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華】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集錦五篇

【精華】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集錦五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我曾經以爲自己是一個不會倦怠的老師。但是近一兩年,我卻無奈地發現自己一臉的倦怠,滿心的倦怠。這種倦怠可能來自於長時間從事同一項工作,熟悉帶來的程序化,可能來自於家庭個人生活的負擔,可能來自於對舊有成績的滿足,也可能來自於舊有教學經驗的拘束。我曾努力想辦法,消除這種倦怠。但我感覺自己像一塊被曬乾的海綿,怎麼也找不到往日的充盈與滋潤。

在這樣一種倦怠而又希望消除倦怠的狀態下,我來到了南通,來到南通高等師範學校,開始了自己的國培之旅。兩天的培訓下來,我覺得自已原本乾涸的心,又漸漸被一種感動、熱情、理想、責任感染、浸潤,漸漸充盈,重新找到活力。這兩天對我來說,是一種喚醒。

李吉林老師對兒童的描述,喚起了我的責任感。“兒童時期是一個人一生奠基的關鍵時期,而兒童本人卻不知其間的重要,作爲他們的老師責任就格外重大,需要良知和真摯的情感。社會、家長對老師又是怎樣的一種重託!” “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是啊,我們在遇到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尋找外因——家長不配合,學生不聰明,不努力,卻較少從自身來尋找問題的根源。我們忘了,我們原本對學生的成長就負有不可推卸的沉甸甸的責任。孩子們把他們的未來,把他們的赤子之心毫無顧慮地交到我們手中,家長們把他們自己的期盼、家庭的希望誠惶誠恐地交到我們手中,這是怎樣的一種重託?我們要怎樣才能對得起這份重託呢?當我們面對着孩子和家長時,我們怎麼能倦怠呢?

成尚榮老師對教育的深刻思考,喚起了我對自己的追問。“教育是爲了兒童的。不研究兒童,怎麼爲兒童服務呢。我們這些教師,每天都在急急忙忙地趕往偉大的事業,但你們在路上,往往沒心沒肺地撞倒了兒童,這是一種罪行。”“好爸爸好媽媽要慢下來,好老師也要慢下來,不要急功近利。”試問,我在爲學生的成績不理想而焦急惱火,逼着學生苦學、苦記時,我到底是爲了學生的成長,還是爲了自己的顏面?我逼着學生苦學時,到底是一種所謂的負責任,還是一種逃避——用簡單低效卻看似勤奮的勞動來逃避自己應該用心設計高效學習方法的責任?這其實是一種隱性的倦怠。當我們誠實地面對着自己的心時,我們怎麼可以倦怠呢?

李吉林老師和施建平老師對情境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喚起了我的教育熱情。李吉林老師是這樣說的,“這種莊重使命感不斷地召喚着我,在我的內心不斷地驅動着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學習,去行動。一句話,一切爲了兒童的發展是我終身的追求,兒童的發展,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對於神聖的兒童教育,我必須虔誠相待,我把人生成熟期的黃金歲月悉數交給了兒童,全身心地沉浸在情境教育的實驗與研究中。”施建平老師是這樣做的,他爲了創造適合孩子的教育,關注孩子的一生,不斷地完善着情境作文、情境閱讀,直至完善情境教育。他設計的作文訓練、主題活動、德育活動、情境作業,他編寫的習作、閱讀教材是很多學校和老師從沒有想到的。即使想到,也沒有做得那麼全面、細緻、持久。他帶給學生的快樂和幸福,是很多孩子在學校六年都沒有機會到的。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原來可以爲學生做那麼多的事,帶給他們那麼豐富的快樂,那麼美好的幸福!教師只有懷着

激情和想象,纔會產生到達教育美好境界的不竭動力。當我們仰望這些老師時,我們怎麼會倦怠呢?

也許,在將來的從教生涯中,我還會倦怠。我一定會在心中默唸:我是教師。我出生於世界上第一個有疑問的孩子提問的那一刻。我是勞動者當中最幸運的人。我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的變化,看到一個個日臻成熟和美好的生命;愛、智慧、個性、信任、歡樂、好奇心、創造力,是我的盟友,是我堅強的後盾。我的過去充滿了豐富而美好的回憶;我的現在既有挑戰又有歡樂;我的未來寄託在學生身上,將無比輝煌。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的政治學習。通過四天的學習,感受頗多,而令我感觸最深的則是師德中的愛與責任。在此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 德是教師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師德中愛與責任則是師德的靈魂。 我們的愛,首先是要愛崗敬業。所謂愛崗敬業就是人們對所從事的職業的一種虔誠、一種執着、一種深情的眷戀,從而進行孜孜不倦的工作。優秀教師無不把教育事 業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也許正是以這種愛與責任爲出發點,他們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學生。

