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總結(通用5篇)

讀書心得總結(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爲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書心得總結(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心得總結(通用5篇)

  讀書心得總結1

何謂寬容?《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我在閱讀了《寬容》後,對寬容的理解更簡單明瞭,那就是寬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但這絕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也不是懦弱無能地委屈忍讓;寬容是寬而有度地恕,包而見底地容。我覺得,讓,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風度,一種雅量。現代社會需要寬容,能夠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因爲寬容包含着人的心靈,因爲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爲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那麼,怎樣做到寬容呢?

我認爲做到寬容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幾跤也在所難免。高山不理解流泉,設置了許多路障,泉水卻永不停歇,饒過頑石,跳下斷崖,變成了飛瀑,變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總要離去,但岸總是等待着,永遠張開寬大的臂膀。太陽不理解月亮,不喜歡她慘白的光,月亮卻永遠追隨着太陽,當太陽落山後,她卻用淡淡的柔光照亮整個黑夜。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二、要善待他人。

沒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他人爭強鬥很……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與其去記恨和報復別人,不如去理解和寬容別人。印度聖雄甘地說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作人生準則,那麼整個世界就會亂成一團了。

給他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正所謂一聲問候三天暖,半句惡言一月寒,面對他人的錯誤、失誤,與其不顧顏面橫加指責,不如用寬容之心待之,爲其留一條後路,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責人之心責己,則寬;用利己之心利人,則容。

  三、要學會瀟灑。

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做到寬容,你疲憊的心,也會變得年輕。因爲寬容,腳下的路會越走越寬,因爲豁達,生活會處處充滿陽光。

  四、要學會忍耐。

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惟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山,壘礫石而巍峨挺拔;寬容是天,容萬象而朗朗清清;能寬容就能發展壯大。另外還有一個體會就是:寬容是助人成就事業的基石,是所有想成就事業的人們必須具備的涵養。當你對他人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大度、多一點容忍、多一點體貼、多一點諒解時自己也會少一些憂愁、少一些煩惱、少一些鬱悶;少一些悶悶不樂、少一些不快。這樣善待他人也益於己,大大增加了健康快樂的基數。

總之,寬容不但是一種胸懷,寬容是一種氣度,寬容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更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一個人的人生躍上新的臺階。如果人與人之間多一份關懷,多一份理解與寬容,那麼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讀書心得總結2

《百萬英鎊》,這個我以前聽過的名字,出現在我的耳邊。我媽接過這本書,笑着走過來遞給我,說:夏老師給你推薦了這本書。你要好好看看。”一聽到“夏小姐”這個詞,我就覺得好像得到了保證。我立刻從媽媽手裏接過書,找了個座位打開。

我一打開書,就忍不住被作者優美的語言所吸引。“他明明渾身發抖,還瞎動了手……”看“盲”,多合適,雙手比人,也會瞎。我很佩服這句話的具體生動。

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讀下去。這本書講的是一個貧窮而誠實的人,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收到兩兄弟的一封信,信中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兄弟倆打賭,如果一個貧窮而誠實的人從天上掉下來一百萬英鎊,他會怎麼樣。哥哥覺得自己會餓死,因爲他無法證明錢是自己的,會被別人懷疑。連銀行都不讓他存錢。弟弟認爲他會過得很好,所以兄弟倆借給這個窮人一張一百萬英鎊的支票,並在國外呆了三十天。這裏服裝店的老闆看到這個人衣衫襤褸,鼻孔朝天的看着人。直到後來,這個人拿出100萬,老闆對他畢恭畢敬。就這樣,人們從免費的飯菜、衣服,到免費的住宿,一個一個地討好他,並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王宮以外地位最高的公爵!不僅如此,他還得到了一個好妻子和3萬英鎊的銀行利息,最後從兩個哥哥那裏得到了一份好工作,過着非常舒適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我從心底裏佩服馬克吐溫。他用有趣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但背後卻藏着一個諷刺作家的“尖針”!這很棒,我很佩服他。我覺得這篇文章裏的老闆是錯的。他不能以貌取人。他應該從他的品質,道德,行爲,內心去認識他。外表不代表他的內心。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做人的道理。我不能以貌取人。以貌取人是可恥的,因爲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讀書心得總結3

“百萬英鎊”是一張巨大的鈔票,在20世紀的英國,它不僅象徵着財富,也象徵着地位。它能讓一個毫無價值的流浪漢變成受人愛戴的百萬富翁。本文諷刺了“金錢就是一切”、“金錢就是一切”的觀點,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嘴臉。

