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熱烈慶祝上海世博會召開心得體會

熱烈慶祝上海世博會召開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K 次

在中國上海那佔地將近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園區,總共有將近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相聚在浦江兩岸,此時此刻的中國實現了一個百年夢。

熱烈慶祝上海世博會召開心得體會

從1910年陸士諤小說《新中國》預言上海辦博,到中國世博夢的實現,承載着民族的百年之變。

(一)中國世博夢,始於民族自強夢

在當時還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早有不少有識之士,寄夢於世博。1851年首屆世博會,中國商人徐榮村把蠶絲運往英倫,尋找貿易商機。1915年,中國當局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10萬餘件展品,捧回1200個獎項,茅臺酒一舉成名,中國商品出口大幅增加。

從頻頻參博到提出辦博,在陸士諤之前,1894年鄭觀應說出“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19梁啓超再度夢想“國民決議,在上海地方開設大博覽會”。

舉辦世博會,歷來是發達國家的專利,辦博是國家實力的體現。直到新中國成立,歷經30年改革開放積累,中國鄭重申辦世博會。國際展覽局來滬考察,滿意表示:中國上海完全有能力舉辦世博會。

(二)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需要世博會

轉型中的中國,探索未來發展之路,需要借鑑全球智慧。開放的中國,需要一屆精彩的世博會。

世界各國的發展規律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達到30%時,城市化進程將加速。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司長茲洛特尼克說:在過去30年,中國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作爲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在城鎮化新一波浪潮中,如何擺脫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式增長,中國需要慎思力行。

“世博會是戰略的,管50年。”通過舉辦世博會,中國可以少走彎路,少交學費。

(三)與世界對錶,拓寬國人眼界

世博會之於中國,正是這樣一個學習、思考、比對、追趕的座標。世博會,是一個絕好的參照物。

15年前,中國確定“科教興國”重大戰略。

20xx年定爲一個時間節點,目標之一是“重大學科和高技術的一些領域的科技實力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如今步入發展轉型的新關口,我們需要更新更強的科技助推力。

上海世博會,匯聚世界各國最新環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日本館“紫蠶島”,外披一層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陽能用於夜間發光;德國“漢堡之家”案例,用上了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無須外輸電,也不用空調暖氣,室內始終保持25℃恆溫;美國館的“屋頂城市農場”,將有機垃圾置於屋頂,冬天供暖產生的熱能,促進廢物分解成土壤,可以種草養花……

比肩而立的,是中國環保生活的巧思妙構。世博中心正南面的雙層玻璃幕牆,暗藏金屬絲網和惰性氣體,實現遮陽保溫的良好平衡;城市最佳實踐區裏,“滬上·生態家”屋頂的“追光百葉”,自動跟蹤太陽方位,實現遮陽照明多種功能;世博軸下面的250公里長管道,因地制宜,引入橫貫園區的浦江水,天然循環的“空調”使整個通道冬暖夏涼……

眼界在對接中拓寬,創意在碰撞中迸發,對錶讓中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點更準、步伐更快。

(四)中國轉型需要全民積極參與184天,7000萬預估參觀人次,世博會無疑是一個大課堂。

1970年大阪世博會,場館內有很多日本人找外國人索要簽名。那時正值日本從農耕社會轉變爲工業社會,經濟正在加速起飛。大阪世博會加深了日本民衆對海外的認知,推動日本重新融入國際社會。日本現代化基礎的創立者大久保利通說過,一次世博會,抵得上10萬名留學生。

不僅僅是科技發明的成果展示,也不僅僅是城市發展方式的共同探索,與外國賓客的平等友好交流,也是上海世博會的題中之意———既能展示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新形象,更重要的是重塑國人的責任感、使命感。

非洲國家第一次應邀集體亮相,太平洋的島國輾轉組團而來,沒有獨立展館的國家入駐“聯合館”,不論國籍、不分膚色,從世博會上,中國人將學會更好地與世界相融,和諧相處才能更好地攜手發展。

中國的轉型,需要全民的積極參與。開門學習,主動求變,思想的淬火纔是上海世博會的精彩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