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集錦八篇大綱

有關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集錦八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集錦八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最近,在工作之餘有幸閱讀了《做卓越的教師》一書,收穫頗多。這本書中涵蓋了教師的生涯規劃、心理健康、班級管理、課堂教學、研修組織、家庭教育、魅力師訓等,話語真摯,說理透徹,作爲一名教師的我讀完之後受益匪淺。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以前總是感覺要讓學生尊重你,你就必須維護教師的威嚴,要說一不二,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也就經常失去了笑容,板着面孔,漸漸地學生對我也就”敬而遠之“了。現在想來,我的這種做法是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有個性的人。作爲教師,就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溝通,還要有包容之心,寬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夠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心對待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你,樂於學習你所任教的學科。

”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我們應該要有教學智慧,要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在教學中還應該和其他老師一起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每一次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都有不完美的環節,之後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實踐、創新。反思是人對獲得知識的反觀自照,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我們需要通過閱讀教育名著、課改叢書、聽名家報告等,與課改爲友,研究教育教學和新課改。學然後知不足,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感悟中提高。

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認認真真完成每一次教學設計,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組織每一次活動,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作爲教師,要想永遠勝任,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知、更新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今年寒假,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的書。看了目錄,感覺頗具誘惑力:A。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師(成功的教師必須瞭解和實踐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質);B。第一特質:積極期望(高效能教師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C。第二特質:課堂管理(高效能教師是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D。第三特質:掌握課堂(高效能教師知道如何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E。全新的理解:從高效能教師成長爲教師領袖(孜孜不倦地學習成長的教師最終會成爲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

我雖不是什麼成功教師,但是我也想成爲一名高效能的教師,因爲我也想具備高效能教師的特質: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望、做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進步。

讀了《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我更明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課堂上,要的是老師的盡心盡智而不是大聲叫嚷、發號施令,更不要打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開學第一天,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學生們希望明確自己現在學的是什麼,將要學什麼。在這點上,他們不希望有任何的驚喜混亂。所以開學第一課我們不必忙着講新課,而是應該細細地與學生們熟悉本學期的教材,讓學生們都知道,這一學期,我們要學些什麼。接下來的一到兩週裏我們應教導學生們如何在學習過程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爲,學生比我們教師更向往一個井然有序的課堂。

對於我們教師,營造高效能的課堂首先要認真備課,尤其是備學生。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課堂無從談起,教師備好課就傳遞給期待學生成功的信息,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必備信念。其次,要認真設計好課堂教學,諸如講解、闡發、提問、演練之類的教學活動等,都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做到難易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另外,要加強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高效課堂這一最終目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儘管中美國情有別,教學有異,但教育的基本原則不變教書育人。因此,我們從書中借鑑精華,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實現高校課堂,則是益生益師之事,何樂而不爲?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忙碌中拜讀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師》第一章。感受最深的是《心胸坦蕩,成就君子之風》這一篇。被書中李鈺教授的浩然正氣,襟懷坦蕩而折服。面對學生的成績,他實事求是;面對學生的賄賂,他堅守職業的操守;面對學生的報復,他堅信人性本善,給誤入歧途的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坦蕩做事,寬容待人的氣度,正是君子的風範。他用自己的君子風範,感化了學生,轉化了那顆被蒙上塵埃的心靈。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去學習的。

胸懷坦蕩,不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智慧。面對生活中的傷害和誤解,你能始終用寬容的態度和悲憫的情懷泰然處之,這絕對是一種最高的生活智慧。作爲老師,只有心胸坦蕩,才能直面生活中的小坎坷和小風波,將積極溫暖的力量傳遞給每一個人。

幸福箴言: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胸懷坦蕩,極具人格魅力的老師,有如陳年佳釀,年代愈久,酒質愈益醇厚,讓人口舌留香回味無窮。他們是真正的謙謙君子。不是咄咄逼人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別人如沐春風,用自己大地般的寬厚,去感化每一顆被蒙上塵土的心靈。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作爲一名好教師,除了擁有淵博的知識,更應當擁有坦蕩的胸懷,擁有高尚的師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爲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尤其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最高長官”時間長了,如果不注意的話,“長官意識”就會表現出來,命令似的指揮,不容分辯的指責,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查其根源,歸根結底是教師的修養欠缺,胸懷還不夠坦蕩。坦蕩的胸懷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氣度、修養,來自於正直的行爲、高尚的節操和是非分明的決斷。作爲班主任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拓展自身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才能真正的盪滌心志,擴展胸懷,成就君子之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作爲學生的榜樣,給他們照亮成長之路。

