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楊善洲心得體會大綱

楊善洲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5K 次

楊善洲同志穿着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羣衆的心態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羣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楊善洲心得體會

【篇一: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最近一個響亮的名字再次響徹大江南北,他貧窮,粗茶淡飯,衣着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裏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執着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於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於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親切地稱爲“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的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

“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裏做盆景,要到人民羣衆中去當雪松。”這是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職時的一句口頭禪,樸實的話語中滲透着“鄉土氣息”與堅韌品質。楊善洲195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心想着羣衆,一切爲了羣衆,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着,守衛一名優秀黨員大公無私、艱苦奮鬥的精神高地,演繹一位領導幹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公僕情懷。

“我們奮鬥一輩子,不就是爲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這是楊善洲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鬥一輩子的寫照。堅守一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前半輩子,楊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權,權只爲老百姓所用。

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幹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間地頭搞調研、訪民情,每次楊善洲在下鄉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種包穀就種包穀,他的足跡遍佈保山的村村寨寨,爲改變保山地區的面貌,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經常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農村生產隊購買良種、肥料、牲畜等。一次,聽說保山縣大官市大隊成立了一個茶葉專業組,沒有生產基金,到處借錢,馬上給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驚:“楊善洲這樣埋頭苦幹和無私奉獻圖個啥?”他說:“我們共產黨員就要像魯迅說的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輸出的早血!"

“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這一個個親切的稱呼正是人民羣衆對他努力工作的認可,對他無私奉獻的肯定,對他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的讚揚。

爲官一任的幾十年裏,楊善洲自感愧對早年守寡的年邁母親,愧對含辛茹苦勤儉持家的老伴,愧對每天上山種地、喂牛、打豬草的女兒女婿,愧對開着農用車跑運輸的孫子們。爲此他傷過心,流過淚,但在公私之間、家國之間,作爲“人民的幹部”,他深知自己必須擔負比常人更大的責任,經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驗。

“雖然我的職務退休,但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要接着幫羣衆辦”。走下工作崗位以後,時任省委書記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談話,讓他退休後搬到昆明居住,還可以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一段時間,楊善洲婉言謝絕了:“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爲家鄉百姓造一片綠洲。”正是憑着這種堅定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懷着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羣衆的熱愛,楊善洲在退休後的第三天就說服家人,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家鄉施甸縣無償擔任大亮山林場場長,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

楊善洲把自己退休後的22個春秋獻給了大亮山,“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退休又鑽山溝溝……”這是在雲南省施甸縣老百姓中廣爲流傳的順口溜。在大亮山林場工作的每天起早貪黑勤勞動,把荒涼空曠,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蒼翠的綠洲,讓不毛之地變成了生命的樂園。不求一分錢的回報。他無怨無悔,因爲他早就把“爲人民服務”五個字深深地刻進了自己的心裏,並心甘情願一輩子奉獻不止。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楊善洲是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以其爲鏡可知榮辱、明職責、立言行,激勵黨員幹部真抓實幹、創先爭優。作爲新時期的黨員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爭先創優,永遠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篇二:看電影楊善洲學習心得體會】

