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1

xxxx年5月16日我參加了全縣中學教師《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暨師德師風培訓》的報告會,主要聽取了省教育廳的韓小雨同志做了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暨師德師風教育》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使我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爲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目前,全縣正在開展《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暨師德師風培訓》活動。目的是爲了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爲全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所肩負的重任,認識到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如有人說“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爲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這就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其中在業務素質上,爲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下面就師德問題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

要時刻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文獻。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爲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在與家長聯繫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髮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要做到“三心俱到”。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要積極進取,提高業務素養。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

四、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爲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用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2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xx教師,肩負着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爲師,德高爲範。”作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通過本次學校的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對新時期的師德師風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爲作爲一名新時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要具備以下素質:

一、更新教育觀念

通過這兩天的師德師風的學習,使我認識到,當今時代,科學發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人類社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整體性、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要求教育全方位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具有綜合文化素養與創新精神的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變在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的地進行着,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的發展爲主”、“培養創新型的學生”、“使學生學到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轉變師生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新課程下的教育觀念。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爲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學者。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本人這兩天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爲人師表,廉潔從教。

三、愛崗敬業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它把野蠻變成文明,把無知變成淵博。”當今社會,有些人把名譽、金錢、權利看成是衡量一個人價值高低的法碼,這些人朝思暮想,夢寐以求,想得到這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只不過是身外之物,過眼煙雲。爲黨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纔是我人生最有價值的,最可寶貴的。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學習上存在差異是客觀現象,作爲老師,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學生分爲三六九等,不要歧視成績差的學生,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教育對象,把榮譽給每一個孩子。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桶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以身作則、嚴於律已

“學高爲師,身正是範。”學識與品德永無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古往今來,教師無論社會上稱之爲“先生”還是呼之爲“老師”;無論衆人評定他們社會地位是高,還是低;無論領到的薪水是多,還是少;在人們的眼裏,教師的職業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爲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通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

通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通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爲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學校師德師風心得體會3

要使學生對教師尊敬,唯一的源泉便是教師的德和才!

師德師風建設,不同於法律,它是以善惡、榮辱等觀念爲標準,通過社會、學校、傳統習慣和自我的內新心來評價的。道德問題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碰到且無法迴避的問題。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師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準,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師者,不光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潛移默化,讓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通過與老師的接觸,用心體會,從中感悟。我們教授學生的同時,多與他們交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敬重這樣的老師,願意上他的課。

作爲一名年青教師,學生本來就比較與我親近,但仍有學生不會主動與我交流,大多是敬而遠之。剛開始我的心情很急躁,不知道怎麼辦,但經過詢問學生和有經驗的老師後,我發現是自己還有很多方面沒做好。比如,有時候學生做題作錯了,我很生氣便大聲的說學生,那樣學生就產生了畏懼心理諮詢而不願意和我交往;還有在上課時,由於很多膽小的同學不愛舉手,我也沒多在意,便沒抽那些學生回答問題,可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沒有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了,而我在無形中也減少了與學生交流的機會……這以後我一改以往的作風,加強與學生們的聯繫,課上課下融爲一體,並在生活遊戲中,教給他們很多的知識和有趣的東西。學生們現在都愛和我在一起了,我的宿舍是我們交流談心的密室,我那羣可愛的學生們是我心靈的陽光!

當然,教師的道德和作風,是在一點一滴中體現的。作爲一名教師,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的今天,過去的那種教書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的了。現在的學生,比以前的學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響也更大,在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用什麼手段來教育學生?

我認爲,要教育好學生,杜絕學生的逆反心理諮詢、厭學情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學科,尊敬老師,絕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孩子有時是淘氣,有時是一時管不住自己,並不是真的想要犯錯誤。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我要求每個學生將自己的家庭作業本拿出來,可很多同學的作業本都不見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是該停下進度來追查那個“兇手”嗎?如果找到了他,全班同學肯定會羣起而攻之,對他的自尊心應該是一次傷害。我讓學生們安靜下來,告訴他們:“可能是有小朋友和我們捉迷藏呢,下課的時候他就會把本子還給大家的。”我不斷的安慰因爲作業本不見而着急的學生,並努力說這是一個玩笑。果然,在下課的時候,我發覺不翼而飛的學生作業本又回來了。原來是一個成績較落後的學生自己作業沒做好,而想藏了別人的,我那些話使他知道自己錯了,並很感謝我給他的啓發讓他改了過來!

也許這是件小事,可是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應該多着眼於這樣的小事,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首先嚴格自律,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是用心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絕不是去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其實我們的教育就是奉獻,無私的奉獻!我,一位平凡的小學教師,正在用21歲的青春年華爲人民做貢獻,爲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使我們的教育更添色彩!

在將來的教育工作中,立足於我的本職工作——語文教育,我將更努力的樹立好自己在學生中的榜樣,引領學生們內心那盞燈,讓他們在社會中去發光發亮!

我要力爭做一名無愧於人民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