,並安慰她。

我並沒有哭,只是在心裏糾結着,我做對了嗎?我想起妹妹道歉時的眼神,是那麼真誠,那麼動人。或許是我錯了,我太看重哪一個手錶了。不,我真的錯了,我不應該打她。那時的我才意識到,我們之間的親情和友情,是上帝都買不起的。

我走出房間,來到妹妹身旁,緊緊的擁抱她。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默唸:對不起,對不起……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6

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遞茶斟酒是苦差事,鳳姐上上下下張羅,勞苦功高,實是能說會幹的當家把手。

偏巧湘雲與黛玉的號同名!“寶玉不待湘雲動手,便代將‘湘’字抹了,改了一個‘霞’字”!

以菊花作詩,原是黛玉所長吧,她的《葬花詞》就是一絕。對花對月,是寶玉、黛玉的老本行。

摘:

鳳姐:“可知老祖宗從小兒的福壽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個窩兒來,好盛福壽的,壽星老兒頭上原是一個窩兒,因爲萬福萬壽盛滿了,所以倒凸高出些來了。

自笑平生爲口忙,老來事來轉荒唐。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7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擁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歷史,它創造了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明,它還經歷了五千年此起彼伏的創傷;500字作文我本想阻止您,可是看您那氣憤的樣子,我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開始,我不知道是什麼花,我去問姨,姨說是杜鵑花。只見“飛毛腿”和“機靈鬼”左一下,右一下,可真狡猾!

只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最終,賈寶玉和林黛玉沒有如願以償的在一起。《紅樓夢》的故事讓我想到了著名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多年,但父母和族人的仇恨始終不能讓他們在一起。他們歷經各種險阻坎坷,在一所小教堂裏對着神像發下海誓山盟。

可朱麗葉最終還是被族人抓了回去,好心的牧師被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所感動,讓朱麗葉喝下假死藥逃了出去。在古老的城堡裏,羅密歐以爲朱麗葉真的死了,毫不猶豫地對着朱麗葉傾訴完最後的情話,自殺在朱麗葉身旁。而醒來的朱麗葉看到了死去的羅密歐,將匕首向自己的胸口刺去......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永遠流傳着,成爲不老的愛情經典。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的愛情同樣也是偉大的,唯美的!寫着,寫着,讓我想到剛學的紀伯倫的《浪之歌》裏的一句話:“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

”對啊!如果林黛玉和羅密歐能在愛情之中清醒一些的話,或許她們的愛情命運不該如此!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8

再次翻開《紅樓夢》,慢慢地看着,心也漸漸幻化了進去。金陵十三衩的紅顏薄命,應順了賈府的一路興衰。就拿釵黛來說,從林黛玉的“恨無緣”,薛寶釵的“誤終身”,到賈寶玉懸崖撒手斷塵緣,滿紙無奈亦真亦假,曹雪芹寫得出神如化。

一本《紅樓夢》,我已讀了很多遍,但始終似懂非懂。賈府,一個曾經那麼輝煌的家族,竟衰敗得如此淒涼。

黛玉六歲喪母入京之時,賈府正盛,紈絝子弟沾花惹草樂逍遙,大家閨秀習文識字妝嬌娘,那“護官符”中描寫那時盛景“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可知賈府之昌盛。可嘆之後大觀園中人漸少,尤二姐吞金而亡,尤三姐爲情自盡,晴雯等均被逐出,賈氏也衰敗了。黛玉死後,賈府被抄,敗落得一塌糊塗。儘管日後寶玉賈蘭中舉,賈府復興,但曾經的紅樓昌盛已不復存在。

每次想到賈府的衰落,我都會感慨,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個大家族敗落呢?是當時的封建社會嗎?我無法讀懂!

合上書的一剎那,在感慨《紅樓夢》中人時,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們的生活是時代賦予的,中國共產黨讓我們的民族由弱變強,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很慶幸成長在新時代,而作爲新時代的少年,我會謹記的教導,爲了更好的明天努力。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9

《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爲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罣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玉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0

曹雪芹的一生是悲劇的,晴雯亦然。晴雯給我的感受就是:她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憑藉理性活着的人。她既不是一件禮品也不是一件工具。她有血有肉,不願被人區別對待。即使她身份低微,在府上也不過是個下人的身份,但她所做的種種行動卻在表明,她的內心並沒有視自己爲下人,她的每一次不卑不亢都讓人對她越加佩服。