我記得總書記總書記曾經說過,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爲羣衆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楊善洲同志身上讓我們學習的內容有很多很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他作爲一個共產黨人的先進追求。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共產黨員一時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楊善洲同志就是一個一輩子按共產黨人覺悟辦事的共產黨員。他用自己一輩子的先進追求,堅守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26歲擔任縣級幹部,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領幹部羣衆發展糧食生產、推廣科學種田、開展多種經營、興修水利設施,爲改變貧窮落後面貌、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懈奮鬥,把深山大溝建成了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他退休後,主動放棄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捲起鋪蓋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大家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有人問他,放着好日子不過,何必自討苦吃?他說:“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幹革命要幹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完成,我怎麼能歇下來?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楊善洲同志是一個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實踐入黨誓言的共產黨人。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心竭力爲老百姓幹實事、辦好事。他擔任地、縣領導30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跑,頂個草帽、穿雙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幫路過的趕馬人釘過馬掌,教工地上的年輕人打過石頭。中央領導和省委領導去視察,他正在田裏和農民一起勞動,渾身沾滿了泥水。老百姓親切稱他爲“草鞋書記”、“泥腿書記”。他常對身邊的同志說:“我們幹工作是爲了羣衆幸福,只要活着就有義務幫羣衆辦事。”他經常拿自己的工資接濟困難羣衆,一生沒有積蓄,連家裏房子漏雨修補的錢都拿不出來。1985年昌寧縣遭受水災,他立即指示停建保山地委辦公大樓,把建樓的錢拿來救災。他在位時沒利用職權爲家鄉辦事,退休後回大亮山種樹,用自己的奉獻兌現給家鄉辦點實事的承諾。去世前他還專門交待,一定要把林木的收益分給羣衆,不能讓羣衆吃虧。楊善洲同志去世後,成千上萬的羣衆含淚爲他送行。他是一個通過爲羣衆辦實事而與老百姓血肉相連的領導幹部。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淡泊名利、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他認爲:幹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他要求幹部很嚴,要求自己更嚴,從沒吃過一頓免費的飯,從沒讓子女搭過一次公車,從沒用公權爲親屬辦過一件私事,從沒給親友批過一張違背原則的條子。他當地委書記時,按規定家屬可以“農轉非”,但他對組織照顧先人後己,把審批表放進抽屜,一壓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兒至今還是普通農民。鄉民政幹部看他家裏缺糧,一家人靠野菜摻雜糧度日,就送去點救濟糧。楊善洲知道後,硬是叫家人還回去,用以救濟那些生活更困難的羣衆。認識他的人都說,楊善洲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很摳門;手中的權力,“前門”開得很大,“後門”關得很緊。他是一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廉潔奉公的人民公僕。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艱苦創業,保持着勞動人民的樸素本色。他擔任縣、地領導時,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裏,一張木桌,一張板牀,一副草蓆;穿的總是一身發了白的灰色中山裝,夏天草鞋,冬天膠鞋。他長年累月在鄉下跑,臉色黧黑,雙手粗糙,檢查工作時被鄉祕書當成農民而擋駕。他上大亮山創辦林場,沒地方住,就帶領大家用樹枝、草料搭窩棚;沒有樹苗和肥料,就自己到街上撿果核、拾畜糞。他把新蓋好的磚瓦房讓給林場的技術員和職工,自己最後一個從油毛氈棚裏搬出來,落下了嚴重的風溼病和支氣管炎。楊善洲同志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了身邊所有的人,再苦再累大家都願意跟着他幹。他是一個靠高尚人格和犧牲精神服人的創業帶頭人。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的事業,獻給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獻給了共產黨人的高尚追求,獻給了對羣衆的無私承諾。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大有益於人民的人。他用一生不懈的先進追求回答了入黨是爲了什麼、當幹部該幹些什麼、身後要給人民和後代留下什麼。

楊善洲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給所有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留下了一面鏡子,讓我們對照自己該如何爲政、該如何幹事、該如何做人。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堅定信念、加強黨性,實踐宗旨、無私奉獻,努力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篇三:觀看《楊善洲》影片心得體會

學習楊善洲近半年多來,我作爲一名公務員,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作爲一名國家公僕,深深感受到楊善洲的偉大,他的事蹟我一遍一遍地認真學習體會。近期,單位又組織我們觀看了《楊善洲》這部電影,每一個故事情節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無私奉獻、清正廉潔老地委書記的偉大光輝形象毅然樹立在我的面前,另人肅然起敬。

他退休了,卻還在努力工作。楊善洲同志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帶領大家植樹造林。退休了卻還在努力工作,這種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現在在工作崗位上更應該用心工作,幹出成績,對得起黨,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

他是領導,卻很低調。“當時沒錢買苗木,怎麼辦呢,只好去街上撿果核。”在資金極其短缺的創業之初,撿果核育苗栽種成爲楊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徑。每次回到城裏,他就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人們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會當過那麼大的官。一個地委書記,卻到馬路上撿別人隨意扔掉的果核。備受感動的是他能夠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並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貢獻的人。

