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彙編6篇大綱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彙編6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彙編6篇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1

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理論知識,爲已充電;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我的工作必將比原本得心應手些。

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帶着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性。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爲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啓發學生自己提出問。

每一次的講座都是那麼可貴!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着教師的教育機智之強,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紮實。 “簡約語文”那豐厚的內涵,一堂語文課,名師的智慧語文,名師的簡約語文,引領着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爲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在生活中,讓學生去鞏固知識。

聆聽了特級教師的講座,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從自身出發,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自我實踐,不斷提升。向書本請教,聽專家講座,聆聽名師的課堂,學習同伴的長處,這都是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作好準備。一切的學習都是爲了自己的實踐,爲了教育好我們新世紀的接班人,否則皆爲空談。於是,在培訓期間,我會用學到的東西來改進我的教育教學。特別是一些教育教學的方法讓我在實踐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通過參加小學語文培訓會,使我對小學語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爲這次的培訓開得非常的好,對我這個小學語文的老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使得我在以後的教學有明確的目標,好的教學方法,更新穎的教學手段。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

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小學語文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作爲語文教師,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是事關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強自身學習和修煉,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首先,我們要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讓自己不再淺薄,其次,要拓寬我們自身的知識視野,讓自己不再閉塞;最後,要陶冶我們自身的道德情感,讓我們不再簡單粗暴。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育專家提出的“一個教師的十二項修煉”:修煉自己的聲音,讓他引人入勝;修煉自己的語言,讓他妙趣橫生;修煉自己的眼睛,讓他傳神豐富;修煉自己的表情,讓他神采飛揚;修煉自己的行爲,讓他規範專業;修煉自己的學識,讓他猶如泉涌;修煉自己的脾氣,讓他逗人喜愛;修煉自己的個性,讓他鮮明唯美;修煉自己的心靈,讓他平和美麗;修煉自己的氣質,讓他超凡脫俗;修煉自己的靈魂,讓他崇尚聖潔;修煉自己的人生,讓他陽光幸福。

漢語言所特有的表意特徵,賦予了文字以繽紛的生命,對詞句的咀嚼品味則是鑑賞文本的一把鑰匙。如果沒有了對詞句的錘鍊,沒有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執着探究精神,就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失去本該有的“語文味”。文學作品也好,應用文字也好,詞句之於文本鑑賞,就如同咀嚼橄欖,越是咀嚼得細膩,回味也就越是香甜。而同樣的文本,對於不同人來說,也會有着完全不同的體悟。所以,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應該有着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海西培訓”給我們創造的這個機會,與專家對話、與同行對話,在對話中反思,在對話中不斷成長,努力尋找最利於自身發展的道路,形成自身鮮明的教學個性。

語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語文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浪漫主義情懷,致力於語文教學的我們,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讓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不斷自主發展;有學者說過:“語文是字詞句篇,是聽說讀寫;是生活中的藝術,是藝術中的生活;是“月上柳梢情”,是“清泉石上流”;是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是蘇東坡的“千里共嬋娟”;是余光中的鄉愁,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熱愛語文教學的我們,更應徜徉於語文這條博大的河流中,汲取營養,收穫快樂!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乍暖還寒時節,“三思而行——語文課改十年之批判與重構”小學語文90學時培訓在雨後初晴的溫大學院路校區如期舉行拉開序幕,因爲一直忙於學校一些雜七雜八的瑣碎事情,較少有機會參加語文專業方面的學習培訓,因爲一直教着高段的語文課,對低、中段的語文教材、教學幾乎從無接觸,心裏對本次培訓學習充滿了憧憬。90學時報名時,聽着學校同事對組班徐俊老師的推崇,心裏更有一份真誠的期待。

培訓伊始,徐老師從教學意識、教學結構、教學主體、教學內容、學段意識、教學技巧、教學目標、教學改革、教學流派等方面對課改十年的教學常態進行反思,使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此後三天的理論學習中,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令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

徐老師的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語文教學,使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讓課堂走進生活,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操練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這纔是真實的語文教學。讓課堂走進生活,尊重學生的學習經歷,課堂纔會顯得樸實而又睿智。

理論學習完成後,在蒼南縣第三實驗小學徐老師親自上陣爲學員們展示了《荷葉圓圓》、《因爲善良》兩堂低段、高段風格迥異的示範課。名師的課堂教學展示讓我領略了語文教學別樣的精彩,對文本的深度研讀,對教學設計的整體把握,對學生的調動和細緻入微的引領,對課堂問題設計到整個教學流程的優化,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到課堂訓練的實施,都值得我反覆的品味。觀摩了徐老師的本真課堂,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語文教學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讓我進一步明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讓我對語文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此次小學語文專業發展90學時的培訓學習爲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讓我不僅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啓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我會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更多的收穫。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XX月XX日 我們全體小學語文教師參加了小學語文教材培訓。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激烈的教學討論不時地在腦海裏浮現,那精彩的教學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主講老師從拼音與識字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4、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纔會充滿生機。

5、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爲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培訓爲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臺,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爲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市教師進修學校這次組織的小學語文科組長培訓,可能有着不一般的意義。

我一直都認爲,關於小學語文的考試研究被忽視了。和朋友們私下交流時,我也總是說“如果不重視考試研究,小學語文的教學研究沒有任何意義”。話說得很過頭,是因爲我對於加強小學語文考試研究的心情非常迫切。

我不止一次地發現,平時的單元測試題會測查課文後面資料袋裏的內容。我記得一張四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試卷上,就曾有過一個判斷題。它要求學生判斷“雅魯藏布大峽谷比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大,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這一說法的對錯。在測查內容上,這顯然是不妥當的。出題的人沒有區分“課程內容”和“教材內容”這兩個概念,他對於“語文教材內容和語文課程內容不相等”這個問題認識不足。語文考試測查的內容,應該是“語文課程內容”-- 如果所測查的內容並非是“語文課程內容”,試卷上的分數應當如何解釋呢?