在她的行爲中似有一種風骨在的,好似文人。她的骨子裏淌的是反奴性的血。簡而言之,《紅樓夢》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曹雪芹的心緒,寶黛的無可奈何,榮國府的興衰榮敗,而晴雯這反奴性而招惹的是是非非的悲劇形象,正是在暗喻自己在面對封建勢力時也曾有過反抗,然結局也同樣淒涼,故著晴雯一角聊表餘志。

研究紅學的學者們一直分爲兩派並苦苦爭論,一爲“喜晴派”,一爲“厭晴派”。當我看到寶玉私見晴雯,晴雯剪去指甲贈與寶玉並說下那一席話後當夜死去的那一段時,一瞬間就站在了“喜晴派”中。因爲我注意到一

個細節——晴雯剪指甲。一方面,晴雯作爲下人,是需要經常做粗活的,所以下人通常是不被允許留指甲的,另一方面,長指甲在古代是被王爺孃娘之類的身份顯赫的人用以炫耀身份高貴的。

而晴雯作爲一個下人,她的指甲則彰顯了她的反抗精神。且“身體髮膚,授之父母”,晴雯的指甲送給了身份顯赫的寶玉,也揭示了她的反抗精神。無疑,晴雯的一生雖然坎坷且短暫,然而其“真性情的人”的身份,必定是《紅樓夢》最光輝也最黑暗的一筆。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部紅樓,每個人都是一段傳奇,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我倒覺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晴雯,或溫順,或乖張,或楚楚可憐,”晴雯,你雖死在書裏卻入了我的夢裏,活在了我的心裏。

有時真的分不清現實與幻境,到底是我入了書裏,還是晴雯活在了我的夢裏?如果是我入了書,我倒寧願活在書中的世界裏,說着晴雯的故事,流着觀者的淚,不甚歡喜,不甚痛快。

一曲離愁,道不盡兒女情長,原以爲時光未老,不曾想流年最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奈何物是人非事事休,臆想當年,卻只道當時是尋常。絳珠之所以美,因爲還有神瑛,他對社會制度的恨,對仕途經濟的恨,對所有女兒的愛,都是絳珠願意爲他美的原因,所以把一生的淚都給他,只是世俗的牽絆讓他們失去裏永遠在一起的機會,只有生死兩相望了。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1

再說,寶釵並不見得比黛玉差吧,或許更好。寶釵對世事往往看得開,精於算計,處事往往會掂量輕重緩急,熟諳事故,往往懂得換位思考。寶釵德才兼備,處世大度,無爲不爭,廣有人緣。她奉獻的是美好,得到的卻是悲劇,命運對她也太不公平了吧!

最後,我想談談榮國府的當家女強人——王熙鳳。

她俊俏風流,胸有丘壑,偌大的榮國府,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是這個世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女強人。沒有她,整個榮國府回黯然失色。毫無疑問,她對榮國府嘔心瀝血。

在黛玉初進賈府的那天,王熙鳳爲她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足以說明她是一個特用心的人。在秦可卿死後,她爲之辦了喪事,場面十分熱鬧,她盡心盡力地爲賈府做事,她的能力在當時應該是無人能比的。此外,在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有多少人嘲笑她,可王熙鳳不嫌劉姥姥是鄉巴佬,她全心全意去幫助劉姥姥一家度過難關。劉姥姥每來一次,她都會給予她許多東西。正因爲這樣,賈巧姐才得以從惟利是圖的小人中逃脫出來,就是受過鳳姐恩惠的那位古道熱腸的劉姥姥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說,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

曹雪芹筆下的每一個人都成爲那個時代每一類人的代表,他手握一卷一夢一千古的紅樓,令當代大學生回味無窮。

孟德斯鳩曾說:“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了巨大的享受時刻”。因此,我們不應該浪費美好的時光,應當多去圖書館看一些名著,或對我們有益的書籍。演講家俞敏洪在北大演講時這樣說過“大學生要在大學期間閱讀200本書,這樣纔算是真正的大學生。就算看完後不記得內容,那也無妨,因爲不行動過,看了總比沒看好!”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光明會給我們經驗,讀書會給我們知識!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2