他辛苦負出,卻不要回報。楊善洲1988年退休後,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義務植樹者,帶領地方羣衆植樹造林。他努力克服無資金、無種苗等困難,一心撲在造林事業上,從未間斷過,從未放棄過,一干就是22年。一個人退休後植樹造林也許並不鮮見,但一個地委書記退休後22年不間斷植樹造林,而且在造林過程中,他不是指揮家,而是除了當好策劃人以外,和普通羣衆一樣,一起扛樹苗、種樹苗,搭帳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勞動。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着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爲楊善洲頒發特別貢獻獎,並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林場見效後,他不要一分工資,還將自己親手建設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交國家,他至高無尚的品質,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全黨全社會的榜樣,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

他人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楊善洲一心爲民、不計報酬、終生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堅定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執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卓然風範和浩然正氣,留給後人一種由衷敬佩,更是一種激勇奮進、艱苦奮鬥的精神動力和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精神榜樣。楊善洲的精神,沒有任何渲染,是一種樸素的情懷,是發自內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過去參加革命是爲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留點什麼的問題,與當今社會xx幹部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對那些貪圖享受、與民爭利,自私自利、貪贓枉法現象的醜化。我們要以楊善洲精神爲榜樣,教育引導好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權力觀、政績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清正廉潔、無私奉獻,多爲人民羣衆謀幸福。

【篇四:學習楊善洲同志精神的心得體會】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共產黨人一時克己奉公、自覺奉獻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追求奉獻,不求索取。

“爲人民服務一輩子”,這普普通通的一句話,詮釋了楊善洲同志奉獻一輩子,奮鬥一輩子的高尚精神。他用純潔的黨性,堅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築起了一座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豐碑。

他是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在職期間,他抓農業、興科教,改善民生;退休後上荒山植樹造林,造福社會。他用滿腔的熱情和執著的追求實踐入黨誓言,一輩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竭盡全力爲老百姓幹實事,辦好事,無私奉獻,不求索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了黨的好黨員“俯首甘爲儒子牛”的高尚情操,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了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度。

我們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爭創優秀業績,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要學習他堅定的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心靈深處牢牢紮根;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一心想着羣衆,一切爲了羣衆,誠心誠意爲羣衆謀利益,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崇高境界,奮發有爲,幹事創業,爲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添光彩;學習他大公無私,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艱苦奮鬥,清正廉潔,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

學習楊善洲同志誠以修身,一心爲民的探索精神。“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是胡總書記對每個黨員幹部的要求,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領導二十多年,始終堅持羣衆利益高於一切,殫精竭慮地爲羣衆辦事,無愧與誠以修身,心繫人民的“公僕”稱號。

通過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向楊善洲同志學習,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時時刻刻對照,鞭策自己,從每一個小細節做起,加強內心自省,營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力爭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貢獻。

【篇五:觀楊善洲電影心得體會】

下午3點我有幸觀看了電影楊善洲。電影裏的一幕幕感人畫面久久在我腦海裏迴盪。使我對楊善洲老書記退休前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老書記確實是一個舍小家爲大家、羣衆利益永遠高於一切、一個永遠爲職工爲羣衆謀利益、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民公僕。由於電影時間短,老書記的感人事蹟還沒有得到完美體現。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老書記讓我感激一生的故事讓所有人與我一起分享。讓老書記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

——我就職於大亮山林場。老書記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共產黨員,一個只爲黨、爲人民、爲職工、爲亮山奉獻一生的讓我今生難忘的最親最敬的人。都說母親偉大,我們的老書記是比母親還偉大的偉人。

我上亮山的時候,老場部已蓋了一院磚木結構的房子,但老書記,讓其他的職工先住了進去。自已卻堅持住油毛氈房。由於住房緊缺,我也在油毛氈房裏住過,深知房子的簡陋。房頂是油毛氈。牆璧是樹棍一根接一根柵欄式的圍起來,門是用小木板拼湊而成,門扣用細鐵絲捂成圓圈,門鎖是老式的小鎖,四個樹叉搭上木板就是牀,外面吹大風,屋內吹小風。那裏空氣溼度大,經常是半年雨水、半年霜、冬天還有馬牙霜銀絲絲一根一根的掛着。一下雨就有霧籠罩根本看不出去的地方。不燒火塘根本無法入睡。隔壁的場長、書記是本地人、經常熬溼柴,那火煙嗆得人眼淚直流。可是我們的老書記卻堅持在那麼艱苦的房子裏住。把條件好的都讓給職工。自已爲了節省柴,只是燒開水時才能見到他用兩根細柴,再冷的天他都不燒火塘。