《百萬英鎊》講述了美國人亨利亞當在倫敦流浪的故事。他遇到了兩個億萬富翁,他們打賭如果他給一個窮人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他會打賭他是否能在30天內生存下來。結果,亨利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去了一家裁縫店。服務員認爲他是個窮人,對他很冷淡。老闆一直沒出現。當他拿出錢的時候。服務員驚呆了,賬單卻是一百萬!老闆聽到聲音,衝了出去。我不僅誇自己把這套西裝做得好,還量了一下。還帶了太子來大鬧。從此,亨利不僅活了三十天,還用這一百萬英鎊發了橫財,身邊的人都拼命想把他爭取過來,從免費的飯菜、衣服到免費的住宿。不僅如此,他還娶了一個好妻子,還有20萬銀行利息。

作者馬克吐溫用漫畫的筆法在“百萬英鎊”面前勾勒出不同人物的醜陋,讓我們看清了20世紀的人在金錢面前的醜陋。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說得好。那時候不是人人都願意做金錢的奴隸嗎?

拜金主義可恥,更別說白拿東西了!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我們不要做一個被嘲笑的吝嗇鬼。

  讀書心得總結4

曾經,我是多麼渴望成爲一個舉世聞名的偉人,領導着全世界走向高端社會;有多少次,我總想和愛迪生一樣,發明出獨一無二的高科技產品;也想像貝多芬一樣即使耳朵聽不見,也能創作出不朽的曲子,更崇拜比爾·蓋茨,連大學都沒讀完,就可以製作出舉世無雙的“微軟”,成爲一位成功的商人。那時的我總覺得成功很簡單,做名人,也是那麼容易直到我翻開名人傳,才改變我心中的想法。

古往今來,傳記幾乎都是記載名人豐功偉績的,而名人傳卻恰恰相反,它使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痛苦,掙扎與矛盾。羅曼·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裏充滿貧困,憂慮,孤獨與辛勞,即使是名人也不例外,有時他們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的,就如貝多芬的屋子亂七八糟的,可這卻使他找回了靈感,這正不是我們當今社會年輕人們的需求嗎?

英雄的偉大不全部在於他們的體格,而是心中的品德,書中的三個偉人,他們爲了人類理想的事業而奮鬥着,這一奮鬥,就是一輩子了,最讓人遺憾的是他們一生中卻從未享受過愛情的甜美與幸福,貝多芬雖在社會上頗受歡迎,但知道他失聰的人卻寥寥無幾;也有幾人知曉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一生忍受不知多少怨恨和辱罵,可卻照樣樂觀的面對一切;又曾可想作家托爾斯泰爲了不受社會的壓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放棄了無數人渴望的貴族生活,他們爲了的不是名利,而是心靈的永恆與偉大。

我深深的被這三位名人的創舉所感動,再想想如今就因爲一點小小的事而抱怨時,想想三位名人在面對困難時的樂觀冷靜,簡直時不值一提,所以遇到困難麻煩時,第一反應不是抱怨而是去面對,去勇敢地挑戰!

  讀書心得總結5

人最高興的,莫過於擁有了收穫。本學年,我的教學專業水平和個人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撰寫班級案例以及教育反思上,也越來越覺的得心應手,輕鬆自如。我的變化,緣由來自我愛上了讀書。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好書,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

在《給教師的建議》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這句話深刻的告訴了我們:作爲一名老師,我們教書育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肩負着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才能不斷的滋潤學生的心田;只有不但的讀書,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與學生走的更近,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只有我們愛讀書,我們才能引領學生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促進學生髮展。

在《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中,汪中求同志說:“細節決定成敗” “芸芸衆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這不僅讓我想起“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是繁瑣的,他們都是由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事,一個個細節構成的,作爲教師。我們不要小看了一個個的細節,這些細節卻關係着我們工作的成敗。孩子一個小小的舉動,我們都應該關注他要幹什麼,課堂教學中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能決定這節課的成敗,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我們都要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細節。

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老師》中,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李老師的話,給了我工作的動力,我受意匪淺,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高,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步,哪怕一點點,這也是我的收穫。

感謝讀書,讓我的教學充滿了生機;感謝讀書,讓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知識的份量;感謝讀書,讓我能夠用智慧的大腦去澆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愛的心靈給每一個孩子足夠的信心與勇氣;感謝讀書,讓我變得更加聰明,讓我的工作幹得更加出色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