我們的的愛,其次是要愛學 生。師愛應該是一種真正純潔的愛,是隻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師愛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愛,是無私廣泛沒有血緣的愛。師愛的基礎是平等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去 感受他們的感受。師愛應該是一種公正公平的愛,是惠及全體而沒有差異的愛。對每一個學生教師應公平、公正,經常與學生談心,使他們感到老師在意、關心他 們。但是關愛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教師要做到愛而有度,愛而有格。過了度,出了格,師生關係就會出現偏頗,導致教育的失敗。故教師要嚴愛相濟,不遷就姑 息,甚至放任自流。只有這樣,學生纔會感到老師嚴而可親,威而可敬。

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教師的責任同樣也來自於愛崗敬業。可以說,任何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部愛崗敬業的奮鬥史。

教師的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樑,也是一條基本準則。愛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基礎,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動力;愛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基石,是戰勝一切困難,不斷走向輝煌的保證。讓我們用愛去點燃那希望之燈,使之迸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光芒。

因此,我們要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負起自己的責任。努力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熱愛學生、爲人師表、遵紀守法、安心樂教;努力做到“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材。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我們的國家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教師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着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爲學生和社會的楷模。

作爲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一名教師,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爲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教師的衣着整潔、典雅、美觀,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女老師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爲我們是小學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教師的着裝應符合身份——簡潔、端莊。當今的社會在服裝上的'變化日新月異,人們從服裝上表現自己的個性,展現個人的獨特,以不與衆人一致爲時尚,以奇裝異服爲前衛,以獨出心裁爲特色,以衆人矚目爲光榮……這些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影響着我們教師的視覺,激盪着我們教師的隨潮熱望。但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就決定了教師的着裝可以時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獨出心裁,不能奇裝異服,應在簡潔之中體現端莊,不能以前衛體現個性,不要過分張揚。因此教師的着裝從一個側面上體現出教師是否能夠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師時刻要注意爲人師表。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爲學生樹立一個表率,爲創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聽了金正昆教授的講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幹教師工作十餘年,這是第一次接受系統的禮儀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充分的認識到:禮儀在人類的生活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共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而對與一個社會來說,禮儀就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特別是對承傳人類知識和文明的教師,她的禮儀就更爲重要,關係到教育的效果和質量,關係到整個社會的進步與文明。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個受身邊人歡迎的人,但很少有人能先從尊重別人,對人講禮儀開始做起。作教師,我們一般會在其它成年人面前注重自己的表情,會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掩飾自己的情緒。可是,在學生面前,很多人都不在意,把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這恰恰是當教師的一大禁忌。學生們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會察言觀色,並且常根據老師的表情來猜測老師對自己的感覺。如果老師帶着自己的不愉快走進教室,孩子會誤認爲老師不喜歡自己。因此爲了祖國的未來,請尊重我們的教育對象。當我們正滿腹怒氣,迎面來了同事朋友或者鈴聲正催你進課堂時,請你先穩一穩自己的情緒,用微笑對侍每名學生,讓他們身心愉悅,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教師的微笑是一種教學的藝術。上課鈴聲響了,老師微笑着站在教室門口,會使孩子產生良好的心理定勢——學習好的孩子會更加充滿自信,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也會受到鼓勵。教師燦然一笑,有利於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懷着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把興奮點集中在對知識的接受理解上。

在教學中,老師微笑的魅力和作用非常重要。爲了渲染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上課時,教師面帶微笑,並輔之於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裏,學生們會懷着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大膽發言,積極思維,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愛你的學生,就從現在做起吧!“笑一笑,十年少”。“相逢一笑解千仇”。讓我們微笑吧,笑對我們可愛的學生,笑對工作,笑對生活,笑在生活的每一天!

看完金教授“教師禮儀”感受挺多的,其中所講到的教師各個方面的要,從教師裝飾、教師儀表、教師語言、教師形象、教師社交等等方面概述了教師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實作爲一個教師所學到的,必須用之實際,學而用之方有效。教師作爲社會的一個層面,無論何種職業、職能教師,他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學生,要和社會相處,所以,教師必須掌握社會交往禮儀,其中金教授提到的交往始終以對方爲中心,一詞擊中要點,言簡意賅,當然,我們作爲老師交往對象主要是學生,那麼我們應該讓學生去做,去想,讓他們成爲上帝,我們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授業解惑,是引導上帝的天使,這也是要求我們人民教師學習《教師禮儀》的原因,目標只有一個——學好自己、教好學生。

下面是我個人感受較深而寫出的,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說的,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讀後能夠一起交流,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一>教師禮儀中最重要的四大特點,讓我銘記於心,分別是師資、師德、師表、師心,這四大特點,也是教師禮儀中最核心的思想,講得非常好,非常透徹。

