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1

公共突發事件具有較強的危害性、突發性、緊迫性、不確定性和雙重性。雖然來得突然、猛烈,影響面大,傷害力強,但如果我們及早謀劃,及早預防,處理得當,就能變被動爲主動,將公共羣體性突發事件轉變爲一般事件,甚至不發生事件。通過9月19日參加縣委中心組(擴大)學習,聽了省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柏駿教授的講課,對公共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不確定性和雙重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較好地掌握了預防和解決突發事件以及加強危機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採取“攻心”戰術,堅持經常性思想教育

當前,我國正處於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以自然經濟爲主的社會向以市場經濟爲主的社會、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單一社會向多元社會、禮俗社會向法理社會的轉型期,社會結構失衡,利益羣體多元化,階層利益進一步分化,部分羣衆心理失衡,存在着吃着肉還罵孃的不滿情緒。針對這些現象,作爲我們黨員領導幹部,在做羣衆工作時,始終要堅持正面引導,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優勢,加強對羣衆經常性思想教育。採取集中上大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等形式進行。通過大量的灌輸,解決羣衆的攀比心理,使他們保持思想上的穩定。

二、走出強制打壓誤區,真情爲羣衆服務

縱觀《孟連事件》的全過程,起因並不複雜,但由於地方政府部門處理出現偏差,導致事件愈演愈烈,最終釀成羣衆死亡2人,公安幹警多人受傷的大範圍暴力衝突。孟連事件,除留給我們震驚和警醒外,還留給我們許多思考。我們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轉變思想,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不能認爲現在有些羣衆素質低下,對自身利益要求過分,因此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採取簡單、生硬的辦法或採用“高壓政策”。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會使矛盾激化,釀成大面積衝突。我們是黨和人民培養起來的幹部,手中掌握了黨和人民賦予的一定權力,對待羣衆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換位思考,積極維護,及時正確進行處理。對少數羣衆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們要加強教育疏導,不厭其煩的向羣衆進行解釋,直至他們的情緒恢復穩定。

三、建立信息預警機制,加強安全防範

公共突發事件,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建立社會信息預警機制,構建信息平臺,對於防範公共突發事件,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村(居)、社區、片警和各個部門掌握的轄區民情,在平臺中及時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準確的對事情發展趨勢、等級作出判斷,依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面對面做羣衆工作,由新聞發言人現場答覆羣衆提出的問題,把問題解決在當時,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之中,爲建設平安泗陽、維護社會穩定作出自己更大的努力。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2

學校安全重於泰山,關係千家萬戶,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只有樹立預警意識,才能防患於未然。在管理過程中,必須狠抓落實,注重細節,防範一時不讓,排查不留死角,整治毫不手軟,機制常抓不懈。通過學習《學校安全突發事件的預案制訂與處理》,談幾點自己的感想。

一、加強安全管理,從嚴管理、落實責任,做到防患於未然

學校安全問題己成爲當前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會共同關心的熱點話題,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中的首位,成爲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每學期開學初,學校日常工作的重點是要通過廣播、班報、上好開學初安全教育第一課等宣傳教育,使廣大師生增強安全意識,經常學習安全知識,逐步提高自護應急的能力在開學初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責任制,定期對學校的安全教育和防範工作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消除事故隱患。

將安全工作抓實,抓牢在開學初、放假前,新生入校後,我們學校都有幫助學生及時瞭解相關的學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規定,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要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學校安全工作。學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長涉及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全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決不能麻痹與鬆懈,學校安全工作必須重視再重視、盡心再盡心,必從嚴管理、落實責任,要進一步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集中抓,學校教職員工人人蔘與的安全工作體系,把安全工作落實到各個工作環節中去。

二、加強家校合作、明確各自責任,讓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現在我們的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長的寵愛,比較任性並且唯我獨尊,而我們的家長認爲一旦將學生送入學校,學生的安全就成了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幾乎家長就和學生安全沒有什麼瓜葛了,而中小學生正處於身心還爲成熟的階段,有時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出於逞能、好強等心理弱點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這給我們的學校和家長都是一筆重要財富的損失。

所以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但在自己給孩子講好一些安全知識的同時,還要督促我們的家長也要給孩子負起安全的責任,讓他們知道孩子是學校的安全關注體,更是家庭的安全關注體,時刻提醒家長高度重視孩子們的生命安全,進一步明晰未成人在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外出期間的管理責任,切實落實好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教育責任,並懇請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對學生的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教給他們防雷擊、電擊、火災等方面的自救知識,我們也將學校的作息時間告知了學生家長。

以方便家長們更好地監管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家校合作,讓教師和家長各自明確自己的責任,讓我們共同意識到這個孩子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對象,這樣我們定會在安全工作上有個好的收穫,並要求家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與老師、學校共同創造最佳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孩子在今天快活地成長,讓孩子在明天快樂地飛翔。