在言傳身教的同時,還要“三省吾身”。用超越和俯視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不會因爲沒有得到的利益而耿耿於懷;不會爲贏得他人的讚譽而處心積慮;不會爲他人的誤解而焦慮重重;更不會爲生活的重壓而折斷自己的脊樑。善於將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煩惱 轉化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促使自己不斷的前進。身爲教師,要在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儘量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爲學生的一些過錯而大發雷霆,不要因爲同事的某些作爲而鬱悶於心。要時時處處嚴格審視自己的言行,要用豁達體諒的心態來觀照周圍的人。儘量將衝冠怒氣和不良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用平靜的心態,面對身邊的大小諸事。要賞識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用一種賞識的目光給學生一種信號,讓孩子從中受到鼓舞,會覺得他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纔會明辨是非,堅守原則,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要寬容同事,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戰友,他們不可能十全十美。寬容的對待別人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獎勵。

坦蕩的胸懷如同一泓泉水,洗滌了所有的污濁,淨化了周遭的一切。擁有坦蕩胸襟的老師,不爲富貴所役,不爲誹謗所動,即使在困境中,也決不灰心失意,依然堅持正道,做一盞指引學生的明燈。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高效能教師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組織安排好課堂教學進程,並在第一週就建立教學的一致學、連貫性,井然有序的課堂是學生嚮往的。高效能教師會用最初的兩週時間教導學生們如何在一致連貫的教學氛圍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爲。

作爲信息技術教師,課時少,與學生接觸少,那麼每節課的每分鐘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課程的總體規劃,每節課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不斷的溝通和磨合後,師生建立起一種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關係。課堂的穩定性和學習環境的安全感,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高效能教師的三大特徵:

1、對學生的成功抱有積極的期待;

2、是一位傑出的課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爲學生掌握知識而設計課程。

教師的心態會對教學效果起決定性的作用。對於第一點,如果教師對學生期望高,學生會得到積極的暗示,那麼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往往會好運沒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時候。至於課堂管理,在機房上課涉及到許多機房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學生座位、機房衛生、開機關機、整理電腦桌等等。信息技術教師要想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就要學會控制課堂。至於對課程的掌握,書中提到三點:

1、教師應該懂得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或有標準地學習概念或技能;

2、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懂得怎樣傳授教學內容,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或標準;

3、教師應該明白如何並提供糾正行動,使學生能夠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無論是作爲新教師還是已經教書多年的教師,都應該時時自省,不斷提升自己。把教書不僅當成工作,還要從內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變學生、影響學生人生的教育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作者談到,在工作中,他給大家出了這麼一道填空題:“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目的是希望生成和探究我們教得最好時我們的獨特身份認同所蘊含的隱喻和影像,從中發揮教師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人們爲自己提出了許多成功的隱喻——教得好的狀態就像一個瀑布、一名爬山向導、一名園丁或一個天氣系統。每個人的隱喻是不一樣的,因爲優質教學來自教師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而作者在空格里填了什麼呢?牧羊犬。“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牧羊犬。”讀到這裏,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隱喻,但同時又很認同作者的這個隱喻,它很確切地描述出了一個實踐真正共同體的空間影像。“牧羊犬有四種重要的功能。它維持一個使羊羣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間;它把羊羣聚集在那個空間之中,不停地把走失的羊羣找回來;它保護空間的邊界並把危險的掠奪者阻攔在外;當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它和羊一起轉移到另外一個可以得到它們需要的食物的空間。”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牧羊犬。

教師在教室中的任務就相當於牧羊犬在草原上的任務——給羊一個空間讓它們自己吃草,而學生一定要自己去“餵飽”自己,而當他們已經知道在那個地方能學到什麼知識時,教師就一定要把他們轉移到下一個“牧場”,這就是主動學習,這就是學會學習。

本書中還有許多精彩的論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例如,有關從微觀世界教學的幾個生動的案例,用以說明專注於“偉大事物”的教育共同體的力量:一個是醫學院裏的微觀教學,一個圍坐在活生生的、真有病的病人周圍進行的教學所產生的教育力量;一個是社會研究的微觀教學,一個探究種族概念的對話過程,以此說明讓學習者“把點連起來”去建構經驗的益處。

書中還介紹了維持開放的學習空間的技術手段,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提到了作者的一位極具教學魅力和獨特氣質的導師,一位深切地熱愛他的學科、學生和教學、希望學生也能認識這門學科的導師……書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們駐足停留。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教育與理想是亦菲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裏,教師不是

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在哪裏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爲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着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爲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爲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爲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爲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爲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爲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爲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爲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爲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爲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寒假裏,閒來無事,翻了翻兒子的許多書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愛的教育》,就拿來讀了。這本書是初中學生必讀書中的一本,在我上中學時,還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也從沒讀過這些書。其實,書對我們來說,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你有需要,你就可以讀你喜歡、感興趣的書。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愛的教育》,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書中描寫了一羣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呢?兩個孩子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 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着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說:“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爲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羣天真的孩子,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老師的的一個擁抱,撫摸,對孩子來說,也許比嚴厲的批評效果更好。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的學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孩子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孩子時,孩子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 父母。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爲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爲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爲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爲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爲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爲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爲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