第一、師資:老師要有教學的資本。所以一個好教師,一定要會教書,有資本纔可以勝教,才能讓學生信服,相反,不會教書的老師是不合格的,更別談育人了,這就是金教授所說的知識素養;

第二、師德、師表:老師要有美德,要有良好的表現。作爲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作爲教師這個神聖的行業,教師的言行舉止,都要完美,不能馬虎,因爲學生對老師的觀察是最細緻的,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行爲規範,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的身心以及觀念,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第三、師心:教師要有良心,良知,而非私心。要求我們教師應該以一顆善心去對待學生,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都會讓學生獲得溫暖和自信,讓學生從中受到激勵與啓迪,對於學生心靈上的影響,都是受益匪淺的,一個美麗而又高尚的心會感染你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帶給他們的溫暖。讓他們學習更有激情與活力。

<二>教師禮儀中提出的,五種效應:首輪效應、近因效應、定型效應、親和效應、光環效應。這五種效應也肯定了教師這個職業是相當的重要,直接影響着下一代的未來,所以,作爲教師這個特殊的羣體,作爲千千萬萬個學校工作的主體,他不僅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思想道德的教育者,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校園裏,無論在公共場所,還是在私人地方,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言行要文明,舉止要得體,行爲要規範,給學生留下優秀而又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樹立鐵的榜樣。

<三>另外,特別要注意得還有,教師的裝飾,教師的形象,教師的儀表,教師的社交,教師社交等等,必須要貫穿始終,全部武裝到教師的身心和外表之中,樹立好教師的形象,用好教師的語言,端正好教師的態度,擺正自己的位置,教書育人要有耐心,有愛心,說話內容得體,方法恰當,總之,言行舉止一定要符合教師的身份。

總結:我們都是人民教師,這次學校大規模的教師禮儀培訓不僅使我學到了很多做教師的方法,更是做人的方式和原則;也提高了我們人民電腦學校整體老師的知識素養、道德素養、法律素養、政治素養水平,教育我們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具有個人魅力感召力下,促進我們的學生努力學習電腦知識,提高他們的電腦技能,真正成爲21世紀的IT高手。讓我們所有人民電腦分校的老師共同努力吧,帶動人民的學生向前衝吧,走在世人的前面。讓人民的學生的未來更加精彩、輝煌!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今天陳xx老師主講。上午是專題講座《高中自然地理教學的宏觀視野和微觀設計》,下午是互動研討。陳xx老師是一直是我心目中遙遠的偶像,安徽省教壇新星、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首批正高級教師。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卻一直未睹尊榮,今天有幸得一機緣當其弟子,心中除了激動還是激動。

上午專題講座篇

陳老師以xx安徽地理高考第35題引入,強調自然地理之美美在真情實景。強調骨幹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實際就是調整“習慣做法”和“嘗試改變”關係的過程。在自然地理教學中要嘗試改變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自然地理給我們帶來什麼?自然地理要真正給學生什麼?

實際上,只要是地理教師都知道自然地理使學生最怕的,但是教師在上公開課或示範課時更喜歡選擇這一部分,爲什麼呢?

自然地理其實對於老師來說,好教;對於學生來說,難學!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況是因爲對於學生來說,陌生度太大。從學科看,地理學宏觀抽象、理論性強,靈活多變且多學科融合如數學物理等學科知識往往是解釋解決地理問題的必要前提。從學生看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教學的缺失,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感悟和積累、學生空間概念缺失。從教學方面看“重地輕理”、硬件不足、教材呈現形式呆板、課程資源擁有量不足。

那麼,高中自然地理要真正給予學生什麼呢?

瞭解自然環境,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地理思想。自然地理給予學生的應是“特殊的價值”:教養、氣質、思維品格、思辨能力和創新意識。

這就要求自然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宏觀視野。包括審美視野,地理世界處處有美、地理教育處處有美,要形成審美化的地理教學。系統視野,地理學科無處不繫統,地理教學本身也是系統完善過程,沒有系統觀地理會很混亂,應用地理系統的有序性最優化和動態性組織教學是宏觀視野的具體表現。生態視野,地理環境要從進化角度尋求生態的平衡與人地的和諧。此外,地理教學還需要具備多學科視野、文化視野、人體視野和哲學視野。

克服地理教學的難點光具備地理視覺是不夠的。還要做好微觀設計。資源的選擇要進得去處得來;目標的設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學媒體選用只要使用就是最好的;教學過程設計讓預設和生成都精彩;教學反思的整理要及時歸類歸因。