三、加大宣傳,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自救能力

當前學生的安全,已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已成爲學校、家長及社會的當務大事,各年段要利用集會時間,再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各班級要利用班會活動開展以安全爲主題的教育活動,特別要從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入手,同時還要利用板報、標語宣傳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師生防範意識,營造校園安全環境。

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有效預防校園周邊和校內暴力、傷害事件的發生,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發生,教師要關注學生思想動態、情緒變化,對校園周邊發生的及學生中間發生的各種暴力欺負行爲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對心理上出現的問題要給予更多的關愛、積極疏導化解,要重點關注單親家庭子女、農民工子女、留守子女以及有缺點錯誤的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各學校可通過上好堂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課、舉辦一場富有特色的校園法制教育活動等,把法制教育落到實處,加強學校與社會、家庭的溝通橋。

關注青少年學生在家庭和社區的具體表現,使法制教育效果得到延伸和鞏固,預防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要提高教師的工作責任心,發現苗頭性問題,預防校園周邊及校內暴力犯罪事件的發生,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要對全體教職員工全面進行安全責任心教育,增強全體教職員工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學校在開學初應該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重點加強對學生進行集體活動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範自然災害等安全工作教育,特別對學生進行一些應急事件逃生自救教育及演練,比如地震、火災等,全面提高學生安全防範意識,增強學生自助自救能力。

安全無小事,重在抓落實,常抓是保證,預防最重要。我們要力爭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讓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深入人心。一個學校,肩負着千鈞重擔,如何做好學校的安全工作,配合學校安全文化建設,讓學校滿意,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滿意,更讓社會滿意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疏漏和大意,務必把工作抓實做細,確保萬無一失。

“平安就是美麗,平安就是長壽,平安就是財富,平安就是智慧”,生命不保,何談教育,生命不在,何談生活!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做到長期的警鐘長鳴,這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並做好這一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工作。學校安全文化建設更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作艱苦的努力方能實現。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3

堅持從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爲政府工作人員,人民的公僕,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想成爲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分子,要想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這就要求我們幹部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勢必不斷加深對推動科學發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自覺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切實增強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的能力,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由全國幹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36個部門和單位參與編寫的科學發展主題案例材料作爲第三批全國幹部培訓的通用教材,是黨建讀物的一本好書,我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進行了學習,收穫頗多,現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面結合本地區實際談幾點體會,由於本人到鎮工作時間較短,很多的人文、地理還不熟悉,談的不當之處請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一、突發事件的定義及分類、定級

對突發事件的定義,國內外各有其說,很難形成統一的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XX年8月30日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法中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從定義中不難看出界定突發事件有4個要件:

一是突發性,事件發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及危害難以預料,往往超乎人們的心理慣性和社會的常態秩序。

二是破壞性,事件給公衆的生命財產或者給國家、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危害往往是社會性,受害對象也往往是羣體性的。

三是緊迫性,事件發展迅速,需要及時拿出對策,採取非常態措施,以避免事態惡化。

四是不確定性。事件的發展和可能的影響往往根據既有經驗和措施難以判斷、掌控,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

在我國現階段,突發事件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對我國的突發事件進行分類,既要深入分析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機理、過程、性質和危害對象,也要充分考慮我國的自然地理特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要兼顧目前我國的應急資源分佈和政府組織結構等情況,同時還要根據某些突發事件的關聯性、相似性進行必要歸納,力求分類合理,便於應對工作的組織協調。因此,突發事件應對法對突發事件分爲以下4類:

1、自然災害:其本質特徵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2、事故災難:其本質特徵是由人們無視規則的行爲所致,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核與輻射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其本質特徵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爲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其本質特徵主要是由一定的社會問題誘發,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等。這4類突發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事件可能與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者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必須具體分析、統籌應對。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範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爲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二、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

1、以人爲本,減少危害。切實履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保障公衆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爲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預防爲主。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爲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

4、依法規範,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公衆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屬地管理爲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協調聯動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願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衆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採取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公衆防範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

三、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主要環節:

一是預測預警。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突發公共事件進行預警。

二是應急處置。主要包括:信息報告、先期處置、應急響應、指揮協調、應急結束等環節。

三是恢復重建。主要包括:善後處置、調查與評估、制訂恢復重建計劃並組織實施等環節。

四是信息發佈。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後發佈初步覈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衆防範措施等,並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後續發佈工作,及時澄清不實傳言和謠言,確保不因虛假信息造成社會公衆恐慌。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佈、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採訪、舉行新聞發佈會等。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4

自國務院辦公廳於20xx年10月25日頒發{國辦發〔20xx〕101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以來,編寫、演練、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已成爲電廠生產人員每年的必修課。每年,各單位都會組織各生產部門及生產班組人員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演練,也確實提升了人員的意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通過這幾天連續的學習,崔豔老師的《領導者公共表達與形象建構》,閃淳昌老師的《以人爲本安全發展》和《公共安全與突發事件應對》以及鍾開斌老師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突發事件輿論引導》,認識到我們以前的眼界還不夠寬闊,知識存在片面性,應急演練存在有明顯的不足和漏洞,缺少了對外信息和引導輿論的意識和對外人員的技能練習,對外聯繫彙報不充分、不全面,需要進行鍼對性的練習和指導。

近年來,我國的重特大事故總量雖然逐年減少,但各類典型的重特大事故還是時有發生,因爲事故處置不當、應對不當、輿論引導不當而引起社會重大負面效應的事件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故,就是因爲人員責任的不落實,應急處置預案的不完善,應急彙報、處置機制的不到位,導致一起漏油事件演變成了一起特別重大責任事故,故造成了62人死亡、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 5億元。教訓非常慘痛,發人深思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的預案是不是合理、完善?是不是經得起事故的檢驗?能不能真正的起到處置事故的作用?

