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大綱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當一個好老師難,當一個好班主任更難,班級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特別是現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都影響着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我們班主任不僅要面對一個個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面對他們背後的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師》第三輯中通過《好的教育是一種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讓父母成爲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們深入淺出地闡述瞭如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讀後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的處世之道,家庭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社會進步了,國富民強了,孩子們有了優越舒適的環境,但行爲習慣爲何出現了滑坡。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學校教育模式與部分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異,或者說是家庭問題給孩子的行爲習慣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說:我們的家庭之路上充滿了無證駕駛的“司機”,現在沒有駕照不能開車,違規要罰款。而做父母比開車要複雜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們在面對多種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我們的班級管理如不能採取相應的對策,而簡單地採取整體化一的措施,勢必讓這些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或者無處躲藏,那麼,怎樣才能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結合朱教授的觀念,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利用3月份學校開展的“家長一日訪談“活動,爲不同的學生家長,構建一個共同教育平臺,是班級與學生家長,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好機會,活動開展以來,我總是留出一定的時間請學生家長介紹自己的“教子之道”,討論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再讓孩子當場發言,有時甚至請一部分問題學生髮言,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溝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長們結合自己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管理人的藝術。學生不可能屏棄一切因素的干擾,帶着純而又純的心理坐在教室內從事學習活動,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從而形成合力。一旦兩種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學習、生活必將步入一個和諧的軌道,正如朱教授所言:當學生的父母成爲教師的教學助手,教師就會像有了三頭六臂,這樣就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從容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談到教師,人們經常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說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多餘神聖化。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瞬間讓自己覺得亞歷山大。

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裏,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裏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爲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着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爲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

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爲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爲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爲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爲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細細品讀了朱老師的《致教師》,看着書中的那一個個問題,就彷彿是爲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師的一個觀點讓我尤爲感動,那就是:爲每個生命頒獎。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護的。“每個孩子的基礎不一樣,能力不一樣,個性不一樣,我們不可能用統一的標準評價所有的學生,也不能夠用一張試卷衡量所有的學生。最好的教育,應該讓每個人成爲他自己,讓每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每個生命綻放獨特的光芒。

“新教育獨特的生命敘事劇令我耳目一新。給孩子們排練適合自己的劇目,感受生命的意義。真誠地爲新教育人點贊。朱永新老師說,衡量新教育生命敘事劇是否精彩,不是看學生們的演技是否成熟,佈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學生們有沒有真正地演繹出劇中人物的靈魂,把著作的真諦表現出來,每個學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劇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劇”。新教育生命敘事劇,就希望運用舞臺上的“正劇”引導出人生的“正劇”。每個生命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關注每個生命,關注每個孩子,爲每個生命頒獎,爲每個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教師要充分運用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原則。教師請不要吝嗇你的表揚。根據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優點的,你要善於去發現,並大力地表揚他們的“閃光點”,所謂的“後進生”並不是他們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們缺少周圍環境的人們給予他們的肯定和表揚。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作爲教師時刻要記住這一教學原則,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聲細語的表揚聲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學中我都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尤其是給那些在慢慢進步的後進生們。這些孩子在我的表揚聲中,仰起了頭,挺起了胸,表現也越來越好。

最後,我想以泰戈爾的一句話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希望自己能夠以這樣的態度來爲每一個生命頒獎。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近來拜讀了朱永新老師所著的《致教師》。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爲自己。”

書裏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說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爲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作爲老師的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聰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們最喜歡的;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特別是品行不好的那些問題學生,往往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後有着無數的潛能和優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再後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假如能夠把優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穫一個更美麗的童年。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班裏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爲你創造無數輝煌。作爲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會一路學習下去。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致教師》是我在悅享讀書會讀的第三本書,一拿到此書就被書名所吸引,於是把書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之後又和書友們詳細地共讀一遍,每讀完一輯我們會集合在二樓小會議室進行讀書交流,分享我們的感受,交流我們的收穫,每次都收穫滿滿。