是我結婚的日子,丈夫也是林場職工,我倆回家跟婆婆商量想把新房辦在家。開始婆婆同意,可是離結婚日子還有半個月時婆婆卻說“兒子,沒有多少人鬧新房,把新房辦在樓上吧”這下可急壞我們了,怎麼辦?那時老書記在施甸老幹區剛建好新房子,家人還沒有入住。我和丈夫報着試一試的態度跟老書記說想跟他借房子結婚。想不到老書記一口就同意了。那是吃過下午飯在臨時工席添銀住的油毛氈房裏,老書記正跟席添銀在火塘邊談梨樹地的施肥及中耕除草工作。丈夫走進油毛氈房第一句話就說“大爹(對老書記的尊稱)我想跟您說件事”。老書記回答說“有什麼事你說吧”丈夫說“我下個月2號結婚沒有新房想跟你借施甸的房子。”老書記脫口而出說“好吧,我剛裝修完,裏面堆了些邊角料你去騰房子吧”從一直住到我才搬到林業局職工宿舍。老書記沒有收過我一分錢的房租,我調下來林業局後,也沒有說過要我搬走。我真的很感激老書記,他是那樣無私,一心想着職工,從不考慮家人,那是他和家人應享受的住房,爲了職工做出了這樣的犧牲,這事讓我一輩子都感激不盡。那時他的二女兒在姚關教書,他的孩子在上學,也想給孩子在施甸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可是老書記不讓自已的家人住,反而把房子讓給了我。現在每當跟我身邊的人講這件事我眼淚都會奪眶而出。真的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是老書記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沒有老書記的幫助我真的不敢想象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

由於亮山交通不便,吃菜都是自已種,老書記帶着我們在場部種青菜、土豆,蘿蔔、木瓜,在黃泥溝種玉米、小麥豐收的時候運回場部用來養豬、養雞。每年我們場部都能殺上幾頭肥豬,然後加工成骨頭渣、蘿蔔絲、豆腐腸、滷肉、火腿等。各種鹹菜如醃菜、水豆豉等都能通過職工勞動而得。每到野菜採摘的季節,老書記都派人出去找野菜,打古菜、老頭柺棍、百花、穿頭菜、蕨菜、芹菜、灰雞棕、木耳等一找就是一背籮呢。

我丈夫是林場出納,那些年交通不便,到酒房的車五天才有一趟,職工工資必須到縣財政提。經常跟老書記座車到施甸辦事。途中需要就餐,他們三個人(駕駛員、老書記、出納)總是AA制,有時一個人開一次,從來沒有到林場報過就餐費。

記得有一次我正吃着蘋果,見到老書記走過來,我順手遞給他一個蘋果,可是他堅決不要。他廉潔到這種程度,讓人不得不佩服他。

老書記帶着我們場部職工,座拖拉機上山造林的情景讓我難忘。那時候,場部條件很差,雨季我們經常跟着老書記上山造林。他總是頭戴大竹葉帽,身披蓑衣。職工一人發一頂大油紙帽,一塊白色塑料布當雨衣。那時造林最多的樹種是華山鬆。老書記那不知疲倦淋着雨造林的身影至今還厲厲在目。我們渴了就喝自已帶在大塑料桶裏的亮山清泉,餓了就煮鑼鍋飯,菜經常是煮一鍋土豆或者是吃點鹹菜。

從打水缸坪子到場部的土路,一到雨水天車子無法通行,每年老書記總是在雨季來臨前帶領職工自已修路,修路和造林一樣中午飯都是我們自已做,那時候煮鑼鍋飯就是我的工作。

那年,老書記在老場部的水池旁滑倒了,腿粉碎性骨折手也被砍刀砍傷,看到老書記躺在病牀上,腳上還掛了很重的磚,動也不能動,看着他那樣讓人多心疼。我和丈夫說老書記可能不會在上林場了,可是半年後他還是堅持上亮山了。他就是這樣一個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亮山的好書記。

老書記這樣關心、照顧我,我總覺得過意不去,總想着爲老書記做點事,作爲女同志,我想幫他洗洗衣服和被子,但都被他拒絕了,他總是說:“衣服還乾淨,牀上墊有棕墊和吸水的羊毛氈子被子不潮溼、你看好暖和呢”。