以前一直沒有感受到《紅樓夢》的好,無論是看視頻還是書,書總是看不進去,只是看了開頭就終止了。最近看了《紅樓夢》蔣勳說第三輯,主要描述了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賈寶玉的真情、善良,林黛玉的清高、孤傲、專一,薛寶釵的驕傲、周到、圓滑,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等等感覺到寫得真好:在當時的環境下,那種細膩的感情,所處的環境,人物當時的真實心裏等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兩個字:感人。以前是沒有深入就沒有體會,更不能理解了,看視頻時只看到很亂轟轟的樣子,沒有主次之分,一片混亂,現在感覺那氣勢很壯觀,人與人之間關係、主次、尊卑都很分明。其實視頻的內容沒有變,是我的認識或者說感觀上的變化等造成不同的結果。

除了這本書上看到的,還有就是最近聽了張世君導師講的“《紅樓夢》的空間藝術“,共有63集,我原來感覺很枯燥無味的內容,現在聽到後很有感悟,無論是建築、方位還是禮儀都有很深的學問,都是不容忽視的。我才聽了一點,就對張世君導師的外表有了新的看法,剛開始看到她感覺很古板,現在看她是得體講究。所以說對於她講的內容也是一點點的去認知和認同的,現在還有一點點的賞識她了。

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說得真好,所以對於沒有接觸過的內容一定靜下心來感受,不要去排斥。我很期待對《紅樓夢》其他章節的'瞭解。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3

璜大奶奶是個尊稱,是賈璜的正房,而賈璜多半是寧國公賈演的後人,是賈代化某個兄弟的長房長孫,不過書中沒有交代清楚,也不重要,自不去深究。

這個璜大奶奶本姓金(下文中統一稱金氏),其兄娶妻胡氏,得一子學名金榮,不過兄長去的早,留下了孤兒金榮跟着寡母胡氏度日。

按說金家這樣的小門小戶的人家,兒子金榮長大了自然該去當個差,賺些日月,如果跟對主子,興許還能謀個出路。不過看起來金寡婦胡氏不甘於此,她和李紈一樣心性高,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進學讀書,將來能夠多些機會。好在胡氏和金氏姑嫂關係不錯,金氏出面求了鳳姐,爭取到了一個附讀名額,金榮於是去賈府家塾上學了。

這天,金榮因打擾秦鍾和香憐的私語而引發糾紛,最後因寶玉幫着秦鍾,金榮不得已給秦鍾磕頭賠禮,但是心中卻是不服,被母親胡氏知道後一通責罵,金榮知道如果要去上學,這口氣不得不忍下了。

胡氏雖然罵住了金榮的不服,自己卻沒忍住,到底還是叨咕給了小姑子金氏聽。

第十回金寡婦貪利權受辱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我們就從這裏開始分析。

一。胡氏和小姑子的關係

胡氏和小姑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小姑子肯爲侄兒附學的事情去求鳳姐,就是一個例子。這種良好的姑嫂關係一般有兩個決定性因素:兄妹關係好、嫂子不小氣。從書中不多的描寫可以看出,胡氏是個有見識的人,當兒子受了委屈時,到底是替兒子出氣還是讓兒子繼續讀書,胡氏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但是一轉臉揹着兒子金榮,胡氏也是滿腹委屈,不由得向小姑子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顯然是個心直口快的人。

金家哥哥去世得早,胡氏帶着金榮生活,其境況顯然不如賈府旁支賈璜夫妻,這金氏出來,得坐着車、帶着婆子的,挺講究排場的。這是胡氏做不到的。因而這對姑嫂之間的關係是,金氏錢財多些、胡氏仰仗金氏多些,而這金氏因着哥哥的關係,對金榮也挺看待的。

二。金氏和尤氏、鳳姐的關係

賈珍是寧府的長房長孫,又是族長,但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家族內部是長幼有序、等級森嚴的,寧府的老爺賈敬不理家務,榮府的賈母輩分高出賈珍兩輩,因此,即便賈珍是族長,族中大事很多卻是在榮府定。金榮附學的事情在鳳姐手上正是一個例證。

賈璜是賈珍賈璉一輩的堂兄弟,金氏“時常到寧榮二府裏去請請安,又會奉承鳳姐兒並尤氏,所以鳳姐兒尤氏也時常資助資助他”,也就是說,金氏是有求於鳳姐、尤氏的。

三。金氏爲什麼要興師問罪?

聽到寡嫂胡氏“提起昨日賈家學房裏的那事”,從頭至尾、一五一十地說了,金氏“怒從心上起”,立刻決定去寧府找珍大奶奶和秦氏評理。爲什麼呢?