下午互動研討篇

主題:人文地理案例分析以農業區位選擇爲例談說課設計。

在下午的互動研討中,不少老師認爲本校學生基礎差,難以進行探究式教學,也有不少教師抱怨雖是農村學生也不瞭解農業,課堂難以讓學生參與。

我不贊同這兩種觀點。

學生基礎差與探究學習沒有必然關係。如果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會樂於參與探究中,探究目標難度合適也會給予學生積極暗示,激發學生潛能。只要嘗試,總會改變。這也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途徑。

不論是城市學生還是鄉村學生,我們的學生多數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知稼穡艱辛、不辨日月星辰,缺乏對生活的感悟。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爲地理教師,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引導學生關注土地、關注鄉土、關注生活、關愛家鄉。同時我們地理老師完全具有這樣的能力。那麼,爲什麼我們還爲自己找一些藉口呢?

陳xx老師提出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過程”就是調整“習慣做法”和“嘗試改變”關係的過程,確實一針見血!改變習慣做法需要創新的勇氣和毅力!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這兩天參加全縣三、四年級的教材培訓,認真傾聽了各鎮代表教師對單元的分析以及專家團對專項問題的分析,各位老師不僅就自己的教學經驗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各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我受益匪淺。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對於“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們的問題意識”這個問題,從我的角度看,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關鍵在於老師的引導。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峯,應創設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係。”爲此,教師要努力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而不在學生中人爲的劃分等級。在彼此的交往中,不僅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言語表揚,而且要用微笑、點頭、注視、肯定的手勢以及關懷性的接觸方式進行鼓勵。而我們有些老師戴着有色眼鏡看後進生,但他們提出一個很幼稚或者與教學內容不符的問題時,一個討厭的眼神,一個不在意的手勢,都會壓制孩子內心的質疑能力的發揮,讓他們的自卑心理在課堂肆意生長。還有,但後進生出錯時,其他學生的譏笑、諷刺,而老師又不能正確引導,這也會給後進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我曾經對我的學生說做學生時的故事:我上學的時候很調皮,每天的主要工作除了學習以外,就是從課本中找難題來難住老師,我每天都能找到我解決不了或者我的理解與答案不符的問題來難爲老師,那是我一天裏最喜歡做的事情。結果老師不但不討厭我,反而很喜歡我。我問學生:知道老師爲什麼反而喜歡我嗎?學生們想了想說:可能是因爲你喜歡動腦筋吧。我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聰明的大腦,沒有笨與聰明之分,對於同一個問題,每個人考慮的角度不同,所以會提出不同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嘲笑別人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你能回答,你應該做個小老師幫助他纔對。現在我們班的孩子們在觀察信息窗中的信息後,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都是先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後把有難度的共同分析。這樣既維護了後進生的自尊心,激發了他們的問題意識,又通過小組中優生的榜樣作用引導他們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感覺我這樣做的效果不錯。

作爲老師,對於後進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還要在課外下功夫。要多找他們談心,或者提前輔導他們預習教學內容。我班有個孩子很內向,數學基礎很差,不管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很難看到他張口說話。於是我放學後和他一塊往家走,問他爲什麼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還邊走邊看的課本,對於新內容,我問他自己能看懂哪些,哪裏存在疑問,然後我對他的問題做了一一解答,但我留了一個有難度的問題沒有幫他解決,然後告訴他,回家自己看看書,能不能自己根據老師教的學習方法或者請家長幫忙解決,並且要求他明天上課的時候把這個問題說出來。我對他說:這個問題肯定能難住很多同學。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出示信息“種植6平方米的玉米,需要50克種子,大約有100粒。”當我讓孩子根據信息提問題時,我就用眼神示意他站起來,他小心翼翼的舉起手,我立刻就叫起了他,剛開始他都不敢擡頭,話都結巴了,其他學生一陣鬨笑,我鼓勵他繼續說下去,他好不容易把話說完。我把問題“種植900平方米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種子?”(其實這個問題是課本上的,我上課習慣讓孩子們不看課本)寫在黑板上,立刻問:誰能回答?孩子們都靜下來,大多拿出筆在本子上做着,一會有些學生說老師這個算式不對,除不盡。

學生們都做成了:50÷6×900。然後我又讓那個孩子起來說說自己怎麼解決,看來他晚上請家長幫忙分析了,站起來說的頭頭是道,他列的式子是:900÷6×50孩子們都用新奇的眼光看着他,我看到他從心底浮上來的喜悅。在以後的課堂上,他一次比一次積極,敢說,敢問了,成績也趕到了中上游,家長打電話給說孩子現在好像變了個人,回家做完作業就預習下課找問題。聽了我這話,我感到很欣慰。

我們都說“十個指頭不一樣齊”,每個孩子都存在差異,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上,我們老師應該對孩子因材施教,對問題因題示叫。給每個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順着自己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