老書記的感人事蹟講都講不完,不管何時何地,他都是衝在前面,到最艱苦、最需要他的地方默默奉獻。在亮山的育苗地、造林地、菜地、護林防火前線、在油毛氈房昏暗的燈光下學習的身影,一幕一幕浮現在我眼前。老書記的這些事是不是比電影還感人。現在回想起在亮山工作的這7年對我人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以老書記爲榜樣,盡心盡職的完成好自已的本職工作,少計較個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篇六:教師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楊善洲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爲人民大衆奮鬥終生。他是我們共產黨員以及全體工作後輩的楷模。

“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這種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一時響徹全國,作爲一名農村基礎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楊書記精神,我認爲就是要與自身工作結合起來,與師德師風建設結合起來,與推進當前教育工作重點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以優異的教學實績來證明。

隨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國家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可是,教育工作者的實質是什麼呢?我在反省。在工作中,我有時會覺得很茫然,不知何從下手。幹什麼?怎麼幹?幹出什麼效果?也許這纔是我們所應思考的。細一想,教師的天職也就是“教書育人”吧了。首先,作爲教師的我一定要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增強自身素質,在教育實踐中做到把知識點講清楚、講正確,並向精講精練轉化,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其次,我們應該多瞭解我們的工作對象——學生,特別是針對我校住校生多、留守兒童多的實際情況,在生活中多與他們交心談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學生在缺失父愛、母愛的情況下能安心留在學校學習,同時教會孩子們學會吃飯、穿衣、用好學習用品等。再次是深入社會,與孩子的監護人溝通,把學校教育政策、教育法規等傳授給他們,讓社會參與監管學校,監管教師,使學校快速發展。

學習楊書記精神,還要用師德師風規範嚴格要求自己。隨着國家對教育的大量投入,使學校硬件、軟件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的很大改善,就算是農村一線教師,起碼的交通已不是大問題,因此讓我們在山邊水尾的角落過得踏實了。再者說,師德師風是一道高壓線,觸碰了絕對受傷害。我認爲,作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應時刻牢記師德師風規範,嚴格用師德師風規範要求自己,特別是面對視野得到開闊的樸實百姓,他們對子女的成才慾望越來越高,他們對學校的管理越來越關注,對教師的'言行更加註重,教育這一大窗一旦被遮上陰影,教育就無價值,也就無意義了。

另外,在貫徹落實楊書記精神中,我們應該把楊書記的精神與推進當前教育工作重點結合起來。現階段,我認我校的教育重點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及培訓,着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精湛、師德優秀、能吃苦耐勞的教育隊伍,爲學校的發展獻出每個人的力量,及時脫掉“貧窮落後”的帽子。

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恆。要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必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措施。首先,學校加大教師外出培訓資金投入,只要有機會,我們決不放過,近年了,我們嚴格讓教師參加學業水平培訓、教法移植培訓、教育技術專項培訓、教育管理培訓等,讓更多的優秀資源、管理理念帶回我們的農村學校;其次,利用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搭建給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構建校本資源合理化;第三是學校結合實際開展“少先隊工作如何促進三生教育”爲主題的課題研究,提出了讓學生“會吃”、“會穿”、“會用”、“會學”的八字方針,工作開展以來,使我們學校的師生充滿活力和生機,同時也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爲中心校班子一員,作爲學校教育的一份子,在學習楊書記精神中,我不折不扣的進行自我反思,對比學習,並努力起到帶頭模範作用,我堅信,楊書記精神會把我中心校引向更美好的明天。

【篇七: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近日,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認真地學習了楊善洲老書記先進事蹟的點點滴滴,楊善洲同志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心得體會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最後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他的這些光榮事蹟讓我深有感觸。