第一。胡氏轉述金榮的話中將秦鍾香憐描寫得十分不堪,而金榮本人在其中就是一個受氣包style。金氏覺得金榮在學裏受了委屈,作爲姑姑來說,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出頭;

第二。金氏火急火燎地要去寧府找尤氏、秦氏說理,也是要在胡氏面前展示自己體面的意思。

四。金氏爲什麼會偃旗息鼓?

作者借尤氏的口描述了金氏的情緒變化,分成三個階段,先是着惱的氣色、後來漸漸平和、最後轉怒爲喜而去。什麼原因使得金氏不戰而屈己之兵?

看書中的描寫,金氏到寧府後,尤氏接待了她,和她聊了兒媳婦秦氏的三件事:

第一。秦氏生病了,還挺重;

第二。尤氏自己對秦氏疼愛有加;

第三。秦鍾到姐姐那裏哭訴,秦氏心情大不好。

而“金氏此來,原要向秦氏說說秦鍾欺負了他侄兒的事,聽見秦氏有病,不但不能說,亦且不敢提了。況且賈珍尤氏又待的很好,反轉怒爲喜,又說了一會子話兒,方家去了。”這裏面,核心的一句話把金氏偃旗息鼓的原因點明瞭,就是:“賈珍尤氏又待的很好”

金氏在初聞寡嫂轉述言語的時候,確實是非常生氣的,想着平時尤氏待人挺和氣、秦氏挺懂規矩,自己就打算出面去找尤氏秦氏討個公道。

幸虧當年沒有手機,不能當場打電話發作,及至金氏到寧府,氣也已經消了一大半了,冷靜下來後,就會想起賈珍尤氏對她的好處,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她願不願意爲了侄兒的愚蠢而失去自己的利益。答案是清楚的,金氏其實並不關心自己的侄兒有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就算是自己的親人受了委屈,也不如自己的利益重要。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4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爲人,我也下世爲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紅樓夢》

她,病如西子勝三分,她註定一生與他愛恨纏綿,爲他傷心而終。他,天然風韻萬情思,他緣定一世和她分分合合,因她癡於情愛。

因生母過世,外祖母念及黛玉無人依傍教育,便遣人接進榮國府。一世情緣就此拉開,恩恩怨也就此展開。

寶,黛初見便有似曾相識之意。而此時,寧.榮二府一派繁榮的景象,吃穿用度皆於外面不同。賈母待黛玉萬般憐愛,所吃所用皆與寶玉相同。衆姊妹見她雖有不足之症,卻自有一番風韻,也喜有這個妹妹。黛玉自小便識字讀書,本就聰慧,又有賈雨村教導,因而寫詩作畫不在話下。可寶釵的到來卻使得大夥認爲黛玉過於孤高自許,其豁達是黛玉所不能及的。

隨着時間的慢慢流逝,寶.黛二人也漸漸熟悉,其感情也是外人所不能比的。王熙鳳掌管了府中的大小事務,榮國府建大觀園歡慶元宵佳節。

18世紀上半葉,封建的中國,土地高度集中,官吏腐敗。寧.榮二府有權有勢,少不了阿諛奉承的人,其用品也是極其奢侈。同時,所處於階級下層的農民卻要飽受飢餓之苦。官宦世家一出手就是幾千兩銀子,而對於底層人民來說銀子也是一個奢侈品。只爲迎接元春探親大費周章未免太過浪費。

花開花落萬物總有凋零的時候,黛玉葬花一首葬花吟惹多少人盡灑淚。孰不知家大業大的寧.榮兩府也有衰敗的時候!黛玉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賈母也想讓寶玉寶釵二人早日完婚。一曲終落,賈府恢復往日的繁華,卻已物是人非。前世債,今世還,惹多少恩恩怨怨。

黛玉,你如梅花般孤傲高潔,卻敗在了一個“疑”字上。我爲你的離去悲,爲你的結果痛。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個年代,那個家族,只一把荒唐言訴盡內心悽。一把辛酸淚,只爲有情人。我願化作一隻青鳥,翱翔於時光的邊際,只與你作伴。

紅樓夢的讀書心得15

我讀了《紅樓夢》一書,書中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用賈府的興衰作爲背景,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腐朽封建社會,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就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她詩情畫意,聰慧靈秀。黛玉每次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居於首位。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唯一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

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與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的人,同情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們心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自由之身的追求始終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