朱老師的新教育是讓老師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踐行新教育以來,深知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羣人奔走在現實的土地上,用腳刻印的事實。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我期待着,併爲之不懈地努力追求者。書中有一句話說得真好“滴水穿石的成就,只問耕耘的精神,高於命運的理想,歷史選擇的天時,花開處處的地利,猶如一張張鼓起的風帆,將我們推到漲潮的海上……”我們只有把握好屬於我們的機會,再次接受新教育的洗禮,認真學習並踐行新教育,努力培養這些需要新教育的孩子們。

我一直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一切,但是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習新的理論知識。在《致教師》這本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蘇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作爲教師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恆地讀書。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有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致教師》這本書,絕不是讀一次就夠了,我一定會再讀幾遍。因爲這本書給我指明瞭方向,也給我帶來了信心和力量,我會堅持讓我的學生們繼續沐浴在書海中央,讓他們都揚起希望的船帆,自由快樂去遠航。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在師徒結對的時候,師傅送我給一本朱永新的《致教師》。斷斷續續看,快一年了,纔看完。談到教師,人們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會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很多時候,大家對教師職業的評價都是過於神聖化。

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書中這樣寫到:“歸結爲神聖,會過於強調教師的奉獻與犧牲,容易導致神化和苛求,動搖了紮根於現實的堅實基礎。”讀完這句話,我似懂非懂。但經過這一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有感觸。

在朱老師的眼裏,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炬;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

小麗(化名)同學是四(3)班的一個孩子,剛開始她給人的感覺是聰明,發言積極,是個不可多得的聰明學生,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認識的是深入,我發現小琪同學有着和自己課堂表現截然相反的拖作業現象,只要老師不在她身邊,她都是在玩,一個字也不動的。對這孩子我用了很多種方法,軟硬兼施,但這娃就是油鹽不進。依然我行我素,拖拉作業,還把小腦筋動到了放學開溜上去,實在讓人頭疼至極。我把這個情況和來接她的奶奶反映了,在交流中我瞭解到孩子的爸媽常常忙到很晚,沒有時間去管理她。瞭解這一些以後,我以此爲切入點,和小麗進行了交談,對她爸媽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我拉着她的手,和她談了很多,也許是我的理解讓她卸下了心房,又或許是我的關懷令她有所感動,在後面的日子,小琪同學變了很多,作業主動交給我,我的作業再也沒有拖拉過。現在她甚至還主動來問我有沒有額外的作業給她做。作爲她的老師,成就感、欣慰感溢滿我的心中。

正如朱先生所說,教師的幸福,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爲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與幸福相伴。

教師這個職業,既平凡又聖神。做一名教師不易,做一名優秀教師更不易,也許前路上仍然有很多困難和磨練,但我相信,我的努力和堅持,會讓我收穫很多。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致教師》這本書是由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老師所著,朱老師圍繞教師提出的教師關心的重問題和教師成長的關鍵問題,如“成爲教師的理由”“樣具備好教師的慧眼”“如何書寫教師的生命奇”“怎樣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爲教師一一解惑。當作爲新手教師的我閱讀了這本書之後,許多原來縈繞於心的困惑在書中得以解答,感覺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在對我諄諄引導,讓我撥開迷霧,看清前路。

在書中朱老師提到新教育教師有三寶,分別是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和專業發展共同體。這種三專模式來源於國外的三大學派,一是以閱讀爲基“專業引領”模式,二是以寫作爲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以同伴互助爲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通過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可以來自我培訓以實現專業發展。

首先,專業閱讀就是站在了大師的肩膀上前進。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智慧對話,是在向偉大的人請教學習。作爲一名教師我們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會將老師當成百科全書來尋求十萬個爲什麼。在他們看來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老師的知識面不廣就無法及時迴應孩子,就會丟失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我們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那麼我們應該讀什麼書呢?主要有兩大類:提高教師職業認同的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讀物和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不可分割的。怎樣纔是善於思考呢?主要表現在思維有一定的深度、速度、變通性和創造性。做爲教師應該主動鍛鍊自己的思維,如思維導圖法。但最主要的是師生共寫隨筆,即教師通過教育日記、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使自己更自覺地成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羣人能夠走得很遠。在我們完善自我時,也要看到其他人的閃光點。無論是在哪裏,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讀書學習、討論交流、取長補短是非常有益的。而在學校裏,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若能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育生活中去反教育自己,利用教育完善自身,成就自我,那麼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