我也不止一次地在期末考試閱卷的時候,向科組的同志們強調:學生答題時若有錯別字,扣不扣分,要慎重 。因爲,學生所得的分數最後是要在質量分析時被解釋的。如果因爲錯別字扣了分數,那麼,一個測查口語交際能力的題目的得分率究竟應該如何解釋?

我迫切地希望小學語文考試得到改善,更迫切地希望小學語文考試研究得到重視。但希望歸希望,現實歸現實。我專業上的先天不足,讓我即使想有所爲,也不可能有所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連“器”都沒有,怎麼“善”其事呢?

培訓中,當我看到嚴考全老師講座的標題是“東莞市基於標準的命題研討”時 ,心情是激動的 -- 善其事的“器”,從嚴老師的講座中向我走過來。毫無疑問,東莞小學語文的考試研究,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我想,今後的教學在考試的引導下,也必然會開展得更有勁兒一些 -- 當試卷的效度、信度、難度、區分度在教育測量的專業分析框架中得以規範的時候,拼體力、比運氣的時代,會被終結!

還有一個東西一直困擾着我,就是語文考試中最後的、且分值最大的那道題的評分問題。是作文嗎?不是!是“寫話”和“習作”。究竟怎麼評分?似乎就只有依靠感覺。毫不客氣的說,感覺是不可靠的 。 尤其是在考試中,絕對不能靠感覺--考試是教育測量,依靠感覺來進行教育測量,這說法兒站得住腳嗎?

我們迫切需要理據!

黃小頌老師的講座“低年段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恰好講到了這一點。對於語文考試的得分,學生們常常是很悲觀的:肯定沒有一百分,作文肯定要扣分啦!在考試評分中,我們真的是集體拋棄課程標準 -- 誰還去管學生的興趣?似乎考試評分就是爲了一決高下、定其多寡。這都沉澱爲一種集體無意識了!小頌老師的講座,應該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意識--

考與不考,“課程標準”就在那裏,“呵護興趣” !

專業,在權力和習俗面前不失語 -- 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如果我們真能執行“課程標準”,孩子們不至於對於語文考試的得分再這麼悲觀吧?

深圳寶安實驗學校陶莉老師團隊帶來的批註式閱讀,我非常喜歡。

在知道“批註式閱讀”之前,我曾瞭解過“非指示性教學”。我覺得兩者非常相似,其區別在於“非指示性教學”並不像“批註式閱讀”那樣,重視落筆 -- 用筆寫出來。前者“說”得多。

儘管有區別,但它們有着共同的優點。

“非指示性教學”在進入課堂的時候,一開始,教師是沒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最初階段基於文本的對話,完全是取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現狀。“批註式閱讀”在“一次批註”時,教師也是不介入的 -- 學生能批註出什麼來,也完全取決於學生的現狀。這兩種教學在最初階段,教師都不干預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這有個好處,就是摸清楚學生的起點,並且摸到的起點是原生態 -- 沒有外來的因素影響他們呈現起點。

其二,“非指示性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是在後段生成的。“批註式閱讀”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也是在“二次批註”時生成的。教學的後段,教師都介入了。而教師此時教給學生,就是學生 “真正沒有注意到的”和“確實不會的”。

這兩種教學的課堂生態,想來也應該不像我們慣常看到的公開課那樣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和掌聲如雷。一定會有磕磕絆絆或者斷斷續續。但學生在課堂上的所得,未必不如那些“作出來的課”;對於教師專業性的要求,也不會更低,只會更高 -- 通過實時探測,能現場摸準學生需要自己再教些什麼,沒有高度的專業性,是辦不到的。但有可能,這也成爲推廣“非指示性教學”和“批註式閱讀”的短板。

陶莉老師團隊的“批註式閱讀”,我很喜歡,因爲它有理據 -- “多讀多寫文自工”,有理據的東西我都喜歡;但因爲“合宜的能力要有適當的知識來建構”(王榮生), 一年級的孩子註定不能因爲我喜歡而去踐行“批註式閱讀”。需要等待一個“五年級下學期”或者“一個六年級”。

這次培訓,值得稱說的方面是很多的。能受教於像王亞芸老師等這樣知識淵博的學者,感恩!能享受到進修學校方方面面的服務,感恩!

也許,我應該基於這次培訓的學術含金量放言一下:

這次培訓,必將引領東莞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走進理性時代!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5

聽了**老師的課,我深刻感覺到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爲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爲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

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

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爲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讚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爲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爲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爲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篇6

聽了王正霞老師的課,我深刻感覺到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爲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爲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

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爲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讚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爲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爲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爲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