俗話說,做好事做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爲權力所累、不爲地位所累、不爲名利所累、不爲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作爲新時期的黨員青年,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楊善洲同志出身貧寒、經歷坎坷,做過石匠,飽嘗了作爲一個農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憑着一腔熱誠、腳踏實地的奮鬥一步一步成長爲領導幹部後,始終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心爲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艱苦樸素,時常是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以普通羣衆的心態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爲民的根本宗旨。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赤誠之心對待羣衆,努力爲人民羣衆辦實事。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不能因爲身份地位的改變而忘本變質。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他“爲官”多年沒有爲家人安置工作和撈上一冊“農轉非”本本,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時常對家裏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卻把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xx,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試想,如今這樣的幹部、這樣的領導還有嗎?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把植樹造林作爲爲黨爲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把畢生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獻給了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

總之,楊善洲老書記的一生是艱苦奮鬥、大公無私、一心爲民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身體力行“俯首甘爲孺子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績。通過學習他的事蹟使我體會到,做好事業必須先做好人,必須端正心態,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勤勉敬業。作爲一名剛走出校園,先進事蹟進入工作崗位的黨員青年,我更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隨時謹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面對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自己的成績,爭當一名優秀合格的黨員青年。

【篇八:觀看《楊善洲》影片心得體會】

9月17日,我觀看了影片《楊善洲》,看了之後,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楊善洲同志大公無私、心繫羣衆的公僕本色和艱苦奮鬥、苦幹實幹的奉獻精神確實令人感動。這又是一次生動的現實的公僕教育!

楊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雲南保山地區的地委書記,爲改變地區的落後面貌和百姓的貧困生活,他長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領羣衆艱苦奮鬥,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他是“草鞋書記”。退休後放棄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動承包荒山的綠化,臨終前把20年來價值3億多元的山林交給了國家。楊善洲同志走了,他艱苦奮鬥的業績、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共產黨員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電影放映過程中,許多人深受感動,流出了眼淚。觀看影片後,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學習他的精神:

從老書記楊善洲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黨員的黨性修養,他以爲人民服務爲宗旨,努力爲羣衆辦事。真正做到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是一個無私奉獻、一身正氣的好黨員。

作爲新時期的包村幹部,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再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發揚愛崗敬業。艱苦奮鬥,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爲黨的事業甘於奉獻自己一切的精神。觀影活動後,我對楊善洲的事蹟進行了認真學習和思考,在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觸動,通過學習我有如下的認識:

一、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羣衆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先進性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理念,才能爲廣大人民羣衆所認識,發揮黨員先進性,完成黨的執政任務和執政使命,並且能帶領羣衆去奮鬥,去實現黨的各項任務。

二、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包村幹部先進性的具體要求。

經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爲一名從事市容園林工作的共產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

熱愛市容園林事業,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爭創一流,把羣衆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依法執政能力,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三是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於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xx現象。

三、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作爲一名包村幹部,要將所學的楊善洲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爲重,以我委幹部職工的利益爲重。做到以人爲本,從小事做起,儘自己所能爲所包社區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四、學習楊善洲同志始終把居民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

楊善洲同志穿着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羣衆的心態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羣衆。他爲了給當地百姓講解如何保護稻苗,親自用手示範掏大糞護苗。他下鄉體察民情,卻遣走隨行的司機,自己一個人在三天時間內踏遍多少多少山路,走訪多少農戶,只爲更加親近百姓,得到第一手資料,百姓們親切地稱他爲“草鞋書記”。他身患重病,臥病在牀,組織上問他有何心願未了,他的要求卻是爲當地百姓修建一座澡堂。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淡泊名利、兩袖清風、一塵不染,盡心竭力地爲老百姓幹好事、幹實事。

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結合我所包沿河社區目前的工作,我會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咬定目標,強勢推進,開拓沿河社區工作的嶄新局面。一是推進創先爭優,搞好黨建工作。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最基層建設、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中的核心作用,促進我社區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二是加大排查力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到羣衆中去宣傳、去發動,不斷加強社會治安防範,紮實排查社會矛盾,加大調解力度,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三是堅持長效機制,搞好環衛整治工作。進一步完善村莊保潔長效機制,堅持環境衛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4次,做到全村內淨化、綠化、亮化、確保環境整潔乾淨。四是加強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開展多樣化服務項目,熱心做好弱勢羣體、困難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社會養老、敬老服務活動,做好失地農民的勞動保障、再就業工作。大力宣傳計劃生育工作,熱心爲育齡婦女服務。加大醫療保險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參保人員範圍。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卻是永恆不變的。我們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的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爲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