孟津電廠的集控室內放了91個專項應急預案和1個綜合應急預案,平時都是束置高閣,沒有幾個人會去關注和了解,每年也只有在演練的時候纔會拿出來,而且也只有那麼幾個預案能被真正的練習和修編,其他的則沒有幾個人去關注、去演練、去修編,情況實在不容樂觀。“安全生產、預防爲主”,應急處置預案的修編、完善與演練是我們能處理好事故的.基礎,每一個應急預案我們都應該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和精心的演練,認真總結髮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並及時的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在發生較大的安全生產事件時,要立足自身崗位,履行崗位職責,本着“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理、早解決”的要求,以“時間第一、現場第一、效果第一” 原則,認真執行應急處置預案,對外要主動通報,說事實、講道理,不欺瞞、不掩蓋,能正確的引導輿論,佔領住“三個地帶”。

“天下之患,最不可爲者,名爲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日常中,對於安全生產我們應該堅守紅線,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好日常的應急預案的修編與演練,夯實日常安全管理的基礎,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心得體會5

本月二十日,根據縣教委的安排,我報名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公需科目”培訓,聽取了進修學校石邦君老師主講的《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一課,石老師的授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旁徵博引,富有哲理。深感收穫匪淺,使我深深體會到處置好工作中的突發事件任務之艱鉅、責任之重大,以及不斷提高自身依法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從近年的突發事件的發生看,無論是何種公共事件,大多是因爲個別領導幹部官僚主義嚴重、漠視羣衆利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違法行政(羣衆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無着落、政策不配套、標準不統一、情報滯後信息不靈)、幹部執政爲民思想缺失、宗旨意識淡漠、基層組織軟弱渙散、難以化解不穩定因素、對農村黑惡勢力未能及時打擊處理而致使事件升級。尤其是在當前改革攻堅階段,各種矛盾增多,各類羣衆利益訴求增多,行政侵權、司法侵權個案的發生,很容易升級爲涉政公共事件。所以要求我們每個幹部:

一、要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必須依法行政,公正文明執法,堅決防止侵害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爲發生。

二、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切實增強預防處置突發事件的政治責任感和自覺性。

三、要把維護好羣衆的利益作爲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公共事件的發生。

四、要正確把握處置突發事件的原則,完善處置機制,真正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預警機制、應急處理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提高預防和處置能力,堅持正確的處理原則和方法,一旦發生突發事件:

1、要把着力點準確放在判斷事件的性質、及時解決羣衆的訴求、切實加強對羣衆的教育引導,靠法律、靠政策、靠政治優勢解決問題;

2、領導幹部要到一線指揮,面對面與羣衆對話,認真聽取羣衆意見,耐心細緻地做好羣衆工作;

3、要高度重視羣衆的利益,維護法制尊嚴,維護社會穩定,把握先機,爭取主動,依法果斷處理,防止事態擴大;

4、要始終貫徹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學習《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強制措施的原則,防止發生羣衆傷亡事件;

5、要加強各部門協作配合、加強情報信息,嚴密防範、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插手利用。

五、要切實加強基層三級管理網絡建設,把人員、責任真正落到實處,築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必須下大力氣抓好三級管理網絡建設,牢固樹立強基固本的思想,把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作爲促進經濟建設發展和社會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各種不穩定因素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以村、社區爲重點,切實加強信息員教育,充分發揮其信息作用。

六、要努力掌握網絡媒體輿論的主導權,消除媒體可能傳播放大矛盾的負面效應。

要始終堅持團結穩定、正面宣傳的方針,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在理順羣衆情緒、化解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係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主流輿論,營造政府與人民同舟共濟、共闖改革難關的輿論氛圍。對形成熱點的事件,應冷靜的分析和處置,和媒體建立和諧共鳴的良性互動,審時度勢,力求主動,最大限度的滿足公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要求。要善於組織力量通過媒體傳達政府聲音、主動介入、主動化解事件的矛盾,不給輿論炒作的機會和時間。各級幹部要努力適應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挑戰,正確對待媒體監督和網上輿論,對正常報道要自覺接受監督和批評,迅速糾正,對與事實有出入的應及時溝通,談明情況,取得理解。對惡意炒作的,要開通正面渠道,引導輿論。真正達到媒體與政府異口同聲,不讓別有用心的人有縫隙可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